最禛心
到了书房,见胤禛正在窗前站着,窗户开着,雪花不时飘进来。
“四哥,你回来了。”胤祥走到他身边,往外看了看,故意说道:“这大冷天的就别开窗户了吧,四哥?这雪年年下,也没啥好看的。”然后伸手关了窗子,又兀自晃到炭炉边坐下。
“去哪了?”胤禛问道,耿庆说十三爷要出去逛逛。
“踏雪寻梅呀,可惜没花看!顺路就去拜访四嫂了。”胤祥说道。
胤禛看他,眼神凉凉的。
“去拜访颜嫂子。”胤祥说道,“这大雪天的,颜嫂子站在雪地里,穿着白斗篷,要不是她那头发是黑的,我还当那是四哥家的新雕像呢。”
胤禛的眉头皱了一下,没说话。
“烤烤火,烤烤火——冻死我了,陪颜嫂子在雪地里站了小半个时辰,这脚都冻麻了。”胤祥又使劲搓了搓手,好像很冷的样子说道。偷偷看看自己哥哥一眼,很好,眉头快能打个蝴蝶结了。不信你不心疼。胤祥心里想到。
哥俩说了会公务,胤祥便急匆匆告辞了,他还得赶着去办件事。
天擦黑的时候,十三阿哥府上的请柬送到了各位阿哥府上,说是请诸位兄弟赏雪。阿哥们虽然没什么心情,但是老十三好不容易孝敬了一回,也都只好给个薄面。
于是第二天早饭后,十三阿哥府门前骤然热闹了起来。各位阿哥或是乘车或是坐轿、骑马,都带着随从来了。胤祥在门口亲自迎接,然后命人先带着各位阿哥到客厅稍事休息。
胤禛、胤祐一起到了。胤禛看看老十三笑得花一样的脸不由得又皱了眉头,老十三看见自家哥哥阴着脸,故意说道:“哎呀,四哥昨儿没休息好?脸色可不怎么好啊!”被胤禛狠瞪了一眼,他昨晚上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一闭上眼睛就看见颜紫萝变成雕像,都是这小子害的。
好不容易该来的都来了,胤祥才请各位兄弟移步去后花园中的水亭。各位阿哥边走边看雪景,大雪到今日还未停。的00
“老十三,你今儿怎么忽然想起赏雪来了?”问话的是胤禟,他最近心情不错,老头给八哥官复原职了。
“唉,惭愧惭愧,我可不是那么有雅趣的人,所以呀,这赏雪不过是个幌子。”胤祥笑着说道。说得众位阿哥心里都一惊,难道是“聚会”?现在这可是个敏感的话题。
“老十三,你——?”胤誐问道。
“我呀,是请各位来吃的。”胤祥笑眯眯地说道,装作不知道兄弟们刚才心里都在想啥。
“吃?在这吃?”还是胤誐问道。其他阿哥们也都看着他。
“是啊,各位放心,那亭子里有地炕,我还特意嘱咐了多放几个暖炉。再说,还有上好的烧酒,十哥放心好了。”胤祥说道。
一行人进了亭子,丫环们早已准备好了,地炕上铺了厚厚的皮毛,摆了一张大大的矮圆桌,阿哥们席地坐了。胤祥便转身吩咐丫环们可以开始了。
“这可是新鲜的鹿肉,昨晚上我派人去城外的鹿场定了,今儿一早现杀了送过来的。”胤祥看着端上来的肉说道。那肉已用调料喂着了,肉摆好了,又端上来几盘子青菜。众位阿哥看看,又看胤祥。胤祥看胤禛一眼才说道:“这个吃法,一会儿各位跟着我学就成了。这可是跟颜嫂子学的,皇阿玛吃了都说好。”的608
各位阿哥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猪肝下酒。”,想笑却在看到胤禛一脸严肃后都自动地憋回了肚子里。
胤祥招呼着各位兄弟“吃好、喝好,”各位阿哥也都是各怀心思。
亭子里正吃得热闹,小孩子的笑闹声不时传过来。胤祥看了一眼,摇摇头说道:“梨澄又带着两个丫头胡闹了,昨儿就闹着要打雪仗堆雪人,真是——管不了。”
正吃着,一个随从进来说道:“回爷的话,倾城格格来了。”话音刚落,一个圆圆的身影便冲进来了,见到一屋子的叔叔伯伯,先愣了一下,然后甜甜地说道:“三伯伯、阿玛、五叔、七叔、八叔、九叔、十叔、十二叔、十三叔、十四叔、十五叔好。”
然后看向胤祥:“就知道十三叔最疼我,有肉吃呢。”倾城谄媚地说道。
“不是十三叔我找你,外面那几个找你玩。”胤祥指指外面,“她们不会堆会飞的魔法师。”
“十三叔——”倾城拉长了声音,“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玩堆雪人了,才不要跟她们玩呢。”
“那你教教她们,教会了就回来吃肉。”胤祥笑着说道。
“十三叔,哪里有会飞的魔法师啊,我额娘骗我玩的,我守了一个晚上都没看到它飞。”倾城扁扁嘴说道。然后看向自己老爹,“阿玛,我今天回家行吗?我想额娘了。”
“嗯。”胤禛点头答道,然后看了胤祥一眼。不过这回却没瞪过去。
“那我现在回去行吗?”倾城眨眨大眼睛问道。
“你不是要吃肉吗?倾城丫头?”胤祥问道。
“回去跟我额娘一起吃,我额娘做的才好吃。”倾城笑着显摆道,然后冲着一群“长辈”挥了挥手,蹦跳着往出走,准备让平安送她回家。结果,在拱桥上摔了一个跟头。亭子里的人就听见倾城嘟囔着说道:“皇奶奶和额娘一样都喜欢把人家裹成这样,走路都不方便啦!”
“格格,奴才背您。”平安的声音传来。
“不用了,我自己走就行了。”倾城说道。
“格格,让奴才背您吧,免得您又摔了。”平安坚持。
“不要啦,被额娘知道又要被骂是残疾人,我自己走。”小丫头很有骨气地说道。然后,下了拱桥,很不幸地又摔了一个跟头~~~~
胤祥吩咐随从道:“去,跟着去,别真把丫头摔着。”
胤禛看着自家女儿蹦跳着走远的身影若有所思,不可否认,颜紫萝将女儿教导得很好,独立、不娇气、不无理取闹、有胆量,当然,还有点迷糊,有点爱拍马屁。
一群阿哥在老十三的后院赏了一上午的雪,到了中午才散了。胤禛似乎有些醉了,胤祥忙命人扶了他到书房休息一会儿。又吩咐了丫环们准备了醒酒石送到书房去。自己也跟在后面。
到了书房,早有丫环将胤祥平日小憩睡的那张床摆好了被褥,胤禛被扶到床上躺好,胤祥便遣了丫环们出去。亲自拿了醒酒石塞到胤禛嘴里,转身欲走,发现床边有一张折了的纸笺,纳闷地捡起来,打开一看,是两首《七夕》律诗,从笔迹上看应该不是一个人,四哥的字他认得出来,下面那首,字写得有些歪歪扭扭,实在想不起来自己认识的人里谁能写出这样难看的字。
扭头看了看自己哥哥,又看了看诗,这应该是四哥的吧?能让四哥随身带着的东西——肯定就是那个人的了。一直以为那家伙不学无术呢,没想到还通些文墨。不过,这诗这么写——也难怪四哥心里不痛快。
胤祥将那纸笺仍旧折好放回胤禛的袖子里,自己到桌边坐了,眼睛转了几转,忽地站起身,到门口叫了一个丫环过来,如此吩咐了几句,那丫环一脸吃惊地去了。胤祥便在门口踱来踱去。直到一炷香的时间过了,游廊上才走来一个穿着白斗篷的女子,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
“给爷请安。”那女子行礼说道,声音软软的,如黄莺出谷。
“免免免,进来吧。”胤祥推门进去,那女子小心地跟在后面。
“你什么也不用做,站在这就行,也甭抬头,就这样就成了。”胤祥说道。
“是。奴婢明白。”那女子说道。
胤祥笑了笑,让那女子站到床前,自己则推门出去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碧桃来回胤祥的话,胤祥听了急急忙忙地奔着书房来了。到了书房门口,却踌躇了一下,然后抬手敲了敲门。心里郁闷至极,听说过进自己书房要敲门的理吗?
“进来。”一个冷冷的声音说道,胤祥很配合地打了个哆嗦,然后推门进去了。瞧瞧他看见了什么~~~~~
一个白色斗篷被随意地扔在地上,斗篷旁边还扔了——还跪了一个正抽泣的背影,头发散乱着。床沿上,一尊冷面雕像正冲着他冷笑。
“四哥,您醒了?”胤祥笑嘻嘻地问道。
“哼哼。”雕像继续冷笑。看了看地上跪着的人:“说,他派你来的还是你自己来的?”
“四爷,奴婢错了,四爷您就饶过奴婢这一次吧,奴婢以后不敢了。”那女子哭着说道。
“那个——四哥——您看?”胤祥有点语无伦次。
“哪个?看什么?我看你小子欠修理才是真的。”胤禛站起身,踩着那雪白的斗篷走下脚踏。
“还不滚出去?”这是对那女子说的。那女子忙不迭地站起身踉跄着脚步走了。
胤禛走到胤祥身边,斜着眼睛看他,然后凉凉地开口说道:“老十三,这事等我闲了再找你算。”
然后大步流星地推门往出走,胤祥忙跟在后面,叫了管家去准备马车,亲自送到门口,看着疾行的马车,嘿嘿笑了。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打我了,我也没把她怎么样啊,你们也不要一副副要用眼泪淹死我的架势嘛~~~我容易吗我,虐待她跟打自己孩子有啥差别呀~~~~~~~~~~~~~~~
本书下载于,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txt
最禛心 正文 看热闹得太多了
章节字数:6999 更新时间:08…02…25 21:07
四阿哥府。
因为倾城忽然回来,颜紫萝的脸上有了笑意,百合也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主子在爷心中还是重要的,否则也不会十三爷昨天刚说了今天格格就回来了。
倾城一如既往地在颜紫萝怀里腻着说笑,吃过了中饭,娘俩睡过了午觉起来,倾城忽然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便央着颜紫萝教她背这首诗,颜紫萝让百合去西间拿了唐诗过来。看了一眼,却是那本夹过纸笺的。翻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一页,教倾城背诗。倾城于诗赋上一向头脑快,背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已然会了。只是背完了却还有些疑问。
“额娘,为什么说是‘胡天’呢?天还有分别吗?”倾城问道。
“唐朝的时候北方的突厥、匈奴之地皆被称为胡地,天自然就称为胡天。”颜紫萝解释道。
“那,我们大清朝发源于关外,不就要称为‘胡’了吗?”倾城歪着脑袋问道。
颜紫萝一愣,然后说道:“古人写诗总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有关,唐朝的时候突厥、匈奴落后于中原地区,中原人便瞧不起他们,称他们为‘胡’人,其实,这是带有歧视在里面,是不对的。我们大清已统一了天下,四海升平,而且大清提倡满汉一家,四海之内皆是你皇爷爷的子民,没有胡汉之分,所以天也没有分别。”
“噢。”倾城了然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额娘,那北方的雪真有那么大吗?八月就会下雪了吗?可是我们跟皇爷爷到塞外也没有下雪啊?”
“因为我们还不够往北。至于雪到底有没有那么大,我也不知道。不过,太白诗里曾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句子,所以,应该是真的吧!”颜紫萝说道。
“雪花和席子?不像啊!李白那么高明的诗人怎么用这个比方呢?”倾城扁扁嘴说道。
“那你说像什么?”颜紫萝笑着问道。
“像很多东西呀,跟春天柳絮就很像,都轻飘飘的到处飞。嗯,还像蒲公英。”倾城手拄着下巴说道。
“没想到,我家宝贝还有‘咏絮之才’呢。”颜紫萝笑着说道。
“什么意思啊,额娘?”倾城问道。
“这个,也是古时候的事,东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谢道蕴的才女,有一天碰巧下大雪,跟今天差不多。她伯父一时雅兴大发,就问在座的晚辈们:这大雪像什么呀?谢道蕴的堂哥抢着说:像盐撒在了空中。谢道蕴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才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所以从那以后,有才学的女子都被称为‘咏絮才’。”颜紫萝解释道。
“她堂哥好笨啊,雪跟盐根本就不像嘛!”倾城说道。“额娘,还有什么写雪的诗?”
颜紫萝便又找了几首教她。倾城背会了,说自己最喜欢卢梅坡的《雪梅》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句,然后问颜紫萝最喜欢那首。颜紫萝想了想说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额娘最喜欢这首。”
“为什么?这里面也没有雪嘛!”倾城纳闷地问道。
“等你像额娘这么大的时候就会明白了。”颜紫萝说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