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做商人妇 作者:夜纤雪(潇湘vip2012.08.11完结)
“跳跳跳。”小原祯扭扭屁股,爬起来,原地蹦了一下,跳起没有半寸高,却差点摔倒,拍着小胸口,“不怕不怕。”
可爱的模样,惹得程心妍哈哈大笑。母子玩闹,时间过的快,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原牧白面带喜色的回来了。
“京里的人为什么见你?”程心妍着急地问道。
“娘子,明年宫中玉器采卖是我们的了。”原牧白开心地道。
程心妍惊讶地瞪大了双眼,“怎么会这么早就定下来了?”
“是皇上亲口御令的。”原牧白笑,“听那位公公说,皇上看到了那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子非常喜欢,就问了一句,御前行走的公公就说是从临安这边采卖上去的。皇上又在贵妃娘娘那儿见到了锦鸡牡丹摆件,觉得富贵又别致,又问了一句,那公公又说是临安这边的,皇上大喜,就把这事给定下了。”
采卖是八月未九月初的事,这都过去两三个月了,现在才看到,还真是反应迟钝,不过能得到皇上的赏识,程心妍还是挺高兴的,高兴之余,还有点担心,君王可不容易讨好,以后要更加谨慎,不能犯了忌讳。
玉坊斋再次得到采买的资格,原致亭大喜,红包翻倍,阖府上下都开心不已,这年过的愉快。
随着除夕午夜钟声的敲响,不怎么太平的太平元年总算过去了,迎来了太平二年。正月里走亲访友,吃酒席吃的反胃,听戏听的抓狂,好不容易到了正月十五,这年总算过完了。
元宵佳节,城里晚上举行花灯会,各色彩灯相映生辉,灯火辉煌,五光十色。原牧白带着程心妍和原祯去灯会玩。原祯坐在原牧白的脖子上,视野宽广,看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灯,兴奋的手舞足蹈。
路过一个灯笼摊,小原祯看中了一个走马灯,直嚷:“爹,宝宝要。”
他二十四孝的爹立刻付了钱买了下来,都没有给程心妍讲价机会。程心妍冷哼一声,“如今是财大气粗了是不是?”
原牧白讨好地笑道:“娘子,你喜欢什么,我也给你买。”
“我饿了,我们去吃东西去。”程心妍看前面路口有卖吃的摊子。
走过去一看,是卖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
“娘子,你吃什么馅的?”原牧白问道。
“我要吃芝麻。”程心妍喜欢芝麻的香味。
“老板,来两碗芝麻馅的汤圆。”原牧白把小原祯放了下来,抱在怀里,找了个地方坐下,扬声道。
“好咧,客人请坐,马上来”老板娘清脆的应道。
“你们要吃什么就说,今天你们大老爷请客。”程心妍回头对元春几个笑道。
除了映虹,其他人道了谢,分散坐下,各自叫了碗汤圆。等老板娘送汤圆过来,原牧白和程心妍就认出这老板娘是常喜,非常惊讶。
常喜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原牧白和程心妍,脸微红,笑道:“那是我相公,我们成亲两个月了,如今就靠着这个小食摊讨口饭吃。”
“自食其力,比寄人篱下好。”程心妍笑道。
“大老爷,大太太,您们请慢用,我去招呼客人。”常喜笑着转身离去。
吃完元宵,程心妍有意多付了几文钱给常喜。常喜却不肯收,微笑着给程心妍行了礼,见又有人来吃元宵,就去招呼客人。程心妍走出很远,回头看到她小心地给她相公拭汗,微微一笑,夫妻恩爱,苦也甜。
看完灯,已经很晚了,回到家中,梳洗睡下,一夜无话。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嫁
刚过完年,原家就收到了开封送来的一份礼物,是二皇子以陶惜眉的名义送来的。
君父尚年壮,臣儿已长大,夺嫡是每朝每代都会上演的戏码,平民百姓不在意谁坐那个位置,但是朝臣为了权势、为了富贵、为了地位,肯定是要参与争斗的。当今皇上有十子六女,除了不参与政事只知风花雪月的四皇子,生有残疾的八皇子,生母地位低下的七皇子,以及尚还年幼的九皇子和十皇子外。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各有朝臣支持。
大皇子是长子,生母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是皇上比较看重的皇子,只是他至今没有子嗣。
二皇子的生母江贵嫔早已失宠多年,支持他的朝臣不多,娶了陶惜眉情况才有所改观。
三皇子为人谦和,生母兰妃乃是将门之后,只是兰妃母族已然势弱,兵权大半已被其他武将瓜分。
五皇子是皇后所生的嫡子,本来夺取太子之位是很容易的,可惜他性格怯弱,优柔寡断,非治国人才。
六皇子的生母慧妃宠冠六宫,可惜他天性好武,刚愎自用,又有个堪称悍妇的王妃,也不甚大用。
皇子们各有不足之处,这也是皇帝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的原因。如今大皇子受吴越王的牵连,被锁进了京郊的别院里,失了圣意,没有了竞争能力,以前支持他的那些朝臣,又要重新选择,这让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机会变大。
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本来与原家没多大关系,可是在吴越王这件事上,原家参与了,还出了力,帮了忙,二皇子“论功行赏”,才会以陶惜眉的名义派人送来了这份礼物。
“这个要不要回礼?”原牧白疑惑地问道。
“不用。”程心妍撇撇嘴,“这是二皇子赏给我们的,谢恩就行啦!”
原牧白没听出他家娘子在赏字上落下重音,抱起一直在拽他衣角嚷着要骑大马的小原祯,架在脖子上,兴冲冲地顶着出了瑞祥厅,到园子里玩去了。
“元春,清点好,搬进库房去。”程心妍看着这些礼物心烦,她一点都不想跟夺嫡这事扯上关系,一甩手,回晨晖园了。
转眼到了二月初九,明天就是李洁出嫁的好日子,郑五娘这个当舅母的来给她开脸上头。
李洁想明日换上嫁衣,上了花轿,从此后就再不是娘面前撒娇的女儿,而是在旁人家服侍婆婆的媳妇,心里不由有些酸,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郑五娘见她流泪,还以为力气用大,绞痛她了,柔声劝道:“洁儿,忍忍,一会就不痛了,做女子的总要有这一次的,忍过去就好。”
“舅母,我不痛。”李洁哽咽地道。
闺女是娘身上的肉,原致轩看到她哭,上前抱着她,道:“洁儿,虽说做媳妇不如做女儿,可你婆婆,是个和气的。快别哭了,这要传出去,旁人会说你矫情的。”
原致轩嘴里说着劝慰的话,心却也发酸,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她娇养珍爱的宝贝女儿,就要嫁去别人家当媳妇了,这再好的婆婆也比不上亲娘!
“洁妹妹,詹夫人知书达理,待人和善,她又没有女儿,你好好孝顺她,以心换心,她必待你好的。”程心妍帮着劝道。
李洁心里万分不舍,可是母亲和表嫂都出言相劝,也不好再哭,道:“我是想着从明儿起,就要离开娘,不能再伺候娘,有些难。”
知道她说的托词,三人也不拆穿。郑五娘更顺着她的话,道:“做女人的,总是要嫁人的,没有养在家里当老姑娘,不出门的道理。再说家里有嫂嫂,这么多年,她待你爹娘如何,你心里有数。你就安心去旁人家做媳妇,把你对你爹娘的孝心放到你婆婆身上,那才是真的孝顺。”
“洁儿谢谢舅母教诲。”李洁忍着泪道。
“好了,别说这些话了,等我先给你绞了脸,上了头才是正经。”郑五娘带起线重新帮着她开脸。
开了脸,挽了发,李洁已是妇人打扮。只等第二天,上新妆,戴首饰,换嫁衣了。
次日一早,程心妍和董筱瑶就带人来伺候李洁梳洗上妆,换上吉服的新娘,美艳照人。
外面鞭炮声响起,詹家的花轿已到。李源这个大舅哥迎了出去,要了开门钱,刁难了一下迎亲人,请詹远和进去。詹远和一身红色喜服,容貌端正,李源却怎么瞧着他怎么都不顺眼,恨不得把他拖到一边,告诫他一定要对李洁好。
知道新郎已经到,董筱瑶含泪道:“二妹妹,该去正厅给爹娘行礼了。”
“有劳大嫂和表嫂了。”李洁轻声道。
正厅里欢声笑语,院中鼓乐齐鸣。詹远和奠过雁,饮过酒,拜见过岳父岳母了。顶着红盖头的李洁进了正厅,喜娘搀扶她跪在了李林面前,李洁磕头道:“爹,女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您要多保重。”
李林脸上带着笑,可怎么看那笑里面只有三分喜色,声音哽咽地道:“洁儿,嫁去詹家要好好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不可违背家中长辈意愿。”
“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娘!”李洁跪在原致轩面前,眼泪夺眶而出。
“我的儿。”原致轩忍着泪,拉起李洁的手,“出嫁为人妇,以后做事要谨慎,照顾夫君,孝敬公婆。”
“女儿谨遵母亲教诲。”李洁磕头道。
依着礼数,李源上前背起李洁,把她背到花轿里去,一路走,一路听喜娘说吉祥话。李源心里更加的不舍,想着将来小嘉欣长大了,怎舍得把女儿就这样嫁出去?
花轿远去,李源扭头对董筱瑶道:“娘子,将来小嘉欣还是招郎上门好了。”
董筱瑶一愕,此刻说这事是不是太早了些?
程心妍噗哧笑出了声。
抱着原祯站在一旁的原牧白,感叹道:“还好我家是儿子。”
三朝回门,女家要大宴宾客,李家当然也不会例外,请了戏班子,定了好酒席。
“太太,二姑娘回来了。”以蓝笑嘻嘻地进来禀报。
原致轩闻言,喜形于色,带着人就往外走,还没走出院门,就见到一群人簇拥着李洁进来。原致轩停下脚步,上上下下打量着,看到李洁发髻插着一对赤金嵌红宝石珠福禄寿喜如意簪,目光一亮,这对簪没见过,不是陪嫁。
李洁觉察到母亲的目光,上前挽起原致轩的胳膊,含笑道:“这是敬茶那日,夫人送的,说是她年轻时戴过的。”
詹远和不是詹夫人亲生的,詹夫人能送这么贵重的金簪,可见待李洁是好的,原致轩也就更放心了些,笑着把李洁领进房里。婢女们奉上茶果,就退了下去,原致轩搂着几天不见的女儿,万般的不舍,有些话虽不好细问,但听李洁的话,她能感觉出来,小夫妻十分相处和睦。
聊了一会,下人来请,说是酒宴也备好,请太太和姑奶奶入席。
吃罢酒宴,唱戏时,董筱瑶和程心妍不耐烦听,拉李洁出来说悄悄话。
“二妹妹,姑爷待你可好?”董筱瑶问的是最关心的问题。
“大嫂,表嫂,嫁了人才知道,做媳妇真的挺麻烦。”李洁叹气道。
程心妍和董筱瑶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担忧,商户女配官宦子,到底还是门不当户不对,李洁这么说,肯定是受委屈了。
“洁妹妹,可是谁给气给你受了?”程心妍拉起李洁的手,关心地问道。
“没有。”李洁轻轻摇了摇头,脸微红,“就是这几日在夫人面前立规矩,有些辛苦。”
“二妹妹,你忘了,当年我进门,也在娘面前立了半个月的规矩。”董筱瑶掩嘴笑,“你辛苦几日,也就好了。”
李洁道:“那时候,我还帮着你说话,叫娘不要刁难你呢。”
“娘说,初生的孩子,新娶的儿媳,那有不教的道理?”董筱瑶学原致轩的口气道。
三人笑了起来,坐在廊下,说说笑笑。
丫鬟来请她们去正厅,时辰不早,要回去了。李洁和詹远和来辞行,詹家跟来的下人都已打赏过,给詹家的回礼早就备好,原致轩拉着李洁的手,又嘱咐几句。
李洁夫妻上马车离去,看詹远和照顾李洁的模样,原致轩是真的安心了。
来贺喜的客人各自告辞离去。
李洁的亲事已毕,程心妍和原牧白就要准备进京,三月十二是李杭四十大寿的日子。备好礼物,择好吉日,一家三口带着映虹、丹霞、秦嬷嬷、元春、燕草以及三个车夫,四个家人和一车礼物,浩浩荡荡地往开封去了。
车轮轧着青石板路,“嘎吱嘎吱”的响,随着远离市集,出了城,声音就更加清晰。听着这声音,程心妍很烦,开封是赵伯骕和舒静纭的地盘,她不想去面对他们,可是又不能不去,心情低落。
“太太,有将军在,您不用这般忧心。”丹霞轻声劝解道。
程心妍苦笑,继续怏怏不乐。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进京
雨水节气一过,天气转暖,枝头树梢绿意,生机盎然。沿路风景虽好,可是看久了也腻。程心妍放下窗帘,蔫蔫地靠在锦垫上,叹气,这半个月的无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