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做商人妇 作者:夜纤雪(潇湘vip2012.08.11完结)
燕草行礼退了出去,并掩上了门。
“娘子,丫头年纪大了,打发出去是为了她们好,不能因为舍不得,就留着她们,那会耽误了她们大好青春。”原牧白正颜道。
“丫头年纪大了,打发出去是为了她们好。”原牧白一本正经的回答,让程心妍很是不爽,装模作样也不是这么装的,索性把话说明白,看这小子再怎么装下去,话锋一转,“可是暖香她不愿意出去,她想过来伺候你,她对你是什么心思,你是知道的,你这么打发她出去,就不怕她伤心吗?”
“她伤心与我有什么关系,她又不是我娘子。”原牧白一句话撇清关系,他厌恶暖香觊觎他的行为,这让他想起他生母的死。
“对女孩子要懂的怜香惜玉,不要随便让人家伤心。”程心妍很无聊,所以不愿轻易放过原牧白,继续逗着他玩。
“不行,我对其他女人怜香惜玉,娘子你会伤心的,其他人伤心都没关系,娘子不能伤心,娘子才是最重要的。”原牧白严肃地道。
程心妍眸中闪过一抹异色,问道:“这话是谁教你的?”
“是奶奶教的,不过这也是我的意思,我不会让娘子伤心的,我会对娘子好,绝不会做对不起娘子的事。”原牧白能跟着原致亭打理家中生意,他的脑子并不笨,更何况上午还有相似的对话,怎么回答才是对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老太太教的。
程心妍眨了眨眼睛,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打从一开始,原牧白就一直在说对娘子好是应该的,长辈在教育孩子会说要对人好,不会特别强调对娘子好,老太太为什么会这么教他?
这其中的原因,程心妍在第二天从王嬷嬷口中知晓了。原因其实很简单,跟原府的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有关。
二十五年前,老太太病重,看了许多大夫,吃了许多药,病都没有好转,原致亭听了临安城内一个有名的算命先生提议,决定娶妻冲喜。
原李两家原定的好日子在一年之后,突然提前,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可是为了老太太,李氏毫不犹豫的同意出嫁。
嫁过来后,李氏没有什么新媳妇的娇怯,府中内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衣不解带的伺候病重的老太太,悉心照顾为生意奔波的丈夫,对皮明慧和原致轩姐弟俩也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也不知道是冲喜真的有用,还是因为李氏照顾的好,老太太的病渐渐的好了起来。
老太太本来就很喜欢这个性情温顺、通情达理的大儿媳,现在自然就更加的喜欢,婆媳相处的就跟母女一样。老太太病好后,李氏才和原致亭正式圆房,而这时距离他们成亲已有五个月之久。李氏也很争气,很快就怀上了孩子。
可就在李氏怀孕六个多月的时,也就是原致轩出嫁的那一天,一向自律的原致亭因为一时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喝醉后怕吵醒李氏,就独自睡在书房。借居在原府数年的皮明慧就借这个难得的机会,爬上了原致亭的床。
酒后失德,原致亭也很悔恨,可事成定局,身为男人,他不能推卸责任,就跟老太太提出要纳皮明慧为妾,也算是给皮明慧一个交待。
只是给了皮明慧交待,却给不了李氏交待。李氏就是再贤良淑德,再通情达理,在这事上也宽厚大度不起来,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抢相公的是她视若妹妹的皮明慧。残酷的事实,让李氏郁结于心,精神恍惚,一天夜里,不慎摔了一跌,孩子小产了。一个好好的男孙就没了,老太太又气又恨又自责,要不是当年她心软收留皮氏姐妹,又怎么会有今日的祸事,累及儿孙?
李氏没了孩子,丈夫又要纳妾,伤心难过,整日闭门不出以泪洗面。老太太心疼儿媳妇,就将原致亭纳妾的事给压了下来,说等李氏生出嫡子来,才准原致亭纳皮氏为妾,不能让庶子比嫡子出生早。原致亭有错在先,又痛失亲子,也就没敢反对。
皮明慧一心想进府傍上原致亭过好日子,这一瓢冷水,浇的她透心凉,可是她纵是有千般手段,在老太太面前终是不管用。而且自打出了那事,老太太就不肯再见她,她没法在老太太面前讨好卖乖。
又过了半年,李氏在老太太和原致轩的劝慰下,心境慢慢平复,原谅了原致亭,同意他搬回正房来了。夫妻俩看起来已合好如初,可事实上这件事,让两人之间有隔阂。
在李源满月的那天,李氏突然在酒宴上昏倒,一诊脉,才发现李氏又怀孕了。只是李氏因为上回的小产的事,孩子怀的不稳,十月怀胎,有七个月在床上躺着不能动,生下孩子后,更是大出血,人没救回来。
抱着失去亲娘的小小婴孩,看着没了声息的儿媳妇,老太太伤心的是老泪纵横。原府的当家主母没了,府内事多无人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老太太牵着这头挂着那头,几乎累病。原致轩心疼母亲,就跟李林商量着搬回了娘家,好帮衬老太太。
李氏死后才几个月,也不知道皮明慧耍了什么手段,居然让老太太同意,让她进了门,成为了原致亭的继室。七个月后,原牧青的出生让她的手段大白于天下。原致亭妻孝期再娶妻,皮明慧成亲仅七月就产子,让原家颜面扫尽。而皮明慧以怀有身孕逼老太太让她进门,让老太太更加的憎恨她,故意指使原致轩与她作对,弄成现在这个姑嫂相争的局面。
王嬷嬷说了足足半个时辰,才把这狗血又恶俗的故事说完,听的程心妍感叹不已,皮明慧这小三转正的手段俗是俗了点,可是管用。
“奶娘,你是怎么打听出这件事的?”这件往事对于原致亭来说是人生污点,同样也是大太太最不愿让人提起的丑事,按理说,府中严禁谈论才对,为什么王嬷嬷能在短短的几天内打听的这么详细?程心妍怀疑是有人故意透过王嬷嬷把这件事告诉她的。
王嬷嬷在内宅之中混了这么几十年,一听程心妍语气不对,立刻回过神来,也觉得这事有蹊跷,轻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姑娘,你怀疑这事是有人故意透露给老奴知道的?”
程心妍默默地点了点头。
“姑娘觉得会是谁呢?”
程心妍挑挑眉,王嬷嬷哑然失笑,不用说了,两人都很清楚,授意她们把事说出来的人就是老太太。
第二十八章 立夏之日
知道这件陈年往事,对程心妍的生活并无影响,每天依旧晨昏定省,陪老太太闲聊;跟大太太去嘉荫堂旁观;隔三岔五见识大太太和原致轩的针锋相对,郑五娘对大太太的冷嘲热讽;偶尔会跟原牧白交流一下,日子过的很是舒心。有时候她在想,比起现代忙碌的白领生活,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她更喜欢。
日出日落,立夏转眼即到,燕草和元春开始挑鸡蛋,要煮立夏蛋用。府里各院的大丫头们到处串门子,讨要茶叶。依习俗,要讨够七份才好。这是程心妍来古代过的第二个立夏,去年这个时候,程心妍跟着程心如拿着茶叶,挨家挨户的去讨要茶叶,立夏前一晚,用七家茶叶加大料煮鸡蛋,煮出来的鸡蛋染上了茶色,微微带着咸味,立夏一早一家子就吃昨夜煮好的立夏蛋。据说,在立夏这天吃了蛋,热天就不会疰夏。
四月初九,立夏这一天,程心妍按习俗给原牧白带上立夏蛋,两人各吃了一个立夏蛋,领着丫头去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清早就让人去市集上买了筐小毛桃,请安后,每个院子里分了些。这些毛桃不是给她们吃的,而是让她们挤出汁来,放进酒的。据说,在立夏这一天,把桃汁放入陈年老酒中,女子喝了,面色红润,容貌美。
绿枝让小丫头打来井水,把用小刷子将毛桃上的毛刷去,洗干净后放进石杵凹里,用杵把毛桃的汁压榨出来,倒进装着酒的瓷壶里。宗嬷嬷拿着瓷壶晃悠了一会,让果汁和酒混合了,倒在酒杯里。院子里的嬷嬷、丫头都有份。燕草先端了杯给程心妍,程心妍接过闻了闻,酒香清新,轻抿一口,酒甜甜的,没有辛辣味,挺好喝的,微微眯起眼,再喝一口,把酒饮,把杯子递到宗嬷嬷,“妈妈,再来一杯。”
“大少奶奶,这酒后劲足,你可别喝醉了。”宗嬷嬷给她的杯子倒满酒,笑着提醒她道。
“就喝这一杯不喝了。”程心妍喝完那杯酒,就听话地搁下杯子,回了房。
房间内,原牧白又在悬梁攻读,边看边叹气。
“你怎么了,唉声叹气的?”程心妍拿起一块乌饭糕咬了一口。
“娘子,这句话我不太明白。”原牧白苦恼地道。
“给我看看。”程心妍走过去,偏头看原牧白手上的书,“你哪句不明白?”
原牧白指着《论语》第十三章子路篇中的一段话,读道:“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娘子,偷羊明明是不对的,孔圣人怎么还说是直在其中?”
“偷羊当然是不对的,孔圣人这么说,是因为子告父是不孝,父告子是不慈。他所说的这个正直是约束在礼法之下,并不是真正的正直,真正的正直是不会约束在礼法之下,所以才会有大义灭亲。”读书时曾读过一段,程心妍还记得当时老师说过的话。
原牧白皱眉道:“如此看来,圣人之言也不全对。”
“这是当然的,圣人也是人,也会犯错。要不然,也不会有人无完人之说了。”程心妍笑道。
原牧白舒展双眉,笑道:“娘子说的是,谢谢娘子,我明白了。”
“好了,你慢慢看,不懂的再问我。”程心妍在房里转了一圈,没事可做,随手拿起一本书,歪在窗边的椅子上翻看。
到晌午大厨房送来了由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据说在立夏吃了五色饭会身体健康。
吃罢中饭,一家老小去称重。据说称重,可以让人清静安乐,福寿双全。在现代,这些立夏的习俗早就被人淡忘,程心妍用一种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古老的习俗,兴趣盎然地参与,乐不可支。
立夏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晚上,原家的人聚在一起用晚饭。用罢饭,老太太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喊道:“孙媳啊。”
程心妍闻声站起,垂首而立,“奶奶唤孙媳,有何吩咐?”
“孙媳啊,这个月的十四日,是你公公的四十六岁寿辰,这宴席的事,奶奶就交给你来办。”老太太交待任务。
程心妍惊愕地抬头看着老太太,眨眨眼睛,她没听错吧?让她操持寿宴!
“孙媳啊,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以问你姑母和你三婶,奶奶相信你有能力办好寿宴。”老太太微眯起双眼,笑得意味深长。
程心妍下意识的去看大太太的脸色,果然气鼓鼓,面沉如墨。大太太是原家的当家主母,操持寿宴是她的分内的事,老太太越过大太太,把事情交给她这个孙媳,大太太不生气那才怪了。更何况大太太如今年纪又不大,而程心妍进门也没多久,现在就让大太太交权,老太太着实心急了些。
“孙媳啊,缺什么东西,就去库房里拿,银子不够使,就去帐房支,务必要把这个寿宴办得风风光光的,可不能小家子气,失了我们原家的面子。”老太太也不管程心妍是否答应,继续道。
缺东西去库房拿,缺银子去帐房支,这夺权夺得也太明显了,大太太再也忍不下去,猛地站起身道:“老太太,大少奶奶……”
“长辈在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吗?”老太太冷冷地打断大太太的话,把手中茶杯重重地放茶几上一放,“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
大太太还想再争辩几句,可被原致亭一瞪,就不敢再出言,咬着牙,恨恨地坐回原位。
“孙媳啊,你怎么不说话呢?”老太太笑得象只老狐狸,“别怕,有奶奶在,万事都不用怕。”
老奶奶非要赶鸭子上架,小孙媳也只好勉为其难。程心妍推脱不了,咬牙接下了这件苦差事,“奶奶放心,孙媳一定不会让奶奶失望的。”
老太太满意地笑了,手一挥,道:“晚了,都累一天了,就散了吧!”
众人起身,目送老太太离开,才转身离去。
------题外话------
往陈酒里是放桃汁还是李汁,问了好几个老人家,各有各的说法,我也搞不清楚了,就放桃汁,要是有人确定放什么,请留言告诉我,谢谢。
第二十九章 皮氏装病
“侄儿媳妇,有什么不懂的,你尽管来问姑母和你三婶,我们一定会知无不言,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