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做商人妇 作者:夜纤雪(潇湘vip2012.08.11完结)
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稀少,马车飞驰而过,溅起一片水花。程心妍撩开车帘向外看,烟雨朦朦中的临安城显得十分的安静,少了平日喧嚣。等程心妍和原牧白到达清音书院时,天空已然放晴,站在书院外,看着沐浴在阳光里的湖光山色,真如苏东坡诗中所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书院门外,苏濂派了学生在迎客,那几个学子见原牧白带着女眷同来,脸上的诧异之色显而易见,不过人既然来了,也不能拒之门外,迎上来打招呼,问明身份,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带路,领他们前往斗文的依澜居。
绕绿堤,拂柳丝,沿着小径缓步而行,一路上绿树成荫,花香阵阵,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这那里是读书的书院,分明就是供游人游玩的公园。程心妍轻叹一声,难怪古代文人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而现代文人就只会写口水词打油诗,面对如此美丽的青山绿水才有诗情画意,面对秃山臭水就只能掩着鼻子蒙着眼睛,那还有心情抒情。
依澜居就在西湖边,由竹子搭建而成,大厅有一半在陆上,另一半延伸到湖里,宽敞的大厅,坐着十几个人,王嗣铭也在其中。苏濂和年过五旬的中年文士坐在上首位置,在他们左右各坐着两位年过四旬的文士,不知道是两间书院的夫子,还是临安城内其他有名的大儒。
程心妍和原牧白跟着小童走了进去,苏濂虽在跟人说话,但是眼角余光一直瞄着门口,程心妍一进门,就让他看到了,就很热情地扬声道:“小姑娘来了,欢迎欢迎!”
他这一嚷嚷,屋子里的人全给程心妍行注目礼。要是寻常女子,被这么多男人打量,必定心慌慌,意乱乱。可是程心妍神态自若,笑盈盈地走到苏濂,手微微握拳,叠放在腰间,双膝微曲,给他行礼,“见过苏山长,山长万福。”
这让想看她羞怯模样的苏濂吃了一惊,这小姑娘不简单!
程心妍一看他吃惊的模样,就知道他是故意嚷嚷,捉弄她,眸光流转,笑得有几分得意,老夫子失算了!想当年她做珠宝鉴定时,面对数千人都没怯过场,这里不过才十来二十个人,她又有什么可害羞胆怯的?
原牧白也随程心妍一起见礼。
“呵呵,不用这么多礼,小姑娘,我家小予儿也来了,你去后面寻她玩去。”苏濂捋着胡子,笑道。
敢情要她来就是为了陪他家的孙女呀!不过多结交几个朋友也不是坏事,程心妍笑笑应了,随那个领路的小童绕过绘着西湖四季景色的四扇屏风,去后面的厢房内找苏濂的孙女苏予。这时苏濂起身为原牧白介绍那几个名士大儒,原牧白恭敬的给他们一一行礼。
绕过湖石垒成的假山,就看到三间独立的竹屋,小童将程心妍主仆领进了最中间的那间房内,房内没有人。那小童请程心妍在屋内坐下,道:“夫人,请稍候,小的这就去替夫人请我家姑娘过来。”
“有劳!”程心妍客气地道。
小童行礼退了出去。
程心妍坐在屋内,打量起屋内的布置,窗明几净,书香淡淡,桌上文房四宝俱全,架上书籍成堆,墙上挂着一幅水墨丹青。起身过去看画,画面上山峰叠起,水面开阔,画中的人物,或小憩或备炊或垂钓或撒网,形象生动,神态逼真,一副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的逍遥姿态。
画的上面提着一首词,“水绕溪桥绿,泛苹汀、步迷花曲。衣巾散余馥,种竹更洗竹,咏竹题竹,日暮无人伴幽独。光阴双转毂。可惜许、等闲愁万斛。世间种种,只是荣和辱。念足又愿足,意足心足,忘了眉头怎生蹙?”
知足者常乐!只是可惜世人大多不懂得这个道理,这山望着那山高。词的落款处写着:逍闲老人。
看来此词此画应是苏濂所作,而这里应该就是他的书斋。
第四十三章 结交新友
“劳原大少奶奶久候,小女这厢给原大少奶奶陪罪了,还请原大少奶奶恕罪!”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心妍回头看去,一个身形高挑、容貌秀丽的少女缓缓走进房来,少女打扮的十分的清雅,长长的秀发用一支翠玉圆头簪挽着单螺髻,耳边戴着翠玉珰,脸上不施粉黛,穿了件淡紫色绣梅花的襦衣,系一条白色襦裙,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恬静气质。
“苏姑娘这陪罪之言,小妇人愧不敢担,是小妇人打扰了苏姑娘的清静,还请苏姑娘恕罪。”说完这番客套话,程心妍打了个冷颤,要是一直跟这位苏予这么说话的话,她还不如去金铺和刘掌柜唠嗑来得爽快。
少女眸光流转,抿唇浅笑,道:“原大少奶奶误会了,我非苏姑娘,小女姓陶,是慈湖书院陶山长之女,名唤惜眉。”
声音轻柔婉转和刚才的声音截然不同。
这时,从陶惜眉的身后跳出一个十三四岁,穿着桃红绣牡丹衣裙的少女,笑嘻嘻地道:“原大少奶奶,我才是苏予。”
声音清脆宛如银铃,就是先前听到的声音。
程心妍了然一笑,知道被她们捉弄了,只是没想到看起来这样安静斯文的陶惜眉,会跟着苏予一起胡闹,不过转念一想,她们既然能成为朋友,这性情上必有相通之处,而且联合起来捉弄别人,肯定不是第一次了。
“原大少奶奶,开个小小的玩笑,还请你不要介意!”陶惜眉欠了欠身子,微微笑道。
这无伤大雅的捉弄,程心妍自然是不在生气的,笑道:“我就奇怪了,老顽童家的小予儿怎么会如此文雅恬静?应该活泼可爱才对呀,如此看来果然还是没有错。”
“说的太对了,眉姐姐文雅悦静,我活泼可爱,我爷爷就是个老顽童。”苏予笑弯了眉眼,“大少奶奶,你好厉害,说的全对!”
“不是我厉害,而是一看就知道。”程心妍笑道。
三人虽然性格迥异,不过都是好相处的人,喝杯清茶,闲聊了几句,都觉得彼此是值得结交之人,言谈之间,多了几分亲昵的味道。
“妍儿,小予,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去前面看他们斗文吧!”陶惜眉没忘记今日前来的目的,笑着提醒越聊越起劲的两人。
苏予吐了吐舌头,起身道:“两位姐姐,请!”
陶惜眉轻啐了她一口,道:“少来这一套,这会子你再装模作样晚了!”
“好好好,不装模作样!”两人嬉闹惯了,苏予笑着左手挽起程心妍,右手挽着陶惜眉,三人亲亲热热的出门往前厅走去。
“眉儿姐姐,你说这次斗文会是谁夺得魁首?”苏予偏头问道。
陶惜眉想了一下,道:“上次与南屏书院斗文,是蓟宗夺得魁首,今天应该也会是他再次夺魁。”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不会是长康夺魁首?三月初三曲水流觞,长康的桃花赋可是得到了孟老夫子的称赞!”苏予一副与有荣焉骄傲姿态。
陶惜眉笑而不语,这斗文和写文章不同。斗文,不仅要斗文者熟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经》等书籍,还要灵活的引经据典,口齿伶俐,有应变之能,最重要的是必须根据对手提出来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并讲出独到的见解,令对方心服口服。这要求很高,所以能写的出锦绣文章的人,并不见得就能斗文夺魁首。
“眉姐姐最偏心了,就会帮着他。”苏予撇嘴。
“我何时偏心了,我说的是事实。蓟宗他不止文采出众,吟诗作对,书法丹青样样皆精,要不然他也不会稳居临安城四大才子之首这么多年,江长康不及他甚多。”陶惜眉对王嗣铭的才华赞不绝过,斜了苏予一眼,“明明是你偏心,总是帮着你家的长康,还说我。”
“你就是偏心,我不跟你说。”苏予哼了一声,扭头问程心妍,“妍姐姐,你说谁夺魁首?”
程心妍眨了眨眼睛,“我可不可以不回答?”
“不行!”苏予和陶惜眉异口同声。
程心妍假装想了一下,道:“蓟宗!”
陶惜眉满意地笑了,挑挑眉,斜眼看着苏予。
“你为什么要选他?”苏予不满意了,嘟起了小嘴问道。
“因为我不认识那个长康啊!”程心妍笑笑,“而且蓟宗他是我妹夫,我当然希望他夺魁首。”
“啊!原来你就是那个姐妹易嫁中的……”苏予脱口而出。
“小予儿!”陶惜眉忙打断苏予的话,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话一出口,苏予也知道说错了,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跟程心妍道歉,“对不起,妍姐姐,我不是有意要提这件事的,你别生我气,好不好?”
陶惜眉气不过,伸手用力地拧了苏予一把,疼得她眦牙裂嘴,又向程心妍道歉,“妍儿,对不起,你别怪小予儿,她就爱胡说八道。”
“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事实,我不会生气的。”姐妹易嫁的事,程心妍从来没放在心上,书香门第和商贾人家,在她眼中没有高低之分。不过在世人的门第之念,觉得她被妹妹所害,低嫁商户,对她多抱以同情。虽然她不需要这份同情,但是总比被人鄙视的好。
陶惜眉和苏予见程心妍是真的没有生气,对她更添了几分好感。依澜居内坐着数十人,上首坐着位须发皆白的玄衣老者,苏濂和陶炎坐在他的左右手。
“那位老先生是谁?”程心妍轻声问苏予,能让苏濂和陶炎陪坐下首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妍姐姐不认识他吗?他就是临安城有名的文学泰斗孟老夫子啊。”苏予小声道。
程心妍挑挑眉,她才穿过来一年零几个月,也就这几天认识的人多些,她要认识这个孟老夫子那才怪了。三个各具风姿的姑娘同时出现在依澜居,让众位学子眼前一亮,当然最多的目光是投向陶惜眉的。三人气质各有千秋,容貌以她为首,更何况苏予显得有些孩子气,而程心妍已是妇人妆扮。
苏濂回头看见三人,笑道:“还怕你们说话忘了出来,正要让人去叫你们,你们自己来了,快坐下。”
苏予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在苏濂身边坐下。陶惜眉给陶炎行礼后,也在他身边入座。程心妍径直走到原牧白身边坐下,小童为三人奉上新茶。
第四十四章 斗文大赛
“娘子,我没有看到二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原牧白带着女眷同行,又有婢女,他们的位置离那些学子稍远,两人交谈,不会影响别人。
程心妍看了一下,清音书院那堆学子中果然没见着原牧青,想了一下,道:“他才刚入学,没有资格来参加这次的斗文,想必在别处读书。”
原牧白想想也对,也就没再多说话,专心看两间书院的学子斗文。孟老夫子起身宣布斗文开始。
首先站起来说话的是东道主清音书院的学子,他开口吟道:“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徠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请问出自何处,由何人所著?”
程心妍听到这么多兮字,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此段出自宋玉所著的《九辩》。”慈湖书院的学子应声而起,回答了他的问题,接着也背出一段来,要对方回答。
王嗣铭这时候还稳稳当当地坐在慈湖书院众位学子中间,唇边噙着一抹浅浅的笑。在清音书院的学子中间坐着个青衫少年,眉清目秀,同样含笑而坐。程心妍猜他,应该就是苏予口中的那个长康。长康姓江,名恺,是苏濂的得意门生,也是这临安城四大才子之一。
越斗到后面,两间书院的学子选的文章就越偏,再不象一开始那样,这边刚背出来,那边就答了出来。只是他们在那里斗的不亦乐乎,兴致勃勃,程心妍却无聊的想睡觉,早知道斗文是这么一回事,打死她都不来凑这个热闹,闷死了。扯了扯坐在身边一脸呆滞的原牧白,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告辞回家?”
“不行,娘子,第三局,苏老先生要我也参加。”原牧白道。
“这斗文还分几局的?这第三局斗什么?”程心妍第一次参加斗文,不知道斗文共四局,第一局是抛砖引玉,这是群战,两间学院的学子都可参加,也就热身赛。第二局引经据典,由抛砖引玉中表现最突出的两名学子进行经典著作中的典故辩论。第三局吟诗赋词;第四局妙手丹青。要夺得斗文魁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第三局就是各写诗词一首。”
“你会写诗作词?”程心妍惊讶地挑眉,想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