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渊 作者:四木(晋江金推高积分vip2013-12-28完结)
谢开言稳稳捧着杯盏,不受任何影响,侍奉卓王孙喝下半盏茶。
他的嘴唇由原先的淡紫逐渐转为有些血色,脸色依然苍白。
半晌,他才开口说道:“你算好了时间?”
“是。”
“准备了多久?”
“一个月。”
卓王孙似乎不以为忤,眼露笑意。“殿下却准备了一年。”
谢开言抬头:“我与太子殿下目的不一,他想夺城,巩固边防;我却想退出,保护子民。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卓王孙伸袖拂去石桌上的落花,道:“你果然聪明,看得比谁都通透。”
谢开言忙道:“不敢当。”
“你每日来我这里学习,心里却盘算着时间?”
谢开言诚恳答道:“是。”
卓王孙凝视她的眼睛,不再言语。
谢开言知道他已经推断出前因后果,当即不再隐瞒,直接说道:“天劫子藏书中有一本《北水经》,曾记载过‘秋水时至,百川灌海’,这个海,就是内陆海延泽。它从炼渊底发源,汇集了北疆所有支流,包括连城镇外的那条西门河。”
按照水经集释,每当十月二十七,便是水势高涨之时。西门河联通内陆水源,照样上涨,直到今日巳时,已经达到溃堤的高度。
谢开言唤人准时炸开河岸口,放水灌入连城。连城由三座古城组成,地底均修建了引水沟渠,当水势越来越快,越涨越高时,渠道无法承载,破损开来,将水流顺势导入镇前护城河中。而镇子里的民众就可以从沟渠撤退,安全躲过水患。
刚才那些闷响,就是地底水源蜿蜒奔腾的声音。
谢开言听着动静,内心暗叹:一夜之间西门河变化如此神奇,古书诚不我欺。
卓王孙拈起一子,落在远远一角,清脆声撞击在石桌上,仍然那么不缓不急。“听说过左迁这个名字吗?”
谢开言想了想,道:“左迁是兵部尚书之子,太子殿下的得力战将。”
卓王孙冷淡道:“左迁隶属于殿下,出了汴陵,可以不听任何号令。此刻,他正在攻打一座虚城。不出一个时辰,他便会回到连城镇。”
谢开言道:“公子在提醒我什么?”
“左迁比阎海更加果断。你可以伪造我的字迹,盗去令牌,喝令阎海不得即刻攻城,为连城子民的撤离争取时间。只是左迁一来,见你扣留住我,必定弃我不顾,下令破城。”
谢开言站起身,做了一个延请的姿势:“请公子随我上城头。”
卓王孙静坐不动,只看着她。
谢开言低声道:“得罪了,请公子忍耐一下。”说罢,使出五成内力攥紧他的手腕,将他带离卓府。
卓王孙任由她拉住手,不紧不慢跟着她走,沿途都有惊慌失措的群众,负责撤离的阿驻不断在劝慰大家要冷静。
卓王孙突然开口道:“他们可以走,你必须留下来。”
谢开言拉住他走向外城,头也不回地说道:“那就要看公子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卓王孙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不禁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刺卓(下)
巳时四刻,轰然作响的西门河水冲进护城河道内,已经填满了沟渠。水流在城墙底哗哗淌过,涨势趋快。后方隐隐传来几声闷响,又有地下河床被炸开,越来越多的水龙奔赴前城,夹杂着黄土泥沙,翻滚在护城河内。
谢开言将卓王孙带上瓮城城头,点了他的穴位,将他安置在阙台旁隐蔽好,再背负着长弓等在了垛口前。
原野上的风冷冷吹过,压低了草木枝叶。卓王孙背依台壁,抬眼看了下瑟瑟秋原,开口唤道:“谢开言。”
谢开言纵目远眺,看到前方极远处掠起一阵沙尘,心底盘算还剩下的时间。
卓王孙又唤了一声:“谢开言!”
谢开言不回头,说道:“怎么了?”
身后片刻又没了声音。
谢开言将伪造的谕令绑在短矢之上,握在手里,等待阎海军队靠近。
瑟然秋风冷意中,天地都失去了颜色。谢开言正凝神对敌,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句冷淡的话。“你今天少带了一束花。”
谢开言回道:“公子需使连城野外免受战火摧残,我才能每天奉送一束花,预祝公子安康。”
卓王孙冷冷道:“你不试,怎么知道我不会答应。”
原野沙尘越滚越近。
谢开言走到阙台旁,抬起冰冷的手指压在卓王孙颈侧,按了按,封住了他的声喉。
阎海军风驰电掣般行来,马蹄得得,不乱阵型。谢开言走回垛口前,将洁白袖口搭在左臂之上,温文尔雅行了一礼。“见过阎都尉。”
阎海扬手,呼停战马,千骑徐徐停下。他抬头看着城头上的白色人影,眯眼辨认一下,认出了她是公子的座上宾。
阎海勒住马缰喝问:“姑娘为何站在城头?”
谢开言朗声道:“公子正与马场主商谈要事,特唤我传达口令。”说罢,将短箭甩了下来。
阎海抓过箭矢,拆开金帛纸一看,说道:“这是公子的笔迹,不错。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阵前才来变更指令的道理!”说着,他将手扬起,示意部众抬出云梯,预备攻城。
谢开言掏出从卓王孙胸前取到的金牌,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公子令牌在此,阎海胆敢抗命?”
阎海看着谢开言手中的一团金光,抬手作揖,朗声道:“见令如见人,阎海当然不敢违抗君意。只是公子昨晚已经交待过,今日城头不管发生何事,阎海一律不得迟疑,必须攻占连城!”
谢开言低眉思索一下,已经明白卓王孙的布置——原来是卓王孙暗中也有安排,分三处围堵追击谢派势力,他似乎能预测到她的祸心,为提防旁生的枝节,便提前嘱咐阎海不得延误战机。
尽管身后无声无息,静得不起一丝波动,谢开言却没有心思去考虑,此刻的卓王孙到底是不是真的中了毒,真的受制于她。
她再不答话,反手取下长弓,搭箭上弦,射出了第一支箭。银箭去如流星,稳稳扑向阎海面目,不待阎海甩头急避,城头的谢开言又射出了第二支箭。
阎海凭着本能仰躺身子,躲避两支飞箭。没想到谢开言快手如风,袖口堪堪飘拂一下,就抽取到了第三支双簇箭,使用全部功力激射出来。
三箭连发,快不见影,子母连星,风云雷霆。
避开前两箭的阎海来不及抬头,两道耀眼光芒就飞扑过来,将他钉翻在马下。他抽出喉头里的银箭,嘶声喊道:“攻城!”四肢垂落,再也不动。
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转眼间,都尉阎海已经命丧箭下。
底下军士喧哗,阵型有所骚乱。
谢开言跃上垛口,当风而立,喝道:“谁敢不听指令?必定是第二个阎海!”
军士逡巡,阵型分开,副使策马奔出,还未抬手下令攻城,谢开言又射出第四箭。
副使右胸中矢,翻落马身,众人拖着他躲入阵后。
阎海军队齐齐后退几尺,突然,马阵分开,从中间蹚地而出一组手持盾牌的刀斧手,他们高举铁盾,搭建成一方屏障。十名士兵马上抬出云梯,朝着护城河岸跑去。
护城河水哗哗流响,吊桥已经堵死,为连城镇子民的撤离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底下还有一千精利兵士。谢开言在墙头射杀两名华朝将领,使军队失去指挥,眼见他们急切攻城,她心底一狠,闪身掠到阙台旁,紧扣住卓王孙的手腕,将他拉到了垛口前。
卓王孙依然没有动弹,眉眼皆冷漠。
谢开言猜测,既然城头发生动乱,特使都能没动作,那就是表明他真的动不了。
然而这种猜测并没有时间去鉴证是否正确,因为民众的撤退近在尾声,她必须抓紧每一刻。
谢开言抛下弓箭,从袖罩中抽出了秋水,抵在卓王孙脖颈之旁,扬声道:“特使在此!再不停止攻城,他便是下一个受戮者!”
马队队长拉缰勒住马匹,转头对着左右骑兵说道:“墙头那个的确是卓公子,千万别误伤了他。”
华朝士兵的喧闹逐渐平息,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退到了马阵后。卓王孙的身份非同小可,又深受太子宠信,损伤了他,谁都承担不起责任。
谢开言伸手揽过卓王孙腰身,猛提口气,将他带到内城高台之上站定。她回头查看城内动静,发觉人流车马逐渐散入各个缺口,从镇子后门或者浅水沟渠撤了出去,心下安定不少。
盖大亲信解开被缚的镇民,放他们走出地窖。一些人跑到前城打探消息,了解外面局势后,又跑回家中紧闭住门窗,死守着不出来。马一紫站在内城下,不断安抚犹豫不决的住户,频频说道:“放心,放心,连城镇现在是华朝的地盘,他们不会乱来的。”
谢开言运功捕捉到了身后内城城门下的动静,暗叹一口气。强敌环伺,他们怎么能将性命寄托在华朝人的慈悲心上?
犹豫不决的那批人终于没有逃出去。
谢开言挟持卓王孙一刻,整个城头静寂无声,只留下风的响喝。
前方,华朝士兵稍稍骚动,骑兵纵马前进一尺。谢开言见状,突然提起秋水利刃,转手朝着卓王孙胸口刺去。
卓王孙不动,紧抿紫唇,硬生生接了这一记刺杀。
三寸长的锋刃扎进卓王孙左胸,稍稍拉出,薄如细缕的鲜血就流散下来,沾染了衣袍。没有内力相抵的情况下,这种刺杀不算是小伤。
谢开言喝道:“上前一步,我就刺出一剑!上前三步,我就杀了他!”
华朝骑兵勒住马蹄,眼里尚存迟疑,迟迟没有后退。
谢开言抬手又刺了一剑,卓王孙的唇色变得发白。
骑兵连忙后退,队长惶恐喊道:“切莫动手!我们退就是了!”
马一紫被惊慌失措的居民缠住了,没法上城来查看外面的动静。发生这么大的变故,他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僵持了一刻,城内不断有人消失,像是钻到地底去了。
谢开言分神看看卓王孙毫无血色的脸,点了他的穴位帮他止血。
始终不见动静的卓王孙突然开口说道:“好狠的心。”
谢开言急掠一丈远,反手执紧秋水,问道:“你没中毒?”她的头脑转得快,直接省略了第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被封中了穴道,他是怎么做到开口说话的?
答案可能有两个:一是他提前闭气,护住了血液的周转,使她骈指点来之时,穴位受损力度减少;二是他内力深厚,能提前冲破穴位的凝滞,使自己解脱开来。
但,无论是哪一点,都可以表示他的内力没有流失,至少是没有完全流失。
卓王孙冷冷道:“我敢应付你的棋局,自然就有办法解毒。”
谢开言惊疑道:“公子既然没中毒,为什么要受制于我?”
卓王孙的脸色越来越冷。“我想看看,你到底能心狠到什么程度。”
谢开言冷冷说道:“看到了又如何?”说罢,她倾斜身子,没有任何征兆地从高墙上坠落出去。咚地一声传来回响,浑浊的河水卷了个浪花,随即奔向前方。
电光火石之间,谢开言栽倒、投河、覆没了身影,动作极为利落,令底下的华朝兵迟疑不定,还以为是高墙之上发生了变故。
卓王孙走到垛口处显露出身形,冰冷说道:“清城。”
他抬手点上肩胛,运力一刺,一粒碧绿通透的解毒珠从他喉中飞出,径直飞向滚滚河流。
马队队长抬眼看到一方染红的袍子,醒悟过来,高声喊道:“右侧骑兵队沿着河流追击刺客,一定要把她抓回来!”再一招手,带着所有士兵全线压进。
云梯架桥渡过护城河,刀斧手上位,爬进城头。不多久,正门被攻破,大量骑兵涌入,分成三路冲进古镇,肃清了整座城池。
先前不愿离去的民众高声哭叫,夺路而逃。但是他们怎么跑得过铁骑,才抢出几步,就被骑兵斩断了腰身。余下的人不敢再跑,畏畏缩缩抱成一团,不断偷看堵在最前面的马一紫。
马一紫面色惨白,对着前城疾呼,也不管声音是否传送得到。“卓公子!我们已经降于华朝,为何还要大开杀戒?”
卓王孙站在城墙之上,面对泣血秋阳一动不动。他的血已经干涸了,斑斓紫袍挂着一层寒霜。
队长呸地吐出一口痰,讥笑道:“就你这反反复复给人投降的孬种,还指望公子看重你,留你一条活路?”说完,手起刀落,直接削掉了马一紫的头颅。
余众惊呼喊叫,马辛哭声震野。
卓王孙抬起肃杀眸子,看着正前快步跑来的一抹人影,稍微驱散了一点眼里的寒意。
“停。”
风中传来一个字,及时唤住了骑兵的屠刀,解救了剩下的二十三口民众。
谢开言穿着滴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