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出神,也抬头去看天空,这一轮明月甚像去年那一轮月亮。去年看月亮一起挨打的那个人,今年已是她的未婚夫婿,说不定明年就能站在一处并肩看月。英华也看的出神,唇绽微笑不自知。
这一轮明月,由满变缺,不只照亮了西子湖畔的深深庭院,也照亮了清凉山下某一处砖窑。
且说载着贤少爷和明少爷的大船慢悠悠行至清凉山下,那管家请少爷们在船上歇息,自去投信,少时牵了两匹马来,请少爷们上马。贤少爷只说去见舅舅,快快活活上马,明少爷也说柳家舅舅比柳五姨好说话,忙忙的上马。那管家候他两个上了马,才道:“小人禀报两位少爷知道,清凉山是封了山的,皇城严禁闲人出没,管家们就不必跟随了,横竖小人随身服侍的。”
一路上这个胡子管家服侍极是殷勤,贤少爷自是信他,看堂兄略有些犹豫,还道:“哥哥,走快些,莫让我舅舅等。”
明少爷想一想也是,清凉山若是什么人都出入,他何必跑去杭州日日吃闭门羹汤?也就由着一个紫衣虞候过来替他牵马。兄弟两个被胡子管家引着,绕过了金明池,趟过了太液池,曲曲折折顺着一条宽阔的山道进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大营。管家又请他们两个下了马,把马交由虞候牵去拴了,带着他两个进了一个营帐,请少爷们暂候。
这个营帐也不甚大,地毡上一个矮几,几上茶壶茶碗尽有。贤少爷请兄长坐在上头,才伸手去翻茶碗,就见外头涌进来十来个如狼似虎的军汉,唬得他手中茶碗跌到地毡上转圈圈。
那十来个军汉分做两拨服伺他两个,按手脚捂嘴,顺手就把少爷们的绸衫儿除了,荷包儿摘了,三下五除二剥个精光,才笑嘻嘻把他两个丢到角落里。
方才那个胡子管家满面堆笑进来,丢把他两人一人一身粗麻衣裳,道:“换上,砖窑搬砖去。县主吩咐了,偷懒就叫俺剁你们脚指头,脚指头剁光了就剁手指头。”
相亲记(上)
杨家家教一向严的紧;八郎十一岁犯过一错,被打发到西北边城守了一年城门,便是县主娘娘;七岁时曾因一事罚扫过半年天波府马厩。'无弹窗小说网 '杨家子弟虽然调皮的不少,然行事都谨慎的很,皆因管的严罚的重。
罚萧贤这样的调皮外甥搬几个月的砖,怎么算也不算个事,杨氏使个人知会丈夫一声就罢了;压根就没给沧州公公那边送信儿。
在柳家舅舅看来,他的孩子娘把萧贤兄弟弄去砖窑搬砖;是真心把这熊孩子当自己人拉扯;何况还怕孩子过于吃苦头;还使得力家将贴身服侍呢。
萧贤这孩子行事可恶,若是花点功夫给他扳正喽,在柳家管照下老老实实过日子,柳老爷子心里舒坦不说,也与柳家有益。若是屡教不改,那也是没法子的事,他们做儿子媳妇的尽可以对老头子摊手。所以柳家舅舅过了好几天才抽空去砖窑瞅一眼外甥。
可怜萧贤搬了几日砖,浊世佳公子再不情愿,泯然满面灰尘十指污黑的民夫矣。这一日和堂兄各人搂一抱砖胚正摇摇欲坠挪步,忽然看见打东边来了一群衣裳华丽的柳家管事,簇拥着舅舅朝他走来。好似天地无光暗无天日的绝境惊现一缕温情的阳光,贤少爷恨不能立刻埋进娘舅的怀里大哭一场,当即抛下砖胚,张开双臂扑出去。
萧明公子原就比堂弟聪明,在家还帮着管些事儿,人情世故自是懂得。原来他只说柳家要把他们兄弟俩陷在砖窑磨死,甚是心灰,然这几日看下来,虽然不与他们好衣穿,做活累却不过份,吃饭时他两个还是单吃的,饭菜虽然粗糙,但餐餐肉都管够。砖窑里的那些民夫们,三日才给一回肉吃呢。是以这几日看下来,萧明心里就晓得了,柳家这是在打磨萧贤呢,他是捎带的。
一来管家守的甚紧,他和堂弟说不上私房话,二来,萧贤若是自家能体会长者用心,柳家人才会喜欢,三来,萧贤到底是萧家子弟,若是能得柳家看顾,做个官儿十拿九稳,将来萧家全族都能沾光。所以他陪着老老实实搬了几日砖,虽是苦不堪言,却是一句怨言都无。
然,道理再明白这个搬砖实是苦呀。萧明大少爷提笔多写几笔字他娘老子还要怕他劳神呢,如今旧麻衣磨肩,砖胚坠的膀子都抬不起来了,磨的他时刻只把疼累二字放在心上,旁的都顾不上想。
好容易盼来了救星,萧贤扑出去了,萧明想都没想,紧跟着也扑出去了,哥俩个一边一个抱住柳家舅舅的大腿,一个喊:“舅舅,救我出去。”一个喊:“舅舅,我们晓得错了,我们认错。”
不是只有一个外甥,怎么冒出来两个?柳家舅舅心里吃了一吓,扭头看身边,一个管家忙小声说:“还有一位是贤公子的堂兄。”又指了指那个满口认错的大个花脸猫。
晓得认错的,倒是机灵人呐,然他也不是柳家亲戚,改造他做什么。柳家舅舅示意管家把这个便宜外甥拉起来,搂着亲外甥好言道:“贤儿,舅舅舅母把你送到此处可不容易,欠下好大人情呐,你且安心在此搬砖,舅舅过些日子再来瞧你。”
杨氏的家将就一把把萧贤扯过去,道:“贤公子,我们姑爷要走了,还是做活去罢!”提小猫似的,把张牙舞爪哭喊舅舅的花脸猫提走了。
柳家舅舅板起面孔冷眼看着萧明,道:“萧公子晓得错了”
萧明哽咽着喊了声舅舅。柳家舅舅压根就不看他,吩咐:“即刻把萧公子送出曲池府。”
几个管事的齐声答应,就有一个管家把萧明扯到一边,带他去换回他来时穿的那一身衣裳。萧明摸摸荷包里还有几锭小金锭,一把抓把那管事,陪笑道:“辛苦管事,与你老人家买碗茶吃。”
那管事笑一笑把金子接在手里,道:“萧公子可是有什么话说?”
总算遇到个吃他这一套的了,萧明公子忙道:“舅舅像是不大喜欢我们……”
那管事拿眼把萧明上上下下看了数眼,才笑道:“实话说与你知道,何止是不大喜欢,简直就是半点都不喜欢。听讲你们萧家也是聚族而居,看公子也还晓得道理,为何贤少爷和清小姐半点教养都无?便是他那一房的妇人无甚知识,女孩儿在内宅无人教导也还罢了,怎么贤少爷也无一个正经人教导他?”
萧明公子被管事几句话问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萧贤没有教养在萧家也是出名的,一来萧贤的老子活着时,他们老太爷余荫尚存,族里也无人敢管他家事,二来,他们这一房在萧氏族中最为富有,族里很有几个不贤的长辈巴不得萧贤没出息,上不得台面的事也没少做。这些事,萧明也晓得些,如今人家都明白说出来,他能拿什么话回?
那管事看萧明如此倒像是还有二三分良心的模样,倒不介意提醒他几句,也省得他总来碰钉子害管事们跑腿受累,因笑道:“咱们家那位姑奶奶从泉州回来可没说过萧家几句好话,她老人家又改嫁了,咱们柳家越发和泉州萧家不相干了。这个话烦你带把族里长辈吧。往后贤少爷出息了,他自家要回泉州去认亲柳家也不会拦,如今么……呵呵。”说罢摸着胡子看着萧明笑。
萧明到此时大略也明白柳家行事风格了,柳家行事实是光棍的紧,半点虚情面都不讲。人家明晓得得萧家挤了萧贤母子的钱,不来找萧家算帐原是要留把萧贤自家来算这个帐的。将来萧贤怎么和萧家算旧帐是萧贤的事,柳家不管就算是对萧家留手了。萧家现在要搭上柳家的线赚钱,更是想都别想。既然求不到,萧明本来就果断,对着管事行一礼,笑道:“多谢都管教学生。学生一定把话带到。”
到了来时坐的那个船上,那管事顺手就把那几锭金子扔把船上伺候的小厮,道:“这是萧公子赏你们的,小心伺候萧公子。”说完冲萧明拱拱手居然下船去了。
萧明此来原是来找路子的,就这样回去如何跟族人交待?柳家的路走不通,建新京城柳家只占三分之一,还有别家门路可以走得,岂能轻易就走?船至曲池府城,萧明便说有个至交在府城居住,需见一见,便要下船。
上头也没有特别交待,不过是个八棍子打出去挨不着的亲戚,小厮头儿尽本份问一声住几日,萧明说不需等候,他访过朋友自从陆路回泉州去,那小厮头儿便叫把船撑回清凉山去了。
且不提萧贤还在砖窑苦守,也不提萧贤在曲池府四处钻营,只说萧清在柳家后园伴着树娘住了几日,因她甚是老实,杨氏使人收拾了芷兰居侧的一间小院与她居住。这间小院极是小巧,三间小楼楼上与她做卧室,楼下起居,东厢两间与使女们居住,西厢一间便与拨把这院洒扫的婆子居住,另一间也把她设个小厨房,一切动用之物都和英华树娘比肩。若说居住窄小,十间确实也够了。论待遇,英华和树娘有的,清儿一样不少。然清儿自家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却有说不上来是哪里。明明管事丫头们看见她们姐仨都是一样的客气有礼,可是待她总有一丝异样似的,让她有气闷在心里发不出来。
杭州柳家大宅里头,主母杨氏管内宅和杂务,柳五姨管着柳家生意,她两个一来各有事忙,二来一个孕一个病,但得空就要歇歇,等闲几日也碰不到一次面。三个外甥女儿呢,英华跟着柳五姨的时候多,每日早饭在杨氏那里吃毕,或是午后得闲或是晚饭前得空到杨氏那里走一走,平时都在五姨的内书房呆着,襄理庶务。
树娘呢,祖母疼爱,替她置的陪嫁原就丰厚,她娘的陪嫁也无兄弟姐妹与她分,外祖父还说她没了娘可怜,平常得了好东西,总要分她一份儿。树娘一来真有钱,二来还没处花钱,三来和她相处的也没几个是真缺钱的。她不晓得没钱的苦楚,自然也不能察觉有钱的好处。她觉得柳家的钱很不少了,原当让舅舅读书,便是不能做官,到底书香能破铜臭气,是以她甚是看不惯舅舅姨娘们看的钱真,整日只想着做生意。
长辈们也就罢了。似英华表妹便是天份有限,琴棋书画也要略知一二,再不济也要会写几个长短句,才不枉她投胎到翰林家。偏她白生在清贵翰林家,姨母是个俗人,养得她除了挥拳打人,就只晓得看个家务帐,风雅的一件不会也罢了,女孩儿家绣个花都不大精通,实是俗的出众。树娘略劝过英华几次,英华笑嘻嘻的也不当回事,她就嫌英华俗气,无事不肯找英华玩耍,要么在自家院里写字儿画画儿,要么带人坐船在西湖里逛逛,去街市上买几本新书,一个人玩的极是自在。
英华和树娘各过各的,就把清儿落了单。清儿自然是不敢凑到英华那边去的,树娘那边她又贴不上去,独在她那个小院里住着也闷的紧,是以她整日只在藏坐着。三个人居然相安无事。
这一日杭州城里沈侍郎家给杨氏柳五姨送来了赏荷花的帖子,沈家打听的甚是清楚,还给内宅的三位小姐发了请帖。
杨氏和柳五姨商量,沈家之前和柳家并无来往,突然送帖子来请女眷们,连前边借住的杜九娘都收到帖子,必是沈家有相亲之意。再使人去打听,沈家确是有两个儿子不曾择配,这确是相亲无疑了。既然是相亲,英华已是定过亲了,就不必去了。杨氏原是当家主母,若是直接把话说到她面前,又没有长辈挡在前面,不合适也没个腾挪,她也不合适去。便是柳五姨带着树娘和清儿去。
杨氏早饭时说五姨会带树娘和清儿去,留英华在家陪她。英华便知这个是相亲会,她订了亲的人没她什么事儿,笑嘻嘻答应了一声。
这样的宴会树娘也参加过好几次了,说英华不去树娘心中就有数,吃过饭就推不舒服回去了,使了她自己的人出门打听沈家底细去了。
清儿在沧州时,杨氏也带她出过门,虽然不曾明说,总是为她择婿计。从前她还不觉得这样的机会要抓紧。然前阵子她和哥哥暂时跟着堂兄过活,堂兄的朋友们也见过几个,她在堂兄的暗示下也没少露面,然人人都是想和她私会的,正经托人来说媒的一个都没。她自家也有些察觉,只说看见好的必要抓紧,是以遇到旧日同窗芳歌的兄长,晓得那人是个正经老实人,又是知府的儿子,家里也算有钱,长的又不丑,嫁也嫁得过了。她就说弄些手段嫁了那人也罢了,谁知那人居然避她如避什么似的,倒叫她没下手处。
清儿只说这回重回柳家,连五姨都不喜欢她,她是没指望嫁个好丈夫的了,不曾想还有机会,实是喜出望外。没得贤少爷扯后腿,清儿的头脑甚是清楚,算计她年纪一日大似一日,外祖父虽是许过与她嫁妆,然内宅是舅母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