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的关系理出来。”
梅四郎若有所思,王耀祖皱眉为难,王耀文倒是笑嘻嘻的,王耀廷和梅十九都有点茫然。
王翰林指指耀文,又指指梅四郎,笑道:“你们两个不要愁,耀文娘子是个能干的。瑶华也懂一点。”又指耀廷和梅十九说:“你们两个也不要急,官儿做的兴头的人家的女孩儿多少都懂点。将来说亲时让你们师母把把关,给你们俩挑能干的姑娘为配,这些事都不用你们自己去操心。”
王耀祖脸上皱纹都出来了,他老婆可不怎么能干。王翰林看着大儿子叹了口气,说:“你若是得了官,我和你母亲跟着你到任上去罢。”王耀祖这一回才松了一大口气,站起来说:“多谢爹爹。”
耀廷听说王翰林要把柳氏给他说亲把关,甚是为难,鳖了好半天才说:“二叔,我听人家说京城作兴榜下捉婿,专捉我这样的。若是被人家捉了去,我又不晓得人家的女孩儿能不能干,我怎么办?”
外头桌上还没怎么样,里头桌上瑶华笑的连酒杯都跌地下了,玉薇扭过脸笑的花枝乱颤。英华一口酒喷她自己的裙子上了。柳氏笑的那没么厉害,筷子上夹的那块豆干掉桌上了,筷子尖儿还在颤。
耀廷和他嫂子关系不错,因为里头那桌他嫂子的笑声最响,他就吼了一嗓子,问:“嫂子,你笑什么?”
玉薇笑道:“你就是中了状元,也无人敢捉你去,死心罢。”
“你小叔子除了穷点,又高又帅又有学问,人家怎么可能不要我!”耀廷脸皮厚的很。
王翰林笑着冲二货侄子招手,“你坐下来罢。榜下捉婿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打算榜下捉婿的人家,考生进京就要开始打听。捉进士回家不是送你个美娇娘那么简单的事。你娶了人家女儿,他家扶持你做官,你要替他家谋好处,人家不只要你有本事,还要你身家清白无依无靠。你们几个都是楚王的人,进京考试,楚王的人自会照应你们,榜下捉婿这种好事轮不上你们。”
“这次曲池州试多取二十名,其实就是楚王替你们求的。”耀文老婆有本事,他晓得的事就多一些,“不然咱们全都取了,,曲池府的考生一定会闹起来的。”
若是只取四十个,三省草堂能考三十多个,估计几个阅卷子的知府知县就要集体被参了。发榜前礼部发文,借着扰民的理由让曲池多取二十个,又明写是楚王求的皇帝。这二十个名额是给谁的还能不清楚?所以曲池府的知府知县们收到公文凑在一处核计,干脆拆了名封把春天聚在一起施药的那十来个的卷子都找出来了,顺便连王家的关系户都翻了一下,凑够了二十个人,剩下的再公平评卷录取。他们以为三省草堂这十来二十个挪开,三省草堂的卷子又经过他们的眼,有印像的他们都不取,便是偶有漏网之鱼,能再取一两个,对曲池府别的考生来说都很公平。一个三省草堂能取二十人,虽然人数有点多,但是也说得过去,他们也没想到居然又取了十来个。
王翰林狡猾啊,他也怕三省草堂考得起的人太多,考官们怕麻烦会人工涮几个下来,所以州试他把有指望能考上的卷子都藏起来。阅卷的大人们就是来三省草堂看过,也不晓得他们录取了几个三省草堂的学生。他这一招比上一回逼考官们公平录取还损。一百来人在三省草堂复习备考,县试全中,州试能取三十多人,哪怕有水份呢,有关系也是实力的一种,本朝除了他王翰林和李大人,还有谁能办得到?
王翰林等州试录取的名单一出来,就把考取的那三十来位的卷子都贴出来了,一个字评语没有,就等没过州试的考生拿着卷子来比一比。他这个问心无愧的姿态一摆出来,本来还有些须小声音小动静,都偃旗息鼓。三省草堂得过州试的那三十来位,绝大多数都是考得起的,偶有两三个人家觉得他考的不大行,但是——春天的时候人家带着郎中带着药满曲池府送药来着,人家命都不要为全府乡亲奔波几个月,曲池府本府没人敢说他不是。便有没长脑子的说,听的人都要骂他:他文章就是比你好,就该取他。
曲池府考生和百姓在州试发榜之后情绪稳定。别府听说三省草堂考出来三十多个,相当一部分考生情绪很不稳定。凭什么曲池就要多取二十名?凭什么三省草堂就取三十多名。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隔壁曲江府落榜的考生组织了有十来个去学督那里告状。学督觉得自己是真无辜,人家那二十个名额就是讨来的人情啊,人家面子大我也没有办法啊。可是考生来告他又不能不处理,老大人把曲池府的州试录取名单拿来看够一整天,又把幕僚搜集来的资料看够整半天,总算发现突破口了——王耀芬,这个家伙德行有亏,可以把他涮下去!
于是学督官署大门外张榜公布:曲池府考生王耀芬有才无德,取消部试资格。下面还罗列了父病嫖娼,滥赌气死老父,没有分家产给兄弟,对二叔王翰林不敬,孝期定亲这类的罪状,有的没的给他凑够十款,还禁考十五年。
曲江府来告状的考生们先看抬头,发现被处理的王耀芬是王翰林的亲侄子,都表示满意。一条一条往下看,看到对王翰林不敬的那一条,倒霉孩子全被气得不行。明明是来告王翰林操纵曲池府州试的嘛,你来个对王翰林不敬都成了取消部试资格的理由,学督大人你什么意思啊?来告状的考生中间有个机灵人,对着有才无德和不敬那两条揣磨了一小会,拉着和他要好的几个人打包回曲江府去了。剩下的几个琢磨一宿,懂了,都默默的回去了。
学督大人的公告行至曲池府,曲池知府觉得他也解脱了,高高兴兴把这个告示城门贴一份,府衙前贴一份,学宫前贴一份,各县送一份叫贴县衙门口。王翰林的亲侄子,不是因为考的不好,是因为德行有亏被涮下来了,学督大人可没有给王大人面子,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王耀芬被涮下来比他考上还惊人。柳三娘私底下对英华表示:很好,这家伙完蛋了,以后可以完全无视他。
州试考完,三省草堂州试没过的考生们因为翰海楼送来的那两套书,都没舍得回家,大家依旧每日清早过来看书。王家也依旧提供茶饭。临近过年,州试考过的那几十个人都回去准备进京赶考去了,三省草堂还是很热闹。倒是清凉山那边,因为天冷结冰,柳家的工程进度变慢,虽然没有放假,但是英华不必跑工地,空闲稍多,每天可以在家多逗留一两个时辰。
这一日午饭后英华得空在家,因为日头正好,就带着两个侄儿出门爬山耍子。远远看见梅十五娘穿着雪青地绣银缠枝莲团花的袄儿,系着嫩黄的缎裙,妆扮娇俏可人。她身后跟着两个使女两个男仆,她的使女还夹着一个大拜匣,一行五人朝府城那边去。梅十五娘也看见英华在山坡上,绕了好大一圈远路来约:“英华妹妹好闲,咱们去寻芳歌妹妹说话去?”
英华笑笑,指着一个猴在树上一个抱着树干朝上拱的两侄子道:“我大哥和我嫂嫂去金陵接我侄女去了,我要带他们玩。”
“青阳也在家,正好带他们两个去寻青阳耍。”梅十五娘热情的像是邀请英华去她自己家。
梅十五娘的亲近让英华心里略有些不舒服,不过英华也没真往心里去,想一想可以跟芳歌聊一聊天波府的事,就答应同去。梅十五娘这一次一点也不道学了,亲亲热热拉着英华的手要一起走。英华几次想甩开她她都不放手。直到陈夫人面前,梅十五娘才依依不舍地把手松开,抢在英华前头跟陈夫人问好。
这些讨好卖乖的小手段英华上女学时,也看见过有人在先生或是那几个帝姬面前用过。不过,在先生面前耍这种手段的,都被打了手心,在帝姬面前耍这种手段的,脾气好的帝姬也只是一笑。明白人遇到这种人,都当是看耍猴。英华不慌不忙等她行过礼,才笑嘻嘻的跟陈夫人行礼问好,又叫两个侄儿喊奶奶。
梅十五娘到陈家来过几趟,陈夫人待她确实很亲切的。但是陈夫人吧,显然更喜欢自己的儿媳妇,看到英华领着她两个侄儿上来喊奶奶,她老人家觉得这是得孙之兆,格外快活,把金声和玉振一手一个搂在怀里亲亲热热问他们功课,又说了许多闲话,才喊人把他们两个送到青阳那里去。
梅十五娘还没来得及搭上话呢,陈夫人又拉着英华的手坐一块去了。英华晓得陈夫人喜欢哪一款的闺秀,坐的笔直,笑的温柔,陈夫人不管问什么,她都老老实实大大方方回答。陈夫人待英华那个亲热劲儿,跟待梅十五娘的亲切客气完全不同。
梅十五娘在中间插几次话,都被英华不着痕迹的绕回去了。陈夫人也略有察觉,梅十五娘处处想抢英华的风头,她是真不喜欢。不过梅十五娘与她虽是旧识,到底还算英华的亲戚,梅十五娘不懂事,英华大度不计较装没事,她也就装没看见,只和英华闲话。
梅十五娘倒是好脾气,接不上话头她就不说话,自己走到一边倒了一盏茶送到陈夫人手边。
梅十五娘是客人,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倒茶啊。陈夫人愣了一下就皱眉。英华也愣了一下,看婆婆像是要发作,她就不作声。
梅十五娘换了戚容,把那个匣儿取来,捧到陈夫人面前跪下,脸却向着英华,伤心道:“英华妹妹,我对不住你,非是姐姐要抢你夫婿,实是我和李慎之已有婚约。”
132放一个大雷
梅十五娘和李知远怎么可能有婚约?在座的两位先惊后笑。英华为人还是很厚道的,梅十五娘虽是直挺挺的跪到陈夫人脚边;也差不多是跪在她面前;她带着为难的笑容就先站起让到一边去了。
陈夫人也站起来,走到一边,冷笑说:“梅家十五娘子;有话起来说,我当不起你行这样大礼。”
梅十五娘珠泪成行,跪行至陈夫人面前;把手中那个匣儿又举起,泣道:“非是十五娘不知羞耻;实是鸳盟在前;不敢欺骗夫人,也不忍让英华妹妹……”她说到一半又哭起来,把那个匣盖儿揭开。那个拜匣儿里头,有一块玉压着一叠旧纸,纸底下好像还叠着一件旧衣裳。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英华站在一边真心有点好奇,伸着头朝前看。陈夫人担心地瞅一眼她未来的儿媳,英华那个表情,哪有半点惊和怒,分明是在看热闹嘛。这个孩子不枉她公爹夸她,做人是真大方。陈夫人把提着的心放下去,从梅十五娘那个举的高高的匣儿里头先把那块玉捡起来,细细看了两眼,居然转过身对英华说:“这块玉是李知远的。”
英华的心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李夫人既然和她说这个话,难道李知远真和梅十五娘暗通款曲过?可是上回碰见,李知远分明是不认得梅十五娘的模样啊,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英华现在瞧还跪在地下的梅十五娘就相当不顺眼了,她就端庄地对着未来婆婆微微一福,笑道:“愿闻其详。”
“小青阳周岁生日时,你公公弄了块好石头,特为请的工匠到家,弄了一模一样的三块玉牌,知远自己画的寒江钓叟图,叫工匠雕成三块玉佩,三个人一人一块。芳歌和青阳那两块现在我处,因为远儿那块头一回带到府学去就丢了,他还挨了我的板子。”陈夫人非常镇定,只和英华解释,看都不看半截人高的梅十五娘。
英华细看那块玉佩,也就是个两指宽半指长的青玉牌,顶上是镂空的岁寒三友花纹,拴着一根打如意云结的酱色丝绦,底下雕的花纹是一个盘坐在石头上的老渔翁,老翁脚下还有一个鱼篓。虽然画面上人物是完整的,但是打底的远山背景延伸到边缘处,一座高山只有一半。只看一处,就能猜得到,这肯定是一对玉牌里头的一块。
若是一对里头的一块,确实可以做得定情的信物。可是,陈夫人说是三块!英华微笑道:“岁寒三友,知远哥哥好心思。”
陈夫人赞赏的点头,就把那块玉塞她自己袖子里去了,还很客气的对梅十五娘说:“这块玉是我家小儿子生日的纪念,我们家孩子一人一块,丢了这块,那两块只能收起,难为十五娘给我们送回来,以后可以让他们兄妹三个一起挂起来了,多谢费心。”
梅十五娘含着眼泪的眼睛里满是惊讶。难道王英华听说她和李知远有婚约不该生气哭闹吗?难道陈夫人看到玉佩不该大怒把她赶出去吗?为什么王英华还能笑嘻嘻的在一边看热闹?为什么陈夫人还谢她?
好,玉佩的事情解决了,还剩两下。陈夫人微笑着从那个已经不大稳的匣儿里取了一张纸先送到英华手里,英华微笑点头接过,她也笑着点点头,自家再取第二张。
至于苦逼的梅十五娘,她是自己要跪下来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