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新镇的房子哎,靠着新京城不远不近,住着舒服又安静,谁不想要?只是柳家一直不曾开口子卖。现在路子就在手边,舅舅们思量手里还有分家时分的银子,纷纷说要。李知远也不二话,叫他小厮把随身带的笔墨匣儿取来,说:“舅舅们有什么要求,说出来。我记下来。”
  “不是现成的房子吗?”一个舅舅问,分了家人心其实就散了,妯娌们挤在一处吵吵,男人们也烦,巴不得早些分开住。
  “现房不多啊,还不够占地的人家分。他们是早就看好地方等着哪,咱们去了也不能抢人家的。”李知远情知柳家人多盖房快,这七八上十个舅舅们每家就算占两套,不拘哪里匀几组人手来,也就等是半个月的事情。不过在陈家人面前他自然不会这样讲,只道:“我和英华妹妹说说,咱们自己起图纸新盖,要什么样的都随咱们心意,还不怕还没轮到房子的人家吵吵。”
  几个舅舅七嘴八舌说了半日,李知远对着十来页又涂又抹的纸皱眉,咬牙道:“舅舅们,走,我带你们到五柳镇去,你们在新宅住一晚,明日咱们跟柳家的师爷说。”
  男人们关起门来商量了半天,高高兴兴跟着李知远奔五柳镇去了,陈家女人们连点风声都没摸着,男人们只说他们去五柳镇看李家的房子去了,女人们也就不大理论。
  李知远到了五柳镇新宅,给舅舅们安排好住处,赶到三省草堂寻英华说人情。英华答应的极是干脆,笑道:“我娘还说呢,你们家也该使人来说人情来了,居然拖到今日。”
  “前一向我爹病着,我在外头跑。我母亲在家镇着,他们也不敢来。”李知远摇头,想了一会问:“王家找你们走人情的多不多?”
  “来的很不少,”英华笑道:“王家的田地在那两家地盘里,没我们家什么事。王家亲戚要在新镇和五柳镇买房子,柳家就开口子让他们现抬银子来出图纸排工期。我们本家有钱的也不是很多,这几年又是只出不进,能一口气拿出银子来的人家也没几个。再说了,柳家的例子摆在前头,他们都等着那两家照柳家例子行事,指望占地还房子铺子,得银子去外地买田,都不肯现在掏银子买房。亲戚们来问问就走了,都在苦苦的等呢。”
  李知远马上反应过来,那两家八成不会似柳家这般行事。不过王家当年对王翰林娶他丈母娘意见很大,憋得他泰山告老还乡只能在外头买房住,丈母娘估计心里还是不舒服的,王家的田又不归柳家管,开个口子给王家人抬银子来买房子已经很够意思了。他听过放在心里,也不再问,就笑道:“那我这个人情的口子开了,要不要紧?”
  “说是暂时没房子不卖,你还真信?”英华大笑:“我们家真是太快了点,要是一口气把房子全盖出来空在那里,人家肯定觉得不值钱了,掏银子哪有现在这样干脆。你舅舅们都来了?咱们人情做到底,我先去我舅舅家调人,你把舅舅们请到柳家去,咱们今天就叫师爷们出图纸去。”
  可怜李知远一路跑马到曲池府,擦了把脸到陈家说了有半个时辰的话,又一路陪着舅舅们颠到五柳镇来,连口气都不没喘,跑好几里路到王家又被赶回家,转了半个圈把舅舅们带到柳家。英华已经特为安排了一个小花厅,摆下十来张桌子,门口站了一排师爷,进门一位舅舅,就有一位师爷拱手问好,把舅舅拉一张小桌边,问他家有几口人,有多少下人,男几口女几口,要厅要书房子,要不要养猪鸡诸如此类。、
  英华到了柳家,打发了几桩找上她的事情,得空去小花厅探个头,舅舅们和师爷们聊的很快活。李知远歪在窗边的一张藤椅上,睡的正香,日头照到他半边身上,窗外春光融融,树下落英纷纷,蜂蝶纷纷扰扰,他都不惊。
  英华在门边略站一站,转回去问舅舅的小厮讨了条小薄被,就央那个小厮抱进小花厅替李知远盖在身上。
  李知远才到五柳镇,杭州的信使也到了,五姨特为写了信给她,她只看了抬头几行李知远就来了,现在英华极是好奇树娘表姐是怎么脱身,又是怎么把梅十五娘塞给萧明的,李知远要歇一歇,她正好抽空看信。

144不是亲戚不聚头
  五姨信上说的简略;不过是说树娘办了一个极热闹的诗会;拢了一堆人来看热闹;先把婚书哄到手,再把梅十五推出来和萧明凑成一对;把喜服给两个人套上;吹打着给他们成了亲。本来她是想把树娘送回沧州避风头的;但是树娘不舍才女的名头;不肯离开江南。不日杨氏舅母到清凉山来,到时候把她丢在曲池府城,叫英华不要管她;暗地里跟她爹说知;拘着三省草堂的学生们不要赴树娘的诗会。
  五姨的信后还附着玉薇的长信;细细述说诗会盛况。树娘看不起女管事们俗气,玉薇她们对树娘也没什么好感,所以玉薇的信里,说话就很不客气。她是这样写的:
  咱们家那位树娘小姐哟,办了一个极热闹的诗会,请了总有五六百州试县试都考不过去的大小才子来赴会。她八成是中了人家的暗算,在诗会上发疯,急吼吼就要嫁萧明。萧明那个王八蛋都吓着了,结结巴巴说了一堆狗屁不通的屁话,说要从此收心考取功名以报树娘深情。哄得树娘小姐就把喜袍都披上了。
  老天都看不过眼哟,不想让树娘小姐掉坑里哟,派了一个花痴小姐来收萧家剑人。那位小姐拿着萧贱人早年的诗本子闯诗会,哭哭啼啼说了一堆同样狗屁不通的怪话,什么女子要从一而终啦,什么君虽无情我不休啦,反正就是巴上了萧剑人不肯松手。
  那堆狗屁才子还拍掌叫好来着,说人不风流枉少年,叫萧剑人两个都娶,一床三好传佳话。还好咱们家的树娘小姐没有傻到底,把婚书当场烧了,把喜袍脱下来套那个花痴身上,酸不几几说了一大箩筐的话,什么诗集什么的,奴也没听明白什么意思,但是萧剑人是听懂了,居然还唱喏谢了咱们树娘小姐,老老实实跟花痴他的那位小姐拜堂成亲。。
  他奶奶个腿哟,那群才子还给那对狗男*女编了传奇故事说要印到书里,还写了许多歪诗,还有个家里养了戏班子的败家子儿说要编一出戏!高兴得跟是他们自己把清白人家的小姐哄到手一样。
  那群不务正业臭不要脸的下流胚!我禁住了不许你堂兄和他们来往。我们家的树娘小姐到曲池府去,只怕还要接着闹诗会逗才子们解闷取乐,小小姐一定要把姑爷他们看紧喽,别让他们跟着那群鸟人鬼混,千万千万!
  英华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地的笑,梅十五娘求仁得仁,她要嫁才子也嫁成了,而且看上去嫁的还不错。树娘表姐到底没被萧明骗去,英华觉得人生再没有这样完美的了,高高兴兴把这封信看了两遍收起来,便去干她自己的事情。
  柳三娘同时也在看杨氏舅母的信,杨氏的信里又是一样说法,只说树娘婚礼上冒出个女孩儿是新郎旧爱,树娘成全了一对旧恋人。杨氏访得这个女孩儿姓梅,倒像是王家姻亲似的,就托柳氏访一访,若是亲戚,速速的备上嫁妆,拉个使女假装小姐送嫁杭州去,把这个事圆了,全了亲戚的脸面为要。
  柳家使的笛子来捎信,不等柳三娘看完信问话,笛子就说杨氏劝说梅十五娘一整天,细说萧明人品不好,梅十五娘若是只为出口气,闹一闹闹得萧明名声扫地拆散他的姻缘也罢了,何必非要嫁他。然梅十五娘一口咬定非他不嫁。闹得杨氏都想揍她了,她才说实话:她从小深爱诗词,立志要当诗人夫人,若是诗人还有状元之才,就更好了,别的她都不计较。萧明为她写了许多诗,可见人家是喜欢过她的,不然也写不出那么多情深意切的诗。虽然用的手段不好,又始乱终弃,但是萧明是大才子大诗人,私德有亏也挡不住他的才华,她就要嫁这样的人。杨氏看她这样,就没把人家诗是买来的话说出来。
  柳三娘听得摇头不已。梅小姐得的是跟树娘一样的毛病,病的还不轻。如今的小姑娘们,看到人家会写句把诗词,就跟疯魔了一样爱恋人家,哪年都能听说有几个小姐跟穷诗人私奔了的,诗人们弃了发妻娶少女的也不少。那群臭男人还把这种哄小姑娘的缺德事当成佳话到处传说,越发哄得糊涂女孩儿奋不顾身了。树娘不是第一个,梅十五娘也不是最后一个。
  反正柳家也站在亲戚的立场上劝过了,梅小姐死活要嫁是梅家的事,她管不着也不乐意管,就袖着信亲自到梅家去,一言不发将出信把亲家母看。
  梅家老两口和四郎瑶华都在家,突然得知十五娘在杭州嫁人,都大吃一惊。瑶华的婆婆完全没了主意,倒是梅大人当底是当过官的,惊了一小会就镇定下来。梅十五娘的嫁妆是早就备好的,他就依着杨氏信中的指点,问亲家母讨了个人带路,真弄了个使女妆小姐,和夫人一起带着嫁妆直奔杭州去了。
  梅大人走了好一会,梅四郎还蹲在一边发呆,瑶琴替母亲倒了杯热茶,拉着梅四郎陪柳氏坐下。柳三娘慢慢吃完一杯茶,什么话也没有说,站起来就朝外头走。
  瑶华其实心里极恼十五娘,这个小姑子闹腾得梅四郎很难受,连带她也不好过。只是整件事母亲都瞒着她,她是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婆也不好意思和她说,四郎有什么都闷在心里。她晓得她要是问过四郎,她就只能在王家和梅家两边挑一边站队,所以柳三娘一言不发,她送母亲出来也是一言不发,临别时执着柳氏的手,人还是愣的。
  柳三娘晓得瑶华的难处,怜爱的给她理一理鬓发,劝说:“回去吧,日子再难也要过下去,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难道还会更糟?瑶华无力的松开手。柳三娘轻轻叹息,梅十五娘就是世人说的诗疯子,若是晓得萧明的诗才是花钱买来的,会怎样闹?到那时候,才是真让瑶华两口子烦恼的呢。
  梅家撒出去找人的子侄6续被喊了回来,听说十五娘被十一郎带到杭州去嫁了人。大家脸色都很不好看。十一郎是什么样人,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有数,被这么个人赚出去,能嫁什么样的好人?梅家近枝极是心齐,一个年纪最小的就被推出来,拉着梅十九郎走到梅四郎两口儿面前,说:“四哥,四嫂,咱们回去读书了,十一哥到处乱跑,等他回来我们收拾他。”
  十九郎牙齿咬的嘎嘎响,恨不得马上要奔到杭州去。四郎看着弟弟和小堂弟,再看看外头站着的那一群梅家子弟。兄弟们都看着他,他终于还是做出决定,道:“十一郎那人,咱们也不用管他。四哥带你们上藏书楼读书去。为着他不见了,倒叫兄弟们荒废大好读书时光,今日咱们还须加倍努力,走吧走吧,我们上楼读书去。”
  少时藏书楼上书声琅琅,瑶华在楼下站定听了一会,梅四郎的读书音格外响亮有力,十九郎的声音也清亮坚定。他们兄弟两个现在是想明白了吧。瑶华松了一口气,回去料理晚饭。梅家除了二老送女嫁去杭州,外头看不出来有半点异样。外人也只说梅家要嫁女,丢了两个使女没找着罢了。
  其实自从梅十五娘腊月闹事之后,不只是梅家口风紧,王李柳三家都很克制,知道的人都不说话,不知道的人就算看出哪里不对,当家的人不说话也不敢乱问。在曲池府,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在杭州,杨氏照着既定的日子启程,捎上了树娘,到曲池府把树娘丢下了,她自去清凉山。梅大人把嫁妆送到柳家去,一看女婿是泉州有名的才子萧明,那个喜欢哟,补婚书庚贴的时候手写字都哆嗦。写完婚书说了几句场面话,吩咐女婿女儿要和气过日,梅大人老两口就气呼呼回清凉山了,连在杭州住一晚都不肯。
  萧明得娶梅十五娘更是喜欢的紧。论长相,梅小姐的学问是很不错的,论学问,梅小姐的长相还说得过去,唯有家世上,梅小姐比之树娘家里稍好,不只也是柳家亲戚,她老子是清流,在士林名声很好。做了梅家女婿,又是个诗人,科举路上倒比娶树娘要好走一些。树娘和梅十五娘联手,拿出他在泉州时用过的旧诗本子来威胁他,显然晓得他的诗是收来的,依着树娘那个脾气,是不会嫁他的了,倒不如顺她所愿娶梅小姐,全她名声也全自己的才子名声。所以萧明老老实实的把梅小姐娶了,又老老实实的等着梅大人来送嫁妆,还客客气气把梅大人老两口送出杭州城十里之外,回来他也不回自己家去,跑去柳家庄跟柳五姨认错,说他当年少年无知做错了事,幸得树娘大度如何如何。
  柳五姨看他如此上道,也不绕圈子,说:“梅家也是柳家姻亲,你虽然没有娶成树娘,娶了梅小姐,咱们还是亲戚。咱们也不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