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她能给我们捎信让你娘家绕开,也自然能给王家捎信。”李大人对亲家母是真心佩服,这是个有仇报仇的狠人,说她有铜臭气,她就能忍着看王家精穷下去,“王家不说她好话,她不肯提醒,亲家都叫本家们骂的和她一条心了,自然也不会吭声。王家亲戚只图嘴快活,这个亏吃得再大,也是自找的。”
“都是亲戚们,怎么能不拉拨呢?”陈夫人顿时替王家人觉得不值。
“从前顶着亲家的名字免全族的税,这起人都不认王亲家的好,亲家和他大哥分家时,大房闹的厉害,本家都装不知道。这二十来年,说亲家母闲的话倒是不少。这个田的事,王家倾家荡产的估计都有。”李大人乐了,“再说了,人家也没有不拉拨啊。王家读书能读得出来的,亲家不是一直在拉拨嘛。只是拉拨出来的王家子弟,看到亲家母,都是当亲娘一样敬不是?那个考中进士的王耀礼,以后只会比亲家的两个亲儿子更亲!”
李大人把夫人按到身边坐下,劝说:“你娘家亲戚说闲话吧,其实也还要顺着你的意思说话。你要护着英华,她们也不敢乱说。你要由着她们说,英华那个脾气是不会发作的,她忍久了待你自然就淡了,亲戚们再闲话两句咱们家和睦,亲戚们又有的说了,你图什么?图儿子媳妇表面孝敬你?图咱们百年以后,他两个不搭理陈家?”
“那……”陈夫人犹豫了。
“明日早上他们来请安,你和他们说,你也跟着英华去柳家转转,儿媳妇必带你去的,你去了瞧瞧人家是怎么做事的,回头在舅母们面前夸她能干,说她辛苦。”李大人真是手把手的在教,“你立起来了,你看舅母们还敢不敢在你面前放个闲屁。”
“我试试。”陈夫人答应的很艰难,她是真正不大出门的人,她就觉得女人在二门以内最好,不招事不惹事,还能把家照顾的妥妥当当的。可是李大人说的也没错儿,她疼爱儿子,她不乐意和儿子生份了,她看不惯英华太能干,也还是怕儿子吃亏。既然丈夫觉得英华越能干越好,那她还是可以试着去接受儿媳妇的能干。
第二天儿媳来请安的时候,陈夫人说要和英华一起去柳家,要看看英华是怎么做事的,不光是英华,连李知远都惊呆了:这是他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娘?
李大人摸着胡子乐呵呵说:“咱们乡下地方,女人出大门做事的少,英华带你婆婆去见识见识,也让你婆婆在亲戚们面前多个谈资。”
“哎,”英华答应的极干脆,公公是要婆婆在亲戚面前给她撑面子啊,她连忙就说:“其实不光我舅舅家,五柳镇上出门做事的姨姨婶婶很多的。我明日下午抽个空,带娘到处转转怎么样?沈姐要不要一起去?”
“带上带上!”李大人反应也快的很,芳龄是不能再像芳歌那样教养了,现在小女儿大部分时间是沈姐带,让沈姐改变观念也很重要。
英华新婚之后第二次到大帐房,把大小婆婆都带来是个什么意思,柳三娘一看就晓得,她也不多话,和亲家母见过礼,又和沈姐闲话一两句,就自顾自去办自己的事。
英华把婆婆和小婆婆安置在她那个帐房的里间暂坐,她在外间办事,从坐下去一直到中饭时,不是在看帐,就是有人来回话,一刻都没有歇过。陈夫人和沈姐坐在里间,都没有想到英华是这样忙。一上午进来出去的管事们足有二三十位,男女老少都有,妇人有三四个,少女也有四五个。到中饭时,柳三娘那边的黄莺过来请亲家母到后宅吃中饭,英华陪着婆婆们略走动,一边走一边伸懒腰,显得很疲倦。
陈夫人甚是体贴,问她:“是不是早上起的太早累了?”
英华打着呵欠摇头,笑道:“今天的事略多,吃完饭我陪娘和沈姐外头逛逛就好了。”
二门以内女管事和办事使女们吃饭的地方是个大花厅,柳三娘有心让亲家母见识见识,也不让她和沈姐到隔出来的小单间去,就在外头的大桌上请亲家母吃饭。几菜一汤摆在桌上,份量不少,但是看着跟隔壁桌上小碗小碟是一样的,看上去都是大锅菜,虽然有两样不曾吃过,但是每一样的味道都很不错,不比李家的厨子烧出来的差。
进来吃饭的女人们大都是高高兴兴的,吃饭都很快,吃完赶着就走了,吃饭略慢的,出门都是一路小跑。间或还有人手里捏着包子过来寻柳三娘或是英华说话。看得出来,柳家不论男女,都很忙,柳三娘先吃完,吩咐英华:“你后头剩的那点我帮你看,你陪亲家母在镇里镇外转转,若是亲家母乐意,陪她去皇城里头转一转。”
英华连忙站起来答应。柳三娘就和亲家母告个罪,先走了,她一走,好多慢慢吃饭的都赶着扒饭,没一小会这个花厅就空了。因为沈姐总看那些出去的人,英华解释说:“给柳家做事的嫂嫂婶婶们,早上可以晚半个时辰上工,下午也早半个时辰放工,所以大家做事比男人还要快些。咱们每天的事情是有定额的,做完了要早走也使得,她们都掂记着孩子们呢。”
陈夫人笑一笑,问:“她们有孩子要照管,怎么不在家呆着?”
“柳家男女同工同酬。”英华微笑道:“柳家包中饭,包四季衣裳,有一个人做事,还包一个孩子上学到十二岁,管事最少能拿一两银子一吊钱的工钱。家里有一个人做事,肯定能过的不错。但是若是两口子都做事,家里少人一个穿衣吃饭,多一个人挣钱的,一年能存两三亩地下来,到孩子大了,多几十亩地少几十亩地,区别就很大了,谁不乐意呢?”
陈夫人还不怎么,沈姐是真穷人出身,连连点头,说:“我才记得事那会,我家是有几十亩地的,虽然不多,管全家十几口人吃穿足够,还能供我大哥二哥读书,给我大哥娶亲。后来没了那几十亩地,我二哥就说不上亲了。”
英华会看脸色,看陈夫人还有点不以为然,就补话说:“能出来做事的女人还是不多的。但是两口子都有事做的人家,肯定过的比只有男人出来做事的人家好一些。”
“能干的男人,肯让妻子出来做事的也不多吧。”陈夫人皱眉,“男人若是能干,何消女人出来做事?”
英华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被婆婆问住了。
陈夫人站起来,笑一笑,说:“我觉得吧,若是柳家的男管事们更能干一些,让女人们在家,男人们日子过的舒服,女人也不消太累,不是更好?英华你觉得呢?”
第158章有些答案不需要说出来
英华觉得不太好回答。如果她顺着婆婆的口气称是;她就得乖乖跟着婆婆回家;被拘在二门以内过“享福”的日子。如果她说不呢;柳家管事的这些女人比起那些只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的老婆们,确实要累要苦很多。英华想了又想;老老实实回答:“娘的问题英华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多想一想;再回答娘吗?”
英华想不通就说不知道,也不会跟婆婆顶嘴;还是好人家教出来的老实孩子啊,陈夫人含笑点点头;说:“好;你慢慢想;哪天想通了哪天和我说。现在带我们出去逛逛吧。”
英华便请两位婆婆由二门走夹道到西边去,西边有一个极大的院子,里头是停马车的。看到英华一行人过来,早有小厮一路飞跑着过去给车套马,有车夫小跑过来问:“小小姐要去哪里?”
“就在清凉山逛逛,若是来得及,就去皇城转转,去问大管事讨个路牌来。”英华话一说完,那个车夫就高高兴兴答应着去了。
少时有人来请上车,英华扶着婆婆先上了车,又扶沈姐上去。落后她自家上车坐定,就叫小海棠坐外头去。马车出了柳家的西角门,沈姐朝后头看了一眼,就问:“怎么后头还跟着一辆车几个人?”
英华张了一眼,笑道:“那是跟我出门的人。”因为沈姐笑嘻嘻看着她,她就撒个娇儿,说:“那年在吴家村遇到潘晓霜,我们身边没带人,不是吃了她的大亏嘛,所以后来我出门,总要多带几个人。”
出了五柳镇,路两边就少了许多绿色,车来车往,道上黄土漫天。马车绕开大队的车马,抄近道直奔金明池。一路上沈姐掀帘子的手就没舍得放下来过!便是陈夫人吧,车里除了儿媳妇也没外人,她也歪着头借沈姐的光看外面景色。
柳家的车夫自然是从柳家的地盘走的,她们那个马车走的大路,极是宽阔,两边还在挖沟渠。陈夫人看到处都这样,甚是不解,问:“这是做什么?”
“挖排水的阴沟呀。”英华笑着解释,“东西市坊的位子已经定下来了,虽然主要街道的走向还没有定,但是这边一大块是国子监和太学、国史馆占下的地方,原本就说好是由柳家建的,我们把路先修好了,就可以开工啦。原地主的商铺就在那一片。”英华指着窗外人最多的那一堆说:“那里会先修几条街。把乡亲们的铺子早一点盖出来,早一点有人来租去,也可以早一天收租。”
沈姐显然一点都不关心这个事,眼睛压根就没朝这上头看。陈夫人想一想她娘家在这里没铺子,略看一眼就看远处的金明池和太液池,也不理论。这一块提早盖几条街出来,富春乡亲们的铺子顶多占十分之二三,剩下全是柳家管事们的福利,英华把公公给的零花钱都花在这上头了,她本来还想劝说两位婆婆也拿私房出来买铺子,现在买当然是便宜的成本价,过二三年,或者卖,或者一直取租,都是不费事就能坐地拿钱的好事啊。可是大小婆婆都是完全不关心的样子,英华也只好闭嘴。
金明太液二池后边,皇城前面在建的是三省六部的官署。柳家承建礼吏兵三部,英华的马车就是从兵部的工地上穿过去的。来来往往巡逻的兵士看到马车外头挂着的柳家牌子,都乐呵呵给马车让道。马车一路进皇城那个大城门都畅通无阻。皇城里头英华已经来过几次,道路颇熟,因为天气炎热,她也不肯让婆婆下车,就叫车夫赶着车在几个已经在给柱子上漆的宫殿外头转转,又顺着大车道去后头转了转。这个皇城大半是依山而建的,后头圈了七八个山头在里头,现在也只有两个山头在盖宫室,马车在一个略高的山坡顶上停下,英华请婆婆们下车散散。陈夫人和沈姐都极是好奇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住的地方,东看西看不停的问。
英华指着那两个人头攒动的山头,笑道:“正中对前头宫殿中轴线的那个山头是皇后的住处,另一个树多景幽的,想是太妃带着先帝嫔妃住的地方。咱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最要紧的地方,再有二三年能得一小半,外头的官署和官员们的住宅都差不多了,估计官家就要搬家啦。”
现在脚下站着的,就是将来皇帝和皇后娘娘住的地方?陈夫人愣神,沈姐也愣神,她们这一辈子都在二门以内打转,见过的最大的官除了李大人,估计只有亲家王翰林。这两位大人都是没什么架子的。她们也没法想像皇帝是什么样的,现在居然有机会亲眼看到皇帝家是什么样子的,老实说,陈夫人有点小激动,沈姐也是。
英华静静的站在一边,心里琢磨:她娘这是让她的婆婆开眼界来了吧,多看看外头,谁还能在家呆得住啊。
马车下山的时候,陈夫人若有所思。沈姐却是不停的把帘子掀起又放下,放下又掀起,英华都替她觉得手酸。陈夫人瞅了沈姐一眼,沈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皇城真大,真好看,我想绣下来呢,所以想多看两眼,记个稿子。”
这么一说,陈夫人脸上赞许的笑容就浮出来了。英华很配合的跟着点头微笑,心里又琢磨上了:小婆婆也不简单啊,公公疼她,儿女敬她,婆婆待她也好,不全是因为她老人家能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呀。
马车出皇城走的是另一条道儿,这条大道两边俱是高墙,看大门和大门之间的距离,又不像是做官人家的住宅,陈夫人看到一个一个大门,她频频朝外头看,英华忙说:“这边是忠义坊,那边是孝义坊,是留把赵家皇亲居住的地方。太常光禄二寺也在这边。这边是曹家承建的地盘。”
本朝开国才三十年,皇亲也不太多,这两坊的住宅并不是很多,空着的地方倒有一大半。从空着的大块地盘上看,现在的官家对皇家的人口增长还是很有信心的,也做好了充份的准备。经过这块,再朝前走,路就比来时差多了,路两边有一块没一块的在盖房子,空着的地都荒着,草长得足有人高。陈夫人和沈姐都是外行也看出来了,给曹家干活的都没什么精神劲,还有不少偷懒的,监工捉到就是抽皮鞭。她们来时看到的柳家人可是完全不同,不论是搬砖的,还是和泥的,给柳家干活的脸上都带着笑呢。
陈夫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