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此簪实是黑灯瞎火出风头之上选佳品。
英华晓得大哥两口儿如今手头紧的很。想来嫂嫂便是收着些簪子钗环,也要存与侄女儿做嫁妆。似这般添妆原是面子情儿走走过场,大家都不必当真的。她便高高兴兴把蝴蝶簪交给杏仁,笑道:“手工很好呢,我很喜欢。多谢嫂嫂。”
杏仁便把两根簪收到里屋去。梨蕊早趁着她们说话的功夫,把绣件都搬进里屋去了。
黄氏扫了英华这三间卧房一眼,含笑坐在英华身边的一张凳上,笑问:“妹妹的嫁妆都准备齐全了?”
“今日才订亲,哪有那么快。”杏仁笑嘻嘻送上一盏茶,道:“京城风俗和咱们富春又是一样,少夫人若是得闲,不妨和二小姐说说,富春小娘子陪嫁都是怎么样的。”
黄氏今日来,原是特为来打听小姑子的嫁妆的。英华屋里最得用的就是这两个使女,梨蕊生的美貌,又是二少爷宠爱的,得小姑子和婆婆看重不必说。这个杏仁不声不响的,怎么就能得重用?原来也是个厉害的。黄氏心里吸了一口凉气,笑道:“咱们富春呢,风俗是嫁女厚过娶媳,若是家里还过得,再没有不厚给女孩儿加倍办嫁妆的。像咱们姑姑,当年的陪嫁比玉珠的祖母略次一等,也有千多两的陪嫁呢。”
英华在心里琢磨嫂嫂为何要问她陪嫁,明明已是与大哥分过家了,她怎么那么在意小姑子的陪嫁呢?因黄氏这样说,她便笑道:“母亲闲话时,常赞大母不容易的。她老人家也不过千两银子的嫁妆,苦巴巴做了十年生意,居然有八九千两留与哥哥姐姐。”
这八九千两生生叫耀祖和黄氏两口儿折腾的只剩一半儿,又被爹爹把二哥和瑶华那两份要走,老大两口子如今只得二顷地几百两银。英华这话听着是客气赞人,其实大耳光噼里啪啦抽得黄氏眼冒金星。杏仁抿着嘴儿转身,就看见梨蕊笑盈盈送了两盘子核桃瓜子过来。
黄氏好似哑子吃黄莲,还吃的是双份儿的,有苦说不出来。婆婆偏心补贴小叔子,贴的是人柳家的陪嫁,公公与两个儿子分家,真真正正是公平。帐面上看耀祖分的还是大头,几千两银子说出去实在不少,旁的不论,单这十来年婆婆这份家当都是耀祖掌管,人都说他们两口儿存下了天大的好处。可是谁曾想一分家,兄弟还是有钱,他们却穷了,这几百两银够用什么的?
一顶青纱帽顶少也要八两银,旧了就要买新的,一年总要买四五顶才够。家里大大小小七八口,一人总要有几身出门的新衣裳,一身连料子带工钱,也要几两银子。富春的冬天虽然不冷,冬衣也是要添置的,更贵!分了家才几天,黄氏便觉得手头紧的吓人,虽然吃穿用度一减再减,手头这几百两银,也用不得两三年。再过两三年,又要与玉珠备嫁妆了。是以这几日不算帐还罢了,一算帐她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好在分家析产不只分这一遭儿。是以黄氏就把眼睛盯到了公公婆婆身上。英华成亲备嫁妆,哪里是备嫁妆,分明是剜她的肉,挪她几个孩儿的嫁妆呢。
黄氏面皮白了又红,强笑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必提。妹妹的嫁妆便是没有准备好,总有个大概在那里罢,妹妹和嫂子说说,家里能给妹妹花多少钱,嫂子替你谋划谋划,看看怎么省钱多置东西。”
英华想了一想,将来嫂嫂横竖是能看见的,瞒着她也没什么意思,便笑道:“娘已经算好了,已是有个单子在这里。杏仁,你把我抄的那份取来。”
杏仁高高兴兴把英华的嫁妆单子送到黄氏手里。黄氏原也认得几个字的,算帐虽然不在行,看帐还是会的。
这一大篇帐虽然写的密密麻麻,黄氏细细去看。前头家具器皿都是俗套,中间首饰就有些吓人了。黄氏的眼睛好似春牛,在赏人之后的那两行里深犁了好几个来回,能依依不舍地看下去。再看四季衣裳,一共才二十四套,黄氏便觉得松快了许多,轻轻吁了一口气。翻过去看第三页,就叫尺头后头总计六百五十块几个字吓住了,便是最便宜的绢,也要几分银子一匹,好点的绸缎,几两银子总要吧,上等的,十几两二十两也打不住哇。居然陪送六百多块!这要花多少银子?黄氏刚才浮现一点点红晕的脸又白的似才搽过粉一般。
英华看嫂嫂异样,探头看看她是在看尺头,忍不住抱怨道:“我原来觉得多了,偏玉薇姐姐说李家亲戚多,我们家亲戚也不少,这些还怕不够用。”
黄氏也晓得玉薇是何人,听得此言,恨不能立刻拿草纸剪小人给玉薇扎一身的钢针。她结结巴巴道:“够用了,怎么会不够用呢。”心慌意乱再揭过一页,奁产一项底下,写着共计三十七顷。黄氏hold不住了,把重过千金的单子重重拍在桌上,恼道:“咱们家一共还没有四十顷地,难道要全都给你做陪嫁吗?”
满屋子人都愣住了。英华眨眨眼睛,笑道:“这是我娘的陪嫁呀。”
柳氏的陪嫁?黄氏半信半疑抬起头。
嫂嫂这是心疼谁的钱呢?英华微笑着挥出更重的一拳,“娘给二哥的小庄也有三四十顷地。”
最佳女婿(上)
怎么会是这样?黄氏原来只当后母给小叔子几顷地,居然一给就是几十顷!一顷地一百亩,取租极少也有五六十两银,三四十顷,一年极少也有一千多两银子进帐。老天,柳氏怎么这么有钱?黄氏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定是公公留了后手,藏了私!
黄氏都不晓得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因晚上要全家都吃团圆饭,是以王耀祖下午也不曾出门,看见妻子失魂落魄的样子,耀祖便问:“你不是去与英华那丫头添妆去了吗?”
黄氏也顾不得黄九姑母女都在一边,哇里哇拉说了一大通,就把英华的嫁妆和自己的猜测都倒出来了。耀祖听得柳氏与英华陪嫁三四十顷地,又与耀宗几十顷地,也冷笑道:“她哪里来这许多地,必是老头子偏心,藏着掖着不想与我们。”
黄九姑听得耀宗还有几十顷地,皱着眉默不作声。黄氏抱怨了许久,不见姑母帮腔,便道:“九姑,再偏心的爹娘,也没有这样偏心的。几十顷地呀,嫡生长子偏不与他,反与女孩儿做嫁妆送把外人。”
怀翠看不惯六表姐这般,冷笑道:“六姐,你们两口儿一不是人家亲生的,二不是人家亲养的,她凭什么分把你们。”
黄氏急了,抢白道:“怎么是她的?她一个妇道人家,陪嫁再多也有限,上百顷地呀,不是一二百亩!”
耀祖甚是烦恼,喝道:“是不是她的,问问耀宗不就晓得了?”就使个人去外头喊耀宗回来。
耀宗正和李知远两个在镇外布置傍晚的灯谜会,正是忙的时候,听得大哥喊他,只得回来。
王耀祖也不耐烦和兄弟解释,便直接问他:“后母柳氏有多少陪嫁,你可晓得?”
耀宗愣了下,笑道:“大哥问这个做甚?母亲陪嫁不少的。”
“不少?不少是多少?”黄氏的声音陡然尖锐,“你和我们说说,到底是多少。”
耀宗想了想,道:“柳家的陪嫁都是一样的,他们家九姨出嫁时的嫁妆单我是瞧见过的。大概田地有五十顷,其他的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两银的样子吧。”
“这么多?”黄九姑先惊讶了一声,“嫁出去九个,就是十来万了,柳家能有那么有钱?”
“柳家怎么就不能那么有钱?”耀宗笑笑,道:“柳大舅娶的可是镇国公杨家的小姐。若是平常的富商财主,国公爷能把女儿嫁他?”
黄九姑嘟喃了半日,又挤出一句:“柳家那等有钱,又巴结上了贵人,为何把女儿给你爹做填房?”
“是爹自己去求的亲。”她老人家难道还记着当年的旧事?耀宗同情的看着黄九姑,苦笑道:“母亲和柳五姨两个年轻时在京城还有个绰号儿,叫做胭脂双虎,就是因为她两个做生意又快又狠又稳又准,人都抢不过她们。听讲当时翰林院要重修藏书楼,母亲代表柳家来和翰林院谈生意……嘿嘿”耀宗看黄九姑脸色越发不好看了,打了个哈哈,笑道:“反正母亲嫁过来之后,不是把我娘的那些钱都送回老家给大哥收管了嘛,后来家里穷的不能过日子,爹爹就去卖字换钱。母亲一边把卖字的钱存起来做生意,一边经营她的陪嫁,十来年积蓄下来,不是个小数目。你们要问我母亲现在有多少陪嫁,我还真说不清。”
黄九姑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她做女孩儿时,黄家家事还很丰厚,姐姐成亲陪了千余金的物事,到她出嫁,也有近千两的陪嫁,黄家在曲池府算是陪嫁极厚的人家。然零碎着补贴家用,待丈夫死了回娘家居住,这十几二十年坐吃山空,如今手头窘迫的紧,娘俩儿一年吃穿用度都在陪嫁的两顷地上。为什么她的陪嫁就越用越少,死去的姐姐和柳氏的陪嫁却能越积越多呢?黄氏越想越郁闷。
王耀祖听了弟弟的话,思量许久,道:“那她就捏着大把的钱钞,看爹爹为了几十两银子到处奔波叫卖,连脸皮都不要了?”
大哥的想法,还真是……耀宗敲敲桌子,笑道:“男人难道不该挣钱养活妻儿吗?爹爹一年寄回富春二三千两与大伯办书院,若是还要妻子拿陪嫁养活一家老小,我做儿子的都要啐他一脸唾沫。”
从前姐姐为着此事,也不晓得和姐夫吵过多少回。黄九姑不觉点头,想了一想觉得不对劲,又道:“她既然有钱,将些儿陪嫁补贴家用是多大的事,何至于要你爹连翰林的体面都顾不得,抛头露面卖字!”
怀翠突然冷笑,道:“好女还不穿嫁时衣呢,凭什么丈夫就能理直气壮要妻子用嫁妆补贴家用?”
耀宗拍掌,赞道:“表妹所见极是。我爹爹凭什么吃用妻子的陪嫁?”
黄九姑本来正使劲瞪女儿,示意她不要讲话,看耀宗和怀翠有情投意合的苗头,她便端正坐好,只看大外甥耀祖。
耀祖从来都是瞧不起浑身铜臭味的柳氏。弟弟妹妹都和柳氏亲近,不和黄家人亲近也不和他亲近,他更恨上了柳氏。在他眼里,柳氏做什么都是不好的,都是对他藏了坏心的。柳氏有再多的钱,他都是不屑的,然突然发现柳氏有钱不肯补贴家用,倒叫爹爹坏了斯文面皮写字换钱,他又觉得柳氏这般太过爱钱。然弟弟的话也不无道理,男人就该养活妻儿,怎么能靠妻子的陪嫁过活?耀祖越想越乱,将桌子一拍,道:“耀宗,我问你,你说的都是实话?”
“我骗你们做什么?”耀宗好笑道:“你们喊我来,不就是要问明白爹爹这十几年存了多少钱么。爹那个翰林做了二十来年,能有多少外快?翰林一年有多少进帐,谁不清楚?”
这倒是真的。翰林院是有名的清贵,哪里来的外快。耀祖方才觉得父亲偏心的愤怒慢慢消退,他嫌恶的看了一眼发愣的黄氏,一言不发进里屋去了。
耀宗瞅一眼魂游天外的嫂嫂,笑对黄九姑道:“九姨,我外头还有事,先走一步。”黄九姑眉开眼笑道:“可少人手,叫怀翠助你呀。”就把女儿推过去,吩咐她:“去给你二哥哥助忙,莫要淘气念玩。”
怀翠下午原是出去过一趟,望见镇口只有少年们忙碌,并无小姐们围观,是以她也不敢上前,看了一会就回转。母亲嘱她去助忙,她忙跟着耀宗出来,笑道:“表哥等等妹子。”
耀宗皱眉,道:“我忙的很,怕是照应不到你。你还是在家呆着罢。”说罢也不等她回答,大步走开了。
怀翠碰了一个硬梆梆的大钉子,恨恨的在夹道里站了一会,却见赵十二独自一人从他那院出来,拖着脚步儿,没精打采的。她忙迎上去,笑道:“赵公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与奴听听?”
这种搭讪赵十二并没有放在眼里。俊俏的少年郎眼皮都不搭一下,打怀翠身边经过,连一片草叶都没有留下。怀翠怔怔的看着他的背影,又羞又恼,一个人闷闷的打后门出来,也不曾拣道路,胡乱走到镇外,寻了个没人的所在大哭一场,看日头落到西边山梁后头,才慢慢走回家。王耀祖两口子带着孩子早到梧桐院里去了,只有黄九姑还在等候女儿,看见怀翠来了,忙捉牢她的手,道:“前头等咱们好久了。快走快走,若是今日能把你的婚事说定,也不枉咱们在梅里镇住了这许多天。”
怀翠心灰意冷,却是无所谓嫁给哪个,母亲说话只当耳畔轻风,洗了把脸,随便搽了一点粉,连新衣裳都懒的换。黄九姑晓得女儿的心思,以为她一心念着赵公子不肯嫁表哥,也不以为意,捉牢女儿的手到前头来。
梧桐院里已是摆开三张圆桌。英华上着新纱衫,系了一条嫩黄罗裙,因过节,正经戴了一顶小小的四时景花冠,笑盈盈站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