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很远,搬过去住也罢了。我不管你们去不去,我去住。”
他一开了头,大家想一想,一二百里也不算太远,若是有个什么动静,也还来得及赶回来。平头小百姓,便是晓得了什么消息又如何?还不是随大流。虽然去住柳氏的庄子甚是打脸难为情,然柳氏嫁把王家做了王家媳妇,她的东西也就姓王了。若是不去住,就只能在县城里自家花钱扎个草棚子。若是三五口人扎个棚子挤挤也还罢了,在座的倒有一多半都是三四代同堂二三十口人,便是扎棚子也要不少银子,此刻哪里拿得出来?再者说,住草棚也不体面,还是去庄上住来的好。这么一想,那脸上也就不火辣辣的难受了。大家议定了,就托姑太太回去和王翰林说。
姑太太哪敢和二哥说,拖不得去和二嫂说了。柳氏雷厉风行,就使管家跟着姑太太过去,帮着雇人雇车帮忙搬家。
大夫人在灵堂后头听见动静跑出来看,书院里大家搬箱笼搬的热火朝天,她心里又恼又涩,拉住一个族孙问:“你们这是寻到地方住了?要搬到哪里去?怎么有地方住都不和我们说一声?”
那个族孙才十一二岁,平常甚怕大夫人的,被大夫人一连串的问话吓的缩着脖子滚多远,隔着老远才敢说:“我们到隔壁县里住。”说完贴墙角就跑了。
大夫人闷闷的回来,发现女儿们也不见了,女婿外孙们一个都不在,只得大孙子带着弟妹在屋后头玩,却是火了,拍案问:“人都到哪里去了?”
大夫人嫡亲只生得三个儿子,耀芬的妻子早和离另嫁了,后堂只得一个玉薇,拿帕子捂着脸一声不吭,前头孝棚里跪着三个儿,因没有人,也只得耀文跪在棚里,那两个都铺开铺盖在歇息。听见母亲咆哮,耀廷和耀芬都爬起来,问怎么了。
大夫人恨道:“他们寻到住处,都在搬家!连你们几个姐姐姐夫,都在忙着搬家!我呸,一个两个都没有良心,有住处可搬说一声怎么了?咱们难道会去住不成?”
姑太太原走到灵堂外,听见大嫂在里头骂人,赶紧拉一拉儿子媳妇,道:“咱们去帮帮忙,一会来再。”说是一会再来,实是很怕大嫂把火发到她头上,直接就回家去了。
大房自搬到书院穷了,除去一个做饭的婆子,下人都辞了的。便是老山长的后事,也全靠亲族们帮忙。中饭时分,富春书院里只剩大房嫡亲几口并个老妪,甚是凄惶。玉薇打小儿是当管事教养的,虽然也会和个面煮个汤,到底是生手,在厨房弄了小半个时辰,煮出几碗没浇头多油盐的面来大家吃着。
要债的原是踩着饭点来的,一路进来书院里静悄悄的,只当王家人都搬走了,正在快活呢,忽然听见哧溜哧溜吸面的声音,却是唬了一跳,顺着动静寻来,只见王家大房嫡亲几口在灵堂后门口围着一张小方桌吃面,方才的惊都变成了恼,喝道:“怎么还不搬?”
分家时啥都没有要的耀廷看看王耀芬不动如山,再看看不言不语吃面的耀文两口儿,也按下回骂的冲动吃面。
大夫人夹着面条慢悠悠道:“不是还有两三日?急什么?”
要债的能对王耀芬耍横,却是不敢对风吹吹就能坏的老太太动手,恼的用力跺脚,发狠道:“给你们脸别不要脸。到七日不搬,别怪咱们来把你们的棺材扛到化人厂去。”
外人一走,大夫人便把面碗摔了,指着几个儿子骂:“你们还吃得下去么?”
玉薇轻轻把碗放在桌上,回自己屋里转了一圈回来,把一个手帕包打开,里头一把碎银子并金银镯子宝石戒指,在日头底下精光耀眼。
“这是奴这十来年存下来的一点积蓄。”玉薇提都不提人家送来的奠仪,轻声道:“咱们家的坟山现成就省了许多功夫了,多请些人手,先把爹爹送上山罢。”
大夫人阴沉着脸不吭声,王耀芬恨不能把头埋到桌子底下去。玉薇冷笑一声,便道:“耀文,你就去县里雇人。耀廷兄弟,你去县里几个道观转一转,请十六位道长来念经。”说着就把手帕包里的银子分出几两来把耀廷,就把首饰都包起来塞到耀文手里,“如今人工贵的很,这些银子怕是不够用,你先拿去当铺当了。你们两个速去罢,奴就厚着脸皮去二叔家借几个管家来。”
玉薇来借人,英华连个梗都不打的,就把她得用的几房管家都派了去,又使了杏仁送晚饭书院,跟耀文说:“原该都来帮忙的,爹娘都病着,大哥和妹子都不能脱身,若是人手不够,嫂子把商行的人抽来用就是。”
大夫人黑着脸,掉头就走了。玉薇也不理会她老人家的脸难看,调派人手,尽着手里的银子请道士,请吹鼓手,到山上挖吉穴,把耀文和耀廷支使得眼睛深洼,脸色腊黄,前前后后都不让他哥两个歇脚,总算赶在第七日早上把老山长送到山上去了。
这一日王翰林抱病前来,看见侄儿这般可怜模样,当着众亲族的面,就在坟前抱着两个侄儿大哭。柳夫人和耀祖一边一个扶着他,英华扶着同样累得摇摇欲坠的玉薇,轻声问:“怎么就累到这个地步?身子到底是你们自己的。”
“你耀文哥还要考功名,不拼命怎么成?”玉薇咧一咧嘴,惨笑道:“这几日我们三个都不曾睡觉,等一会他两个必定扛不住的,烦你费点心,把咱们三个送到县里去。”
英华晓得她是不打算管富春书院那档子事了,连忙点头。
果然,哥三个跪在坟头谢亲族的时候,耀文跪下去就爬不起来,耀廷去拉他拉不动,一急也倒下了。玉薇挣扎着喊:“耀文,小叔。”英华拦着,她也没挣扎几下,软软就倒在英华怀里。
管家们都是玉薇事先通过气的,七手八脚就把他哥两抬到车里去,英华叫个大力的仆妇把玉薇也背到她车上去,自叫了几个管家跟着,径直到县里去了。
两辆车前后打官道上经过时,就见那个胡寡妇带着两个孩子,顶麻带孝,一群旧日书院的先生和学生陪着,浩浩荡荡朝坟上去。
英华唬了一跳,忙叫个管家飞跑去报信。回身再摇玉薇,哪里摇得醒。英华里甚慌,顾不得坟山上的事体,忙忙的赶到县里,把人安顿在商行,请郎中来瞧,说他们三个是劳累太过,睡一觉再吃几贴温补的药也就好了。
英华放了心,留下人手在这里看护,看人套了车还要往坟山那边去,就见街上一群孩子快活的奔跑,喊:“胡寡妇扯着孝子告状喽,在县里打的正好呢。”
66、渔翁得利 。。。
今日是债主收书院的日子,若是今日叫人家顺便的把书院收了去,胡寡妇就改叫了王胡氏,也分不到一个铜板的好处。偏又卡在今日来告,又带着一群书院的先生学生,倒是很有点不是纯争家产的意思。这个胡寡妇,倒是有趣的紧,也不晓得是哪个做了她的狗头军师。
英华细想,觉得好笑。新京城怎么建的消息传开之后,地价必然要跌。富春书院固然是在京城边上,云台山的景致虽还不错,富春县里风光好过富春书院的还不晓得有多少,这个书院值不了多少钱的,顶了天五千两不得了。就为着这点钱抢的头破血流还花样百出,真有意思。
李知远跟着父亲到坟山上去,看了好一会热闹,英华送堂兄堂嫂走的时候,他原想跟着去的,转身一看柳夫人在人群中站的笔直,他就心虚,哪里还敢跟着去,老老实实站在赵恒和八郎身后。待得胡寡妇杀来,柳夫人使了个眼色,八郎就装胸口疼,扑到王翰林怀里撒娇。王翰林抱着这个学生没得法子,半推半就被赵恒和柳夫人扶着下了山回吴家村去了,李知府摸摸胡子,道:“你沈姐这几日总发虚汗,爹爹甚是不放心,回家看看去,你是王家女婿,跟着到县里去也罢了。”居然也溜了。
老山长睡了一个寡妇,还养了两个私生子,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寡妇要替孩子认祖归宗分家产告状,更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帮胡寡妇,还是帮大夫人母子几个,传开了都要名声扫地。横竖人家孝子都在坟山上磕过头,酒席就不要指望了,不如大家散去。呼拉拉一眨眼,满山的远亲近友散去了十之八九。除掉李知远这个侄女婿被不厚道的老子留下来,剩下的也就是族长和几个长者,还有从庄上赶回来的女儿女婿外孙们,再有几个王耀芬的知交好友。
胡寡妇又哭又闹,又拖着两个孩子去跳崖。那山崖还没一人高呢,底下还积着不晓得谁家旧年的柴草半人高。几个学生拼了小命拦住了,胡寡妇又死扯着王耀芬不放,从怀里掏出一柄雪亮的杀猪刀比在自己脖上,一定要去县里见官。
李知远远远的跟在一大群人后边到县里,老远就看见英华的马车停在街边,他忙走过去敲板壁,问:“做什么呢?”
“人呢?”英华朝他身后张望,“我爹娘呢?族里那些人呢?”
“八郎胸口疼,老师和师母不放心,送他回家去了。贵族那些亲友也各有各的心口疼。”李知远一本正经回答。
“他也胸口疼?”英华缩回车里,笑骂:“他也不想个好点的招。”
他也……这个也字用的甚有讲究,李知远郁闷的看着英华,这妮子上回肯定也是假装的。亏他还担心的要死,一头撞去吃泰水大人的眼刀。
英华坐在车里半日听不见外头动静,又探头出来,笑问:“你的胸口疼不疼?”
李知远摸摸胸口,回想柳夫人的冷面,心酸的说:“你不疼,我就不疼。”
英华在车里轻快的笑起来。
李知远左右看看并无熟人,跳上车,小声道:“老师和师母都回避了,你还要去县里凑热闹?”
“我不去。我是问你去不去。”
“我也不想去,可是我爹叫我跟着去,想是叫我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李知远摇头苦笑,这叫什么事儿,岳父母要避嫌,他这个侄女婿就不要避嫌了,偏叫他去收拾残局。
“那……我和你一起去。”英华也看出李知远为难,笑了一笑,道:“胸口还疼吗?”
“不疼了。”李知远笑。
胡寡妇的状纸才一送上去,知县大人就叫升堂,蜡烛架在火上烤都没有这么快。原告胡寡妇跪在下边,王耀芬站在边上,因大夫人年纪大了,知县大人甚是体恤,还把个小马扎把大夫人坐。知县大人也甚是爽快,在堂上把状纸再看一遍,问得胡寡妇是要认祖归宗分家产,又把呈上来的遗书看了看,笑道:“王山长驾鹤西去,你这两个孩子说是王山长亲生的哪里晓得真假,便当它是真的罢。”
胡寡妇大喜,王耀芬郁闷,大夫人甚恼。公堂外围观的诸人有喜有恼。
知县又道:“便是真的,要认祖归宗也当在老山长活着时,他两眼一闭,你便认不得了。”慢悠悠翻《律法》念把胡寡妇听,道:“ 百官、百姓身亡殁后,称是别宅异居男女及妻妾等,府县多有前件诉讼。身在纵不同居,亦合收编本籍,既别居无籍,即明非子息。及加推案,皆有端由。或其母先因奸私,或素是出妻弃妾,苟祈侥幸,利彼资财,遂使真伪难分,官吏惑听。其百官,百姓身亡之后,称是在外别生男女及妻妾,先不入户籍者,一切禁断。”道:“老山长病了也有年把,这年把都不把你们母子喊回大宅去,也不曾把你们母子入户,就是不要认你们了。你们自家不去求他,候他死了才来告,迟了呢。”
胡寡妇愣了半日,结结巴巴道:“小妇人不明白,律法为何有这一条。”
知县摸着胡子笑道:“若是没得这一条,世代富贵的人家不晓得要多出多少子孙来。你是乡下无知妇人,不晓得这一条也情有可原。本官在京城候选,见多了分家争产打官司的,外宅养的子孙,从来就没有分过一个铜板。”
知县把状纸弃到地上,道:“胡氏,你便是告到官家那里,也是一般,回去罢,听讲你开着一个小客店,将养你两个孩子也够了。”
胡寡妇愣在那里不晓得动弹,过来两个衙役把她拖出公堂,她默默地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跟在那几个先生后头走了。
王耀芬拱手,赞道:“老大人圣明。”
知县大人冷笑道:“王耀芬,你们兄弟三个分家了?”
“已是分过了。”大夫人站起来,冷冷的说:“我三个孩子极是友爱,耀文和耀廷都把家产让把长兄了。”
“哦。”知县阴阳怪气的拖长了腔调,冷笑道:“王山长只得三个儿子么?府上不是还有几位小姐么?”
“她们出嫁时都有嫁妆,老身还没有死呢,轮不到她们分家产。”大夫人沉下脸,道:“胡寡妇既然告不成,咱们走罢。耀芬,你扶老身回去。”
啪!知县把惊堂木用力一拍,随即冷笑道:“府上分家甚是不公!本官要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