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贵女 作者:小立樱桃下(起点榜推vip2014-05-31正文完结)





∧镎庑┠晁洳唤腥怂担且恢倍技窃谛睦铮胱沤邪⒘侄嘧鲂┥剖露嗟眯└1ǎ酶牧苏饷袢ァ!?br />
    说来说去都到了该睡觉的时候,罗承屿还没说到正题,便紧急把话茬扯回来,简单道:“横竖我娘进门后没少被祖母磋磨,要不是辛劳太过连着落了两个孩子,我娘还没这么恨,还是后来爹带着娘去了边关,好生调养了两年,才有了大哥。”

    双卿听闻竟连着落了两个孩儿,不由唏嘘,怪不得老爷后来竟带着太太去了边关,不过老爷同老太太是亲母子,哪能认真有什么仇,不过太太就说不准了……

    且说翌日一大早众人便启程,行至京郊时正巧遇上了前来迎接的大少爷罗承固,后面尚且跟了数个公子哥儿打扮的人,想是罗家的子侄辈,只是这荒郊野外的也不是说话见礼的地方,便只草草的打了招呼就往罗府行去。

    阿林自幼于边关长大,只是两个嫂子俱都是京城嫁过来的,早就听她们说过无数的京城繁华,这会儿进了京城,听见大街上传来的行人车辆的喧嚣声,真恨不得立时跳下马车仔细瞧一瞧,只是她一直都被沈夫人紧紧拘在身边,也只好盘算着过两日求了爹爹再出来玩罢了。

    车马粼粼一路就到了京城东边一处宅院门前,阿林将车窗上的帘子掀起一角向外一看,三间三架的黑漆大门好不威风,门子并小厮这会儿忙着上前见礼,又招呼这些跟随的家将管事小厮等人往偏院歇脚。

    因回来的都是女眷,不需去往前院大厅,便直接卸了拉车马儿,往内院垂花门而去。

    阔别二十多年,终于又回到这罗府,沈夫人想起初嫁进来那几年,心中又恨又痛,只是转眼看看偎在身边的女儿,再想想如今连长孙都有了,何必还要计较那些,倒给自己找不痛快,便也不再去想,只说清清静静过了这几个月便搬出去罢了。

    这日正是阴冷的天,垂花门前却立着十数个妇人,打头的几个穿金戴银,显是罗府里的主子,见得第一辆马车缓缓停在门前,便有几个人忙赶着上前。

    檀香被婆子扶下了马车,便回身要去扶着阿林,阿林却哪里要她扶,轻轻巧巧踩着下面的凳子便跳到了地上,引得垂花门前这些人嘴角含笑,不停的互相使眼色。

    一个穿着姜黄色团花夹袄的中年妇人上前一步拉了阿林的手,笑道:“这就是阿林妹妹吧,果然生的好模样。老祖宗念叨了这两个月了,说是这顶小的孙女打从生下来还没见过,正想得不行呢!”

    阿林闻言一笑,这素未谋面的祖母听闻是个极重男轻女的,怎么会念叨自己,要念叨也该是念叨重孙子元哥儿才是,也不戳破,只上前一礼,因不知她是哪位嫂子,只好笼统的道:“妹妹给嫂子见礼。”

    这会子檀香已是扶了沈夫人下来,这些人便都上前乱哄哄见礼,后面马车上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并元哥儿,还有许多丫鬟嬷嬷的也都下了马车,一时好几十人乱哄哄的,简直像闹市一般。

    好容易理了个清楚,前后簇拥着进了罗府老太太荣寿堂的正房,自然又是一番见礼。好在阿林年龄虽小,辈分却长,只跟从未见面的祖母和大伯大伯娘磕了头,又向数位已是中年的哥嫂见礼,便算完事。

    倒是有好几个跟阿林同龄的姑娘少爷要叫阿林一声小姑姑,阿林不由心中窃笑。

    罗老太太果然是个重男轻女的,跟阿林只说了一句话便打发了,倒是拉着元哥儿稀罕个不够。

    元哥儿的娘——阿林的大嫂黄氏便是老太太相看的,那会儿老太太想着给罗承固定一门京里的媳妇,也好顺势叫他回京承欢膝下,谁知到最后还是黄氏千里迢迢嫁去了边关。这一场较量自然是沈夫人赢了,只是到底要叫大儿子娶个不知底细的女子,心中不大舒服,因此黄氏初嫁过去时过得很是胆战心惊。

    相比较黄氏,阿林的二嫂徐双卿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轮到她上前见礼时,老太太只语气淡淡的叫她起了,又道:“听说你屋里少人使唤,正巧我这里有两个好丫头,待会儿你便带回去罢。”竟是头回见面当着这些人就向徐双卿发难。

    双卿暗暗掐了掐手心,形势比人强,这会儿是万不可推却的,咱们以后再走着瞧,便要低头应是。谁知罗承屿却上前笑道:“祖母有好丫头怎么能只偏了孙儿一个人呢?如今父母兄嫂身边都少人使唤,我却不敢单揽了这桩巧事,倒叫人说祖母偏心孙儿。”

    罗老太太虽不喜徐双卿,却极喜欢罗承屿这个孙儿,长得器宇轩昂且不说,又会说话逗人开心,倒比他那黑脸大哥还讨人喜欢些,因此不愿当面驳了他的话,只笑道:“我这里又不是专调教丫头的,想要多的也没有,只这两个罢了,既是你孝顺父母兄嫂,这两个丫头便暂且不给你了。”又对着双卿严厉道:“你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当知道为人妇的规矩,万不可学人嫉妒。”

    老书传送门:'bookid《红楼皆浮云》'

 第五回 进京(三)

    听着罗老太太话里有话的敲打徐氏,沈夫人勾起陈年旧恨,立时接话道:“这却怪不得我这小儿媳妇,要怪只怪屿哥儿偏生是个牛心左性的,他这媳妇也曾张罗着给他抬举姨娘,只他不稀罕罢了。”为了跟婆婆打擂台,竟毫不犹豫的把儿子当做挡箭牌推了出去,横竖罗承屿是罗家子孙,又是罗老太太看重的,比媳妇这种“外人”自然是好得多了。

    罗老太太脸色立时沉了下来,当年二儿子罗文简就是一门心思的非要娶了沈夫人家来,后来更是牛心左性的不要通房和姨娘,母子差点就闹得反目成仇。想起往事,罗老太太也是心中不爽。

    调教好的人没送出去,敲打孙媳妇两句又被儿媳妇软钉子顶了回来,罗老太太顺了顺那口气,转而将矛头对准了沈夫人的心尖子阿林。

    自打大儿子娶了侯府的千金,罗老太太便越发觉得自家身份高贵,这会儿要寻沈夫人的错,不必往旁人身上找,只去看阿林举止跳脱就知她从没学过规矩。

    只听罗老太太淡淡道:“如今孙辈的这些人只剩了阿林一个没有成家,且家里的地位也不比以往,我瞧着阿林不像是学过规矩的,正好府里请了一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就让阿林跟着她侄女们一起学一学,也省得去外面做客时出了丑。”

    沈夫人待要拒绝,却听夫君罗文简已是应了下来,只好皱了皱眉不出声了。

    大太太秦氏已是近六十的人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从刚才起一直没大出声,这会儿也道:“不如就叫阿林跟她侄女们一起住在竹芳院,她们彼此年龄相近,平日里也好一处作耍。”

    这却不待沈夫人拒绝,罗文简先笑道:“大嫂不知,我这小女儿平日里喜武不喜文,跟她侄女们一起住只怕扰得她们不得清净,还是不必麻烦了。”况且阿林平日里养得精贵,住到竹芳院定是不习惯的。

    罗老太太闻言也只得罢了,只是仍旧道:“小姑娘家还是学些针线规矩的好,便是学那些诗词也权当是消遣,认真出去吟诗作对的,就算挣来了才女的名声也不好听。”

    这话音刚落,阿林对面几个小姑娘就低着头齐齐撇嘴,又互相递眼色偷笑,公然交流对罗老太太谬论的不屑。

    阿林小时候只有一个同龄的玩伴,却是个男孩子,两个人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打架一起上,课业一起做,可是没两年那个玩伴就跟他哥哥一起走了,阿林便再也没有了同龄人一起玩耍,现在猛然间有了几个同龄的侄女,心里真是颇有些五味杂陈的感觉。

    罗府人口众多,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只生了两个儿子,大老爷膝下就有三子四女,其中三个儿子是嫡出,四个女儿倒都是庶出,成年了便都远远的嫁了出去。

    且说这三个儿子中只有大儿子,也就是阿林的大堂哥继承了他父亲的才气,二十多岁时考中进士,现下在外地任着一府通判,余下两个儿子都是读书不成,捐了闲职在家打点庶务。

    阿林的侄儿辈人就更多了,大堂哥留在京城的有一子二女,二堂哥和三堂哥都是二子二女,这六个女孩中有三个与阿林差不多年纪,余下三个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一个还在襁褓。

    只说这三个同龄的侄女里十三岁的大侄女罗晴岚是大堂嫂嫡出,也就是在垂花门时先迎上来说话的那个妇人,十二岁的二侄女罗静乃是大堂哥的通房生的,还有一个十一岁的三侄女罗洮洮是二堂嫂嫡出。

    男男女女分开坐了四桌,热热闹闹的用了一顿团圆饭,看着儿孙满堂,罗老太太又高兴了起来,直到饭后还留了阿林的大嫂黄氏和元哥儿在荣寿堂说话儿。

    阿林跟着沈夫人和父亲罗文简去了单留给二房的兰桂园——也不过是个三进的院子罢了。宽宽大大的正房三间是沈夫人和罗文简住着,阿林便住在东厢房,余下使唤人手住在后罩房和倒座房里,三间西厢房上了两把大锁,已是当做库房放满了从边关带回来的大件行李。阿林的大哥二哥都住在不远处的小院里。

    阿林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父亲罗文简了,这会儿终于没有外人,便腻歪上来撒娇。

    罗文简是个宠女儿无原则的父亲,听见阿林说想要出去逛街,心道逛个街有什么难的,当即就要答应,只是被沈夫人及时插话拦住了。

    阿林被沈夫人暗暗瞪了一眼,知道今天肯定是不能如愿了,只好乖乖坐下听父母说话。

    问过了靖国公府修整得如何,沈夫人看了看阿林,问罗文简:“我本来打算待明年搬了家再给阿林单寻一个教规矩的嬷嬷,这府里的嬷嬷到底如何我们也不知道,况且她还一下子教四个姑娘……”

    罗文简笑道:“别担心,我听大哥说这个嬷嬷是大嫂托了人才寻到的,在宫里时就是管着规矩礼仪,普天下再没有比她更精通的。况且,我也是怕年前皇后娘娘就会召你入宫,万一阿林也要跟着进去,驾前失仪可不是小罪过。”

    沈夫人这才点了点头,虽然入宫前会有女官特意教导如何跪、如何说话,但是提前学了当然是更好。

    阿林对进宫有点好奇,只是现下记挂着另外一件事,便问道:“二嫂说她明天要回娘家,二哥也要陪她一起——我能不能也跟二哥二嫂一起去?”而且徐氏的嫡亲弟弟徐宝已经好几年没见了,不知有没有自己长得高。

    沈夫人见阿林只是一门心思想要出去,怕她不知何时就闯了祸,颇觉头疼,便没好气道:“你二嫂回娘家,你跟着去算怎么回事?”

    罗文简哈哈一笑,向沈夫人道:“上次见徐大人时,他还说待你们回京定要设宴款待,不如你也带着阿林一同去罢。”

    沈夫人睨了他一眼,哪有婆婆跟着儿媳回娘家的,只是看罗文简的面子,还是允了阿林跟她二嫂一道出去。

    过了一时罗文简去了外院书房,沈夫人便打发人叫了安嬷嬷进内室说话。阿林的东厢房还没收拾好,这会儿就从多宝格上拿了一个自行人放在内室南窗下的炕上玩。

 第六回 私房

    安嬷嬷进来跟沈夫人和阿林问了安,便坐在小杌子上向沈夫人回报这些天的事。

    安嬷嬷原是跟着送大件行李和笨重箱子的太平车一起提前到的罗府,照着沈夫人的吩咐,把之前封好的箱子原封不动的锁进了西厢房,吩咐人日夜守着,余下的日用物品则拿出来摆好。

    沈夫人接过清单翻了翻,道:“等那边府里的库房修好,就把这些东西送过去,省得过了年搬家时麻烦。”也省得有些人看了眼红,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

    安嬷嬷应了是,又笑道:“大太太这几日来看了两三趟,送了几盆暖房里养出来的杜鹃花。”

    阿林四下里一瞄,果然看见屏风旁的高几上有一盆正盛放的杜鹃花。

    沈夫人心中冷笑,别说你来两三趟,就是来个两三十趟也没用,侯府出身的大嫂竟还整天惦记着别人家的家底,说出去只怕人都不信。

    安嬷嬷也只是委婉的给沈夫人提个醒罢了,见沈夫人明了,便又接着道:“两个亲家那里都送了帖子来,要请夫人过去叙话,只是大少奶奶的父母都在外地,递帖子来的却是她大伯娘。还有老爷手底下的几个参将夫人送帖子来要上门请安,又送了些新鲜果子并表礼,现在都好好的收在西间呢。”

    沈夫人把几个帖子都略略翻过,道:“往各房送的礼都打点好了?”

    安嬷嬷道:“昨儿就打点好了,只等太太过目就送过去。”

    申时中,大太太秦氏这边回事的管事媳妇都渐渐散去,秦氏带着陈嬷嬷从前厅回了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