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清系列_瑶华 (1.2全+番外)
为太子无疑。
康熙六十年在众人的期待中姗姗而来,但最先进京入觐的却是四川总督年羹尧。对于这位在讨伐策妄阿拉布坦的战争中,保障清军后勤供给的功臣,康熙御赐弓矢,并升其为川陕总督,使他成为西陲要员的同时也变成了牵制胤禵军队的重要棋子。
“啪!”胤禩的白子直拍而下,彻底封死了我的退路。我瞪着已经无力回天的棋子,愤而扫乱棋盘:“你就不能让着我点吗?”
“额娘又耍赖,额娘又耍赖!”爱新觉罗·沅雅拍着小手在旁边起哄,这小鬼根本是被她哥哥教坏了,整天就知道给她额娘我拆台。
胤禩宠溺的把在他膝边的小家伙抱起来,现场教育道:“小雅,你长大了,可不要学你额娘哦!会嫁不出去的,最后你阿玛我没办法,只好勉为其难的娶了你额娘。”
笑话,想当年我可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竟然说我嫁不出去,这绝对是污蔑。而且当年要不是某人近乎抢婚的上他老子面前瞎说,我才不会嫁给他呢!我狠瞪了他一眼,不屑于在这种问题上和他争论。
“嫁是什么意思?阿玛为什么要娶额娘?”沅雅歪着脑袋不解的问。
“嫁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阿玛娶了额娘,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某人开始瞎掰。
“我明白了,如果嫁不出去的话,就会和像阿玛一样的人天天在一起,对不对?”小家伙眼中闪着星星的望向胤禩,她最崇拜的就是父亲,用现代点的话讲叫恋父情结。她脆声喊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小雅也要嫁不出去。”
我笑眯眯的看着某人满头大汗的开始纠正自己女儿的错误观念,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阿玛,您不要老误导小雅!”正义战士出场,小小年纪便有恋妹倾向的弘旺把沅雅解救出某人的魔掌。他牵着沅雅的手边向外走边道:“阿玛、额娘,十四叔来访了,你们还不快去。”
我敛住笑,望向胤禩,他浅笑的黑眸闪了闪,又恢复平静,回给我一个安抚的笑容。
一身便服的十四阿哥胤禵坐在厅中,岁月已把他身上最后一丝青涩褪去,多年的争战替他平添了几分霸气与成熟稳重。弘旺和沅雅正围着他打转,弘旺一脸兴奋的盯着自己崇拜的叔叔,而沅雅则是满脸的好奇望着这个经常被自己哥哥提及却从来没见过的叔叔。
见我们进来,他笑着站起请安道:“八哥八嫂,一向可好。”他的声音也不复记忆中的的感觉,似乎更渐低沉,一如他同母的兄弟。
胤禩笑着上前和他寒暄,他也笑着回应。我在旁一言不发的观看,神情恍惚。不知是不是因为觉得胤禵举止太像四阿哥胤禛,我竟感到他的笑容有几分虚假。
忽然,胤禵的目光望向我,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揶揄:“八嫂什么时候变文静了?真是让我长见识,莫非明天太阳要从西边出来,罪过罪过。”
我狠瞪着他,这小子的恶劣本质看来没变,一样喜欢欺负我。
“十四叔,你一定要指点下我的骑射功夫。”弘旺兴奋的插嘴。
“好,十四叔一定好好教教你,把我们弘旺培养成我皇族的俊杰。”胤禵笑眯眯的点头,和蔼的抚摩他的脑袋。
我和胤禩在旁交换着眼神,看来有些事即使想置身世外,也不可能。
胤禵此时来访,无疑是为了取得他一直敬爱的八哥的支持,在他看来一切已胜券在握,只要连胤禩也支持他,朝中还有谁能成为他的阻力?
可他偏偏忽略了最能一语定乾坤的康熙的心意,或者他已经被康熙这两年若有若无、昭示传位于他的话语和举动晃花了眼睛。他看不见,不代表别人看不见,我和胤禩虽看得清,却又自知无法说动他。
结果可想而知,胤禵的这次拜访虽然不能说不欢而散,却也毫不建树,他走时脸上虽笑容依旧,但也掩不住那一丝失望。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举行千叟宴,其乐融融,胤禵的身影也再次出现于除夕家宴。
就这样,康熙六十年在表面的平静与繁荣中悄悄逝去,好像暴风雨的前奏,安静不过是为了迎接更猛烈的洗礼。
第九章 活过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的天气一直阴沉,阴惨惨的乌云在天空中沉重地移动,地上的房屋都现出灰色。冷风吹过院落,枯枝、尘埃满天飞舞,仿佛带来无尽的哀思,又仿佛上天开始向地上的人们展示最后的结局。
九阿哥胤禟坐在厅中与胤禩对弈,我在旁观看。胤禟每落一子都思索良久,像是棋局已进入短兵相接的撕杀阶段,任何一招都不能轻忽大意。我看着一脸谨慎的胤禟,又转头凝望另一边的胤禩,他神态悠闲,见我面露担心,便安抚的冲我一笑。我皱眉看着只落下寥寥数子的棋盘,心知肚明胤禟的心一刻也没有放在上面。
一子落下,胤禟的眼对上我的,仅仅一秒,他扭开头拿起放在桌上的茶杯轻啜。
我暗暗摇头叹气,有一种人若是执著前行,就再也不肯向身后看一眼,纵使旁人百般相劝,纵使前面是万丈悬崖,他也会坦然纵身跳下,却不知退一步海阔天空,身后世界才是最美丽的地方,而胤禟大抵就是这种人。
“八哥,我今次来是想和你谈谈十四弟……”胤禟慢慢落子后,终于忍不住开口。
胤禩却挥手打断他:“九弟,你还看不开吗?”
“我是看不开。”胤禟咬牙恨声道:“这么多年,我眼里看到的只有当年那两只死鹰和皇阿玛的无情。”
“往事不可追。”胤禩边笑瞅我边落子:“连我都已淡望的事,九弟又何必强记。”
“就因为八哥你选择忘记,所以我才要记清楚,我要替你向那人全部讨回。”胤禟说着转头看我,眼中凶光闪烁,仿佛在向我承诺,一定要严惩陷害胤禩的凶手。瞬间,我似乎在他凶厉的黑眸中看到一人,像是胤禛……
“九弟,你真以为皇阿玛属意十四弟?”胤禩叹道。
“圣心已定,八哥认为有何不妥?”
“若是圣心已定,去岁十四弟回京,皇阿玛又怎会命他再回军中,不是应该留下承继大统吗?”
我在旁边听得不住点头,胤禩自从跳出那个你争我夺的圈子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也许是因再不用执著的关系,很多事情他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彻,而胤禟、胤禵却仍旧沉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爷,福晋,宫里的李公公来了,说要见福晋。”何总管一语打破屋中的沉寂。
“不……”胤禟突然站起,惊慌中把茶杯和数枚棋子挥落于地。茶水溅到他的衣襟上,凭添几分狼狈,他却毫无所觉,冲我喊道:“别去。”然后又求助的望向胤禩:“八哥,你们现在就走,去找十四弟,我们可以……”
“表哥,该来的躲不过。”我冲他摇头,有些事是要做个了结。
屋中气氛又陷入僵局,康熙自上月去皇家猎场南苑行围回来就身体不适,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宫中每个人都隐隐感觉到了些什么,否则胤禟也不会这么焦躁难安。
“你们坐,我去看看。”我笑着点头站起,各种事情经历太多,以前总担心这天,可真事到临头,才发觉其实也没什么可怕,最多不过一死。我又望了胤禩一眼,这辈子能和他死同穴,值得。
李德全似乎还和多年前一样,精神抖擞,可不经意间他眼角的皱纹和灰白的头发还是显露出老态。见我来到,他恭谨的打个千道:“福晋,万岁想让我接您到畅春园小住几日。”
我深吸口气,淡然道:“公公稍候,我收拾收拾就和您同往。”
回到后堂,胤禟看着我哀求道:“表妹,你还是和八哥去十四弟那里吧!”
“九弟,你回去吧!”胤禩浅笑:“回去后也该好好想想,没有永远做不到头的梦。
胤禟最后看了我们一眼,才转身踉跄着去了。
“你说……他能想明白吗?”我担心的望着他的背影。
“会的,我不就想明白了吗?”胤禩温柔的环住我,安慰道:“九弟是聪明人,他只是一时被太多东西蒙了眼睛。瑶儿,答应我,这次一定要好好保重,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我沉默着点头。
********************************************************
我见到康熙时,他正在澹宁居的软塌上闭目养神,紧闭的双眼和轻浅的呼吸几乎让我以为他已经……
“你来了。”隐约中,我记起多年前绛雪轩里也听他说过这句话,但味道却完全不一样。那次的语气饱含期待与惊喜,而这一次死气沉沉。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我不答,只是福身行礼。对康熙,胤禩可以毫无怨言,因为那是他的父亲,但我不能。
“起来吧,朕给你看样东西。”康熙说完后,不住咳嗽。
在他的咳嗽声中,一个小太监举着样东西走上殿来。叮当的铃声再次响起,似乎把我带到当年“毙鹰事件”的行宫中。我恍惚的望向那串被太监拿在手里的风铃,半晌无言。
“你……还有什么愿望吗?”他又一次问我同样的问题。
我闭上眼,喉咙仿佛被东西卡住,什么也说不出。却原来是我的那个愿望打碎了胤禩的梦……
“胤禩不合适。”康熙的每句话都仿佛要用全身力气才能吐出,他看着我摇头:“朕先想到的不是你。”他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他这么做是为了他的江山、他的帝位,也许真正能留给我的地方只有心中最隐晦的角落。
“儿臣明白。”我低下头:“只要您心中还有儿臣,儿臣就知足了。”对于一个千古帝王,你还能要求他什么?
“瑶华。”他忽然提高声音叫出我的名字,我一楞的回望他。
“胤禩……他好吗?”
“好,很好,他一直记挂着皇阿玛,从来没有忘过。”
康熙的眉头突然紧蹙在一起,半晌后方长叹了口气,颤抖着伸出手,在他的掌心静静的躺着一串翠绿色手串。我心头狂震,一下就看出了那是我当年丢掉时砸到弘历的手串。
为什么它会回到康熙手里?
康熙抖着手郑重的把它交到我手中,一如当年我初嫁前的那次交付。我的眼睛忽然酸涩,耳边传来他同样郑重的声音:“这次不要再丢了,相信朕,它一定会代替朕保护你。”
我紧紧的攥着那串手串,点头:“好。”
他满意的微笑道:“你在这里暂住一段时日,等到……”说着他又开始拼命咳嗽,等止住咳嗽,他挥手道:“朕累了,你跪安吧!”
我默然行礼退出,康熙的未尽之语应是等他死后,一切尘埃落定,我和胤禩及众人的命运将交到新君手上。到最后,为了国家,他仍旧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一条退路。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戊刻,康熙帝逝,终年六十九岁。
我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感到惊讶或伤心,那个人一生都为了帝业、为了国家,现在他终于可以停下来,再也不用操心,我边想边平静的摘下身上各种饰物,一样样放入太监举着的托盘上。从今天开始,宫中女眷不能再配任何饰物,皇子、皇孙都要穿孝,并剪一绺头发,表示哀悼。
有什么东西随着放下的饰物一起落到托盘里,把盘上的布打出几个浅浅的印,然后被我飞快的用手饰盖住。
我真的没有哭,只是有点不舒服罢了。
整个京城乱糟糟一片,康熙的死仿佛使这座城市丢失了心脏。直到十一月二十日,四阿哥胤禛尊康熙遗旨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是为雍正皇帝,京城的心脏才终于找到。
短短七天却让我有度日如年之感,雍正继位了,他真的会履行当年的诺言吗?
我的疑虑并没有盘旋很久,因为刚刚登基的雍正已经出现在眼前。他一身黄缂丝朝袍,腰系明黄丝织带,志得意满的站在我面前,向我宣誓他的成功。
“瑶华给万岁请安,万岁爷吉祥。”我在他面前盈盈拜下,他静静受下我一礼。上下有别,我和他终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朕已经封八弟为和硕廉亲王。”
我抬头观察说过话后神色如常的胤禛,淡然道:“皇上可还记得当年的承诺?”
他一言不发的望着我,眼中神色飞速闪动,快得没人能看清,也许连他自己都不再清楚自己的感觉。
“我送你出宫,走吧!”没有再自称朕的胤禛仿佛卸去了身上那层与外界隔离的东西,他上前自然而然的牵起我的手向外走。
我一怔,呆楞的任他牵到门口,然后看他从随侍的心腹太监手中取过件白狐皮披风细细替我穿好。他认真的面容近在咫尺,仿佛系披风是件头等大事般谨慎,我别扭的动动身子,想避开他的手。
“别动。”他低喝,语气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