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桔梗花





「怎么啦?」 
母亲也出来了,看到花,大惊失色了。前一天那个女人的样子还历历如在眼前,也是因为如此,所以眼前这一来不见人影,也未闻声响就给留下来的花,才更像是无言地在诉说着什么寄异的话,令人觉得阴森可怖。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学插花的学生之一送来的,可是母亲当下就苍白着脸,连忙不穿拖鞋就下去,张开双手把花扒过来,走到巷子里扔进前面的水沟。母亲绝少这么慌乱,因此着实使我吃了 一惊,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时掠过我脑际的记忆,牢牢地搂住了我的心思。 
直到十二岁的这个时候,我都从未想起过,是我幼小时有着有关花的一个奇异的记忆。原本完全忘怀的场面,因为母亲的这番样子,鲜明地复苏过来了 。 
是好像地牢的地方。想不起是早上还是傍晚,红橙橙的阳光栉成格子纹,给坐在里面的母亲的衣裳染上色彩。那像牢房的地方,下面是泥地,母亲蹲在一隅,把背朝向我。一绺发丝垂落在顿上晃荡着,那是因为母亲在挖土的缘故。我微微地可以看到母亲的手在动。白白的手指沾上了许多泥污,而当手指停下来,便在袖口里隐去,取出白白的东西,扔进挖开的洞里。起初,我还以为那是人的手,猛然一惊,不过马上明白过来是花。不晓得母亲是不是在袖子里藏着好多好多的花,一次又一次反复着同样的动作,终于把那个坑洞满,花瓣都溢出来了 ,这才像小孩在玩泥土般地,让手上的泥巴从指缝掉落,把花埋掉。花受了泥土的重量,窸窸窣窣地响着,像有生之物般地弹着,渐渐地沉入泥土下消失了。 
看到母亲把花扔进水沟,我觉得记忆里母亲掩埋的白花,可能也正是睡莲。 
那牢房样的地方,我想说不定就是庙里正殿的下面。 
我明白母亲是在埋葬花,并且还是不愿意让人家知道的,然而母亲又为什么有这种举动呢?这是我百思不解的事。 

4 
母亲自从搬到这小镇来,直到四十一岁那年过世,从未回去过邻县的娘家,外婆须美倒是平均每月大约有一次,到这边来看我们。 
起初,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位约五十年纪,有一头白发的美丽女人,和母亲是同一个血缘的母女,后来才知道,母亲诞生后第三年生母就死了,这位须美则是母亲五岁时娶进吉野家的填房,是母亲的继母。 
「史朗,血亲真是奇怪的事呢,同胞的亲兄弟从来都不肯对我说一句体己的话,可是无缘无故的别人,倒成了血亲了。阿春姑妈和外婆,对妈妈这种等于被赶出家门的人,可真是好到不能再好啦。」 
事实上,外祖母是偷偷地带了些布料啦,食物啦,老远地跑过来看我们,对我也像对待亲生外孙那样地疼爱。外祖母总是拿听戏做借口出来的,所以每到夕阳西斜的时候一定回去,而每当这时,送她老人家到火车站去,便成了我的任务。 
某日,送外祖母到半路的时候,外祖母忽然停住了脚说: 
「史朗,你看,好美是不是?」 
外祖母指的是水塘一角,从舗在水面抝一片绿叶里,睡莲花像一支支头冠般绽放着。 
「还那样开着,老家那边,整个村子里的莲花都枯光了呢。」 
九月都到了尾声,外祖母细玻ё糯认榈难郏醋旁诹顾撵锓缋镎拦实幕ǘ洌哉庋拥耐庾婺福医蛔〉叵胛柿恕 !?br /> 「外婆,村子里也有睡莲吗?就是比这种莲花小些的。」 
「为什么问这个呢?」 
「没什么——」 
我搪塞着,祖母点点头说: 
「你妈妈和我一样,最喜欢睡莲了,爸爸还在的时候,从家里的水塘搬到庙里的水塘里,差不多整个池子都给搬光了。」 
真是意外的话。 
「那是说,庙那边也有过水塘啰。」 
我想到,母亲撒了念珠的珠子,原来是庙里的池子;还有,母亲在正殿下埋葬的,必是睡莲的花。 
「记得好像是东京发生了大地震不久以后吧,隔了好久,阿末回娘家来了,说因为庙里的睡莲都枯死,所以对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睡莲表示羡慕,结果移了不少过去,是庙失火前不久前的事,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我猜想母亲埋花该是那前后的事。但是,老远地从娘家移过来的,母亲怎么又要埋掉呢? 
「史朗……」 
外祖母的声音忽然严肃起来。 
「你还记得阿末——就是你妈妈的那件事是吧?」 
「那件事是什么事呢?」 
「你妈妈把那个人;…」 
外祖母把说到嘴边的话吞回去,慌乱地装出笑,就像上次姑妈那个样子说: 
「不,没什么啦,走吧。」 
说罢握起我的手,在云翳下往车站那边走去。 

5 
母亲过世以前,从故乡那边还有另外一个人来过。 
外祖母开始到我家走动,是我进了中学那一年;其后又过了两、三年的样子,该是我十四、五岁的时侯。 
是低沉的男人嗓音,我应了一声出到玄关口 。 
「请问阿末小姐在不在?」 
五十开外的男人,一身朴素的衣着,身材算得上魁梧吧,只是神色好像有一点怯怯的,我还没有喊叫,母亲就出来了,还是有点惊讶的样子。 
「请吧,请上来。」 
那男子上到屋里。 
「史朗,你出去一会儿,妈妈有要紧的事。」 
我正要转身,那人叫住我说: 
「你就是史朗少爷吗?哇,长这么大啦,都认不出来啦。」是有一点土土的口吻。 
我绕到屋后,从木板墙的缝往里头窥伺,院子过去的半间,纸门只推到一半,可以看到那个男人的半个脊背,声音也可以听清楚。 
「阿末小姐,真对不起妳。」 
那人把腰背深深地弯下去,一次又一次地鞠躬。 
「是须美告诉我妳住在这里,连忙赶过来的。为什么不肯早些告诉我呢?庙烧掉了以后,直到现在都没有人管,差不多成了一所废庙了,早知道会这个样子,不该……」 
母亲一直没响,听到这里就起身,好像察觉到我在偷听般地,把纸门关上,我只好走开了,过了约莫两个小时那么久,我回到家,那人已经不在了,只有母亲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 
「刚才来的,是谁?」 
母亲只回答说: 
「是从前的熟人。」 
这个月间外祖母来的时候,我告诉她那个男子的面相,问她村子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我从那老人的腔调和疆黑的脸,猜想也许是村子里的人。 
「一定是清莲寺的信徒代表,叫宗田的人吧,前些时候他向我问过这里的详细地址。」 
我告诉外祖母,那人一直在向母亲道歉,她便又说: 
「那是因为清莲寺闹火警的时候,宗田领头对母亲很不客气的缘故,你妈妈只好带着你,逃一般地离开了村子。后来,庙里就没有继任的住持了。所以我想,一定是来请你们回去的,不过你妈妈绝不会答应的。」 
外祖母虽然这么说,但是我从宗田的口吻,觉得他的意思和外祖母说的,好像不太一样。 
昭和十二年(译注:一九三七年)我进京都大学那年夏间,母亲死于肺疾,好像在等我回去般地,放了暑假我一回到家母亲就病倒了,并且暑假结束前一天,仿佛怕成了我返校的阻碍般,结束了短短四十一年的一生。 
夏日最后的雨,从窄窄的屋檐掉下,打在巷路上发出吵人的声响。 
下午,我在后院看到蝉壳,正想拣起来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母亲把我叫住了。 
「史朗。」 
我挨到她旁边,在这一个月间,母亲消瘦得好厉害,把那白得像即将消失的霞雾般的脸转向我说: 
「史朗,你还记得妈妈的罪过是不是?」 
声音细弱,说得好吃力的样子,连雨声都好像濡湿着,在这样的房间里听到那种叹息般的声音,使人格外觉得凄寂。 
我点点头。 
「那一次流的血,的确是妈妈的罪过,妈妈明明知道那是罪行,还是握起了刀子,妈妈本来就决定杀死他。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妈妈非杀人不可的原因,从来也没有人知道,这样就好;妈妈不想让人家知道。也不想让你——不,应该说尤其不想让你知道,妈妈就是为了这才杀的。」 
那话语就像是呓语,越说越熟起来,嘴唇随之发白,眼神也变得空虚了,母亲从棉被里向我伸出开始变成透明的手,朦胧的眼光停在半空中,她最后的手指头在我脸上茫茫然地抚摩了几下,最后碰到我的眉毛,而她好像也知道了,微微地泛现了笑意。那笑,简直像是浑忘了死亡,恰如孩童天真地在玩弄着什么,我的眉毛形状,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手指头来记住的;这一刻;在漆闇里,她那么清楚地凝视着它。 
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她那种微笑都没有消失,一直用手指头抚摩着,然后那只手突地掉落在榻榻米上——是这么平静的死。 
我没有能够马上就相信母亲过去了,还在凝祌听着母亲的下一句话,坐着一动不动,而母亲也好像还有没说完的话,让那失色的双唇微启着。 
被薄闇染上了淡墨色的纸门,仿佛渗上了雨水,一只蜉蝣投下了孤零零的模糊影子,我就那样坐着,直到浓浓的漆闇罩落下来,把母亲的脸完全覆盖住,我都没有动。 

6 
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杀人的理由,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尤其不希望你知道——这话里不想让我知道的真正理由,我好希望知道啊。 
葬礼的时候,不但外祖母和东京的姑妈,连我从未见过的舅舅、阿姨,加上信徒代表宗田以及以前的清莲寺信徒里的几个村民都来了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问我什么话。为了明了母亲说的行凶动机,首先必需了解事件经过,可是我觉得在母亲遗骸旁边谈这样的事,实在是对死者之灵的冒渎。 
其实,我是有另外的途径。 
葬礼完后,我护着骨灰周到京都,我向春间进大学后结识的一个同学藤田说明了 一切,请他帮我查查十四、五年前在村子里发生的事件经过,认识了藤田不久我就知道他是同一个村出身的人,当下我没有说出我的身世,不过心里却想到有一天我要向他打听打听。 
「原来,你就是那个人,键野这个姓很罕见,所以我也一直记挂着,不料……」 
藤田好像着着实实地吃了一惊,瞪了我一会儿才又说: 
「那件事,没啥好调查的,因为我从小就听我母亲讲过不少。」 
听那口气,事情发生后虽然过了十几年,好像还常常被提起,那么个小小的村子,这也难怪吧,尤其是那么小的我,正好在母亲行凶的现场看到了一切经过,这种特异的情形特别使村人们感到兴趣。 
根据藤田的说法,事情发生是在我四岁的时候。 
——当时,清莲寺除了我们一家人之外,还住着另一对夫妇。男的叫乃田满吉,年纪大约与当住持的父亲智周相仿,妻子结美年轻五岁左右,满吉是明治时期流落到村子里的外地人,在庙园里被丢下来的弃儿,上一代的住持把他拣起来,和儿子智周一起抚养。 
满吉长大后,娶了村子里的女孩,成了 一名庙里的杂役,住在庙里一幢屋子。后来,智周袭庙职,满吉便从幕后支持,帮助他。由于上一代住持有意让他也和智周一样,将来能入僧籍,所以从小授经文,因此有时代替智周跑跑信徒家,做一些佛事。他肤白端庄,一表人材,虽然是在村子里长大,却颇有不符本地水土的风貌,因此特别受村人注目,尤其在村子里的阎女们之间,比智周更受欢迎,婚事还是由结美那边主动的。他为人寡默,四时都挺着背脊,给人一本正经的印象,但是白晳的身子披上墨色僧衣,却似乎又予人一种虚无的感觉。村子里传闻说,他每过些日子就上街,为的是嫖妓。这个传闻在娶了结美之后还是不断,而每次他上街,结美就会一懊恼地回去娘家,这结美做事动快,却因不修边幅,加上一身黧黑,头发蓬乱,比满吉年轻五岁,看来却老多了,两人之间一直膝下空虚。后来,智周的妹妹阿春嫁到东京去了,智周也迎娶了阿末,约有六年间,平静无波。结美成了阿末的好帮手,在我诞生时,甚至也一手承担了「谢恩法会」一类工作。智周有了孩子以后,份量忽然增加,满吉则依然在幕后默默地苦守自己的职分过日子。 
六年后,也就是我四岁那一年隆冬时节的一个晚上,事情发生了。 
那一晚天下着雪雨,智周往访信徒代表宗田家,迟迟未归,满吉的妻子正好回去娘家,事件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的。 
母亲正在哄我睡的时候,满吉从街上回来了,淋得一身湿,他没有同去自己的住房,却蹑足走过廊子,打开了我们这边的纸门,母亲连呼叫的时间都没有,满吉已经一身水渍地扑向母亲。母亲这晚一直都在刻木头观音像,咄嗟间握起了搁在一旁的凿子,朝压住她下身的满吉胸口捅了过去。 
立时血花四溅,不光是母亲而已,连睡在一旁的我也染上一身的血红,这纠缠的当中,我被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