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7-五胡录





部将石越追杀段匹磾。段匹磾在幽州无法立足,只好投奔乐陵(今山东乐陵)的冀州刺史邵续。邵续出城迎接段匹磾的时候被石虎突袭活捉,段匹磾只好率领残部投降。一年后段匹磾和邵续均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斩首,只有势力微弱的亲后赵势力段末抷镇守幽州,北方才最终被平定下来。     
    石勒又派遣石虎率领步骑兵四万人征讨青州的曹嶷。曹嶷发现周围的反赵势力都被平定,准备逃到海中避难。但曹嶷为人优柔寡断,他还在广固(今山东益都)和部将争执的时候,石虎的先头部队就已经包围了广固城。曹嶷的部将把曹嶷拘留起来献城投降,石虎就把曹嶷和他的部将全部杀死,还活埋了曹嶷的三万部队。


《五胡录》 第一部分第三章  奴隶皇帝(5)

    石虎还想屠城过瘾,石勒派的青州刺史刘征劝谏说:“陛下让我来的目的是管人的,现在没人可管了,我可以回去了。”石虎就留下七百人镇守广固。至此石勒终于把周围的敌人扫荡一空。(刘曜的指挥才能并不比石勒差多少,还比石勒有文化,但他笼络人心的能力可比石勒差远了。只知道硬碰硬地剿灭,根本不懂得如何对敌人进行挑拨离间、远交近攻,边境一发生叛乱刘曜就想着出兵打击。而石勒这些年来连襄国城门都没出过,把权力都放给大将。作为领导者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劳心者没必要老去劳力,不过也难怪,象刘曜这样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老实人,就根本别指望他能像石勒一样拿出像样的整体方案。)    
    石勒攻克青州前夕,他那位如同手足般的谋士张宾病死了,石勒十分伤痛,如同自己亲人去世一样悲伤。他对左右说:“是上天不帮助我了吗?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右侯(这应该是他的真情告白,呵呵)?”后来谋士程遐接替了张宾的职务。石勒和程遐议事的时候一旦有了争执,石勒一生气就说:“右侯这么早离开我,让我和这种人讨论问题,这不是折磨我吗?”(呵呵,一点也不给程遐面子,不过张宾确实是厉害,能让不识字的石勒战无不胜,为后赵的统一打下基础。史载张宾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石勒对他十分器重,在上朝之前经常为张宾亲自整理容装,在朝廷上从来不喊他的名字而是呼为右侯。张宾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无论地位高低的人都可以来求见他,和同事无论亲疏,单独相处的时候就对其规劝,而在大庭广众下却尽力表扬。在十六国时期是和王猛不相上下的第一流谋臣。)     
    这时的东晋发生了大将军王敦叛乱事件,把元帝给活活气死,祖逖也在这个时候病死了。石勒发现机会难得,立刻派遣部将石生、石虎趁火打劫,接连占领了兖州、徐州和青州的广大土地,又把边境线推到了淮河一带。东晋的河南颍川太守郭默严防死守,但还是抵挡不住石生的攻击,被后赵抢去了洛阳,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刘曜。刘曜因为石佗事件和石勒结下了梁子,就命令刘岳率领重甲士兵五千、精兵一万进攻孟津,镇东将军呼延谟进攻渑池。刘岳攻克孟津后,将石生包围在金墉城,石虎则率领四万步骑兵通过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关)反抄刘岳的后路,刘岳赶紧往后面的呼延谟方向靠拢。但刘岳的主力是步兵,机动性远比不上石虎的骑兵先锋队,在洛阳以西反而被石虎包围。刘岳突围不出,在混战时中箭受伤。石虎就造栅栏把刘岳围起来,刘岳的部队没粮食吃,又不敢突围,只好杀战马充饥(呵呵,打《帝国时代》游戏的时候经常喜欢用栅栏把电脑对手围起来造箭塔消灭,和这个道理一样)。石虎又派部队伏击前来救援的呼延谟,将其全歼,呼延谟被杀死。     
    刘曜听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后,亲自率领部队援救刘岳。石虎也派遣三万骑兵前来拦截。刘曜的亲兵来势汹汹,石虎的先锋一碰到刘曜的先锋就被砍跑了。石虎也感觉这一仗毫无胜算,正准备撤退回襄国,谁知道刘曜的部队驻扎后晚上突然炸营,士兵逃跑了一大半。刘曜只好退到渑池,第二天晚上又发生炸营事件,刘曜只好率领昏昏沉沉的残部逃到长安。石虎白捡了个便宜,喜出望外,急忙对刘岳的军队发动总攻,最后活捉刘岳,把九千多名前赵部队全部活埋。郭默也逃回建康,前赵从此元气大伤。(炸营事件在古今中外的军队里都时有发生,军营里面纪律严明,尤其是在战时,有时即使犯了很小的错误都有被杀头的危险,当兵的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大战前夕都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也许是由于某个士兵晚上做恶梦时的尖叫,继而就会引发所有的人一齐尖叫,大家互相殴斗混战,甚至互相啃咬,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人和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听说刘曜惨败的消息后,凉州的张骏就赶走前赵的使节,又自称晋大将军,凉州牧。派兵进攻刘曜,氐族杨难敌也加紧反叛的力度。当然,和这些相比,后赵的石勒才是前赵的真正掘墓人。     
    五    
    后赵取得了对前赵的决定性胜利,石虎带领着他的四万常胜军趁势进攻前赵河东(今山西南部)一带。河东五十多座县城的守将看到刘曜打败仗了,都纷纷投降石虎。这时轮到刘曜陷入危机了,西北的张骏、西方的杨难敌、西南的李雄都开始在边境囤积重兵,准备趁石虎进攻关中时分上一杯羹。     
    刘曜知道自己的形势不妙,但他可没有石勒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本事,他仔细研究了一下边境形势,认为石虎是这些反叛势力的头头,只要赶跑了他别人就没啥可怕的。于是刘曜集结了全部可以调动的兵力,除了留一部分防卫张骏和杨难敌以外,其他全部都派出去进攻石虎。石虎碰到了刘曜的十万多人的部队,根本抵挡不住,被连续追杀二百里。石虎逃奔到朝歌。刘曜向东进攻金墉城,石生拼死守卫。刘曜眼看一时无法攻下金墉城,就挖掘黄河大堤来灌城,石生率领全城的军民爬到高处仍然誓死不降,刘曜一看还是难以攻克,就转而进攻汲郡和荥阳,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石勒只好宣布襄国戒严。     
    石勒心里清楚这是刘曜最后的反扑,于是他趁着石生阻滞敌军于金墉城的时候集结了六万步兵和两万七千骑兵,准备和刘曜决战。这时候刘曜把部队都集结到了洛阳,程遐对石勒说:“刘曜深入千里,必定支持不了多久,大王最好不要亲自动手。”石勒不同意他的意见,对谋士徐光说:“刘曜靠着初来的锐气,率领十万人的兵力本来应当尽快进攻,现在竟然停在了洛阳,现在我方部队已经养好精神,而敌人却士气懈怠。现在我依靠一股锐气进攻刘曜,如果他在成皋拦截我军方是上策,在洛水拦截就是中策,如果坐守洛阳等我军进攻那就是下下之策了。”     
    石勒就下令兵分三路进攻成皋。当后赵的八万七千人到了成皋时竟然发现那里无人防守,石勒喜出望外,拍着脑袋大叫:“这是天意啊!”于是催动部队急行军到洛阳城安营扎寨。等他看到洛阳西连绵十几里的刘曜大营的时候,胸有成竹地对部下说:“你们可以提前祝贺我了!”     
    这时的刘曜简直昏聩到了极点,他现在只懂得喝酒赌博,部将一劝谏他就认为是胡说,敢提意见的部将一律斩首。这时候刘曜的前锋部队和后赵的小股兵力作战,活捉了几个羯人,刘曜审问道:“大胡(就是石勒)亲自来了吗?有多少人?”羯族小兵就回答:“大王亲自来了,人很多啊。”刘曜顿时惊得变了脸色,命令包围金墉城的军队立即撤回防守。     
    过了两天之后,石勒命令石虎率领三万步兵从北面出城往西进攻刘曜的中军,部将石堪、石聪率领八千骑兵从西面出城往北进攻刘曜的前锋。这时的刘曜正在喝酒,听说石勒出兵进攻,为了表示自己的镇定他又喝了几大斗后方才迎战。双方的部队在洛阳西门前展开浴血搏斗,刘曜看着双方的厮杀感觉不过瘾,喝干了手中的这斗酒,率领亲兵杀入战团。     
    石堪看到城门口飘扬着刘曜的御旗,知道刘曜亲自上阵,就命令手下猛攻他的御驾,前赵的军队大败。刘曜被乱兵裹走,战马掉到护城河的冰窟窿里,转眼间就连人带马动弹不得。


《五胡录》 第一部分第三章  奴隶皇帝(6)

    一会儿后赵的追兵杀过来,石堪一看水里面的就是刘曜,就命令士兵把他用挠钩拉出来献给石勒。刘曜受伤十多处,浑身是血,对石勒说:“石王,你记得当时我们的盟约吗?”     
    石勒回答:“当然,今天的现状是天意,不必多说。”就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前赵溃兵,任其散去。派医生给刘曜治伤,带着五万多首级回襄国。     
    石勒把刘曜软禁起来,让他写信叫长安守军投降,并让从前被俘的刘岳穿上礼服拜见刘曜。刘曜说:“我还以为爱卿早就死了,想不到石王如此仁慈,让我们活下来。我上回杀死石佗实在是有愧与他。今天落个如此地步是自找的。希望我的继承者能誓死保卫国家,不要因为我被擒而改变主意。”石勒听了以后非常不满,下令将刘曜君臣杀死,并派遣洛阳守将石生攻打长安。     
    刘曜和羊后所生的小儿子刘熙继承了前赵的皇位,这个昏庸的小皇帝再也没有先辈的武勇,所有的工作都靠他的哥哥刘胤来代劳。刘胤比刘熙还无能,当石生打过来的时候,刘胤就撺掇刘熙迁都上邽(今甘肃天水),凡是出言劝阻的大臣一律斩首。等石生不费吹灰之力进驻长安后,刘胤却突发奇想纠集几万人要反攻长安。石生听说后急忙向石勒求救,石勒命令石虎率领两万骑兵前来支援。     
    石虎的骑兵赶到长安后也不进城,直接就杀向刘胤的大营,从没指挥过军队的刘胤被石虎远少于他的那些骑兵给吓傻了,抓着皇帝带头往回跑。石虎趁势赶上,把刘熙、刘胤等贵族百官三千多人全部杀死,将抓获的五千多俘虏通通活埋在洛阳。至此前赵灭亡,历时二十五年。     
    石虎回到了襄国,向石勒进献上前赵的传国玉玺请石勒进帝位。石勒再三谦让,先自称天王,第二年石勒在襄国称帝,封儿子石弘为太子,石虎为太尉,石堪为彭城王,石生为河东王,徐光为中书令,程遐为右仆射。石勒这个奴隶出身的羯族人终于成为了中原的皇帝。  (石勒的故事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用事实打破了汉人高高在上、羯人只能世代为奴的神话,中国历史上较少出现外国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石勒的功劳最大。他还证明了地位不是天生的,皇帝谁都能当,让一代又一代怀着雄心壮志的男子为了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走向中原的战场。)    
    石勒称帝消息传出去后,北到肃慎(住在黑龙江到外兴安岭一带,女真人的祖先)、高丽,西到大宛,东到倭国等众小国都纷纷前来进贡称贺,就连一向亲近东晋的凉州张骏也向后赵进贡称臣。后赵东至辽东,西达凉州,南到秦淮,北通大漠,成为比匈奴前赵还要辽阔的大帝国。     
    石勒真正地尽了一个皇帝的职责,把国家治理得生气勃勃。虽然他不识字,但是丝毫无愧于一代名君的称号。他出身低微,受尽了来自汉族的压迫和歧视,而石勒即位以后却没有对汉族和匈奴族进行打击报复,反而制定了详尽的民族平等政策和法律,保护每个民族的权益。他的姐夫张越和部将赌博的时候石勒在旁边观看,张越公然说了歧视羯族的笑话来侮辱石勒,石勒并没有因为张越是他的亲戚就赦免,而是命令卫兵折断张越的腿将其杀死。     
    另一方面,石勒又对知识分子加以特别的照顾。只要不是有意侮辱其他民族就不加追究。有一次,石勒手下有个叫樊坦的参谋衣衫褴褛地拜见石勒,石勒就问他:“樊先生为什么这么贫穷啊?”     
    樊坦回答:“刚才碰到了几个羯贼,把我的财产都抢走了。”     
    石勒微笑着安慰他说:“这些羯贼怎么这么残暴啊,今天我要替他们做点补偿。”     
    樊坦这时候才想起了石勒的禁令,赶紧叩头请罪。石勒连忙道:“我的法律只制约那些俗人,和您这样的老书生无关。”然后赏给樊坦马车一辆和衣服若干,又给了三百万的零花钱(不知道后赵的货币购买力如何,呵呵),用来激励那些知识分子。     
    石勒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没文化的“睁眼瞎”的苦恼,他在襄国设立了大学和小学,亲自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