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馍⒌墓幔虺莆傲旯帷保凰镏猩胶耪俟嵋樵钡焦阒葑杂杉崾保捎谟胁簧僖樵备娜喂倮簦豢锨袄床渭樱崛耸蛑蛔悖煊诿窆四杲坏交岬囊樵币宦沙筛魇『蜓∪说莶梗飧龉峒虺莆鞍四旯帷薄9阒莨崛衔偌傲旯帷本褪且恢址欠ㄐ形F涫担赜诜晌侍獾囊磺姓郏际腔奶瓶尚Φ摹V谝樵阂樵比纹谥挥?年,民国二年(1913年)选出,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已有9年。所以无论“民六”议员或者“民八”议员,都是超过任期的过时人物。总统任期为5年,袁世凯于民国二年十月十日就职,其任期应至民国七年十月十日为止。袁死于民国五年六月,由副总统黎元洪代理总统,黎又于民国六年七月被逐下台,由新选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至民国七年十月十日为止。黎、冯两人的副总统都是由旧国会选出的,按照当时“法学派”的观点,他们代理总统都是合法的。乃于事隔多年之后,又把黎搬上台来补足所谓总统任期,这种法律根据就是站不住脚的。
二黎提出废督裁兵为复职条件,直系军阀予以热烈响应。保定的“政情内幕”。黎进京行使总统职权
天津黎宅陷于军阀代表和政客、议员的大包围中。黎身边的策士分为急进、缓进两派:哈汉章 、饶汉祥、金永炎等一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应当立即进京复职,否则前途可能发生变化,这个机会就永远不会再来;陈宦则认为孙中山和皖奉两系军阀都别有怀抱,上台后全国仍然不能统一,只能做直系军阀的工具,不如在上台前提出一个迎合全国人民心理的大政方针,“将”直系一“军”,即使不被接受,也可以博得各方面的热烈同情,为将来上台创造有利的条件。黎在两派之间依违不定。1922年6月3日,他向曹、吴代表和高恩洪等暗示,拟请吴佩孚担任陆军总长,大力进行裁兵,必须取得“废督裁兵”的保障,才肯复职。
吴景濂公开推荐张绍曾组织内阁。张绍曾是吴佩孚的儿女亲家,这次恢复法统就是通过他来影响吴的。张绍曾听了“废督裁兵”的话,很生气地说:“你自己要上台,现在却又提出条件,这是为了什么!”陈宦把黎拉在一边悄悄说道:“我们还没有上台,他们的威风就毫不掩盖地使出来了。”
6月6日,黎宅举行谈话会,参加者有旧国会两院议长、军阀代表和各省团体代表多人。黎略致寒暄之词,就拿出一张电稿来叫大家传阅,并表示,“这个电报上面所写的,办得到我就复职;办不到呢,我和诸位今天是最后一次的会见。”说罢,他叫幕僚们代为招待来宾,就摇动着肥硕的身躯走进内室去了。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二部分第五十九章 黎元洪再任总统(3)
大家打开电报一看,上面写道,“元洪对于国会,负疚已深,纵国会诸公矜而复我,我独无愧于心乎?”“必谓恢复法统,便可立销兵气,永杜争端,虽三尺童子,未敢妄信”。“元洪当首义之时,原定军民分治,即行废督。方其孑身入都,岂不知身入危地?欲求国家统一,不得不首解兵柄,为群帅倡”。“督军诸公如果力求统一,即请俯听刍言,立释兵柄,上自巡阅,下至护军,皆克日解职,待元洪于都门之下,共筹国是。微特变形易貌之总司令不能存留,即欲划分军区,扩充疆域,变形易貌之巡阅使,尤当杜绝”。原来这个电报就是黎用以收买全国人心的“废督裁兵鱼电”鱼电所说的都是标榜自己的鬼话。根据当年事实,黎并非自动前往北京,而是在段祺瑞的监视下被逼上火车的。黎发表废督裁兵和军民分治的电报,也并非出自本人的主张,而是袁世凯授意叫他这样做,其目的在于加强个人独裁,避免“藩镇”之祸。。这个善于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早在1916年接任总统的时候,曾发表“废督裁兵”的主张,结果是将各省“将军”的名称改为“督军”,丝毫没有触及到督军制度的存废。现在重弹老调,并且进一步不许督军制度“变形易貌”,看起来这次他倒是有决心的。
吴佩孚本已决定亲身前来迎黎,因接到鱼电,终止出发。7日,他有虞电回答说:“誓以至诚赞助大计,愿奉命为前驱,作各省之先导。……组阁为元首特权,宵小谣啄,概请摒绝。”从这个电报看起来,吴佩孚响应废督裁兵也是有决心的。他后面的一段话是反对张绍曾绍组织内阁,所谓“宵小”是影射国会议长吴景濂,不许他们假借他的名义进行政治投机。同日,曹、吴还有联名电报向黎表示:“废督裁兵,锟、孚愿为首倡”。因此黎又补发一个电报:“救国大计,非可徒作空言。若公等无切实表示,不即日全体解去兵柄,则元洪不能冒昧来京。”接着,直系军阀一致发出了宏亮的声音,冯玉祥表示“废督请自隗始”,陈光远愿意首先解职,“一面收束军署各事,一面暂以个人名义维系军心”。看起来直系军阀对于废督裁兵问题也都是有诚意、有决心的。
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曹、吴对迎黎问题意见并不一致。曹虽然说过“子玉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可是“子玉虽亲,不及自己亲”,他在战胜奉系后,早就存有做总统的野心,因为吴提出迎黎复职,不得不勉强赞成。当他听到黎要裁兵废督才肯复职时,就气鼓鼓地骂道:“什么话,做现成总统还要向别人提条件!我们捧他上台,他倒叫我们下台!”曹的周围人物都主张一脚踢开这个“忘恩负义”的总统,自己到北京做临时总统,或者组织一个“行政委员会”来作为总统选举前的过渡机关。但吴再三解释说:“恢复法统是拆广东政府的台。旧国会恢复了,同时恢复旧总统,以后的事情,我们就好办得多。”曹又一次被说服了。
黎以前曾把做总统比作“跳火坑”,可是如果有“火坑”可跳,他是愿意再跳下去的。他不肯直截了当地到北京复职,只是一种假做作。当直系提出“恢复法统”的时候,黎派金永炎到湖南,请赵恒惕说服西南“联治派”一致赞成,从而促进全国统一。金回天津后,6月8日黎又派他到保定去找吴佩孚。吴说:“黄陂如果再要装腔作势,我就无能为力了。你回到天津,请他一言而决。”金即拍胸担戴,“黄陂的事情一定负责办到”,保定的事情请吴坚持到底。10日,金到天津后,黎就不再等待各省督军“先行解职”,也不再说“公等如不全体解去兵柄,则元洪不能冒昧来京”的话,而通电表示接受复职了。通电说:“……接曹、吴两巡阅使,齐、冯、阎、萧各督军等先后来电,均表赞同(指废督裁兵问题),曹、吴两使且于阳日通电首愿施行,为各省倡;并齐督军庚电,具见体国公忠。……元洪忧患余生,得闻福音,喜极以泣。……谨于本月十一日先行入都,暂行大总统职权,维持秩序。议员陆续入京之日,即为督军从容解职之时。”
三伍廷芳内阁流产。奉皖两系和西南五省对黎的态度。孙中山提出停战条件。陈光远兵败辞职,黎下令废除江西督军。卢永祥改称浙江军务善后督办。北京政府任命大批省长。废督裁兵计划彻底破产
黎到京就职后,首先写好命令任命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伍未到任前,派外交总长颜惠庆代理总理。黎的用意倒不是想在旧国会、旧总统之外再点缀一个旧总理来恢复一切旧人旧事(伍是解散国会前的最后一任总理),而是因伍在南方为孙中山所倚重,想通过他的关系促进南北统一。当天有人提醒他,伍廷芳脾气十分古怪,如果由徐世昌所任命的周内阁副署这道命令,他一定不肯接受。因此,黎又把这道命令搁下来,改派颜惠庆署理内阁总理。
6月12日,黎发表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任命颜惠庆兼外交总长,谭延辏谖褡艹ぃ馀彐谖骄艹ぃ疃π挛>艹ぃ殴莆┥套艹ぃ醭杌菸痉ㄗ艹ぃ蒲着辔逃艹ぃ滴普艹ぃ叨骱槲煌ㄗ艹ぁ5诙烂畛废窆杲馍⒐岬拿睢U饬降烂钔耆衫瓒蓝隙佬校虑安⑽凑髑蟠缶У耐猓馐潜本┱嗄昀此觳坏降氖虑椤D谖褡艹け纠淳龆ㄓ伤锖橐恋H危罄吹玫较ⅲ馕灰郧罢驹诶璧姆矫嬗攵戊魅鸲贩ǖ恼停衷谌凑驹谒镏猩降姆矫妫炊运粗埃愿呐商费雨',而谭也是黎的老朋友和西南方面的有关人物。此外阁员,张国淦是黎的老幕僚,王宠惠、黄炎培是当时的知名之士,董康、高恩洪则为洛方(吴佩孚)所欣赏的旧阁员。用吴佩孚为陆军总长,是想利用他的威望进行裁兵,并且给他以全国军权,他就不会留恋巡阅使的地位而为废督裁兵之梗了。参谋总长本来决定齐燮元,打算把他调到北京来,首先裁撒江苏督军,后来吴佩孚竭力保荐李烈钧,因此改派了李烈钧。这个内阁完全符合于黎与直系军阀的共同要求,他们都是要拆南方政府的台来达到全国统一的,因此黎与新阁员都有电报迎接伍廷芳北上组阁。黎还电邀孙中山、张謇、王士珍、靳云鹏、熊希龄五人到北京来筹商统一问题。吴佩孚除电请孙中山下野外,还邀请伍廷芳、李烈钧北来主持大计。由于吴带头推动,直系军阀发出了劝孙下野和欢迎西南人物北上的一片呼声,看上去全国统一不成问题,北方军阀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通过恢复法统、迎黎复职这套把戏,可以顺利得到。
吴佩孚于13日到北京庆贺总统复职,当天就回到保定去了。
外交团对于直系军阀所表演的戏法表示欣赏。张作霖也派沈鸿烈为代表到北京,向黎表示赞成恢复法统。皖系卢永祥等虽不承认黎是合法总统,却也承认他是事实上的总统,打来电报称为“暂行大总统职权黎”。黎自己的就职通电也不以合法总统自居,皖系承认事实上的总统,他也就满意了。这些情况,说明奉皖两系军阀都有一种妥协倾向,不过他们对北京政府仍然采取半独立的态度,这是因为北京政府控制在直系的手里,他们不得不然。
西南各省军阀早已抛弃了护法的旗帜,主张组织联省自治政府,对于恢复法统并不感觉兴趣,但也不反对黎为总统。吴佩孚早在倡议迎黎复职的时候,开玩笑似的替赵恒惕代出三个主意:一、与广东陈炯明、四川刘湘一致,赞成恢复法统;二、仍然保持自治,对南北采取中立态度;三、口是心非,摇摆不定(5月31日电报)。赵是西南各省首先推行“自治”的人物,吴希望他首先取消“自治”,并且疏通西南“联治派”采取同一行动。赵对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其实,黎上台后,贵州袁祖铭(6月3日)、四川刘湘(6月8日)、云南唐继尧(6月28日)和川军将领刘成勋(第三军)、但懋辛(第一军)、杨森(第二军)及旅长以上军官(6月9日)都有电报赞成恢复法统,对黎表示拥护。广东陈炯明虽然没有直接表示,但在致伍廷芳的电报中(6月19日)露骨地说:“国会恢复,伪府取消,护法目的已达。黄陂复职,法律之争,应候法律解释。非常国会擅举总统,恶例一开,乱及百世。炯力争无效,以此获罪。现惟仗公之力,切劝孙公敝屣尊荣,示天下以无私。”广东省议会及各团体还有通电赞成统一(6月20日),这个电报竟称黎为总统而称孙为先生。这些情况,说明西南各省军阀对于直系抱有很大的妥协性,但他们希望召开联省会议,确立联治大纲,为百年长久之计。他们同样害怕直系军阀“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希望取得割据一省的合理根据,然后赞成统一。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二部分第五十九章 黎元洪再任总统(4)
黎发表鱼电的第二天,孙中山发表宣言,对直系恢复法统表示嘉慰。他提出了三个条件:惩办祸国罪魁;保障国会安全;实行兵工制。他提出裁兵的具体计划,全国正式国军不得超过50万人。直系应立即将所部军队半数改为工兵,留待停战协定成立,其余半数,留待与全国军队同时依次改编。如能履行此项条件,则“本大总统当立饬全国罢兵”。同日发表对外宣言,要求“各国重申不干涉中国内政之旨,如承认伪新总统,仍为干涉内政,其结果更劣于承认徐世昌”。又向外报记者表示:“吴佩孚在袁世凯时代打过四川,在段祺瑞时代打过湖南。他现在向我求妥协,在他的诚意未被证明以前,北伐计划不能终止。”
黎上台后,首先撤销了对孙中山的通缉令,并于6月15日下令全国各地一律停战。这个时候,北伐军已经改道江西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