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黎上台后,首先撤销了对孙中山的通缉令,并于6月15日下令全国各地一律停战。这个时候,北伐军已经改道江西北伐,榆关又发生了直奉军的战争,北京政府的命令当然和以前一样,没有人加以理睬。黎认为南北停战是实现统一的首要步骤,因此派欧阳武前往江西,说服双方停止战争,并且加委孙中山所同意的谢远涵为江西省长(孙早已任谢为江西省长)。这些措施,首先受到北军“援赣总司令”蔡成勋的拒绝。    
    黎每天忙于发电报,邀请孙中山、陈炯明、唐绍仪、李烈钧、岑春煊、谭延辏У奖本├垂采檀蠹疲⑴纱矶嗝滞居印D诟笪侍庥胪骋晃侍馐窍嗷ス亓模岳枰欢ㄒ橥⒎甲鲎芾恚⑶已胍恍┲考坝肽戏接泄氐娜宋锢闯懦直本┱某∶妗?月15日,谭延辏П硎静痪湍谖褡艹ぁ?6日,黄炎培表示不就教育总长。他们的电报都是打给颜惠庆的,对黎的总统地位似有不承认之意。谭的电报说:“延辏Т游髂弦迨χ螅荒茔;しㄕ髡牛先嗣裰唬狈恿∽灾沃饕濉!蔽橥⒎家膊恢苯踊卮鹄瑁?月20日发出通电,认为黎的复职没有根据,不敢苟同,还说他“行将息影家园,再研灵学”。李烈钧则参加了一个联名电报,这个电报公开骂黎“叛国”,指黎和国会都是直系的傀儡。从以上这些情形看来,黎拉拢西南人物加入内阁以求促进统一的计划已经没有指望,而颜惠庆又不肯长期署理内阁总理,吴佩孚也表示不就陆军总长。黎劝吴如果不能来京,亦可“遥领”,不必坚辞,吴也不肯同意。因此,这个内阁不仅不能起促进统一的作用,甚至本身也是残破不全的内阁,不为各方所重视。    
    关于废督问题,更是一场笑话。首先实行废督的是江西。原来6月10日自动解除督军名义的陈光远,因为北伐军长驱而入,已经站脚不住,乐得借此下场。曹锟马上保荐“援赣总司令”蔡成勋继任江西督军。黎打电报给吴佩孚,希望废督从江西开始,所有赣军可以归蔡成勋节制指挥,吴对这个意见表示同意。因此,6月14日黎自称以旁听资格参加国务会议(没有表决权),建议批准陈光远辞职,派蔡成勋节制江西各军,嗣后督军如果辞职或者出缺,一概不再简派。这个建议获得通过,15日就发布了准陈辞职和派蔡节制江西各军的命令。17日又补下了废除江西督军的命令。事实上,这位节制各军的总司令就是“变形易貌”的督军,吴佩孚的同意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二个实行废督的是北京政府势力所不及的浙江。6月15日,卢永祥邀集浙江省议会及各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宣布废除督军,但又声明本人并不服从北京政府,废督后仍以第十师师长名义维持全省治安。接着,浙军第二师师长张载扬发言,师长与师长之间必须有一个联系机构,希望大家进行讨论。于是卢永祥结束了这个会议,请各团体在两天内商定善后办法,本人一定服从。第二天,浙江各团体通过了“浙江军务善后办法大纲”,这个大纲规定设立兵工督办一人,仍推现任督军担任。同一天,浙军第二师师长张载扬、北洋军第四师师长陈乐山、浙军第一师师长潘国纲联名推举卢为浙江军务善后督办,浙江各团体通电赞成。20日,卢宣布接受新职,并公布“善后纲要”七条,主要为:“自废督后,浙江境内不受任何方面干犯,以防督军制之恢复并变相督军制之发生。如其假借名义侵入本省,当本诸民意,力图抵抗。自废督之日起,在合法政府成立前,浙江一切维持原状。”    
    卢永祥曾于1920年5月23日首先倡议废督。现在废除督军而改称督办,一字之差,名异实同。卢宣布废督是对北京政府的变相独立,如果北京政府敢于变更浙江现状,他就采取武力对抗,因此这一措施引起了直系军阀的极大忿怒,准备用兵浙、沪,铲除皖系军阀的残余势力。曹、吴电请北京政府裁撤淞沪护军使,改设上海镇守使归江苏督军管辖,新任海军总司令杜锡珪准备装载苏军6000人在上海登陆,因此卢永祥、何丰林在上海颁布了戒严令。黎害怕用兵上海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曹、吴也鉴于孙皖奉三角联盟的军事力量相当强大,便又终止了用兵计划,反而授意齐燮元、杜锡珪向卢永祥、何丰林解释误会,江浙风云就是这样平息下去了。    
    另一赞成废督的是张作霖。他也承认事实上的总统,有信给黎赞成废督裁兵。事实上,东三省已经没有督军这个名称,他用“保安总司令”名义行使三省的统治权,孙烈臣、吴俊升则用“保安副司令”名义行使吉林、黑龙江的统治权。奉直两系成立停战协定后,黎打算叫张作霖用“镇威上将军”名义“办理东三省军务善后事宜”,这也就是承认他是事实上的东三省巡阅使,而发表这样一道命令,在形式上东三省就成为北京政府的管辖区,废督的省区又多了三个,黎的脸上似乎光彩得多。但因不能打通吴佩孚这一关,这道命令没有发表。    
    关于废督裁兵的问题,吴佩孚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几个军区,实际上军区长就是“变形易貌”的巡阅使,黎已在鱼电中表示反对,未便接受。由于全面废督问题有困难,黎又打算下一道先行裁兵的命令。正当其时,曹锟打来一个电报,认为督可废而兵不可裁,理由是北伐军深入江西,奉军仍图再举,各省“土匪”横行,裁兵必须推迟进行。这个电报一到,裁兵命令又搁浅了。    
    由于督不能废,兵不能裁,吴佩孚不肯接受陆军总长,黎遂在国务会议上建议设立全国裁兵委员会,以北洋派王士珍为委员长,南方李烈钧为副委员长。这个建议后来并未实现,因为内定的两个委员长都不肯前来就职,即使他们愿来,裁兵问题也是行不通的。    
    后来黎毕竟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于兼任省长的督军,裁去督军,存留省长,就用省长名义办理一省的军务善后,对于不兼省长的督军,改派为督理军务善后事宜。他打电报劝阎锡山辞去山西督军,专任山西省长,又召见新疆驻京代表,叫他劝杨增新辞去新疆督军,又拟派冯玉祥为苏豫皖“剿匪”总司令而将河南督军一职裁撤。不料山西和新疆都没有肯定回答,齐燮元反对江苏划入“剿匪”区域,这些命令又都不能发表了。    
    从6月18日到7月24日,黎下令任命高凌霨为直隶省长,张绍曾为陕西省长,张其鍠为广西省长,王永江为奉天省长,汤芗铭为湖北省长,王瑚为山东省长,韩国钧为江苏省长。原任直隶省长曹锐是曹锟的兄弟,高凌霨不敢取而代之,因此黎又改派有兵权的王承斌继任。这些命令,事前并未征求各省军阀的同意,而黎的锦囊中“废督留省长”的计划,已经泄露出去,各省军阀为了保留省长兼职作为将来废督的退步,于是纷纷嗾使各团体出面来反对新任命的省长,这七位新省长除王承斌和韩国钧外,其余五位都不能到任。    
    到了这时候,废督问题已经彻底破产,但是曹、吴还一再来电保举蔡成勋继任江西督军。黎既不敢拒绝,又不愿把江西一省仅有的废督成绩化归乌有,于是心生一计,用参陆办公处的名义派蔡“督理江西军务善后”。这个办法还是从卢永祥学来的,卢废除督军改称“军务善后督办”,督办和督理只有一字之差。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二部分第五十九章 黎元洪再任总统(5)

    废督问题,西南各省做得较为彻底,他们不仅早已废督,而且有些省废除了“变形易貌”的总司令,由省长主持一省的军民两政。但是那些坐在省长位子上的,正是以前的督军或总司令,实际上是省长督军化,只是在形式上与黎的“废督留省长”计划不谋而合而已。    
    关于裁兵问题,同样彻底破产。曹、吴电保靳云鹗升任第十四师师长(旅扩充为师),周荫人升任第十二师师长(原由陈光远兼任,陈已下台),黎认为公开发表违反裁兵原则,改由陆军部批准备案,这个问题也就用“掩耳盗铃”的方法解决了。    
    四直系保、洛两派初步“分家”。吴佩孚由保定回到洛阳    
    北洋军阀有一个习惯,做到督军可以称“帅”,做到督军以上可以称“大帅”。以前称“大帅”的,前后只有张勋、曹锟、张作霖三人。后来吴佩孚也称起“大帅”来,于是曹锟改称“老帅”,以示比大帅更高一等。自从直系战胜奉系以来,吴在保定发号施令,并不回到洛阳,而来到保定的人都是只知有大帅而不知有老帅的,曹锟酸溜溜地有些难受。黎上台前,派金永炎到保定与吴在光园密谈,并不重视曹锟,就匆匆回到天津去了。当时曹锟正因黎发表鱼电大为气忿,他的身边人乘机挑拨说,吴执意不让老帅做总统,是自己想做总统,因此捧出老黎来挡老帅的驾。曹锟的亲信人物有曹锐、边守靖(直隶省议会议长)、夏寿田(顾问)、熊炳琦(参谋长)、王毓芝(秘书长)等。曹锟的私人财产就是由曹锐经营管理的,而曹锐的儿子兼祧两房,他们的关系比一般兄弟更为亲密。可是吴佩孚最看不起曹锐,当他到天津布置追击奉军任务的时候,直隶各团体向他请愿撤换省长,他答应一定把这些意见带给老帅,后来曹锐果然不能回任,因此恨吴刺骨。曹锐经常在曹锟的耳边进谗言,说吴独断独行,目无长上,将来一定会爬在咱们的头上。“部下虽亲,究竟不及自己的兄弟亲”,所以曹、吴之间开始有了一道鸿沟。    
    黎屡次电召曹锟到北京见面,曹都托词有病不肯前往。吴单独进京庆贺总统复职,大为曹所不喜。吴推荐自己的秘书孙丹林做公府副秘书长兼内务部次长,目的在于监视黎,不让再有类似鱼电的主张发表。这位秘书经常拿吴大帅的威风吓唬人。财政总长董康、交通总长高恩洪号称洛系(吴系)红员,遇事请示吴而不请示曹。曹对这三个人都很不满意。高恩洪和孙丹林都是吴的蓬莱同乡。高由电务生做到吴的电务处长,吴在战胜奉系后初次到天津时,高到车站迎接,吴当面允许提拔他做交通总长,不料北京政府已经根据曹锟的保举任命高凌霨为交通总长,吴就向曹表示,希望调高凌霨另一位置而将交通总长让予高恩洪,借以维持本人的信用,曹答应照办。1922年6月17日,董康、高恩洪到保定来,向吴密报曹汝霖在交通总长任内有经手款项2000万元没有底账,请示如何处理,吴叫他们呈请总统依法严办。18日他们回到北京后,除由董康密呈总统外,并在国务会议上提出,下令警察厅逮捕曹汝霖,并看管其私人财产及住宅。但因曹汝霖不在北京,警察并未捉到。这一案件,颜惠庆主张慎重处理,黎却同意迅速交办,颜认为总统侵越内阁职权,气得提出辞职,因此又于21日移交法庭处理。这样一桩重大案件,曹锟事前竟一无所知。当董、高两人来到光园的时候,曹、吴两人正在聊天,高竟请曹先退,要跟吴单独谈话,曹气得站起身来大声地说:“总长的话我当然要听,可是光园是我的地方,我应当有来去的自由。”说罢,他就气冲冲地走了。后来,他在报上看见了逮捕曹汝霖的消息,便叫手下人召吴前来询问底细。吴已就寝,卫士不敢进房呼唤,曹等了半晌不见到来,不禁勃然大怒,便又派人前往光园,一定要把吴找到。吴到后问曹:“老帅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这样性急要找我。”曹竭力按下心头的怒火,讽刺地说:“你现在也是大帅了,哪里还有工夫来理我!”吴才知道曹的火气十分旺盛,只得陪着苦笑说:“我如果做错了什么,请老帅用军棍责打我,不要气坏了自己的身体。”    
    吴在保定再也呆不下去了,7月1日他回到洛阳,临行通电表示了“不干政”和“一切服从曹使”的态度。    
    五北伐军占领赣南各县。陈炯明部围攻总统府。北伐军回师靖难失败,分向福建、湖南退却。孙中山离粤赴沪    
    1922年4月下旬孙中山回到广州后,“陈家军”坚决要求复任陈炯明为广东总司令,这是大元帅威信所关的问题,当然不能接受。但是为了避免引起冲突,孙中山承认陈炯明可以用陆军总长名义接收总司令职权,并指定肇、阳、罗、高、雷、钦、廉及梧州等地为“陈家军”的防地,派叶举为粤桂边防督办以统率之。这个问题得到陈炯明的同意后,滇桂各军开到韶关,改道江西北伐,广州由第三师驻防。孙中山派古应芬等到惠州迎接陈炯明回省接收总部职权。陈有电向孙请假,对陆军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