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诎蚕甑卮砉拢挥傻闷咂鹄矗陀檬终仍诠绿ㄉ现刂氐乜哿思赶隆M跏歉錾疃冉友郏床磺謇慈耸撬挥姓酒鹕砝矗愿吲投窈莺莸刈呗@矗话丫咀磐醯囊铝欤窭嫌プ叫〖σ谎阉舷侣ダ矗⑶遗叵厮担骸霸勖羌芡橙ィ 闭馐保普孔芪裉ね踝嫜底叱隼吹鹘猓苑善鹨唤虐阉叩乖谑揭酝猓婧笥职淹蹩嗣粞荷掀担蝗牍诨橙侍孟鲁担陀新浇酢⑽庳棍搿⑼踟怪ァ⒗钛迩嗟瘸雒胬磁沤猓蹩嗣舨诺猛焉硖幼摺U允侵甭吃パ苍氖故鸬那叭尾文背ぃ跏窍秩胃笤保橇礁龆际遣茱可肀叩暮烊恕J虑榉⑸螅跆岢龃浅剩茱咳创笪鹋欢ㄒ铝钛习煺飧鍪亚砍研住⒛课薹偷木恕?7日,北京军警长官王怀庆、聂宪藩、薛之珩等纷纷到公府替赵说情,认为“罪有应得,情有可原”,结果惩办赵的命令未发表,王的辞呈也被退回。
1924年1月9日,众议院因讨论经费问题召开谈话会,由于到足法定人数,临时改开大会众议院自议长出走后,组织了行政委员会,推定行政委员25人轮流担任主席。这天担任主席的是万钧。投孙内阁的票,以250票顺利通过。原来,高凌霨久未发给国会的岁费,又在元旦日发布了改选众议院议员的命令。在投孙内阁同意票的时候,新派来的警卫队不服从主席指挥,不照章 封闭议场,却把票柜签筒封锁起来,并割断电线,以阻止投票的顺利进行。以上这些情形,激起了包括宪政党在内的全体议员的公忿,因此顺利地通过了孙内阁,以结束高代阁的命运。
孙宝琦事前并未想到自己会当内阁总理。他做税务督办,每月坐领纹银1200两,感到心满意足。当他乘车南行经过天津的时候,忽然有人把他追回来叫他组织内阁。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来,才知道这件好事是他的妹夫颜惠庆从中作成的。他满拟延揽几位知心朋友入阁,不料曹锟拿出一张名单来,上开:外交顾维钧、内务程克、财政王克敏、陆军陆锦、海军李鼎新、司法王宠惠、教育范源濂、农商颜惠庆、交通吴毓麟。孙宝琦看了这张名单,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原来“责任内阁”的全体阁员都是由“总统”指派的。他吞吞吐吐地提出了一个意见,认为王克敏在国会中有查办案,不宜提出,请改提龚心湛为财政总长,曹锟就满脸不高兴地表示不能接受。孙觉得身为内阁总理,竟要照单全收,心中也不舒服,赌气到海甸承泽园去“避嚣”。但是,当他看见颜惠庆前来劝驾的时候,又觉得总理得来不易,便又不声不响地跟随颜回进城来。
孙宝琦上台前,国会方面有人准备向曹锟施放大炮,提出10件事情加以弹劾:(1)巡阅使、督军这些官职,在宪法上并无规定;(2)王克敏扣留国会岁费不发,总统知而不问;(3)高凌霨非法撤换国会的警卫队,总统明知故纵;(4)总统包办阁员名单,违反责任内阁制;(5)疆吏公然以鸦片为礼物,赠送元首;(6)李彦青貌如冠玉,独承赏识,分桃断袖,报纸喧传;(7)去年入京,高坐黄龙专车,到京时黄土铺地,俨如皇帝;(8)溥仪颁发“上谕”,仍用“宣统”年号,议会提出质问,总统置之不理;(9)辛亥革命时,北京兵变即属曹部第三师所为,以此人而为一国元首,何以表率全国军队;(10)强迫张弧签字金法郎案,张弧不肯听从,即逐张弧下台。这是曹锟对国会过河拆桥的反响。其实,这些事情都不是曹锟的主要罪行,甚至众目昭彰的贿选总统一事,也没有写上(他们当然不会写上)。后来这颗炮弹并未打出来,其中显有不可告人之隐。
“宪法”规定任命阁员无需征求国会的同意,所以1924年1月12日曹锟将上述阁员名单发表了。
孙宝琦于1月15日宣布就职。他标榜他的内阁是“宪法”告成后的第一届正式内阁,并且提出了“奉行宪法”、“和平统一”的施政方针。他决定“出巡”各省,交换“和平统一”的意见,打算首先到江浙一带,消弭齐、卢之争,然后到西南各省,规劝孙中山和各省“联治派”赞成“和平统一”。这个计划,当时被称为“游方总理的旅行统一计划”。当他向曹锟索取30万元旅费时,被曹一口拒绝。当时,各方面对他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似乎这位高龄总理和他的前任张绍曾一样,都是神志不清的人物。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四部分第六十六章 “太上政府”吴佩孚(5)
孙宝琦一计不成,二计又生,建议召集一个“行宪会议”,邀请张作霖、卢永祥参加,以求实现统一。这个计划当时被称为“宪政统一计划”。这个建议并不是无所本的,事前他曾与卢永祥通电讨论行宪问题,卢表示可以召开会议加以讨论,他就鸡毛当令箭似的拟就了一道“行宪统一”的命令,要求曹锟盖印发表。3月11日,他又电请吴佩孚、齐燮元通电赞成这个计划,齐对此未置可否,吴佩孚对于宪法根本没有好感,特别反对宪法中关于省长民选的规定,公开指斥为“荒谬绝伦”,哪里会肯赞成召开行宪会议!此时吴还没有放弃其“和皖”“联卢”的意见1924年2月间,议员林树椿等182人提出补选副总统案,吴佩孚示意他们选举卢永祥为副总统。,但在14日回答孙宝琦的电报中,却又建议由浙江人民发起取消浙江省宪法,宣布服从国宪。此外,还说没有召开行宪会议的必要。
曹锟叫孙宝琦做国务总理,本来是看中了这位“老成练达”的旧官僚,能够百依百顺,不会像过去一样经常有府院政潮发生。自从孙上台以来,仍然以责任内阁自居,并且唠唠叨叨地提出这样一个计划,那样一套方针,曹锟不觉起了厌恶之心。孙主张遵守宪法,对于金法郎案一定要尊重国会的意见,更使曹锟耿耿于怀。此后又接连发生了几件事情。第一件,曹锟经常患病,又不喜接见宾客,因此外面有曹锟业已身死、秘不发丧的谣传。3月间,葡萄牙公使符礼德从伦敦打来电报问候曹锟的起居,说明这种谣言已经流传到国外,而国会议员也纷纷打电话向王毓芝探听虚实。曹锟叫王毓芝追究谣言的来源。王毓芝回报说,这个谣言是从总理家中传出来的:总理听信了算命人的话,认为总统不出一月就会死亡,他就可以摄行总统职权。曹锟听了这些刺耳的话,气得跳起脚来大骂“老混蛋”。孙知道曹锟对他发生了误会,曾经三次到公府,想当面解释一下,曹锟不予接见,却叫手下人回答说,“我已经死了”。第二件,孙委派陈汉第为印铸局局长,王毓芝告诉他,“总统要委派张廷谔”,孙正因自己无权支配阁员而心怀不满,现在委派国务院一个职员也要受到干涉,他不能再容忍下去了,便也粗声暴气地说:“总统这样不讲理,请他下命令免我的职,我回到税务督办的原职好了。”王毓芝把这些话转告曹锟,曹锟咬牙切齿地说:“我偏不许他回任,就是税务会办也不给。”第三件,孙和王克敏大闹意见,王赌气请假不到部。王是曹锟最信任的人,因此曹锟对孙的感情更恶化了。
此时孙想再呆下去已经是很困难的了,可是他却产生了另外一种幻想,希望曹锟给他10万元旅费,让他出国旅行,用内阁总理的名义,疏通各国同意中国召开关税会议。5月28日,他又一次到公府请求谒见,曹锟仍然推病不见。一直到这时候,他才提出辞职。曹锟因为改组内阁一时还有困难,下了一道照例慰留的指令,于是孙又得意起来,打算赶走王克敏,以便加强内阁总理的地位。6月中旬,孙、王两人的斗争更加白热化,曹锟派人告诉孙:“如果王叔鲁被你排挤掉,我也愿意下台。”孙连忙表示自己愿意下台,即于7月2日提出辞呈。他在呈文中借口因病不能继续供职,他所患的病症是“头晕目炫,肝胃不和”。有人向曹锟挑拨说,上一句指“元首不明”,下一句指直系内部分化。曹锟一连骂了几声“老混蛋”,即于次日予以批准,派顾维钧代理内阁总理。
7月5日,曹锟向国会提出了颜惠庆组织内阁的同意案,由于国会意见纷歧,内阁同意案很久没有得到解决。
四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政策到处碰壁
北京政局闹得一团糟的时候,正是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政策发展到顶点的时期。他调樊钟秀打广东,调张国信打四川,这两个都是他所收编的河南土匪。有人讽刺地说:“这不是武力统一而是匪力统一”。事实上,吴没有力量消灭河南的土匪,就把他们收编下来而又推出门去,认为“一举两得”。不料樊钟秀开到广东就投降了孙中山,张国信拒绝调动发生叛变,都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吴又把各地杂牌军一批一批地调往西南各省作战,他自己的嫡系部队却要留以对付奉系。这些杂牌军有的拒绝受调(如陕军胡景翼),有的也投降了南方而与直系为敌(如豫军常德盛部)。同一时期,吴又采取了分化西南内部的策略,如在广东利用林虎、洪兆麟,在广西利用陆荣廷、马济,在四川利用刘湘、杨森等等。这些做法,徒使自己增加了军火、军饷的负担,并未讨得便宜。
吴佩孚的第一个计划,是依靠孙传芳为主要打手,征服广东。由于福建情况复杂,孙传芳必须首先统一福建才能向外发展。1924年1月,孙军突然集中闽浙边境,当时就有孙传芳不愿攻粤而将攻浙的谣传。2月27日,孙以检阅军队为名到延平,派王永泉代理福建督理的职务。孙与王永泉是结拜弟兄,他说已经保荐王永泉继任福建督理。同时,驻省第二师第三旅卢香亭、第十二师第二十三旅李生春两部也都开拔出省。卢永祥得到情报,马上增兵常山、江山准备抵抗。当时又发生一种传说,这是孙传芳的声东击西之计,目的不在攻浙而在攻赣,蔡成勋也大起恐慌,3月3日,江西军官联名电请北京政府制止孙军攻赣。
不久盖子终于揭开了。3月6日,与孙合作的第十二师师长周荫人致函王永泉,限于3小时之内离开省城,同时,已经开出省城的卢、李两旅都将后队转为前队,由洪山桥回师向省城进发。王永泉的兵力来不及调回,无法抵抗,只得逃出福州。原来孙传芳的确是用声东击西之计,故布疑阵,使王永泉猝不及防,然后把他驱逐下台。
王永泉逃往泉州后,仍然不能立足,12日将所部交与旅长杨化昭,即日离泉赴沪。困守厦门的臧致平乘机收编了杨部,并与该部联合出兵,于3月22日攻占漳州。于是周荫人与驻闽海军司令杨树庄及广东“陈家军”联合进攻臧军,在泉州、厦门一带进行了拉锯战,4月15日臧军退出厦门。此后臧军在粤赣边境到处寻找出路,终于杀出重围开抵浙江常山、江山一带,卢永祥收编为衢州边防军,派臧致平以参议名义督率边防部队,并任杨化昭为边防司令兼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
王、臧等部解决后,5月13日北京政府任命周荫人继任福建军务督理,调任孙传芳为闽粤边防督办,这是吴佩孚叫孙传芳拨转马头进攻广东的一个步骤。可是孙传芳已经接受了齐燮元的四省攻浙计划,想向浙江发展。他不能明显地拒绝吴佩孚的命令,便于6月16日致电曹、吴,愿负平粤责任,并且煞有介事地大谈其进攻广东的战略:准备以主力由北江直趋广州,另以偏师协助“陈家军”由东江反攻,预计需要军饷300万元,枪弹500万发,3个月内可以大功告成。他明知北京政府拿不出这些军饷、军火来,便出了这个难题目,果然吴佩孚被他难倒而把攻粤计划放下来了。
吴佩孚的第二个计划,是压迫湖南取消省宪,投降北方。湖南自谭、赵战争结束后,仍然保持省宪的外壳,自居超然地位,拒绝客军假道,这对吴的武力统一政策是个严重的阻力。此时岳州、常德都在北军的控制之下,吴佩孚派岳州人葛应龙以军务处长名义,主持岳州行营事务,叫他进行破坏湖南自治的活动。葛嗾使岳州各团体通电反对省宪法,3月中旬,又在岳州代发长沙商会及湖南劣绅叶德辉赞成“和平统一”的电报。同一时期,长沙各团体却在赵恒惕的授意下,发起“湖南民众的护宪运动”,长沙“公民联合会”通电表示坚持湖南自治,长沙商会否认岳州假名冒发的筱电。叶德辉是个一贯勾结北洋派的湖南文妖,辛亥年反对清朝皇帝退位,1916年又赞成袁世凯做皇帝。此时他的老朋友章 太炎写信给湖南省议会,痛斥直系军阀自己不愿实施宪政,他们没有资格干涉湖南省宪法,这个文妖马上写了一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