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
俊?br />
炎侯面色一变,正待开口拒绝,却不防身旁的女儿盈盈立起,行至殿中深深一拜道:“陛下明鉴,臣女当年随绎兰夫人学琴,夫人曾经教导过,琴者,传五内之音,不可轻言亵渎。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陛下和各位大人若是想听臣女弹奏一曲,臣女也不敢怠慢,只求在场各位能说出此琴来历,则臣女必定奉上一曲,以为陛下和诸位大人助兴!”尽管年幼,但炎姬的谈吐流利,不卑不亢,让本来还有些担忧的炎侯阳烈畅快不已。他点头认可后,随侍炎姬的侍婢沁雪就双手捧着一具古琴出了炎侯坐席,屈膝跪于炎姬身侧。
姜离虽知炎姬有意为难,却觉心中有趣,哈哈大笑道:“好,好!果然不愧兰心蕙质之名,朕就准了!天下制琴者虽多,名琴却少,诸位卿家,倘若你们谁能说出炎姬此琴的来历,朕重重有赏!须知炎姬的琴艺虽然闻名天下,献艺的次数可是不多,大家可不要错过了这大好机会!”他又瞥了一眼练钧如,心中不由暗叹,就算在场有人能够侥幸成功,练钧如这个山野出身的少年却是不可能居于其列。不过,他本心就是不想这对少年男女搅在一起,因此转眼就将这个念头抛在了一旁。
沁雪得姜离允准后,便捧着那琴一席席走过,却只许近观,不许亵玩,此物乃是炎姬最喜的珍宝,她自是不能让那一等俗人坏了清气。不出炎姬所料,尽管那些贵公子都自负不已,却是无人得识,就连中州太宰等喜好乐理清音者也丝毫不例外,诸人都是扼腕叹息,显然是不作指望了。行至练钧如跟前时,沁雪有意多停留了片刻,她早知此人乃是中州使尊,地位尊贵非凡,却是出身山野,料想也不知道此物的珍贵,再加上早先听到自家主上在朝堂受辱,便有意出言暗讽道:“殿下,此琴之珍贵,不知千金可买否?”
练钧如睹琴思人,待听清楚沁雪的言下之意后不由大怒,他前世自幼体弱,虽然谈不上学什么经义道理,那位教授他琴艺的大儒却是享誉朝野,技艺精深之处,想必也不会逊色于炎姬的那位授业恩师绎兰夫人。不过,前世之中他也未曾习过辨琴之术,此时若是胡言乱语,不仅中了对方诡计,而且还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他思来想去,脑际突然出现了一句旷世名句,心中默念几遍之后,他便浮现出一丝颇可玩味的意味,总不能让区区一个侍女小觑了去。
“看这琴年代久远,果然是珍物。可惜啊可惜!”他突然长声叹道,“千古寥落独琴在,犹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但凡传世之琴,不惟音声品质超凡,其形制、沐漆、断纹、题款等,皆可令人品鉴玩味,此琴也是如此。世事多变,无论此琴的历代主人是否曾经大放异彩,如今也皆已作古,炎姬殿下能够得此名琴,大约也是天意!此物本君无能辨别,看来是无福消受这旷世之音了。”他言毕便现出了萧索之态,摆摆手示意沁雪退下。
第二卷 四国朝觐 第八章 驭琴
“好一句‘千古寥落独琴在,犹如老仙不死阅兴亡’!”炎姬突然击掌叹道,刚才还垂着的头突然抬了起来,眉宇间尽是熠熠神采,“使尊殿下此语和家师当年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每逢天下乱离,不少名琴尽管能够在贵人庇佑下存世,却是阅尽朝代兴亡,其中苦楚也只有它知道了!”她接过沁雪递过来的古琴,温柔地摩挲着那细密的纹理,嫣然一笑道,“虽然无人说出此琴来历,但就为了殿下那一句话,臣女便奉上一曲,也好遂了陛下心愿!”
姜离闻言神情大振,立刻高声对殿上兴奋不已的众人道:“炎姬勉为其难为大家献艺,所有人都不得喧哗吵闹。须知这本该是两三位雅士在一室之内精心赏评的,如今在这殿上奏出,便失了藉琴养心的本意!”
被他这么一说,大殿中须臾间便鸦雀无声,静默无比。只见炎姬命沁雪取出随身荷包,又焚起一炉清香,足足闭目静坐了好一阵子,方才屈指轻轻抚在琴弦上。练钧如只听耳畔传来一阵松沉低缓、宁静悠远的声音,顿时感到周身疲惫尽去,脑际间种种繁杂的情绪也逐渐远离,竟是罕有地入了定。
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种淡然的气氛,不少士大夫都闭上了眼睛,就连几位诸侯也不例外。炎侯尽管多次听爱女弹奏,此时此刻却仍旧闭目静听,体会着琴音中的那股深意。炎姬不缓不急地拨动着那一根根琴弦,完全沉醉在了那古朴的乐声中。适才练钧如的一番话令她心有所悟,因此琴声中,时有感慨苍凉之意。音声低缓处便有古远之意,音量低微处则有静逸之美,正可谓性洁净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直到此刻,炎姬才知道,自己已经真正入了抚琴之至境,而并非从前那样只在堂前徘徊不入而已。
练钧如闭目徜徉在琴声虚幻出来的世界中,心头愈发清明。他适才那句话虽是拾人牙慧,却正是发自内心的感慨。他自曾经的世界沦落到此便连遭大变,心境已经早已不是那个养尊处优却又毫无自由的皇子了,今日的朝觐上,倘若不是周侯和商侯不约而同地阻止了炎侯的发难,一场冲突便在所难免。这些执掌权柄的人又哪里会去思量,千年兴亡只是一瞬间,就是那曾经踏遍万里河山的中州初代天子,到头来也不过一杯黄土而已。
他正在那里品味着愈发苍凉的心境,却陡地感到一阵不对劲。他以前为人也并非真的恬淡,到了此地更是早已发下誓愿,又怎会轻易兴起这等寥落之感?绵绵不绝传入耳中的舒缓琴音渐渐地被他隔在了脑外,他自忖并非那等心志极其坚定的人,要做到让琴音流过心间而似水无痕,那是万万不能的,想来是他适才一时有所共鸣,沉得过深了。想到这里,他便突然睁开了双目,毫无忌惮地朝炎姬脸上打量过去。
炎姬丝毫不知道有人正在那儿饱餐秀色,仍旧是沉浸在自己一手打造的清雅和润、静远淡逸的琴音中,然而,她身后跪坐着的沁雪却只是左顾右盼,扫视着诸人神情。待到她发觉练钧如的异态时,不由大为不忿,狠狠地瞪了对方几眼后,这才不屑地收回了目光。不过是运气好一点的傻小子而已,哪里配得上她的主子,沁雪已是在心里为那个胆大妄为的少年画上了一个大墨团。
待到一曲奏完,大殿上却几乎无人发出任何话语,依旧是闭目沉醉不已。好半晌,华王姜离才第一个发话道:“朕曾经闻听,抚琴者,乃是于袅袅青烟中体味那清虚旷远之境,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好,好!炎姬,你可否告诉我等,此琴究竟来历如何,也好让在场诸人增长见识!”
炎姬淡然一笑,伸手在琴弦上连拂数下,突然传出了阵阵清微澹远之音。“此琴相传为神农所制,向来归历代琴师中技艺超群者所有。然而,虽然琴师皆以修身养性为好,却无法禁住此琴的吸引,往往暗地做出卑劣之事,久而久之,此琴上便有了杀意,沾染了血腥。家师自得此琴后,虽奏过多次,却始终无法消弭其上的无穷杀机,后来便由臣女讨要了过来,日夜以檀香清泉陪伴,希望能除其杀气,最终便成了如今的模样。此琴虽然年代久远,音质不凡,但却并非常人能够禁受,既是珍物,也是魔物,因此号曰‘逢魔’!”
一番尽是杀机的话从炎姬的口中说出,听上去就少了惊心动魄的感觉,然而,人们一想到号为天下第一琴师的绎兰夫人尚且不能驾驭此琴,目光中的好奇之色不由更浓了。不过,炎姬身为炎侯独女,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打那张琴的主意。那逢魔之琴尽管珍贵,在俗人眼中也不过死物而已,因此众人也是一笑之下将其揭过了。
炎姬却不忙着归座,又朝着御座上的华王姜离深施一礼道:“陛下,适才臣女听使尊殿下所言,似乎对琴艺很有研究,若是这几日内无事,可否允许臣女至御城请教一二?吾师曾经有言,琴道如同天道,并无止境,如今臣女得殿下一言指点,已经突破了曾经的瓶颈,因此想再借东风之力,还请陛下允准。”
这一言顿时让殿上所有人议论纷纷,连练钧如也是愣在当场。不用回头,他就已经能感受到背后伍形易的炯炯目光,而御座上的华王姜离仿佛也是疑心不已,此时此刻,他分外恼恨刚才的一时性起,为了和一个婢女怄气而惹来一场麻烦,这简直是太儿戏了。然而,炎姬已经开口,他若是明言拒绝便更加不智,只能寄希望于华王姜离的决断了。
不过,率先出言反对的却是炎侯阳烈,他万万没有想到,女儿会突然来这么一招,实在是令他乱了方寸。“启禀陛下,吾女大约是魇着了,一句戏言而已,一句戏言而已!”他一边忙不迭地离座至殿中央行礼谢罪,一边转身目视炎姬道,“使尊殿下日理万机,适才不过是偶尔指点你一句罢了,你怎可如此得寸进尺,不明道理?还不快向陛下和殿下请罪!”
炎姬却并未照父亲所言谢罪,清澈的双目直直地看着练钧如的眼睛,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她的脸上适才始终未曾出现任何表情,这一笑就如同明月破开乌云,骤然笼罩大地一般,竟和先前的琴音给人同样的感觉。
“殿下,答应还是拒绝,全在您的一念之间,臣女以为,陛下也应该是想听听您的意思。”她寸步不让地紧逼道,仿佛没有看到一旁炎侯难看的脸色,“臣女自幼习琴,已是将其作为了生命一般爱惜,因此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倘使殿下此次无暇,臣女自会在下一次再当面恭聆教益。”
这无疑是将事情说得毫无转圜余地,旁观的诸人尽管心中嫉妒,却对于炎姬的勇气深感钦佩,能够对于琴艺如此执着者,放眼天下恐怕也难寻几人。御座上的华王姜离神色复杂地看着练钧如和炎姬,许久才自失地笑道:“炎侯怕耽误了练卿的功夫,炎姬却一意欲求长进,朕实在是两边为难。练卿,你就自己决定吧,说不定只需片刻,便可令炎姬琴艺再登一步,如此我等也就能够再闻绕梁之音了!”
练钧如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将来若是他能够在中州站稳脚跟,则炎姬再托词请教,他也能顺势应付,如今却是万万不可。不说炎侯在那里心怀不满,只论满座的贵介公子,哪个不是对炎姬心怀敬慕?若是轻易应承,转瞬他就会竖起一帮敌人,自己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想到这里,他的脸上便堆满了歉意,缓缓摇了摇头道:“炎姬美意,本君心领了,只可惜本君只是略通琴理,根本谈不上指点。炎姬的琴艺独树一帜,不若游历天下以求进步,本君实在是有心无力。”
第二卷 四国朝觐 第九章 巧遇
虽然遭到一口回绝,但炎姬的面上反而现出了一缕微笑,显然不以为忤,俯身又施一礼后方才退下。炎侯却是抬头看了练钧如一眼,目光中尽是警告之意。殿上众人听过了这绕梁不绝的乐声,对于其他的歌舞献艺便都失去了兴致,草草敷衍了一阵之后方才各自退去,此时却也已经是夜半时分了。
练钧如端坐于车驾之内,脑中却仍是不住地浮现出炎姬那动人的面庞,旁的竟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发觉思绪实在混乱,他只得狠狠心将所有美好的印象都驱出脑海,一心一意地想起姜离刚才说过的话。
尽管名义上,四国诸侯都已经在今日完成了朝觐的使命,但论起时日来,这些人还要在华都城内停留很久,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盘算。适才的宴会上,华王姜离曾经轻描淡写地提起过四国质子先前的作为,尽管把罪责都归在了那些奴仆身上,但仍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出练钧如所料,暂时投鼠忌器的四方诸侯对本国质子都是严厉地斥责了一番,随后就在天子驾前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真正的举动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练钧如心中清楚,倘若没有他这个所谓使尊出世的消息,这件事情就永远不会掀上台面,至于那个魏方,则是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他正在思量间,不防马车嘎然而止,顿时一个踉跄,险些坐立不稳。身后的严修突然侧身而起,悄然护持在他的跟前,眼中已是现出了炯炯神光。难道是有人行刺?一个不好的念头突然冲上了练钧如的心头,然而,他一想到身后还有八大使令随侍,胆气又壮了起来,须知如今乃是非常时刻,又有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行刺?
“前方究竟何事?”久久不见驭者有任何反应,练钧如不由生出一股不耐,一把掀开了面前的重重帷幕。只见那回归御城的必经之路上,一驾华贵的马车正好挡在了道上,不少护卫随从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少数几人则是在上下忙活着。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个被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