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
驾车的司徒姬毓泰已是完全变了脸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大肆为练钧如造势的时候,竟会在街头公然揭出这样一件公案。由于四国实力日强,本应是处于质子身份的各国贵胄都是颇不安分,时时希望得以立功返国。而这些人都是出手阔绰的贵公子,结交起中州官员自然是轻松易行,久而久之,就连华都附近的土地也染起指来。
那些甲士可不管这拦驾的人是何等来历,他们行前就得了华王姜离严命,不能让练钧如受到一星半点损伤,因此将瘦小的中年人团团围住之后,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便冲上前来,一人拽住他的一个胳膊就往下头拖。
那中年人却仍旧不肯放弃,口中的求告之声愈加凄厉悲惨:“殿下既然出世,就该为我中州民众作主,又岂能让这些小人胡作非为?小人既然读过书,便不能继续忍气吞声,只能趁着殿下巡视之际冒死求告,请殿下为死难的百姓伸冤啊!凤头村上上下下三百二十七人,如今只剩下了二百五十二人,那些稍有姿色的女人都被人留住了!老天爷,你为什么不开开眼!……”他的声音猛地嘎然而止,原来,竟是那两个大汉粗暴地在其口中塞了一团破棉絮,只有咿咿呀呀的声音不住传来。
“通通住手!”练钧如再也无法抑制心头的愤怒,突然大喝一声道,“此人虽然行迹鲁莽,却是情有可原,先放了他!”尽管他知道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插手,但是,当他刚才不经意地瞥见人群中的反应时,却知道自己绝不能在这个时候保持沉默。他竭力回想自己当日的遭遇,面庞上已是浮现出了阴寒的杀气。没错,这是乱世,人命如草芥的乱世,然而,当着众多百姓的面,倘若他一味装聋作哑,那他这个泥菩萨就只是一尊泥菩萨,上不得台面!
他不顾身后孔懿的劝阻,示意身前的姬毓泰先行让开,便起身快步走下了车驾。孔懿见阻拦不住,连忙加紧步子上前跟着,唯恐路边有人行刺。姬毓泰本能地觉得不妥,想要开口说什么却觉得哑了词,只得目视马车旁的几个护卫好生扈从。练钧如竟是亲自走到那个中年男子身前,排开两名左右挟持的甲士,缓缓伸出了手。他并不认为对方怀着歹意,不是亲生经历,绝不可能发出那样绝望的悲号,更何况对方始终声称是一个读书人。
魏方已是完全惊呆了,他自打看了榜文后就是存了死志,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事情上达天听。当他看到甲士的斧钺时就已经闭上了眼睛,谁料最终会听到了那个喝止的声音。他茫然地抬头看着那个向自己伸出手的少年,心底顿时五味杂陈。
第一卷 惊风密雨 第十四章 悦服
魏方突然省起对方的身份,不敢握住练钧如的手,直接翻身俯伏在地。“小民冒犯殿下车驾,罪该万死,但是,华都城外流离失所的民众已经有成百上千人,请殿下慈悲为怀,替他们讨回公道,小民死而无怨!”他重重地碰头不止,额角已是血迹模糊。旁观的百姓从练钧如下马车的那一刻起就止住了喧哗,谁都想知道,这位刚刚背上使尊重责的少年究竟会如何处置这一切。
“你放心,本君既然听说了这件事情,便决计不会袖手。”仿佛是为了使对方安心一般,练钧如的语气瞬间变得无比温和,“你抬起头来回话,也让华都民众看看,敢于公然拦截本君车驾,并直言是非的是什么样的硬汉子!”他的这一句话说得格外响亮,顿时,百姓的兴致高昂了起来,后头的人都纷纷踮起脚来,想要看看那位拦驾的汉子是何方神圣。
魏方心中激动,又重重叩首后方才挺直了身体。这一次,所有人都看清了此人的面目,只见他面色黝黑,如同刀刻般的皱纹密布在额首颌间,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然而,仅仅从适才他求告时条理分明的言语中,人们便能够确定,他确实是一个读过书的人。魏方没有左顾右盼地窥视周围众人的表情,只是朗声奏道:“殿下夸奖,小民不敢当。民不与官斗,小民本不欲挑动事端。无奈那些人竟是将吾等农户视若猪狗,只得大胆冒犯殿下车驾。”
“唔,本君且问你,你是中州人士么?”练钧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语气愈发平淡,但脸上却带着仿佛不合时宜的阴沉。侍立在他身后的孔懿心中微动,不由和同伴对视了一眼,目中的惊诧显露无疑。后方的姬毓泰也是脸色铁青,此时此刻,他就担心练钧如过于沉不住气,一旦手段言语过于激烈,怕是立刻就会挑起战端。
“是,小民自然是中州人士!”魏方尽管并不知道练钧如所问何意,但他仍旧是大声答道。
“很好,中州百姓的土地被外人所占,各位应该都听清楚了。”练钧如环视左右,面上露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容,“本君闻听四国诸侯朝觐在即,分外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奇事。想四国诸侯送宗族子弟至中州,都是为了交好王室,不料想其中竟有这等卑劣之徒!强抢百姓田地,这种行径无异于强盗!”
他没有理会孔懿在耳边的提醒,又换了一种莫测高深的语气,“四国共尊天子已久,似乎从未有过如此的传闻,今日在场的应该不止中州人士,还有各国的显贵使臣夹杂其中,不知各位可曾听说过这样的奇闻?说起来,本君深知周侯开明,商侯贤德,应该不会放任这等扰民乱民之举;而炎侯豪爽,夏侯多智,其属下也应当不会有这样目无法纪的小人!”他一口气为不在场的四国诸侯都奉送了一顶高帽子,这才冷笑道,“来人,传本君之命,速去华都城外凤头村,待事实分明后,将那些打着各国名义的奸徒全部押起来,等四国诸侯朝觐之日,由他们自行问罪!”
那些本来担当护卫的甲士见练钧如突然如此发号施令,不由面面相觑。一个领头的突然发觉这位少年使尊的犀利目光朝自己射来,早就被撩拨起来的心火顿时更加旺盛,一翻身跃下马背,答应了一声后便招呼起本部人马,呼啦啦地策马奔出城去。其他人都没想到有人动作如此之快,不由全都愣在了当场。
练钧如这才勉强定下心来,他刚才突然出口下令,其中风险极大,倘若无人遵从,那这威信不免就打了一个折扣。好在魏方先前的悲号感染极大,他又早就看到不少甲士的脸上都露出了忿忿不平之色,因此便有意望向其中一人,果然收到了一点奇效。
他见人群中一时议论纷纷,又上前扶起了魏方,这一举动更是引得百姓一阵喧哗。“诸位中州父老,本君涉世未深,骤担大任怕有不称职之处,因此还请诸位多多提点。今日之事,显然是有人假托四国诸侯的名义恣意妄为,不仅害了我中州百姓,还伤了列国诸侯的威名!中州立国以来,天子居中号令天下,诸侯持镇扼守四方,此为天道,亦为人道!本君早有听说各色谣言,涉及列国权贵诸侯等极多,几乎不堪入耳。本君虽然只是粗通天下大势,却不会忘记天赋之责,若真有来犯者,当年的前车之鉴犹在!”
尽管不少百姓并不太明白练钧如的言下之意,但其中的读书人纷纷高声附和了起来,甚至还破天荒地对身边人解释一二。仅仅是片刻,人群中便爆发出阵阵欢呼,毕竟,中州百姓只是在传闻中听说过使尊之威,如今听练钧如信誓旦旦,哪有能耐追究其中真假,满心以为这位少年使尊真有传说中的大能,心中性气顿时高昂无比。
夹杂在人群中的各国谍探和使臣却都是惊疑不定,使尊数百年未曾现世,他们早就断定练钧如乃是假货,然而,他们此时竟是越看越像。不仅是因为那贴身佑护的众多使令,还有其他中州官员大异于平日的神情。就是刚才那简简单单的一些话语,奉承列国诸侯是假,警告和敲打却是真,而且言辞之间隐约可以分辨出凛然怒气。相传历代使尊虽有大能,却从未动过四方诸侯的主意,只要列国秋毫不犯,按例朝觐,则中州列国各安疆土,鲜少爆发战事。而一旦真有哪一国动了歪心思,则王军对敌时也从不留情。
练钧如满意地看着人群中的反应,这才转头吩咐甲士们保护好魏方,将其带入钦尊殿。他适才故意将列国诸侯的干系撇清,其中颇有强词夺理之处,那些小民百姓和迂腐书生也许会受骗,其他人却是应该知道言外之意。而魏方即使曾经读过书,为农户多年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敏锐,可他分明看见对方的脸上有过一丝异色,而且未曾有半点的胡搅蛮缠。只凭这一点,他便想对其详细盘问一番,不管如何,他如今并不能轻易步出钦尊殿,与其相信别人,还不如从魏方的口中套话更加牢靠。
车驾又开始重新行进,练钧如的目光扫过挤得满满当当的大街,果然发觉众人的目光有所改变。仅凭这一次的处置,要让所有人心悦诚服确实不可能,但是,只要能在众人的心中种下一点悦服的种子,那么,他这个使尊才不至于永远是傀儡。
伍形易为人不可琢磨,尽管练钧如不知道对方究竟去了哪里,但应该也是为了应付四国朝觐之事,那么,自己目前的行为举止便没有逾越本分。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谎言何时会被揭穿,然而,他曾经在藏书楼中接触到诸多使尊先辈的语录,逐渐摸清了这些人言谈举止的精要。正如华王姜离所赐佩剑一样,用之则锋芒毕露,藏之则锋芒内敛,他也应该表现出同样特质才能够取信于人。当日谒见华王姜离时,中州三右齐聚,却无一人看穿他的伪装,足可见他的身份还经得起推敲。
“殿下,今日你做得很好!”一个清冷的女声传入了他的耳畔,“属下诚心诚意地希望您能够以这种状态面对四国君侯。”练钧如倏地转过头来,目光正好抓住了孔懿脸上一闪而逝的微笑。
第一卷 惊风密雨 第十五章 祭天
什么叫做民心,什么叫做天意,练钧如终于有了深切体会。他前世身处宫中,面对的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脸孔,而在这里也是形同软禁,对于外间民众的感受,就唯有那些已然丧命的村民而已。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微笑和企盼的脸,他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畏惧,难道,他就真的必须像那伍形易所说,镇压住这天下之局?
车驾的终点是位于华都城中的灵枢之台,相传,这里曾是历代使尊和身具大能的巫者告祭天地之所。练钧如身穿黑色冠服,在众人的簇拥下一步步拾阶而上,步履却不知不觉地沉重了下来。那看似可以接天的高台,是否能真的听见天意?
灵枢之台高二十七丈,左右各八十一步,皆取极致之意。华王姜离事先便在附近设下了重重岗哨,灵枢之台上还另有宫中禁卫二十七人,以为使尊护佐。除了伍形易之外,其余七大使令尽皆随侍在练钧如身后,脸上一片肃穆。此时此刻,他们分外期待天公予以预示,相比而言,他们当初成为使令时尚且能够获得不可思议的能力,又何况练钧如?尽管曾经亲眼看见过倒在血泊中的虎头,但这些天以来,他们宁可相信练钧如才是真正的使尊,即使那也许是自欺欺人。
练钧如一振袍袖,缓缓在香案前的蒲团上跪下,恭恭敬敬地拈过一束线香。透过面前不远处的栏杆,他依稀可见下头的民众纷纷跪倒,口中都在呢喃着。这一刻的居高临下,他仿佛骤然成为了云端中的人物,俯视着尘世的芸芸众生,这突如其来的感受几乎令他动摇了起来。就在心神恍惚之际,他的心中倏地涌来一股怒意,随即便重重地咬住舌尖,这才回复了灵台清明。
情知自己刚才几乎迷失的练钧如立刻镇定心神,仰天祷祝道:“苍天在上,我练钧如在此谨诚祷祝,唯愿中州社稷永泽,百姓太平安泰。如今天下烽烟不断,祸殃朝野,望天公体察民心,还人间净土!”也不知是身后的几个使令使了什么花招,他的声线远远飘了出去,在场百姓无不听得清清楚楚,立时伏跪于地,一个个都诚心祈祷起来。这是巫蛊盛行的时代,练钧如以使尊之身亲自祭天,又有几个百姓敢不信此中关键,因此祷祝声中,十有八九都是小民百姓祈祷平安的声音。
人群中夹杂着的各国谍探却都是嗤之以鼻,四国诸侯虽然也笃信天意星象,却不信这样简单的祈祷就能上达天公,因此对于华王姜离安排的这种造势之举并不以为然。然而,仿佛是老天听到了那虔诚的祈祷,刚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阴沉了下来,间或可见隐约的电光。
湛蓝的长空中瞬间被乌云遮蔽,那铺天盖地骤袭而来雷鸣电闪顿时激起了灵枢台下的一片喧哗。几个心思机敏的谍探趁机高声叫嚷道:“天公示警,天公示警!华王无道,天谕雷公电母示警!”他们这一嚷嚷,场面顿时全然乱了,而高台之上的练钧如等人同时呆若木鸡,孔懿和其他使令心中都是轰地一声,仿佛五雷轰顶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