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做的50件事





后再不加字幕看一遍,锻炼自己的听力。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每天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收听,必要的时候可以录下来反复听。还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外语的必由之路。    
    '提示'    
    1.学外语是为自己的,不是为炫耀,因此要量力而为,不要贪多,专精为上。不要说学习其他语种,仅把英语学好学精就是非常难得的成就了。    
    2.要制定计划,并持之以恒,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办到的。    
    1.学外语需要语言环境,不能再像中学那样,和专业的人聊天你就会发现你的差距,    
    所以要重在语言的应用,多练多听多写。    
    2.最好在大一、最迟在大二考四级,因为高考时的英语基础还很扎实,稍微准备一下    
    就可以通过。时间越推后考过的希望越小,很多同学考了三四次不过,且一次比一次成绩差。    
    5.如果不是为考试,最好少做题,真正的语言和题目是两回事。我们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连语言的学习都不例外。在大学里就应该打破这些,因为,以后你要使用外语将不仅仅为了考试,同时是为了交流,只有能够灵活运用的语言才是有用的。    
    6.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和留学生交流,不要有思想负担,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于随便,虚心与诚恳会给你带来很多收获。但要注意,文化差异总是存在,例如,如果你要是练习英语口语,要注意到美国人和英国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文化和交往方式都有区别。    
    '大学故事'    
    除了精通英语,我还要学好德语    
    大学里到底有多少人在为了前途而拼命的学外语?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我知道,数量一定是令人吃惊的,至少大部分的优秀生都在这么做。有一个朋友曾经为了一个专题特意跑过很多大学,当然都是一流的学府了,与其中的佼佼者面谈,下面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小片断。    
    这个同学是浙大的,也是典型的浙大男生,聪明、勤奋、有干劲而沉稳,高考的时候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来,据说刚一到校就着手做人生规划了。朋友与这个同学约定在中午见面,可是据说这个学生上午还一直在实验室忙活。在学校的食堂里坐好后,朋友开始发话了,问他为什么会那么忙。    
    “没办法啊,事情很多的,本来专业课时间就很紧,还要到实验室作实验,剩下的时间就都分配给外语了。”他无奈地笑笑。    
    “这些事情我理解,但外语占那么大比重吗?”朋友有些不解。    
    “你知道我要为了以后考GRE做准备的,还要学德语,我的德语已经小有基础了,不过现在是最难的时候。”    
    “为什么要学德语呢?这么忙,不感觉像找罪受吗?”    
    “没办法,其实对德语也没多少了解,但我知道,在我们这个领域德国的学术水平非常高,以后我可以考虑去德国读书。”    
    朋友听了,不禁感叹,如今这样勤奋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第一部分8.学会独处,学会宽容

    一位大学新生入学后,老师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要把大学想得过于美好,你很快就会感到孤独,所以要先学会独处。”这位同学听了十分奇怪,偌大的校园里到处都是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在他们中间怎么会感到孤独呢。没过多久她就深切地体会到了老师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当欢闹的迎新生活动结束,当好奇与新鲜感慢慢退去,她遇到了许多从未遇到的事情,发现了许多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她无法自己解决,又不好向别人倾诉,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堆事情需要做,无人有闲暇顾及到她。她知道了繁花的后面是无语的寂寞,喧嚣的背后是难耐的孤独。    
    这种状态是令人痛苦的,这种生活是无法承受的,因此,有一段时间她心烦意乱,无心做任何事。于是,她开始到处寻找答案。她阅读,她写作,她跑步……一个人的日子里,她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居所,她开始了一生当中最长时间的独自思索,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状态,甚至发现独处竟然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孤独时可以独处,寂寞时也可以独处;但孤独却不是寂寞。独处不是回避,而是一种信念的坚持;独处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一种面对自我的思索。    
    名作家、艺术家赵二呆先生认为:“谈人,生是非;论事,多争执;情浓,有麻烦;曲高,无知音;故人宜独处。”    
    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学会和大自然独处,和生命独处,和自己独处。学会独处的人,心智才能够成熟;学会独处的人,心胸才能够豁达;学会独处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深邃。    
    繁花落下留在枝头的是果实胚胎,潮水退却后留在海滩的是斑斓海贝。当你学会独处的时候并喜欢读出的时候,你会发觉自己正在长大,正在走向成熟。    
    和独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是宽容。    
    大学里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说着各种方言,做事情各有自己成长地的风格,而完全属于个人的习惯更是多种多样。从前大家是在一个地区读中学,不管怎样,文化认同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都不是很大,现在,环境已经变得混杂,一切都需要重新建立。    
    建立的基础就是承认差异,相互宽容。    
    差异总是无处不在的,正因为有差异,我们才求同,才会有结成集体的欲望。可是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有冲突,生活上的差别是最基本的,而最难于调和的则是文化差异与思维观念上的差异。因为大家的成长环境不同,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除了宽容与尊重以外,别无他法。    
    在大学里,每个学生是在不同的院系接受不同的教育,总会因为思考方式和习惯的差别而各执己见。在生活中,每个同学都会采取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有的人很时尚,有的人很阳光,有的人很另类,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的与大家格格不入。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生活的方式也是多姿多彩,只要不影响他人,只要不危害社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权利。不从众、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正是个性化、多样性的体现,安全没有必要强求一致,也没有必需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社会学会了宽容,我们也应该学会宽容。对有洁癖的、脾气怪异的同学,对梳长发、扎耳钉的男生,对形形色色的同学,你完全可以对之报以微笑,他们亦是这生活舞台上的亮丽风景,你应该接纳,应该欣赏。    
    经过大学,我们学会了独处与宽容,我们体会了差异的广泛和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学会了综合地考虑一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作出判断。这就是大学送给我们的相当沉重的礼物吧。    
    '提示'    
    为自己寻找一个独处空间    
    1.为自己找一个独处的空间,一个僻静的屋角,一棵浓郁的老树,一泓清泉的岸边……    
    总之一个不被大家知道、不被别人打扰的地方,作为你心灵栖息的屋宇,作为梳理心情的场所。    
    2.如果你累了,倦了,受委屈了,做错事了,犹豫了,怀疑了,悲伤了,那就躲避千    
    万双敏锐的眼睛,寻找一片自我的天空,无谓自我形象,尽情放纵,享受自由和快乐!    
    3.当你觉得需要聆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候,你尽可以对你周围的人大声说:对不起,    
    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他们一定会理解你的。    
    '大学故事'    
    校园生活随感    
    岁月如烟,一转眼就到了大三。濡湿逝去的日子,打开记忆的结,留在心中的故事如此短促而美丽。    
    那年九月,离开了雾霭朦胧的南国,怀着一种青春的冲动进入了梦中的大学校园。似乎还是昨日,在父母温暖的臂湾里疯一样地盼望着成长。瞬间,生活的现实就摆在了我的面前。军训、早操,拎着饭盒去食堂,和陌生的室友开始了新的磨合,在流动的教室里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坐位……有时烦心的事迫使我随时拨通了家中的电话,可那头传来的不再是“你必须……”而是“你认为……”,我开始蓦然醒悟——我应该独立生活了!    
    我学着不再拒绝新环境带来的寂寞与孤独,成长的心告诉我怎样学会适应。于是,每一个夜阑更静的晚上,我便把寂寞和孤独放在心里细细研读。我渐渐地学会了深刻、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忍让,开始接触人生的意义。用我没有城府的思想去思考人生、思考永恒与短暂,体会生活的珍贵与无奈。往事已随风散去,人生不能后退,只能向前。十八岁那年我似乎长大了。    
    那是个有雨的周末,周末的校园总有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我漫无目的地躺在床上翻看一本叫《星雨》的影视杂志。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分,斑驳的树影与温柔的路灯有着别样的风情。学校广播站响起了悠扬的乐曲,点播栏目有一首《祝福》,那是叶倩文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词写得极美,有油画般的意境。歌声中播音员亲切地说:“经管学院的阿颜,你的一位朋友为你送上这首歌,愿你的心灵永远如百合一般纯洁,愿你的笑容永远如星辰一样明亮。”我不由得怔住了。    
    这首歌竟然是送给我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相信会有人愿意为一个小草一样平凡、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女孩子送来这么美丽的歌声和祝福。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希望,而那些感动和希望又是那么长久地陪伴我度过了许许多多苦读的日子。    
    我托老乡在校广播站找到了那张点歌卡,看着上面的字迹,泪水止不住地滴落下来。我清楚地回忆起因为一次晚自习与抢占我“固定”坐位的女同学曾发生的不愉快。我开始理解了“宽容”的含义。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是那样漫长和曲折,因了那句“心灵永如百合一样纯洁”的祝福,总觉得自己应该更谦让些,优秀些,让温暖和关怀去消融不快的世事。    
    总在图书馆选一个清静的角落,坐下,翻开书本。累了,便翻动大脑中的书页,一幕幕的风景便在眼前涌现,翻动。    
    大三,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看看大一、大二的弟弟妹妹们一脸的天真稚气,一脸的意气风发,一脸的踌躇满志,我落寞。看大四的师姐师哥们夹着书,脚步匆匆,神情恍惚,诚惶诚恐,落寞与惶惑之间,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种感觉和方式。    
    索性,埋头读“圣贤书”,找“黄金屋”、找“颜如玉”,找着找着,我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感觉——沉静。    
    沉静中我发现了许多“风景”。    
    沉静中总喜欢一个人有意无意地在校园的大路小径上痴痴漫步,欣赏那些或熟悉或新鲜的小景:开满如云般白兰花儿的玉兰园;静静地充满寓意的校园雕塑;那不知何时出现在校园的蓝色风景线——一只只蓝色的果皮箱,一杆杆蓝色的路牌。还有一段时间,我站在网球场边,看那些运动员矫健地跳跃。甚至还独自到浦江边,听浦江上游轮唱晚,看浦江上空的皎皎明月和交辉的灯火。生活多像一个空旷的舞台,它需要玉兰、果皮箱,也需要明月和闪烁着的灯柱。    
    沉静中,心中的风景也日益多了起来,对书的渴求便也一日胜似一日。    
    赵颜/文


第一部分9.发现自己的潜能

    做一件充满挑战的事,以便发现自己的潜能    
    站在清晨的窗口,看着操场上正在训练的那些年轻的生命,心儿也不由得跟着飞腾起来。并不喜欢运动的你为什么不能尝试着练习1500米的长跑呢?    
    学校礼堂前的揭示板上贴着一张大红的海报:舞动青春街舞大赛,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从小就爱蹦蹦跳跳的你,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你有没有艺术细胞呢?    
    校园局域网的文学网站上,正举办“大一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的有奖征文,一向以才女自称的你,为什么不把心中装得满满的想法和思绪放到网上让它们飞翔呢?    
    短短的大学四年,只不过是步入社会的跳板。十年寒窗磨一剑,在这转瞬即逝的人生小站,与其随波逐流,被生存和生活的重担所压倒,还不如对自己做出挑战,尽力一搏。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凌云壮志八斗才,天高地阔任去来。    
    大学里的机会多得很,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向人生要求得多点,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