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3-图说-开国大帝





    在秦始皇修建的众多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当数阿房宫。“法天则地”是秦人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阿房宫也同样是这一原则下的大手笔。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谓,属之咸阳。”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项羽火烧阿房宫时,“火三月不灭”。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    
    封建帝王生前都要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做规划,秦始皇也不例外。秦始皇在13岁刚即位时,就开始在骊山为自己修造坟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营建工程大规模进行,前后经营38年之久,直到秦始皇死时,工程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的骊山陵墓依骊山而建,高50米,周长2公里,像座山陵一样,故称骊山陵墓。    
    最近探测资料表明,秦始皇在骊山陵修建的地宫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6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比现在封土面积大得多。地宫由厚约4米的宫墙围护,宫墙由细绳纹青砖砌成。陵墓的东、西、北三面都有通向地宫的通道,用黑炉土、棕色土、黄土等混合成的五色土回填夯实。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贵,徒藏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即使秦始皇死后的陪葬兵马俑也堪称世界奇观,1974年至今发掘的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规模很大,仅一号坑就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 260平方米,约埋有6 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    
    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宏大工程,用去了精壮劳力140余万人,加上北筑长城、南戍五岭、修驰道、造离宫,以及其他兵役杂役,常年动用民力多达300余万,丁男全被发征服役,部分丁女也裹入服役队伍。沉重的兵役、徭役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同时,人民还要将收获物的2/3缴作赋税。秦王朝的横征暴敛使得海内虚耗,民穷财尽。    
    秦自孝公以来奉行法家学说,法家尚刑。秦始皇推崇法家,用刑残酷,杀人如麻,使秦国的残暴统治达到高峰。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为了防止六国遗民叛乱,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到都城咸阳,令工匠销毁。秦始皇还采纳李斯建议,规定一人犯死罪,亲族一起处死,叫作“族诛”;一家犯法,邻里同罪,叫作“连坐”。人民随时都会被指控犯法,被罚做苦役,或者斩脚、割鼻、处死。百姓动不动就被官吏判为犯法,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大批无辜者被判为刑徒去服苦役,路上行人半数都是囚犯,长城脚下、阿房宫中、骊山墓旁以及五岭路上,处处如此。秦国已经不是昔日的秦国,它已经是一座巨大的人间地狱,百姓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一直对秦恨之入骨的六国贵族首当其冲,他们多次派人入宫暗杀秦始皇。士人得不到任用,纷纷指责秦的统治政策。广大百姓刚刚脱离战争之苦,但秦的暴政又引起了他们对故国的怀念,纷纷诅咒秦始皇早死,秦朝速亡。


《图说…开国大帝》  秦始皇嬴政向东求仙 寿终归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不仅希望皇位能万世万代地传下去,而且他还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他曾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至东海中求神仙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秦始皇还好大喜功,先后5次大规模巡游,沿途刻石颂德,以昭示自己的不朽之功。但秦始皇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出巡回来的路上。    
    皇帝驾崩后,为了防止皇子们争夺皇位而导致天下大乱,丞相李斯封锁了消息,将秦始皇的尸首放在车里继续向咸阳赶路,但热天中尸体开始腐烂,散发出臭气。为了掩盖真相,李斯让每辆车上都装一石鲍鱼,用鱼臭掩盖尸体的腐臭。    
    赵高为了自己专权,竟借扶苏不喜欢李斯的事实来蛊惑李斯,二人一起篡改诏书,让胡亥继承了皇位,同时假造圣旨让扶苏自尽。胡亥即位后称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骊山墓中。墓高50丈,按照规定,皇帝的墓可以建9丈高,但至高无上的皇帝陵墓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百姓的墓,不但要称为“坟”,还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触犯法律,要受处罚。    
    秦始皇的骊山墓室建得非常豪华。由于墓室很深,会有泉水渗进,为防止墓室遭泉水的长年浸泡,便用铜汁浇铸墓室。墓顶则用无数珠宝镶嵌,形成日月星辰的模样,底部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墓室里还有文武百官排列两边,一切都仿照秦始皇在世时的样子设置。据说,为了防止偷盗破坏,墓中设有机关,如有人进入,弓箭会自动发射。    
    秦二世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仅仅三年,秦二世便被赵高所杀。暴乱中的秦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秦始皇13岁即位,22岁亲政,接着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秦王朝的命运是短暂的,它仅存15年,就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


《图说…开国大帝》  汉高祖刘邦郡国并行 重农抑商

    出身布衣,却在群雄逐鹿中独占鳌头,使一代枭雄西楚霸王自刎江边;与民休养,轻徭薄赋,开创西汉王朝两百年基业;一个精明的政治领袖,一个富于神秘色彩的帝王……


《图说…开国大帝》  汉高祖刘邦无赖少年 玉汝于成

    公元前209年,由于秦始皇的残暴统治,民怨沸腾,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起义。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种政治势力也借机蜂起,逐鹿中原,全国各地燃起了反秦的烈火。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字季,小名刘季,兄弟四人中排行第四,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刘邦所处的时代,是从诸侯混战走向统一,又从统一走向分裂的时代。他目睹了诸侯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也曾经为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四海而欢呼过。    
    刘邦生性豪爽,自幼不太喜欢读书,喜做大,好吹牛,但对人乐善好施。由于他不喜欢从事劳动,不如哥哥会经营,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30岁时,做了泗水的亭长,因重感情,讲义气,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夫人是单父吕公的女儿,他们俩还是吕公撮合的。有一天,县里的官吏来拜贺吕公,当时萧何负责收受贺礼,他向来客宣布:“凡贺礼不满一千钱,都坐在堂下。”刘邦也是贺客之一,他根本没带钱,却和萧何开玩笑说:“我贺钱一万。”    
    有人去告诉吕公,吕公听说了,急急忙忙赶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气宇轩昂,与众不同,非常喜欢,马上请其上席就座,交谈甚欢,非常投缘。酒后,吕公还盛情将他留下,并且提出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刘邦喜出望外,回家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他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后来的吕后。他们生了汉惠帝和鲁元公主。    
    一天,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刘邦的妻子吕氏要水喝,吕氏满足了他的要求并给他盛了碗饭。老人吃喝完了讨好地说她是一副贵人相。等老人走后,她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异常兴奋,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又讨好地说他的夫人和女儿是贵人相,而刘邦的面相更是贵不可言。    
    不久,秦始皇修骊山墓,动用了大批劳力,刘邦也受命押送刑徒到骊山。在押送的路上,刑徒们陆续逃亡。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他喝了些酒,然后悄悄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刑徒们发现刘邦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救了他们一命,非常感激。他们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走,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便带领大家逃亡。传说刘邦他们没走多远,前面负责开路的人就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大蛇拦路,没法通行。刘邦训斥说:“我们这些勇士行路,没什么好害怕的!”他扒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果然见一条蛇横在路中间,他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见一个老太太哭,问她为什么哭,老太太说有人把她的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她说她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都认为是老太太说谎,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后,心中暗喜,以后便常常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刘邦杀了那条蛇,又听说了那种神异之事,就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是赤帝的儿子转世,他预感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刘邦带着那些愿意跟从他的刑徒逃亡到芒砀山区,藏了起来。据吕氏说,吕氏和其他人去寻找刘邦,却常常能够很快找到。刘邦觉得很奇怪,问她原因,吕氏说:“你藏身的地方,天空上经常有五彩祥云,所以我很快就能找到。”刘邦异常兴奋,把此事向人们悄悄宣传。借助这些传说,刘邦在当时的威信不断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豪杰。    
    秦朝的残暴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起义军攻占了陈县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很多百姓都把县令杀了投靠陈胜。沛县的县令害怕了,就想主动投诚。萧何、曹参担心县衙里其他人不同意,就建议县令到社会上召集几百人挟持其他官员。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此时,刘邦已经聚集了几百人马,便带人赶回沛县。但是县令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自己不好控制局面,危及自己在沛县的地位,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推荐刘邦的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这时已经聚集了好几百人,他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捍卫自己的家乡。因为众多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非常不满,于是,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刘邦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刘邦在攻打胡陵、方与后,即回来驻守丰邑。


《图说…开国大帝》  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 关中称王

    在刘邦起兵的同时,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    
    公元前208年,陈胜手下大将周章率军攻打戏水。燕、赵、齐、魏各国都自立为王。    
    但秦朝泗川郡监名叫平的率兵包围了丰邑。两天之后,刘邦率众出城与秦军交战,打败了秦军。刘邦命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领部队到薛县去。泗川郡守壮在薛县被打败,逃到戚县,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抓获泗川郡守壮并杀了他。刘邦把军队撤到亢父,一直到方与,没有发生战斗。陈王胜派魏国人周市来夺取土地。周市派人告诉雍齿说:“丰邑是过去魏国国都迁来的地方,现在魏地已经平定的有几十座城,你如果归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驻守丰邑。如果不归降,我就要屠戮丰邑。”雍齿本来就不愿意归属于刘邦,等到魏国来招降了,立刻就反叛了刘邦,为魏国守卫丰邑。刘邦带兵攻打丰邑,没有攻下,后因生病退兵回到沛县。听说东阳县的宁君、秦嘉立景驹做了代理王,驻守在留县,于是刘邦前去投奔他,想向他借兵去攻打丰邑。这时候秦朝将领章邯正在追击陈胜的军队,章邯的别将司马带兵向北平定楚地,屠戮了相县,到了砀县。东阳宁君、刘邦领兵向西,和章邯的别将司马在萧县西交战,战势不利,就退回来收集兵卒聚集在留县,然后带兵攻打砀县,三天就攻下此城。于是刘邦聚集砀县的兵卒共五六千人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