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十字(没看,但一共有3部)
骇。此刻若从高空鸟瞰,会发现虽然周颖思认为船会被东黑水沟的洋流带往北方,但对头浪猛抵销海流的力量,反而让船几乎滞留原处,甚至略略往南边退了一些。这并不奇怪,每至冬日季风旺盛之际,强劲的东北季风甚至能够掀起持续大浪而阻断流经台湾海峡的黑潮支流,迫使其南退。
来不及思索这些问题,变故突生。艏桅杆虽然已经放倒,并且以桅索系紧固定,但在海浪拍击下,缆索慢慢松开。只是天色昏暗,谁也没注意艏桅杆正慢慢移动。当接续几个大浪来时,缆索终于承受不住而整个绷开,桅杆顺势向外扫出,不但击破船舷,还将一名水手硬生生扫出船外。众水手无不惊呼。共同闪过心里的念头是,大海之中又将多一个冤魂了。周颖慧见状,赶忙趋前察看,想要看看能否救他。天可怜见,那水手尚未沦为波臣,而是紧紧拉住桅杆上的缆索,吊在水面之上。但浪涛汹涌,船只摇晃,桅杆又左右摆动,似要将他甩下,真是命悬一线。态势很明显了,若没人去救他,这可怜的水手肯定撑不过去,终将坠落水面。只是要救他,必得爬过湿滑又晃动的桅杆,稍有不慎,救人不成还得赔上自己一条命。所以一干水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水手挣扎。束手无策地听着风雨中传来他微弱的呼救声,分外让人心酸,竟有水手痛哭的。
周颖慧本是热血男儿,哪能无动于衷!当下就要揉身而上,爬过去救他。此刻周颖思已经安顿好易亨衢,走上甲板来。见此光景,大声喝止周颖慧的冲动行为。
“守朴,你不要命了吗?”
“大哥,我不能见死不救。”话声未落,周颖慧已经四肢紧抱桅杆,准备空手去救那可怜的水手。而此言一出,登时获得水手们的好感。不过也让水手们对周颖思这船主有所怨怼,怪他冷血。
“混蛋!我没说要阻止你救人。不过暴虎冯河,绝非智者所为。”嘴里开骂,手却抄起一条缆索,结成环抛给周颖慧。然后说:“套在腰际,大哥拉着你。”同时还命令水手们尽速将桅杆系牢,避免晃动,减少周颖慧和那水手的危险。周颖慧心中感动,对周颖思点点头,然后将绳索系在腰间,缓缓爬向桅杆尽处。
甲板上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看着周颖慧缓缓接近那命悬一线的水手。当周颖慧爬到一半处,突然一个浪头袭来,将两人通通淹没。众人一阵惊呼,不过人的意志力真是顽强。浪头过去后,只见周颖慧头低着同树獭般四肢紧抱桅杆,而那水手知道有人来救后,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缠在桅索之上。等到浪头过去,周颖慧继续爬行。看在每个人眼里,那每一秒都是和死神搏斗,每一秒都像一个钟头一样长。
终于爬到桅杆尽处,周颖慧想要伸手去拉那水手。可恨不够距离,就差那么一点。受困水手露出那从庆幸到绝望的眼神,直让周颖慧一阵心酸。冲动之下,竟然反身用双脚勾住桅杆,就往海面栽下去,试图用双手抓住那水手。这抓是抓到了,但船被浪涛抛上抛下,想单凭一双腿勾住湿滑的桅杆,还要凭借腰力将人拉起,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眼看周颖慧似乎就要和哪水手一起坠落水面,众人无不惊呼。周颖思见到弟弟这般莽撞,面色大变,手中绳索下意识拉紧。也不知道是这一拉让周颖慧真的就跌下去,还是周颖慧已经跌下后才拉的。总之,周颖慧和那水手就这样落水,生死未卜。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海商》 第六节 八里夯
更新时间2006…3…1 16:52:00 字数:0
周颖思见堂弟落海,悲呼一声后,便奋力收回绳索。过了一会,只见有两颗人头冒出水面,顷刻间又被浪头淹没。甲板上其它水手此刻也过来帮忙拉绳索,只盼能有一线机会能够救回两人。终于,两人已经被拉近船身,只是载沉载浮,不知道生死。自幼和颖慧一起长大又陪他一同练武的周家家生子小厮潘国生,系上绳索,翻身跃入海中,准备要将颖慧和那水手拖上来。船上拉,水下托,费了一番功夫才将两人送上甲板。天可怜见,两人除了灌饱海水外,就是多了些碰撞瘀青而已。船上众人见此,无不庆幸二人死里逃生。当整船人都在兴奋之际,却没有人发现,此刻海上风雨已歇,星月慢慢探出脸来了。不知不觉中,船已经横越凶险的黑水沟,伴着月色被浪涌温柔地摇晃着。与自然搏斗过的一干人等,现下无不精疲力竭。身为船主的周颖思让总铺师熬煮老姜汤和准备夜宵给水手们去寒解饥,然后决定今夜休息,只留下值更水手瞭望,不再前进。
晨曦唤醒了船,暖暖冬阳伴随和风,真是适宜海上行船的天气。拜完妈祖的周颖思与掌管针路的两位火长一番商讨后,决定取正东南方位前行。张满帆后,船便徐徐前进。不多时,瞭望的水手便回报远处似有岛屿。周颖思偕同颖慧、易亨衢和李二趋前眺望。只见原本模糊景象,随着逐渐靠近而愈来愈清晰。从海天一线到青翠岛屿,然后分辨出两山之间的一澳海湾,夹岸树林历历在目。
“那海湾应该便是淡水洋了!蕃社八里夯就在南岸。”李二兴奋地说道。
“淡水洋?”周颖慧昨天才死里逃生,却不改性急本性。
“是的,二船主。淡水洋其实是一大河河口,阔约五、六里。以往行船,我们都在那处取用淡水。淡水洋南北两岸都有蕃社,南岸有八里夯社,就在海滨处,水深足以泊船。北岸蕃社较多,但不在海滨而在山坡林深处。”李二不无炫耀地侃侃而谈,诉说着他的见闻。
“所以透过这些蕃社能够换得磺花啰?”周颖思念兹在兹的还是硫磺。
“是的,船主。我与八里夯社的头人略有交情,请他传出话去,自会有蕃人载来磺花交易。”李二恭敬地回话。
“你说水深足以泊船,就连这两千斛海船也行吗?”周颖思略带疑问地询问。
“这………。”李二支唔无法回答。
周颖思见状,知道李二不清楚。这也不能怪他,李二平素所用之船,不过百余石,吃水较浅,哪会顾及水深几许!于是叫来大舢舨〈船上搭载的小型平底船,作为交通之用,但此处系指管理舢舨的水手。〉,准备在淡水洋口外碇泊,然后放下舢舨。周颖思命颖慧带领李二、潘国生与数名水手搭乘舢舨往淡水洋前去,沿途用结记绳索测量水深,找出航路后再指引大船进入。
从外海往淡水洋内看,先见到一排排大山造成的高耸山脉,草木蔚然成林。进入河口处后,望见南岸有低矮山陵,周颖慧出言相问,李二解说道:“那是八里夯山,蕃社便在山麓海滨处。”周颖慧点点头,未再细问,只是凝神观望。见山有高草、竹丛、树林,山麓处有村落,知道那就是八里夯社。完成航道简易测量而确认大船确实可以碇泊邻近八里夯社的避风水域后,舢舨就折返回大船报讯。
大船缓缓驶近淡水河口的天然港澳,惊动了八里夯社的凯达格兰族。从不曾见过如此巨大船舶的原住民,拿起弓箭、长矛等武器,三三两两地隐蔽在水滨灌木或竹林之后,警觉地监视着。终于,大船在距离岸边约十余尺处抛锚碇泊。之后,李二一马当先跳上舢舨,领着周颖思、周颖慧,及数名水手向岸边划去。李二在舢舨上便以蕃语大声呼喊,告诉八里夯社的原住民们说,他们是来交换货物的。听得此言,又见只有一条小船靠岸,八里夯社的原住民们才放下原本瞄准周颖思一行人的弓箭,缓步走出掩蔽处,聚集在水滨,等着舢舨靠岸。
舢舨还未停妥系泊,李二便挥舞着双手跳上岸去,嘴里几哩咕噜地不知说些什么。只见他拉着一位状似头目者的手,还不时指指点点周颖思一行人与碇泊稍远处的大船。那头目点点头,便往舢舨走来。此时,周颖思等人也都全部上岸,往那头目与李二处走去。
“大船主,这位便是八里夯社的头人,苏贡‧;哈里苏〈Tsugun Harisu,意指黑色的老鹰〉。我刚刚已经告诉他说您是要来交换硫磺与其它货物的,他同意派出使者发出讯息,让其它蕃社的人来这里交易。”
“如此甚好。代我转告苏贡先生,为了感谢他的帮助,我将致赠三匹棉布、一担食盐,当作给他的见面礼。”
周颖思说完后,回头挥挥手,让第二艘舢舨也上岸,并让水手取出三匹棉布和一担食盐,当场就交给苏贡。苏贡摸着细致的棉布,非常高兴,转身对属下大声宣布事情。众蕃欢呼一声后,苏贡又对周颖思说了一些话。
周颖思完全不了解苏贡的话,便询问李二:“李二,这苏贡说些什么?”
“大船主,苏贡对蕃人说:『来自海上的客人,送给我们细致的白布,让我们可以裁制衣服,送给我们盐,让我们可以腌制鹿肉。我们应该要用鹿和酒来招待朋友』。然后苏贡邀请您今晚到社里面作客。”
“原来如此!请代我谢谢苏贡先生的好意,并告诉他我一定会参加的。”
※※※
血红的夕阳慢慢沉入海中,周颖思交代留守大船的水手务必严加戒备后,便领着周颖慧、易亨衢,还有担任通译的李二和六个武艺不错的水手一同前往八里夯社参加接风宴会。
一行人横越一道水沟后,便进入村落内,而村落中心是个广场,由许多奇怪的房舍围成的。周颖思一行人暗自称奇,因为八里夯社的房子是他们从所未见的。蕃人的房子是高架于地面之上,前后各有一处门户,架有约一人高的梯子方便上下出入。房舍的墙壁与地板是木料与竹子作成的,呈长条形。屋顶用茅草覆盖,看起来就像是一条翻覆过来的船一样。这样的房屋结构与南洋所习见的“干栏式建筑”相似,亦曾见于千年之前的中国东南水泽地区,只是到了宋代,此种建筑形式根本不复存在于中国,也无怪乎周颖思这行人要啧啧称奇了。
广场中央已经燃起簼火,四周蹲坐着许多蕃人欢唱歌曲,旁边还有一些妇女用石块驾着陶罐烹煮着食物。苏贡以饰有野猪牙与禽羽的蓝布缠头,戴着以铜钱、兽牙、琉璃珠串成的项链,身上裹着不知道用什么动物的毛织成的毯子,赤着双足,站立于簼火之前迎接周颖思一行人。周颖思带着赶忙上前两步,向苏贡表示谢意,并把随行水手挑来的两瓮荔枝酒,置于苏贡身前,说是为今晚宴会助兴的。
八里夯社地处河海交会处,又常年与闽浙商人有交易关系,或多或少也了解了一些汉人风俗。以往八里夯社人以带血半生食为主,不过今日却将鹿肉烤熟,又以海滩随处可见的硕大文蛤煮汤款客。菜肴之中则多为采集渔猎而来的鱼虾蟹贝和山间野菜。族人载歌载舞,只是言语不通,让周颖思一行人有点无趣,只得埋头大嚼。周颖思心系硫磺,便透过李二与苏贡交谈,打探一些讯息。
“苏贡酋长,请问你可知道硫磺产于何处?”周颖思试探地问。
“那些黄色的土在大屯山上的溪流河谷之中。据我所知,金包里、奇哩岸、大屯、内北投、麻少翁等社都有人在挖你所说的硫磺矿土。”
苏贡不假思索便回答了周颖思的问题。原本周颖思还以为苏贡会想要从中牟利而有所保留,却没想到蕃人天真烂漫,少有诈欺之事,直言相告,让周颖思深感惊奇,也略感羞愧。当下便敬苏贡一碗荔枝酒,并对苏贡表示,日后载来荔枝酒将全数批发予八里夯社转卖给其它蕃社。诸蕃好酒,然蕃人自酿酒以口嚼黍米而后令其发酵得之,不单产量有限,亦不醇厚。周颖思所带来的荔枝酒虽非上品,却也胜过黍米酒多多。八里夯人本擅贸易,不过此处不产硫磺,原本以为这趟和周颖思的交易将无利可图,但现下有荔枝酒这样的货物,哪能够不欢喜!于是两人约定,日后以一张上等鹿皮或中等鹿皮两张换一石荔枝酒的价格交易。
之一
更新时间2004…9…7 11:41:00 字数:0
虽然回来宋朝,来到汴京城已经三年了,可是石越还没有细细品味过这座在十一世纪上世界上最繁华壮丽的城市。往返于白水潭学院与朝廷,碌碌于勾心斗角的政治,坐在马车中行,东京繁华不过浮光掠影匆匆便过。
三年过来了,虽然还称不上功成,但也早已经成为名声赫赫的人物,隐然间领袖天下仕子,负国人之重望。可如今这一场风波,又将他到风尖浪口。
石越在心底叹息着,说不出是烦恼还是厌倦,突然间想起已经许久没有去桑家了,一种对家庭温情的眷恋让他暂时撇开了眼下之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