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阎崇年等名家演讲录:发现你的心灵
己的懒惰找个借口。我现在在学校里当老师,我是搞现代文学研究的,我研究的是经典的现代文学,是鲁迅、茅盾、曹禺、老舍、郭沫若等人。我为什么去研究武侠顺便管了人家的闲事呢?原因很复杂,不该我管的事情我去管,是因为没有人管这个事情,是因为管辖范围、管辖职责出了问题,产生很多人越界维护路段。这是我和武侠的关系。
武侠与现代文学有关系。现代文学是做什么的?现代文学不是风花雪月,现在大家不知道大学里的学者、中文系的人是干什么的,社会上的人以为中文系就是风花雪月、咬文嚼字、舞文弄墨的,他们从中学的语文课出发去想象中文系。比如当年我考北大中文系的时候,我的父亲非常不理解,他说你上了大学还要学语文呀!天下还有你不认识的字吗?你还要学多少字呀?老人家以为学语文就是学习不认识的字。大部分人不知道中文系是做什么的,在北大有个做招生咨询的开放日,我看到很多家长在各个系的小摊面前来来往往,但到中文系小摊前的家长寥寥无几,有几个家长从中文系的小摊前匆匆走过,一个家长说:〃中文系?中文系是做什么的?〃另一个家长说:〃中文系就是念小说的,历史系就是讲故事的。〃我给他们补充了一句:〃哲学系就是看风水的。〃
我们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大学里的专业是干什么的,他们容易望文生义,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指导自己孩子的命运。他们可能认为金融系就是赚钱的,管理系就是当官的,他们其实不知道金融系是帮助有钱人数钞票的,管理系是给别人当孙子的。社会和大学的隔膜太多。一方面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并不低,我们的大学水平是比较高的,而我们国家落后在大众的层面,我们很多城市现在搞市民讲堂,我对此很赞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水平体现在普通大众的水平,那些精英的水平我国早就已经很高了,有鲁迅、巴金、茅盾这样高水平文学作家的国家是不多的。美国很强大,但连半个鲁迅都没有,美国的作家和思想家与鲁迅一比都浅薄得很。但它强大在哪儿呢?它平均水平高,普通市民的水平比我们普通市民的水平要高,所以他们没有鲁迅无所谓。我们有一个鲁迅,那么有多少人懂得鲁迅呢?大家是如何接触鲁迅的呢?是通过上学。如果不是中学语文课本里选了几篇鲁迅的课文,谁会去图书馆找《鲁迅全集》来看呢。你们有过这样的冲动吗?没有。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没有这样的意识:我没事了,我现在工作了,我现在有自由时间了,我要把《鲁迅全集》读下来。全国有多少这样的老百姓?没有。全国如果有十分之一这样的老百姓,中国早就强大起来了,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五四〃时提出民主与科学,差不多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社会层面、大众层面的民主与科学意识还这么不如人意,还这么差。一方面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上天了,另一方面我们又有非常愚昧的理念,为什么落差那么大?是因为很多人不接触高科技,不接触高深思想,但不能怨群众,因为那些东西本来就太高深,本来就很多人都不懂,我们国家缺乏一个转换机制,缺乏把高深思想、理论转化成大多数民众能够接受的这样的一个机制。有人说:〃你为什么要去讲课?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呢?在学校能算你的科研成就?〃那当年鲁迅为何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呢?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向民众普及一些高深的思想,鲁迅自己的影响效果不强。我们今天的学生一上学就有鲁迅的课文,而当年鲁迅的书出版时有多少读者呢?那时鲁迅的书出版也就印几千本,几千本在当时是不小的数字,可以保证赚钱,但几千本在中国算是什么数量呢?
中国有四五亿人口,只几千人上万个人读过鲁迅的书有什么用。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还是靠互相启蒙。这个社会是大家在呼呼沉睡,社会进步很慢。老百姓是怎么接受民主与科学的呢?国家如何慢慢前进?大部分老百姓民主与科学的意识如何来的?显然不是从鲁迅、郭沫若、茅盾来的,而是从比他们水平要低的作家来的,从张恨水来的,老百姓不读《彷徨》但读《啼笑因缘》,《啼笑因缘》改编成各种文艺形式。张恨水是全国最著名的作家,鲁迅并不是著名作家,鲁迅是作家最佩服的作家,老百姓大多数不知道鲁迅是谁,后来知道也是教科书告诉我们他是最牛的人,大家都知道张恨水。张恨水在重庆过五十大寿时,老舍写了一篇文章,说:〃张恨水是全国惟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老舍是新闻界读者最多的作家,但在全国拥有最大批读者的是张恨水。尽管大家没有读过鲁迅,但读了张恨水就知道包办婚姻是不对的,是会产生悲剧的,要自由恋爱,军阀是罪恶的,要以人为本,这些思想通过他的文学来传播。
我们国家大众文学的这块十分落后、十分薄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原因很复杂。我们国家一惯看不起大众,我们的知识分子总是以精英自命,这与我们的传统有关。很多人不读书,一部分人读书后把自己和大众区别开来,读书人变成一个很神圣的东西,读书人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和西方是不一样的,我清楚地知道和西方在哪些方面有差距:我们差在中间的层次,西方认为读书和吃饭一样很普通,所以他们并不一定有专门的书房;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搞一个专门的书房,把读书看成是像沐浴焚香一样,搞得很神秘;西方人在书房厕所里到处摆着书。我在卫生间摆了很多书看,很多人认为我不尊重那些书,但我认为人最喜欢的书才摆在卫生间,在最需要愉快时才会读这些书,不要把这些书搞得那么神圣高雅。在1949年以前即现代文学时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是张恨水,共产党看到这一点,培养了自己的张恨水,培养了赵树理、孙犁这样的作家。
鲁迅固然好,鲁迅是我们的旗帜,但鲁迅的东西是需要转化的,大多数人看不懂,连鲁迅的母亲都看不懂鲁迅,鲁迅是启蒙者,但连自己的母亲都启蒙不了。鲁迅批判张恨水,说他尽写些无聊的三角恋爱故事,可是鲁迅的母亲最爱读的小说就是张恨水的小说,鲁迅很无奈,他在日记中写他多次为母亲购买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每有新书出来,鲁迅都是消费者之一。
鲁迅的朋友回忆在鲁迅家与鲁迅的母亲聊天,鲁迅的母亲很高兴,对鲁迅说:〃唉,你不是也写小说吗?把你的小说拿过来给我看看。〃鲁迅拿了本《呐喊》给母亲看,里面是一些短篇小说,很容易看,鲁迅的母亲读完之后把书一扔说:〃这有什么意思,这不都是咱们家乡的那些破事嘛。〃鲁迅听后很扫兴,他母亲不喜欢读他的书,但老太太很平常的两句话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使鲁迅思考如何创作老百姓喜欢看的书。老太太第一句话是〃这有什么意思〃,说明老百姓要读有意思的书,思想深刻的书没有意思就不能传播,第一要有意思。
老太太第二句说〃这不都是咱们家乡那些破事嘛〃,大家不愿意读普通的大家都见过的事,老百姓要读没见过的奇怪的书,用中国的术语叫做传奇,张爱玲有本书就叫《传奇》,老百姓要读传奇,不要读平平常常的自己的生活。原来有个笑话说作家是把你的事情写出来再卖给你,大家不喜欢这样的作家,老百姓要看个自己向往的,生活里没有的梦,《啼笑因缘》就是老百姓轻易不能经历的。张恨水的作品没有很深刻的文化蕴涵,启蒙不能太高,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启蒙知识分子,启蒙高层次的人,高层次的人读了鲁迅会豁然开朗。现代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毛泽东做了精辟的总结:〃我们必须创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老百姓喜闻乐见不是迎合老百姓,而是思想为老百姓接受,大家才能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强大。我们看看西方文艺,拿势力最强大的美国来说,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全部是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毛泽东说我们要创作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科学的、大众的作品,美国人没有学过毛泽东的讲话,但美国人实践非常好,美国建立的就是美国气派、美国作风,为美国全体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美国没有中宣部,但在好莱坞的影响下团结起来、万众一心,认为自己国家是强大的,别的国家不是流氓就是乞丐。
国家有力量体现在是否万众一心,通过这样一个艺术手段,现代文学的任务是凝聚你的国民。中文系是干天下大事的,担负着改造民族灵魂的核心任务,中文系分工很多,整体上担负着民族灵魂改造的大任。
第31节:武侠与人文素养(2)
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张恨水写的通俗小说是以言情小说为主,到1949年以后华人圈里占统治地位的不再是言情小说而是武侠小说。整个华人文学圈1949年之前最著名的作家是张恨水,1949年之后最著名的作家就是金庸。金庸的知名度已经远远超过张恨水,不能保证每个华人都知道张恨水,但我们可以保证有华人的地方金庸就是个常用词,就是个大家都能听懂的词。走遍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只要谈金庸,两个人就会找到共同话题。过去列宁说:〃工人阶级走到世界各地,唱起《国际歌》就会找到阶级兄弟。〃金庸就是华人的《国际歌》。读金庸所起到的重要的政治利益是大多数金庸读者没有预料到的。金庸小说的兴起是在冷战时期,在前几十年的兴起是在海峡两岸水火不容的时候,共产党、国民党都把对方描写成人间地狱,我们要解放台湾,台湾要光复大陆,老天爷恰好给中国留下了香港这块地方,恰恰给金庸施展的舞台。金庸在大陆受了教育,香港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他写出了超越冷战之上的东西,在世界华人圈内蔓延开来。华人读后才知道:〃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原来我们和郭靖、黄蓉是一伙的。〃被冷战所束缚的思想打开了,海峡的分裂造成人心的分裂,现在看了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才知道我们是中国人,知道政治分裂是短暂的,金庸在政治上整合了中国。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构造了文化中国的版图,随着他笔下的人物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好像抚摸着祖国的身体一样,金庸的作品是最好的爱国主义读本。有那么多所谓精英人士打击、压抑通俗文学,认为自己是高雅而人家是低俗的,为何说人家是低俗的呢?通俗小说内有打架的,所谓高雅的作品中就没有写打架的吗?通俗小说有三角恋爱而所谓高雅的作品中就没有三角恋爱吗?通俗小说有性描写而所谓高雅文学中就没有性描写吗?拿不出任何证据说明人家的作品比你的作品低俗,读者多不代表低俗。其实它背后有意识形态的斗争,金庸所起的作用是爱国主义。一些少数精英文学我不敢说是汉奸文学,但有相当一部分是想方设法诋毁中国文化贬低中国文化,说中国的文化一切不如人。这样的文学变成影视作品后发挥了更大的影响。武侠文学所涉及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对于普通人,读武侠小说有什么好处?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养的,我们整个社会提出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从十多年前出现人文精神之争之后,〃人文〃成为常用词,到底什么叫〃人文〃,大家都说不清楚。说不清楚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人文素养在我理解不是指点头哈腰、文质彬彬,说话温文尔雅、虚头巴脑的礼节,那叫礼教,恰恰是我们〃五四〃要打掉的东西。礼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友爱、尊重,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不是与古人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是有联系有发展的。如何发展现代人,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民族国家,对待全人类,对待自然界?这些的综合是我们的人文素养。我们现在讲的人文精神让学者们说就麻烦了,学者们会把任何一件事情搞出好几百种解释,不是专业人士可以不看学者的东西,会越看越糊涂,因为他们的理论总在变化。
人文精神首先是人的精神,人处在进化的链条上,脱离了一般动物但仍保持动物性,他在向神性进发但还不是神,人性是处在兽性和神性之间。修养高的人焕发出更多的神性,我们说的革命先烈、大圣贤,就散发出神性。过去我们对毛主席搞个人崇拜,因为毛泽东身上神性的东西比较多,我们容易忽略他凡人的东西。我们对坏人咬牙切齿是因为我们看到他更多的兽性。任何人处在进化的链条上,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性,主要是讲人兽之别。人和普通动物的区别,让不同的专家来讲有不同的标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