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阎崇年等名家演讲录:发现你的心灵
上大学,学费我来包。〃小伙子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秀,真的考上了最好的医学院,议员兑现诺言供他上学直到从医学院毕业。从此以后大家天各一方彼此没有什么消息。事情过去了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丘吉尔在摩洛哥得了严重的肺炎,生命垂危,大家到处去找能医治的药,最后发现两年前有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医生发明了一种新药。丘吉尔用了这种新药后奇迹般地好了。亚历山大·弗莱明就是当年苏格兰乡村的那个小伙子,而议员恰恰是丘吉尔的父亲。不是每个人帮助了他人,现世报马上就转到他的父亲、儿子、亲人身上,但每个人应享受帮助他人的快乐,享受我们的生命力量。一个人就像太阳一样把温暖辐射出去照耀他人,举手之劳帮助他人,他内心的快乐是巨大的,也许不需要回报,但是久而久之地帮助他人,社会就形成一种习惯。我在欧洲发现每个不认识的异国人都在冲彼此微笑,过来脸色冷漠的人可能是我的同胞,我们不习惯在异地他乡看到中国人后很高兴地问他是从哪里来的,而恰恰是异乡人在打招呼。大家可能有这种经历,在酒店坐电梯,有可能每个人都是冷冷的,但只要有一个人问〃您到几层?〃就会有人说到几层,然后说〃到了〃、〃谢谢〃。有的时候,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整个的风俗到一次电梯中的相遇,其实只需要一个人作为引子首先打破僵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获得爱,希望我们表达爱,但谁都不开这个金口,谁都不做第一个。什么是仁者?〃仁〃绝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思维中,它应当转化成一种行动,也就是说让你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无私地放射出去;用你自己的微笑、你自己的阳光去影响周围的人,这就是〃仁者〃。仁者会有很多的忧伤吗?其实所谓忧伤对一个人来说是相对的。破了一寸长的口子叫大伤还是小伤?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那里可能疼一个星期,哭一个星期,一个粗粗拉拉的小伙子,打场篮球划个口子可能还不知道受了伤。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忧患我们可能会面对失业,面对离异,面对朋友的背叛,面对和孩子的代沟,面对所有的问题权且把它看成是一寸长的口子,这些事情人人可能遇得到,但每个生命个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心理机制上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小伙子?这通过我们拓展自己完成人的修炼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孔子简单的两个字:爱人。爱人容易吗?我们真的能把这种爱传递出去吗?其实大家可以试试看。〃智〃无非就是知人,真正用心地去了解他人、懂得他人。张爱玲在写给胡兰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是什么?真正的懂得并不容易,大家可能觉得有很多人大家在一起可以做朋友,甚至有很多人可以做夫妻,大家相处一生,但是相互之间并不懂得。而真正的慈悲,我们需要有智慧的悲悯,能够宽容、体谅,能够以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真正和善地去善待他人,这个前提就是要懂得。这个世界真正的大智慧不在于学知识,而在于了解人。
老子曾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你能打败别人,说明你很有力量。但如果你能打败自己,才能说明你是强者,也就是超越。如果你能够了解他人,只能说你有智慧,但是如果洞悉自己的内心,有一种生命觉悟的建立,才能说你是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我们了解也是从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开始,这样的话,智者就可以少了很多的〃惑〃。〃惑〃是什么呀?上面是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我们世界的迷惑缘何而来?或者这样或者那样是当今世界的多元选择,下面的〃心〃字是说心底足够大就托住了选择,知道何去何从。如果你的心是苍白的、渺小的,你会被庞大的物质选择压垮,甚至不知所终。可以说在丰富物质选择的时代,内心有定力、有准则的人会面临幸福的生活,而内心没有定力和准则的人面临的就是一场纷乱的灾难。就像你看了那么多的牙膏广告,你知道买哪支牙膏好呀?迷惑不见得只是人生的选择,你确定买哪个牌子的牙膏,面对广告没有自己的分析都会陷入迷惑。什么叫知人?什么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了解自己的内心,真正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来说〃智者不惑〃,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知表象下的真实。
第4节:发现你的心灵(4)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名医叫扁鹊,他和华佗并称是中国最好的神医。有一天魏文帝问扁鹊说:〃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个都是学医的,那么你说说你家兄弟医术的高低。〃扁鹊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家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自己的医术是最糟糕的。魏文帝很吃惊,说:〃谁知道你大哥、二哥是谁呀?你可是名扬天下的神医呀?〃扁鹊从容不迫地应道:〃我大哥医术之高,是在一个人没得病的时候看出这个人的征兆,他的能力是防患于未然,大家都认为他不会治病,因为病没有发起来,所以他没有任何名气。我二哥能治小病,一个人病在初期用药把病压下去,能治小病的人就名传乡里。我医术差到只能治大病,这个人的病全发起来,等到我去的时候就要动刀,就要用猛药,把这个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其实这样的医生医术是最低的。〃这是扁鹊自谦,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能做到宠辱不惊吗?我们能做到一个人在名扬天下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弱项吗?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在哪里吗?也就是说做一个真智者,不迷惑,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未来,你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在哪儿。
什么叫勇者无惧呢?其实这种勇敢更多取决于心灵的勇敢,这种能力有时不表现为剑拔弩张、盛气凌人,它表现为一种云淡风清、从容不迫。从容在今天其实特别奢侈,大家会说时间多紧呀,我们会说我们只争朝夕,来得及从容吗?从容是内心的一种状态,个人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气度,即在生活中不要急功近利地直追结论,而去享受通向结论长长的过程。
我在丽江古城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我走在街道上,我走路的脚步匆忙惯了,还保持在北京的样子,当地电视台的何台长陪着我,我们想着赶快把事情办完。我看见前面有三个纳西族的大妈,走路特别慢,一条路被三个老太太堵死了,我和何台长过不去。何台长用纳西语和大妈说:〃借个路过去。〃有一个老太太从夕阳中转过头说了一句话,已经习惯我们生活节奏的何台长〃啊〃了一声就停下了。老太太悠闲地说:〃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都在往一个地方去,快走也是走,慢走也是走,干吗不慢慢走呢?〃什么是人的一生?人的一生是让我们的机遇充满问号,当我们充满问号并且用心面对的时候是需要勇敢的。希望平衡的人说让我少一点问号少一点未知数,但一个自信和勇敢的人会说多给我一些挑战吧,我能应对。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宽度。人的一生少则七八十年多则八九十年,也就这样而已吧。生命究竟是条小溪还是条大河,由宽度决定。我们能做的事情是缔结河床的两岸,让自己尽量宽广,这种宽广也是一种勇气。
我曾经在《〈论语〉心得》里讲过一个来自于日本禅宗的故事,网上很多人都在传这个茶师的故事。这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他原本是懦弱的、不勇敢的、不懂得任何武功的,但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茶艺师。主人离不开他,主人去京师办事非要带着他,他说如果遇到浪人向我挑战怎么办,主人让他打扮成武士,他战战兢兢跟着主人到了京城。主人出去办事,茶师出去就碰到一个浪人,浪人要比剑,茶师说不懂武艺,浪人说不是武士却穿着这身衣服就是侮辱了武士,我还是要杀死你。茶师说自己有很多事还没有办完,办完事下午再去找他。然后茶师直奔京城的大武馆,见到武馆的主人求主人教他一样死得最体面的方法,他说自己是一个茶师,遇到了挑衅。主人请他泡杯便茶,他想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泡茶,做得极其沉静从容,一套做得完完整整,做好奉给武馆主人。武馆主人说:〃这是我人生中喝到的最好的茶。我可以告诉你不必死了,你去吧,你就用现在泡茶的心去面对浪人。我只告诉你这一句话。〃茶师去了,到的时候发现浪人已经等着了。浪人气焰嚣张地说:〃我们开始比武。〃他笑笑看看对方,说不用着急,端下帽子整整齐齐放在旁边,把外衣脱下来整整齐齐叠好压在帽子下面,把袖口、裤腿、腰带系好,始终面带微笑、气定神闲。浪人的表情越来越害怕,心里越来越没底,不知道对手有多强。气焰微妙地此消彼长,到最后一刻,茶师把身上仅有的佩剑抽出来暴喝一声停在那儿,对面的浪人给他跪下了,说:〃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这是个禅宗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真正的勇敢有时候并不表现在外在的力量,而表现在内心表现出的信念和整个人带出的气息。我们为什么和很多朋友交往中会说气场特别强,我们用全身心和大家沟通、交流。我自己是搞传播学的,传播学中有一个统计,用语言能表达、交流的信息只占整个信息的38%,剩下的62%是我们称为负语言系统的东西。负语言系统是一个人的表情、姿态、眉语之间流露的神情、体态、身边无形的气场。什么样的人具有心灵上的勇敢?这种勇敢是坦荡的、无私的,所以才无畏,应当是自内而外散发出的信心。
第5节:发现你的心灵(5)
孟夫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叫浩然之气?就是将天地之气含蕴于心。庄子说天地精神能够进入自己的内心,当你能够做到这一步时,孟夫子说的那种浩然之气就充乎其中、溢乎其貌、洞乎其颜,一个人举手投足、言辞之间都有胸中的气息流荡出来,那个气息不是个人的,而是天地精华,是古往今来凝聚起来的。我相信一个人修炼内心是可以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的。孔夫子说完这三句话之后,学生一笑说:〃夫子自当。〃即〃老师你说的这三句话说的就是你自己呀〃。孔子为什么是万世师表?他并不喜欢长篇大论地和学生讨论,行动胜于言辞,用他的话说是〃先行其言而后行之〃,先把你说的话做了,然后再淡淡地说就行了,不要先夸下海口说下大话。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乎仁。〃一个真正仁义的人内心是刚毅的,表面上言辞是谨慎的,一个总在喋喋不休放出豪言的人往往是少有仁义的。也就是说内心的仁、智、勇应当是行为的延伸而不是口头的姿态,这种延伸能够让我们了解一生走过什么样的路,去加强自己心中最缺少的东西。如果这是衡定人生的准则,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儒家思想对整个人生的纵向坐标又是怎么设定的呢?孔子说:〃我年十五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简单描述,我们每个人都要穿越这样的阶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上我们真的能做到迈过每一个门槛时都能够印证自己心中的坐标吗?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令自己满意吗?我们先放下这样一个人生坐标系,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兄弟两个人,深更半夜远足归家,背着重重的行囊,他们家住在80层的楼上。到了楼下,他们看到一张贴了很长时间的告示,说电梯维修,这天12点以后电梯停运,两个人背着行囊到家时已经过了电梯运行的时间。怎么办呀?那也得回家呀,年轻呀,向上走吧。两个人背着大包向上走,走到20层时感觉太累了,想把背包存到20层,电梯运行时再回去取。卸下行囊后人轻松了,意气风发、身轻如燕向上走。走到40层时不拿东西也累了,两个人互相抱怨,争吵起来。吵吵闹闹间又爬了20层,到了60层,两个人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感觉不远了,两个人放慢脚步慢慢爬,又爬了最后20层。终于站到80层的门口,两个人面面相觑,觉得忘了点什么,想来想去想起钥匙放在20层的背包里。这是人的一生的寓言,我们每一个人初上路时,我们的行囊中有对世界的渴望、憧憬、梦想,有很多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有一番鸿图大志,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传奇。我们背着行囊意气风发走到20层人生20岁面对社会,要安身立命,要作为独立的社会的人走出去,这个时候人开始觉得疲惫,当社会用规则给你重压和挑战时,你开始想将背包中的浪漫、梦想先存下来,等有朝一日发达了再回来取,梦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