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阎崇年等名家演讲录:发现你的心灵
鄙缁嵊霉嬖蚋阒匮购吞粽绞保憧枷虢嘲械睦寺⒚蜗胂却嫦吕矗扔谐蝗辗⒋锪嗽倩乩慈。蜗胫沼幸惶旎崾迪郑蚁惹嵘砩下罚绱硕选H缓笪颐强疾饺肴松闹心杲锥危叩?0岁而立之年,家和职位都有了,人就更累了。往40岁走时人又想着如何提升自己,40岁时上有老下有小,人心开始不平衡,人到中年时经常会有生活对不起自己的感觉,这是种无名火,不知道该向谁发泄,反正身边有谁就向谁发泄,可能两个人互相抱怨。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漫画,一个老板有无名火,随便叫来一个职员骂了一顿;职员很委屈,但不敢和老板发火。职员气呼呼地回家,看见老婆把老婆骂了一顿;老婆很委屈,看见孩子又把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不敢说什么,一生气出去了,出去看见一只小狗,把狗揍了顿;狗气呼呼的看见一只猫,就追咬猫;猫很委屈,就去追耗子……我们的生活就在这种无名火的轮转中,这就是40岁到60岁的抱怨,这个时候觉得年华已老,人生苦短,人快要退休了。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59岁现象〃?就是觉得时不我待,如果再不捞一点,晚境更凄凉。这个阶段人是不堪重负的,人内心是有积怨的,无名火不断宣泄出来。60岁退休后感觉人生的路不太长了,慢慢走了,没有什么抱怨了,但也没有激情了,又沉默地走完20级台阶。80岁面对人生的这扇门,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怅然若失,想着这一生丢失了什么,想着20岁的钥匙已经留在了20岁,已经没有机会再下去取它了。人的一生走过来是为了什么呢?你背着行囊一直想把梦想像风筝一样放出来,一直期望激情能像江河湖海一样奔涌成诗,你希望自己做一个人生传奇。但是我们做了吗?我们这一生,就在匆忙中完成了所有人应当完成的事情,惟独不可能成为自己,因为你丢了你自己的钥匙。这是一个寓言,也像我们自己的一辈子,我们到最后会想一切终究是为什么呀。与其到人生终点叹息、后悔,不如早一点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卡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
第6节:发现你的心灵(6)
为什么在人生的每一段上有一个目标?〃年十五治于学〃,人开始学习了,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呢?当今这个学习型的社会,有一个概念,我自己很喜欢,叫做〃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现在有很多读书的孩子,包括选专业的时候,选什么样的职业可以让自己终其一生为其奋斗?怎样用你自己的行为、知识作为生产力去改变社会呢?你学习什么东西才能让它不沉迷在信息阵中而是转化为有效价值呢?今天的信息用孔子的话来讲叫做〃过犹不及〃,我们今天不是信息贫乏而是信息过剩,选择一个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人生的坐标上选对一条路就会幸福一生。我愿意和大家探讨一下我自己的心得,我现在专门做影视研究,来讲《论语》、《庄子》,网上很多朋友质疑说:〃她有什么资格讲这个呀?〃我原来是学古典文学的硕士,后来媒体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为何读硕士时要学古典文学而读博士时学影视传播,这两个专业风马牛不相及。我想跟大家讲讲,我为何会这样做?我选硕士专业时才20岁,人在年轻时需要让自己有文化的根基,需要了解自己的血脉源头在哪里,需要有一种内心的定力和修养去面对这个世界,所以那时我选这样一种专业去深入研读。人在年轻时学的东西其实不会作为外在的职业方式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思维判断存在,因为那些言辞已经刻在血液里,你是不用去背的,你也不会再忘。为何我读博士时选择影视传媒呢?我想人真正的职业是可以为社会做事,不应止于心而应鉴于行,知识分子是有行动传统的,孔子为何一生奔走列国?他一生奔走列国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顺利,他希望用行动为社会做点事。一个人要想真正自信必须要看到自己的业绩,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年十五治于学〃要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置身前沿选择一个行业,它可以成全你,而由于你的优秀最后能够成全这个行当,选对一个行当会找到一种奢侈的幸福。你去工作的时候享受工作,现在有几个人在享受工作?选择工作在年轻时是非常重要的。
〃三十而立〃,〃立〃是什么?也许我们没有获得一个外在的建功立业的机会,30岁在今天还嫌太小,但在内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坐标,这是我所理解的〃立〃,就是内心知道我怎么活了。我个人的体验是30岁以前我用加法生活,30岁以后我用减法生活,这是我在30岁上最明显的变化。所谓加法,一个年轻的孩子到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积累名誉、知识、财富、情感,不断地往自己的生命里累积,但是人生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的心灵空间也需要腾空,就如同电脑硬盘需要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件。什么是我说的减法生活呢?就是人到了而立之年,有理由活得更勇敢,你可以拒绝一些你不想交往的朋友、不想去应付的应酬,你可以拒绝一些你不愿违心获得的名誉和财富,你对世界可以说〃不〃,这又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两个字〃从容〃上来了。你成天奔波于各种不想做的事之间,浪费的不止是时间,而是生命的品质。违心是难受的,强颜欢笑和很屈辱地喝下一杯酒,或者一定要阿谀奉承夸一个你内心很鄙夷的人,或者你牵挂亲人不断看表还要应酬一个长话连篇的朋友,我们能从容吗?我们失去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里的一份自信和坦然。〃而立〃是人早点明确心中想要的是什么,对不喜欢的东西淡淡地说不。
〃四十不惑〃更难了,这并不简单地只需要年龄阅历的增长。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是一种外在学业的累积,是一种信息储备,智慧是内心的悟性、反省。〃觉〃是一个瞬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一句话怦然动心是〃觉〃。〃悟〃是一个过程,是人慢慢感受、阐发,用自己的经验点化那些经典。为什么一开始我说我只敢说半部《论语》,我还有后半辈子再去看,到后半辈子我会觉得现在我说的话是年少轻狂,我连半部都没有读透。所以一个有悟性的人生首先具备的素质,就是要反省。不惑的人一定是经常反省的,不惑还在于你面对这个世界,当你成长得更强大的时候,你有理由对世界做出一些逆向思维的选择,不要完全按照世界给你制定的规则行事。人从二三十岁往上走的时候,都想抓住社会中的很多机遇。很多人问我如何理解命运,我说我理解的命运是先天的性格、后天的价值取向加上客观的机遇。先天的性格会决定这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他行动的方式;后天的价值观决定这个人的取与舍,小舍小得,不舍而不得,一定是先舍而后得,所以价值观决定取舍;客观的机遇是成全这两点的外在条件。问题是客观条件来的时候,有些循规蹈矩的人会陷入迷惑,因为你不知道它是谁。韩国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怪物,前脸长满头发,后脑勺是秃的,所以它迎着你走过来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它是谁,它走过你身边时你突然知道它是谁了,伸手一抓,它过去了。这个怪物的名字就叫机遇,机遇永远是前脸长头发后面秃的。我们能抓住机遇吗?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挑战惯性的创造性思维。公民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取决于逆向思维,一开始就不要循规蹈矩。
第7节:发现你的心灵(7)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电信公司招聘一个工作很简单的发报员,这个岗位的要求是懂得一种密码发电的方式。有很多蓝领工人可以胜任,所以去应聘,但应聘的工作环境很嘈杂,在电信公司巨大的办公室里,闹闹哄哄的,有多种电波,很多人在打电话,好几十人穿梭着办公。有两排椅子,里面有一个小门,面试的人要坐着等着进入小门。面试的人接到指令坐在那儿等,等了两三个小时,没有人出来叫他们,他们忍受着嘈杂坐着。这时来了一位迟到的小伙子,小伙子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位置了,他就在旁边静静地站着,突然他直奔小门推门而入。十分钟后人力资源的主管带着小伙子出来对所有人说,这个位置已经由这个小伙子获得了。这些人非常不平衡,人力资源主管说出一个秘密:〃其实从你们坐在这里的那一刻开始,在整个嘈杂的电波中一直有一个密码在发送一句话’如果你听到这句话,请直接进入小门’。〃所有的人都把它当成一种噪音没有用心倾听,只有小伙子听懂了,他推门说:〃我就是来应聘发报员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到一种知识,掌握一种技能,并不意味着你在这个世界上足够安身立命。在世界上最大的营销是营销自己,我们可能不是项目经理,我们可以用做项目经理的心态去完成一个项目,即人生的目标。项目经理的身份是需要我们不惑的。人其实需要多方面的能力,仅有知识是我们所说的书呆子,如何学而不呆,需要你在这个世界上〃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去打开的,我很欣赏的一句广告语是:〃你的眼界决定你的世界。〃我们有多宽的眼界,我们就有多大的世界,只有走到这样的阶段之后,我们才能知道什么叫〃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在我的理解是人生智慧选择后的笑对,是人不去较劲了,就是不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知天命的观点消极吗?知天命是让人什么都不争吗?关于不争不斗,还有另外一个表述,所谓君子有三戒,孔子说:人的一生无非划为三个大段,年少时戒之在色,即感情问题不要出大事;中年时戒之在斗,即不要为小小的房子、职称和别人斗,这种斗有时不完全表现在阴谋、伎俩和外在的手段,这种斗更多的是心里和自己较劲,知天命是心里已经不较劲了,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状态,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状态是局促的、紧张的、抱憾的,他的心中肯定打了个结;年老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知天命比〃不惑〃更高一个层次,〃不惑〃是从一种动态中逐渐地稳定下来趋于静态,〃知天命〃是从静态的死结上发散开来重新获得心灵的自由。〃知天命〃应当是一种从容、旷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都能坦然地接受下来。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古人,你不能说他的生活中一切都是如意的,但这个人可以把日子过得很潇洒,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的生活境遇可能极其简陋,但是能看得开。如果知天命之年让你过简陋的日子,你内心会平衡吗?苏东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特点是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且受罪时非常从容。苏东坡在杭州当官,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苏东坡不断被贬官,最后被贬到天涯海角,还很高兴,说我有再大的坎坷都不遗憾,因为此番游历是我平生没有的。苏东坡看月亮好,今天就叫中秋吧;今天菊花开了,今天就叫重阳吧,这就是他所说的〃良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心是快乐的,天天都是节日。对于李白来说,很好的中秋月色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人唱歌、跳舞的时候,月亮都跟着他。突然之间天地聚气、一堂春色。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何陋之有〃,任何时候有一种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在你的身上,你的周遭可以是落寞的,但你的心里是快乐的。张绍祥被贬官时,一个人在重阳节坐船,写诗说水面像玉做的盘,他的心是淡定的、坦然的,虽然没有亲朋好友,但他看到素月,皎洁的月光都给他了。即使没有这些光,他一个人也是孤光自照、肝胆成冰雪一个人还有生命的光芒,可以自内而外放射出来照出自己的肝胆。他多享受呀,多悠然自得的心情。最后他说了一个愿望,船上没有酒,但我想过节想大宴亲朋,可以用天上的北斗七星舀尽西江水遍宴天下,天地山川、一花一草都是座上宾客。我们的悲悯之心投射出去,世间的万物都是和我们的心有所接的。在这样的时候,人能不辽阔吗?
第8节:发现你的心灵(8)
我们问问自己,真活到四五十岁时,我们能做到这种大欢乐吗?人在倒霉的时候最容易较劲,一定要问问倒霉事为何轮上我?心胸的豁达是自己获得幸福提升的能力。苏东坡不会像一些文人戚戚怨怨总在追问〃我的乡关何在〃,苏东坡的观点是〃此身安处是我家〃,只要到的地方让他的心有归属,他的这颗心在这里是快乐的,这就是他的家乡。这些人心里的家是在地球之外,是在天际,我不说这是儒家的境界。其实这更接近道家的境界,中国文人生命里儒道两种成分从来是相并的,庄子说世间万物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