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任弼时





允许外国资本家来投资,办企业。在财政上,要严格实行中央精兵简政方针,力求紧缩开支,整理税收,减轻人民负担。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求得物物等价交换”,对内应采取自由政策。在金融问题上,应争取地方设立银行,发行地方性票币。
  文件最后特别强调:“发展解放区经济是全党当前一个极为重大的任务。”“我们若不能在经济上表示我党组织经济的力量,若是在经济建设上表示无能,则不独不能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而且一定要丧失我们的政治地位。经济战线上的无能与失败则将导致政治上、军事上的失败。”并提出“全党必须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教育,要使党内许多有能力的干部转入经济建设和斗争的战线上去。”
  不久,因为局势突变,此文件未下发,但从文件中制定的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贸易的基本方针及思想,可以看出父亲的远见卓识。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立即翻脸,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东北以及海南岛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但国民党当局没有立即宣布停止同中共代表的谈判,企图用谈判掩护其军事进攻。并在谈判中提出种种无理条件,迫使中共终止谈判,以把分裂和内战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这使在一段时间内主持中央工作的父亲倍加繁忙,密切配合周恩来同国民党的假和谈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8月6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周恩来转达蒋介石提出的恢复政治谈判的五项条件。这是五项实际上要求中共投降的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共代表团的拒绝。于是,8月10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和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认为国共争论的根本问题“似难获致解决之方法”。“调处”失败。周恩来当日致电中央,陈述对马歇尔、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后的形势分析和应付的总方针与办法。12日,父亲为中共中央起草复电,同意代表团对形势的分析和应付的方针及办法,阐明中央对时局发展的预测及原则:“今后将有一个时期是大打大闹时期,而主要是靠打得好,消灭蒋力量来解决问题。”并要周恩来“关于半年多以来,特别是六月以来国共谈判经过,请你发表一适当谈话”。中央的复电,进一步坚定了代表团的分析与应付的方针。
  9月29日,美、蒋再耍武力迫胁为背景的和平攻势。国民党军队分三路开始向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发起进攻。
  为统一全党思想,10月3日在延安由父亲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毛泽东两日前起草的党内指示:《三个月总结》,确定对蒋介石的对策。
  父亲概要地分析内战发生以来我党的工作,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明确了今后的任务。他说:过去三个月,国民党打弱了,我们打强了,丧失了地方,但队伍加强了,老百姓的认识提高了,信心提高了。蒋介石占领了不少解放区,增兵攻打张家口,征集新兵150万,目的何在?芽这不是要和平的样子?选要我们参加政府必须遵守政协决议,退出1月13日停战命令占去的地区;复员1月13日以后调动的部队。“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改组政府和召集国大”,否则所谓“和平是假的”。父亲说:我们不要上当。过去3个月我们消灭了他25个旅,但他还有优势,如果按毛主席提出的设想,今后3个月,再消灭他25个旅,我们可转入反攻;反攻后再消灭他25个旅,双方力量平衡,“要真正 达到休战和平,必须打破其优势。”要提高信心,已失掉些地方,可能还要再失掉些,如张家口、哈尔滨、邯郸……“我们能守的即守,有的不必死守,如张家口,而是要争取主动打击敌人。”最后,父亲说:既然蒋介石和平是假的,“和、打,我们打定了?选”为了支持战争,他强调,要扩大部队,训练民兵,加强国民党统治区发动群众的工作等。 
                  1.在国共和谈中(4)
  就在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日,司徒雷登向中共代表团提出4项建议:?穴一?雪同意国府委员名额中共9名,民盟4名;?穴二?雪提出国大代表名单;?穴三?雪撤出苏北;?穴四?雪撤离大同附近。中共代表团董必武即将此电告中共中央。接董电后,4日,父亲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通过了给周恩来、董必武的回电:蒋既已进攻张垣,则我应表示一切不谈,对马歇尔、司徒雷登退出调处的姿态,亦不必表示挽留。如蒋停止攻张垣,可同意召开3人会议,并在会上坚持无条件恢复1月13日前双方军队的位置。根据此电示精神,当日周恩来即提出:停止进攻张家口及其外围,关于军事上3条建议和实施政协决议的8条建议,由王炳南口头转告司徒雷登,以回击蒋介石此前提出的和谈条件。
  10月7日,周恩来收到马歇尔致司徒雷登的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对张家口的军事行动停止10天,条件是实行蒋介石10月2日的两条。周恩来将此电告中央。即日父亲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通过给周恩来、董必武的电报:美蒋备忘录所提出10天停攻张垣计划,完全是为了蒋军增援再攻,我绝对不能接受;我应声明攻张垣即为全面破裂;要求恢复1月13日的位置。在外交宣传上,应采取强硬的立场和态度。8日父亲再次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向美方声明要求美军离华,离华前将位置随时告我以免冲突。
  10月11日,国民党军攻占张家口。这天,父亲又一次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决定在《解放日报》公布9月30日至10月9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和马歇尔三方面来往文件,将美蒋利用和谈掩护军事进攻的阴谋公之于众。
  为此,蒋介石颇觉被动,一方面请以民盟为代表的“第三方面”势力出面斡旋,一方面于10月16日又发表声明,提出8项办法作为停战先决条件。当日周恩来即将此情况电告中央。17日,父亲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蒋介石的先决条件,通过给周恩来的复电,指出:对蒋介石16日提出的8条,延安将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声明,蒋的方针是政治大攻,军事大打,现在他骄气正盛;给第三者面子,参加3人会商与政协综合小组,“在会上提出我们实行停战令及政协决议的主张”,“对于美蒋背信弃义,破坏和平,作历史性的解释”。要逼马歇尔及蒋介石对实行一月停战令表示态度。
  18日中共中央即发表了对时局的郑重声明:“今日一切会谈如欲其有真实结果,必须承认停战、政协两协定的神圣效力,即承认恢复一月十三日国共双方军事位置为一切军事商谈的准则,承认实行政协一切决议为一切政治商谈的准则。”为进一步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骗局,争取民主党派,20日,父亲依照中央书记处决定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周恩来、董必武电中指出:你们可以根据中央声明的两点应付一切,且极力说服第三方面不要提原地停战主张。第二天,周恩来和李维汉同第三方面人士黄炎培、张君劢、沈钧儒等从上海飞抵南京,准备继续谈判,结果,蒋介石只用8分钟时间和大家见面,并说一切交孙科办,当日下午即飞往台湾。
  显然,继续谈判已无丝毫可能,10月28日父亲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电告周恩来即回延安。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李维汉、邓颖超等十余人飞返延安。中共驻南京、上海的办事处仍保留,由董必武负责。
  紧紧张张3个多月,在国共谈判最激烈的日子里,父亲在延安曾于10月3日至28日的25天里接连不断地主持6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决策对蒋假和谈阴谋的方针、办法,密切地配合了在南京、上海谈判前沿的周恩来,成功地完成了历史重任。 
                  2.转战陕北(1)
  1947年1月29日,美国驻华使馆发表声明,宣布美方退出军事3人小组及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次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解散军事3人小组及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2月21日,国民党政府逼迫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北平。随后,又限令中共在重庆、南京、上海人员于3月5日前全部撤退,并查封了重庆的《新华日报》。国民党以此表示它关死和谈之门的决心。3月7日、8日,中共驻南京、上海及重庆的机关全部工作人员分别撤回延安。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开始集中重点进攻山东、陕北两个解放区。3月初即集结34个旅25万人的兵力,准备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11日,国民党空军对延安施以大举进攻前的狂轰滥炸。由于这时我陕北人民解放军兵力不足国民党军十分之一,装备亦处绝对劣势,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当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和周恩来留延安指挥保卫战;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率中央机关部分工作人员由延安转往瓦窑堡以东附近的王家坪,继续中央机构正常工作。从此,父亲开始了解放战争中的陕北转战生活。战争,给父亲平添了多少劳动与繁忙啊?选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他要协助毛泽东指挥西北及全国解放战争,他还要担负起整个中央机关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从相对和平向艰苦转战的转变。
  自3月12日至18日,历时7天的延安保卫战我军以1∶7的极小代价完成了中央和边区机关的安全转移,主动放弃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从容撤离延安,留给敌人一座空城。
  延安,自红军长征胜利后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红都,成为革命人民心中的圣地。中央撤离延安,必须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为此,19日父亲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中央局、分局电,发出关于我军撤出延安的解释工作指示,指出:“蒋胡急于进攻延安,正表示国民党当前处于极端困难之下?穴军事、经济、政治上极大困难?雪,是为着振奋人心并借以团结内部所采取的一种行动。我们失却延安虽有某些损失,但中外人民和民主人士,特别在退出临沂、鲁中胜利之后,不会因为退出延安对我丧失信心。而我们若能将胡敌大部吸引在陕甘宁而加以打击消灭,这正便利于其他解放区打击和消灭敌人,恢复失地。”
  3月25日,西北野战兵团取得撤出延安后第一个胜利——全歼胡宗南整编第三十一旅?穴缺一个团?雪2 900余人于青化砭地区。当日晚,毛泽东到子长县王家坪。自延安分手后,中央五大书记第一次聚首议事。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继续留在陕北,但数千人的中央各机构必须转移至安全地带,继续各职能工作,以统一领导各解放区及各部队。当晚,父亲即在为中央起草给晋察冀、晋绥等军区负责人电中指出,为保障中央及晋绥各机关安全或安全转移,望晋察冀军区调集部队在同蒲路北段大同以南地区阻傅敌前进,并令晋察地区武装积极向平绥路活动,分散和钳制傅敌,以掩护一部分中央机关经同蒲路转入五台地区。中央、军委暂留晋绥的机关,原则上不应过于集中,“必要时经同蒲过太行去”。
  接着,父亲又向毛泽东汇报了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15岁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英雄事迹。这件事是数日前延安各界赴山西慰问团副团长张仲实向父亲汇报的。当时父亲对张仲实说:刘胡兰的事迹很感人,对全党、全军、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年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材料,我要向毛主席汇报,要大力宣传。
  毛泽东听罢,深为感动,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随即,新华社广播了刘胡兰烈士的英勇事迹和毛主席的题词。一个向刘胡兰学习,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热潮在各解放区兴起。自此,刘胡兰的光辉形象载入了中华民族英烈史册。 
                  2.转战陕北(2)
  3月底,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在清涧县北面石嘴驿附近的枣林子沟召开中央会议,讨论中央机关行动问题。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以刘少奇为书记,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会后,父亲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