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任弼时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的领导者,一位很有涵养、有政治修养、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难得的领导人。这说明,你们党的领导是坚强的,党内人才济济,这是取得胜利的第一个保证。
  2月7日凌晨,父亲和朱德两人亲自陪同米高扬到石家庄,顺便乘车观览了市容后,送苏联客人登机返国。
  一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决定和通过各项大政方针,为建立新中国做好直接准备工作。
  3月5日至13日,父亲在西柏坡出席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五大书记组成主席团轮流主持会议。全会由毛泽东作重要报告和总结发言。会议就毛泽东的报告进行热烈的讨论。明确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研究和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号召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3日,父亲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对我党在步入城市进行全面执政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构想。
  父亲在发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毛泽东宣布我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提出了一个带历史性的问题”,“没有城市或不能把城市搞好,我们是不可能获得最后胜利的。”他说:“以城市为重心,基本意思就是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包括轻工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并组织贸易,城市中的一切其他工作,如市政建设、民众运动、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都应服从于工业的发展。” 
                  3.最后的拼搏(6)
  他强调:“工业化,这是城市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城市工作应以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为中心,这是我们一进城就应明确的方针。”他从三个意义上阐明工业化之必须:
  首先从“完全的独立自主”意义上说,“我们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独立自主,这已经没有问题,但是还必须在经济上取得独立自主,才能算完全的独立自主。就是说,除中国资源上所没有的以外,我们完全可以自给解决。要有强大的机器制造业,还要有军事制造业,能够制造飞机、坦克、舰艇等等。这才在国防上也独立自主了。”
  第二,从“转到社会主义”的条件上说,“单有军事上、政治上的条件,没有经济上的条件,没有工业的发展,要想转向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过去‘左’倾错误也在此”。转入社会主义时,工业的比重大致说“总不能少于百分之三十”。
  第三,从“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上讲,“工农联盟,现在和过去主要是表现在给农民以土地,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农民,来实现联盟。今后农业要发展,农民生活要提高,就是要供给以便宜的工业品;同时,农民以自己的产品供给城市,使工业发展,工人生活改善,这样才能巩固工农联盟。”工业发展还要向农业提供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技术;农业亦要向工业提供日益增加的大量的粮食和原料,提供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等等。“我们必须认识这种互相促进的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同时,父亲强调,党的领导机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责成一切还留在乡村中工作的党员和干部,必须以发展农业生产(包括畜牧业、林业等)为自己的中心工作,而且要使他们认识提高农业生产也就是为着工业的发展,没有这种认识是可以造成错误的。”
  接着,父亲讲到解决发展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他主张:第一靠工业利润;第二靠农业增产;第三靠税收;第四举办内外债;第五提倡节约。对于举办内外债,父亲特强调,“我们不能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这上面。我们外债不会很多,内债可以适当时期举办””上述五个来源中,“最基本的是依靠工人和农民努力发展生产,增加物质财富,只有如此,才能增加贸易利润和税收,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最后,父亲重点谈到工作重心转移中党的建设方针也应有所转变,“要转向以城市和工业为重点,在工人劳动群众中积极发展党员”。他分析了农民党员的特点,指出靠农民党员建设工业是困难的,“必须吸收大量工人党员,现在我们有了城市和产业工人,我们应该在工人中建立党的基础”,否则“不能与工人阶级建立密切的联系,就谈不上真正依靠工人阶级”。因而“城市党的发展对象,主要应是产业工人,其次是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学生”。同时,他十分强调“党内教育是很重要的”,“必须建立起经常的组织生活”,各地尚习惯的一揽子会的方式应加改变。党支部和党小组除过组织生活进行教育外,还应经常检查党员的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这对于改善党与群众联系是很重要的”。他郑重指出,“现在,我们要防止因为经常的行政事务繁忙而忽视党务工作的现象。这种情形是存在的,将来更可能发展。忙于各种经济建设和行政事务,放松了党的建设,忘掉了党务工作,那是很危险的。”“纠正这种偏向,对于我们党将要在全国范围成为执政党的时候是特别重要的。”
  父亲的发言,多处得到毛泽东的补充与赞同。那时候,这一代人都在为历史赋予他们的新课题而满怀信心地准备迎战。然而,健康未能假父亲以岁月去实践他的雄心壮志了。
  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十天,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下,离开他们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前往北平。此时,父亲血压已高至220不下,这段行程父亲大多是躺在中型吉普车中完成的。同志们为我父亲放平车座,垫好被褥。为防止意外,傅连暲派医生随行。24日下午到达河北涿县。当晚,叶剑英和滕代远带专列从北平赶来,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汇报入城安排。傅连暲考虑到父亲健康状况,恐难以承受过于热烈的场面,建议不参加北平人民组织的欢迎大会和阅兵式。但中央考虑到政治影响,最后还是决定参加,只是特派一名医生于左右。 
                  3.最后的拼搏(7)
  从涿县到北平清华园站,他们是乘火车行进的。3月25日凌晨,列车载着中央五大书记离开涿县车站向北平进发。天亮时分抵达清华园,转乘汽车前往颐和园稍事休息,准备下午会见群众代表和举行阅兵式。
  阅兵式是在西苑机场举行的。下午5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在北平的各界人民代表和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1000多人见面,然后分别登上检阅车,检阅由第四野战军的三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团、一个坦克营及英模功臣代表连以上干部组成的受阅部队。暮色渐起,只见50门六〇炮陆续发出500发照明弹,照亮天宇,战士门昂首挺立向领袖们敬礼,父亲一行无限欢欣,含笑还礼。伴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伴着人们发自肺腑的欢呼声,阅兵式结束。
  当晚,父亲与毛泽东一行乘车前往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第一个居住与办公的地方——香山。毛泽东住在香山寺下的双清别墅,父亲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住在香山寺北侧的来青轩。
  进城以后,父亲的病势仍未见缓。但他还是抱病参加了3月27日中共中央五位书记及林伯渠、董必武等接见并宴请四野在北平的师以上干部,欢送他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这一时期,父亲着力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各种准备指导工作。他亲自起草了1?郾2万字的大会政治报告,并送毛泽东阅看。为什么由父亲亲自起草团代会的政治报告呢?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父亲于1946年5月听取山东青年工作代表团关于解放区青年工作汇报后发出倡议重建的。
  抗战时期,为广泛团结各阶层青年共同抗日,党中央决定,以青救会为青年组织的总形式。胜利后,青救会组织完成了历史使命,需要以新的组织形式将青年团结起来。
  父亲倡议后,指导中央青委对此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讨论,并于是年8月26日和9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座谈会,讨论了建立青年团的问题。两次座谈会上,父亲都作了重要发言,强调了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名称、性质和任务,提出了建团的办法和步骤,确立了党与团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原则,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设计了一个蓝图。不久建团工作即按父亲发言提出的原则展开。1946年11月5日,父亲为中央主持起草《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指示各地党委试办青年团。1947年9月22日,在转战陕北的征途中,父亲收到刘少奇、朱德、冯文彬关于全国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的情况及建议在全国解放区范围内正式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电报。10月2日,父亲代中央起草复电:“同意关于建团提议及布置。”但因战争环境制约,父亲酝酿已久的建团计划直到西柏坡时才开始实施。
  在父亲的领导下,中央青委以《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中所提出的原则为依据,拟写了团章并由父亲最后审阅定稿。为筹建青年团培训大批干部,父亲指示中央青委在华北党校,设立青年工作干训班;1948年秋,青年班从华北党校分出,正式建立了中央团校。在父亲的倡议与关怀下,《中国青年》在平山嘉峪村复刊。刊物的出版方针、编辑计划及第一期的全部稿件,父亲都亲自审阅,就是对小文章、短讯等都不放过,都是提到政治原则高度来审查的。《中国青年》终于在1948年12月复刊。
  在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民主青年代表大会的通知》。2月18日,中央成立了由57人组成的全国青年团筹备委员会,父亲亲自担任筹委会主任。 
                  3.最后的拼搏(8)
  1949年4月11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历史和共青团历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340多名全国各条战线19万青年团员代表,欢聚一堂。次日,父亲代表中共中央抱病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他说,目前局势的特点,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已经基本上为人民力量打垮,不管用和平方式还是战争方式,都无须很长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可以在全国取得胜利。今后的任务是要用更大的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统一。他指出:
  要知道建设比破坏要艰难多少倍。一个革命的政党,如果只会破坏旧的,而不会建设新的,如果它不能建设起新的,确实使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比以前在旧社会里要过得好一些的生活,那人民会由不满而反对它的,而它终于要走向失败。因此,要认识在全国获得胜利之后,还必须以同过去一样的努力,保持那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作风,要准备节省每一个铜板去为新社会经济的建设而积累一分力量。
  从青年时代就从事青年工作的父亲,深知青年人热忱有朝气,容易吸收新的思想和作风,把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再经过这些积极分子去教育、组织和团结广大的中间分子,并提高一部分较为落后的分子,使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加解放军和支援战争,参加工业、农业生产,所有这一切都会大大地增加我们的力量。因此,在报告中父亲提出,“青年团的基本任务,是要领导并鼓舞全体青年团员及广大青年,在各种不同的实际工作中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以便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培养出千千万万有高度政治觉悟又有坚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的革命后备军,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各种工作岗位去,推动革命事业前进,建设起确实比旧社会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且准备将来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
  报告中,父亲充分肯定了青年团在各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