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秦川
太大了,使用后会让敌兵地伤亡巨大。
近来,他总做一个梦,梦到自己得了天下之后,搜索全国找不出六匹大小一样,毛色相同地马为他拉车。还梦见自己被围困在一座孤城,城内全是伤兵。因为伤病饥饿等原因,伤兵在不断的减少,眼看就到了无兵守城的地步。可是城外呢?城外是面目狰狞小人得志的匈奴人,他们以同一种颜色的马为一部,把城下装扮的景色分明。西边是数不尽的白马骑士,东边是数不尽地黑马骑士,南边是数不尽的红马骑士,北边是数不尽的花马骑士。
李信知道。这个梦应该是刘邦取得天下后的真实情景。汉得天下之后。全国找不出六匹颜色一致的马来为刘邦拉车,不久后刘邦被匈奴人围困在‘白帝城’,接着吕雉不知使了个什么手段把刘邦救了出来。再然后多出一项长达数十年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和亲政策。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原因或许有许多,在李信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战争使人口顿减。
人是一切地根本,刘邦项羽两人争霸天下还贫瘠到这种景况,自己横空出世,把两人争霸地局面演变成三人争霸的局面。虽然从始至终他都不敢多加杀戮,可总的来说从秦末至今被杀地兵卒,流离失所的百姓比楚汉争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为了取得天下,再次的狂戮厮杀,只怕取得的天下比刘邦那时取得的天下更为凄惨十倍,虽然他占据长城又有‘雷神之怒’匈奴人暂时无法东进,不可能有兵围‘白帝’城的情况出现,可国家人丁稀少之后,单凭‘雷神之怒’能守得偌大的疆土多久?
李信开始反思,人丁稀少的后果是可怕的。没有人耕种,粮食的产出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根基将会动摇。没有人为兵为卒,军队会无法组建,国家的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没有人四处经商,商品无法流通,国家的富裕将不能保证。没有人……。反正,没有了人什么也就没有了,想把人口恢复过来最少也得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行?所以,他绞尽脑汁的思索怎么样才能以最小的死伤取得天下。想来想去,除了刘邦、韩信搞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得项羽领二十八骑出逃,数十万楚兵被汉军所俘外,剩下的所有办法都不能避免与项羽死磕,直接的后果便是项羽数十万楚兵皆亡,自己这边亦是数十万兵卒的伤亡。就算逼不得已用了‘雷神之怒’,王惊送来的‘雷神之怒’数量还远没有达到全歼楚兵的地步,自己这边仍会有不少的伤亡,可惜的是项羽那数十万楚兵将尽亡,算到底那可都是自己的国民啊。
一百多万兵卒的死亡,也就是说会有一百多万个家庭失去顶梁柱,影响到五百万乃至六百万百姓的生活。数十万妻子会因为失去丈夫而成为寡妇,数十万孩子会因失去父亲而成为孤儿,数十万末嫁少女会因失去结婚的对象而成为老女人。所有的事情,想一想都让人害怕。
李信努力的回想史书上是如何记载韩信与刘邦使四面楚歌之计的,可是他与秦汉有关的历史实在匮乏,虽然知道有四面楚歌这出戏,可怎么也想不通该如何运用。四面楚歌之前呢?他所能想到的也不过四五件事,其中包括:‘项羽要煮刘父,刘邦嬉笑要分一碗肉羹喝。’‘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嘲笑射中了他的小脚指头。’‘两人以鸿沟为界,声明鸿沟之东是楚国,鸿沟之西为汉国,这也是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李信是不遗余力的想把这一切都还原,出现项羽领着二十八骑逃亡的结果,去避免重大的伤亡。然而他想破了天,想得头痛欲裂要拿着脑袋去撞墙所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其中‘项羽煮刘父’还根本用不上。
既然想不到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尽量的往真实历史上靠!只要走到鸿沟罢战这一步,离十面埋伏也就不远了。怎样才能走到鸿沟罢战这一步呢?只有拿下‘敖仓’这一条路可走!让项羽尝尝缺粮之苦。使他明白再耗下去必败无疑,才可能结盟。
夺‘敖仓’必须拿下虎牢关,欲想拿下‘虎牢关’,必需斩杀曹仓。在‘要使敌我双方的死伤都减少到最低’的基本思想指导之下,李信想出诱使曹咎渡河,在其部半渡之后突然袭击的计策,这样最少能歼其一半俘其一半。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斩杀曹咎,便可俘敌八成往上。这也是他为什么要那样给各位将领下命令的原因所在。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李信并不担心自己能不能把曹咎从‘虎牢关’骂将出来,唯一担心的是兵卒将士们能不能把溃败装扮的像,把曹咎引过‘水河’。既要玩了命的逃,又要时刻注意身后敌军的动静随时倒戈一击,还要不让敌人瞧出一丝的破绽来。
第五卷 灭楚 第三十九章 枪挑王车
咎气得不行,呲着牙咧着嘴鼻子孔都往外冒烟,恨不李信剥皮抽筋。盛怒之下他嫌替他着甲的亲兵手脚太慢,一拳一脚将两个亲兵打翻在地,拿起长枪就出了关楼。
召集兵马集合的鼓声在他听来也十分的不顺耳,总感觉里边透露出一股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的劲头。他推开一名击鼓吏,拿着鼓槌亲自急敲起来,等到兵马集合到七成左右,把鼓槌扔还给击鼓吏,喝道:“没吃饭,照我这样敲!”
击鼓吏不知所措,想不通自己击的鼓声与曹将军的有何不同,面对脸都变了形的曹咎又不敢说什么,只得按照自己的节奏又敲了起来。
这一次,曹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就这么给说敲!”说完,转身沿着楼梯而下,后背上来不及束的甲缚飘落下来,拖在地上,在楼梯上一顿一顿。
这一切击鼓吏都看在眼里,然而他却不去提醒曹咎,冲着曹咎的背后做了个鬼脸,嘴中嘟囓了一句,不紧不慢的继续击着自己的鼓。
城外的骂声仍在继续,曹咎冲手下将领们喊了句:“都不许给我听!”见将领们面露为难之色,不知该如何执行他这条命令,骂道:“一群蠢货,什么也不会!给我打开关门,冲杀出去!”
“将军,大王临走之时曾下严令,不许开门迎敌……”一名将领开口说道,话还没说完。曹咎提枪把那名将领戮死,喝道:“城外那是在骂我吗?那是在骂楚国,骂大王,不出城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怎么对得起大王!还有谁敢违我将令?站出来!”
一言不和就落了个被杀的下场,项羽远走‘彭城’这里曹咎最大,哪还有将领敢仗义执言?守门将领按照曹咎地命令打开城门,其余将领各带手下兵马组成阵形向城外的漠北军冲杀了过去。
漠北军随即抵抗,眼瞧关内出来的楚军越来越多。敌人将领又冲在前边毫不惜命。楚军士气高涨不是对手。顿时丢盔弃甲转身便逃。后边的兵卒见前边的兵卒逃跑,也都丢盔弃甲而逃。
“全是些在嘴上占便宜的软蛋!弟兄们,你们都瞧清楚了,对付这样的散兵游勇简直是上天把一份大功劳扔了下来,能不能捡到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传我将令,凡是杀敌千人长者,赏黄金百两以千人长位任之。杀敌校尉者。赏金千两以校尉位任之。总之一句话,能杀多大地官就赏多大地官,要是能斩杀敌首李信地,赏金三万两,保举为王!”曹咎狂喊一声,打马朝两里外李信的王车赶去。
犹如是一群狼在撵一群羊,狼跑得快,羊儿为了活命跑的也不慢。半个时辰不到。一追一逃已赶了五六里路。来到了‘水’河边。曹咎站在河边,看着河岸上留下的数不清铠甲兵器与对岸拼了命狂逃的敌军,不知是不是该渡河出击。
河水不深只到腰际。河水不宽十余丈罢了,漠北军能趟水而过楚军自是也能趟水而过。曹咎犹犹豫豫下不了渡河的令,是因为他突然间想到钟离昧二十万大军在‘洛水河’被淹的惨状。
“将军为何不渡河?“一名谋士上前悄悄问道。
“吾……吾怕‘洛水’河之事降临到吾地身上。吾死不足惜,身后这二十万兵马该怎么办?不能让他们无故送死啊!”曹咎道。
“所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将军多虑了!”谋士指着‘水河’道:“‘水’河源起‘京县’,流经‘成皋’入注黄河,长不过百里沿途又无支流入注,如此小河岂能拦河筑坝?”
“果真如此?”曹咎问道。
“臣敢拿脑袋担保!”谋士道。
“如此,渡河!”曹咎喜道。
渡河的命令下达之后,大部分将领在关楼下领教了曹咎的心狠手辣哪里敢违,领着属下兵马依次过河。有几个忠于楚国不怕死的将领,拦在曹咎面前,道:“将军且慢,谨防此乃敌人诱敌一计,当我军渡河过半后,敌军杀了个回马枪,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顾。”
“诸位多虑了,我厉经百战难道看不出敌人是不是使计?”曹咎冷冷一笑,道:“凡战,胜者狂呼呐喊,神情雀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败者,垂头丧气,一心逃命,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阵形乱的一塌胡涂。这些都是真情的流露,靠装是装不出来的。而使计地呢,阵形是形乱而神不乱,兵卒丢盔弃甲手中尚存有武器,狂逃之下能够一进而三退。你们几位给我看看,他们究竟是真地逃命还是在使计。”
按照曹咎的说法,敌军阵形大乱,兵卒赤手空拳,逃跑是一气呵成哪有一进三退的迹象。几位将领摇了摇头,百思不得其解漠北军明明兵力占优,为何会大败而逃?
“你们还年轻,战场经验尚少,我再教你们一个判断敌情地绝招!”曹咎指着对岸的敌兵道:“使计的溃逃,兵卒挤为一团,既可约束兵马防止假逃变真逃,又能方便的指挥兵卒由逃变攻。你们再看看我们面前的人是如何逃的,他们散成一片,总的来说分成四大块,每一块之间相隔数里,并不管顾后边的人马,而且每块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离我们最近的这一块,就是里边夹杂有王车的这一块,逃的虽有些慢了,不过也是因为有王车随阵不敢尽逃的缘故,绝对不是使计。再说,就算他们是使计又能如何?几万人马难不成还要破我二十万大军不成?”
“将军英明!”几位将领讪讪一笑,退下去带领兵马渡河。曹咎过了河,一马当先便朝李信的王车追了过去。身后跟着千军万马。急逃地漠北军见敌大军杀到,哪里还顾得了王车,逃的更急
慢慢落到最后。五匹马儿虽想急奔,可面对前边的能迈得开步。
……
三天前的深夜,李信特意的把李敢叫到帐中吩咐道:“李敢!敌人一开始渡河,你便率领手下骑兵用最快的速度冲到敌人阵前。渡河之时。敌方阵形不能保。正是你骑兵发威的时刻。用五千骑拦在河边。让渡过河的敌军无法退还。另外五千骑在等待渡河地敌军冲杀,逼迫他们弃械投降。”
“明白!可……”李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水河’长达百里,我该隐藏在什么地方,如果隐藏地远了,等赶到地方敌军已渡河完毕岂不冤枉。”
“你傻啊!”李信起身敲了一下李敢的头,道:“能把曹咎从‘虎牢关’骂将出来。老小子必将恨我入骨,追着王车要剁了我才能解心头之恨。所以,曹咎从何处渡河不是他能决定的,我们让他从何处渡河他就得从何处渡河。‘尸乡’,你带着骑兵猛虎营躲到‘尸乡’,那里离我要曹咎渡河的地方不过二十里,楚军兵马渡河一半,你们正好能赶到。”
“是。末将这就去准备。让他们备下三日干粮。”李敢起身拱手道,准备退出大帐。李信道:“还记得我对你提的要求吗?”
“记得,大王吩咐岂能忘掉!在保证我们安全的情况下。把敌人的伤亡减到最低!”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李信含笑点头,摆了摆手道:“去吧!”
三日后,在‘尸乡’一间被战火烧成残垣断壁地房屋内,李敢搂着一把马草扔在马儿面前。这是他当上骑兵猛虎营主将后所保留下的习惯,每天给马儿打草喂水洗澡梳理都坚持亲力亲为。如此做,既可增加自己与马儿的感情又可得到部下的尊敬。
这间破房就是李敢的大帐,看着马儿吃的喷香,李敢异常满足,从怀里摸出一块僵硬的烙饼撕下一块,放在跟里泡软后,才咀嚼着咽下。李敢十分喜欢这种艰苦的感觉,认为可以磨练自己地意志,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很是享受。不经意间,在墙上地焦士上边他发现一朵淡黄色的野花,把手中的烙饼叼在嘴里,一手扶墙探脚把那朵野花采摘下来,走到马儿身旁插在马儿脖间地综毛上。
“没想到你身为男儿身,头戴一朵花后还挺妩媚呢?”李敢一边嚼着烙饼一边大笑,这似乎惹恼了马儿,猛烈的摇摇头把里花甩下。
李敢把野花捡起,重新给马儿戴上,攥紧拳头在马儿左眼前晃了两晃,道:“我可给你戴好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