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秦川
见韩信与张忠都已赞成这个火攻之计,李信哈哈一笑,道:“自古以来,匈奴人便是有好处便上,没有好处便退,只不过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罢了,哪像我们靠的是兵法取胜。现在他们出了个须卜呼韩,也不知从哪里得来一篇劫粮道的计谋,竟敢对我大军行此计策,却不知我们正是使计谋的祖宗,又碰到你们两个军事大家,简直是自寻死路!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他既前来自寻其辱,我们就要不遗余力的让他得到应该承受的侮辱。黑夫听令,明日开拔之时……”
*祝各位大大圣诞节快乐!另:新书冲榜中,目前名次为第十七名,离新人榜还有两步之遥,乞求各位有推荐票的大大砸票,将咖啡顶上前十五名,谢谢!*
PS:正要上传,突然发现schogen说看到第八章,指出折扇宋朝才有的。大不服气啊,俺查东周的资料时,里边就有扇子的记载了,怎么会到宋朝才有呢?马上查资料,上边写道:东周墓里发现制作精美的‘便面’竹扇一把。原来不是折扇!借助百度大婶再查,里边道:折扇是舶来品,宋时由日本传到中原,称为倭扇。原来如此,看来当初没有看到‘便面’二字,在此作下声明,感谢大大的火眼精睛,俺又长了知识!*
隆重推荐好书一本:《秃贼记》不要说我是贼,一切的烧、杀、劫、掠、争……
都是无奈而为之!
既然不能苟活在你们的规矩下,那么……
就颤栗在我狼籍的声名中吧!
连接在下边: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二十六章 火攻 二
第二日,黑夫带着骑兵队轻装上了六十里梁。临行前韩信将其拉到一边,附耳告诉他六十里梁上哪个地方有个绝佳的藏身之所,不仅不易被敌人发现,若是遇到事情有变还能极易的从梁上逃出。
按照原先的编制,一百零八骑分为十二个小组,藏在六十里梁十二个不同的地方。黑夫带着十一人,赶到韩信说的地方一看,果真是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好去处,心中暗喜,带着人伏在其中直等匈奴人返还六十里梁。
李信拉着人马又向前走了五十里地驻扎下来,至夜,听闻派到库布奇沙漠的探子回报:沙漠中黄沙突起,足有十里之长。
他知道这是匈奴骑兵返还六十里梁,找来张忠与韩信,商量好明日不再前行,直等六十里梁上火光四起,杀回六十里梁再添新功。
这一夜,李信想着明日的大战,不知是凶是吉,迟迟无法入睡。
这一夜,躲在六十里梁的黑夫等人小心紧张的藏在蒿草深处盯着不远处匈奴兵的动静,更是一夜未曾入睡。
大约到了卯时六刻,突然响起的一阵战鼓之声把刚进入梦乡不久的李信惊醒。起来一看,明月下张忠率领的车兵队已与敌人交上手,步兵千人队正急急的排列队形,组成雁形阵。
敌人大约千人左右,骑着战马,举着弓箭不顾一切的向李信他们冲来。等李信部发现敌踪,张忠率领战车先行组成阵形时,敌人已冲到不足八百步。第一波的弩射过去,敌人战马倒下十多匹,当战车上的弩弦再行挂上,敌人已不足五百步。第二波弩射过去,敌人战马倒下三十多匹,而此时步兵千人队的阵形还没有组好。
“杀过去,杀过去!以一字长蛇阵冲击他们!”韩信拍了拍有些发愣的的张忠,竭斯底里的喊道。
“杀!”张忠跳上居中的兵车之上,举旗遥指匈奴骑兵,六十四乘兵车组成一字阵形,向敌骑兵队冲杀过去。
五百多名车属步兵跟在战车后边也要冲上去,韩信上前一步挡在他们的面前,叫道:“都不许动!以雁形阵排成三排,左手持盾右手持矛,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动,违令者定斩不饶!”
车属步兵的使命便是保护战车的安全,听到韩信下这个命令纷纷一愣,不知该听还是不听。
恰好李信已赶到阵前,怒喝一声:“还不听令!”车随步兵方慌乱的组成三排阵形。此时,持劲弩的三支百人队,也已组好阵形,持弩欲发又见张忠率领的兵车在前,怕伤了自己人不敢扣动弩机。
“敌人人数不多,等冲散战车再行攒射!”李信见敌骑兵虽然于已不足三百步,但马上将于张忠的六十乘兵车相接,下令道。
虽有重甲护身,但面对如雨如蝗的箭矢,张忠所乘兵车的左护卫早已被敌第一波的箭射射杀,躺在战车的一隅。右护卫也是满身箭矢命垂一线,御手受伤虽不太重,但也不轻,血已将他的战甲染红,也不知还能支持多久。他朝四周一望,六十四乘兵车已有三辆损坏倒地,另有七辆战车上的御马死伤过半,更惨的是战车上的左右护卫为了保证御手的安全,一半往上都已负伤。
张忠捡起一支大戈对准驶到车旁的一个匈奴兵刺了过去,匈奴兵中戈跌下马去。为了不让急速的冲击把戈带走,张忠使劲往后一拽,一个踉跄倒在车上。待从车上爬起,见到另一个匈奴骑兵手持弯刀向御手的脑袋砍去,张忠持戈再次刺去。马上骑士伏在马背躲过这一击,张忠趁势将戈的刃部对准这个匈奴兵的背部砸下,戈刃刺破匈奴兵的皮甲入肉六寸,借着马势在其背上拉出一道二尺长的深口,想活命已是不能。
两辆战车的距离大概有十步,张忠刺死两个匈奴兵再看时,御马技术高超的匈奴骑兵已借着这十步之距通过了战车的一字长蛇阵。地上倒了十二辆战车与百名匈奴骑兵的尸体,还有四五十匹马在主人的尸体旁悲鸣,不肯离去。
“射!”战车一冲入敌阵,李信便下了令。第一排的弩兵扣下弩机后马上躺于地上用脚蹬开弩弦。第二排的弩兵扣下弩机后,马上坐于地上用脚蹬开弩弦。第三排的弩兵扣下弩机后,立在那里用脚蹬开弩弦,而此时第一排的弩兵已将弩箭上好站了起来,又瞄准匈奴骑兵扣下弩机。以此类推,一波接着一波,转瞬之间每队士兵已发了三弩。
这不是李信根据两千年后夷人的火枪队射击之法专门训练出来的奴射之法,而是秦军根据几百年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有效射法。当初李信在安崖底接受此项训练时,也曾大叹古人的历害,如今见到其在战场上的厉害再次的惊讶。三波箭过,击中敌人的大概四成,加上被车兵斩杀的一百多匈奴兵,匈奴骑兵还未冲到他们双翼箭的有效射程已死伤过半。
带队的匈奴千长见势不妙,长啸一声也不再继续冲击,转而朝库布奇沙漠逃去。
“我方死者五十六人,重伤三十二人,轻伤百人。斩敌首五百零八个,得战马二百一十匹,弱弓六百一十二张,弯刀五百四十二把……!将军,大胜啊……”韩信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大笑道。
李信看着身中二箭的张忠,并未对死伤悬殊的战绩而高兴,忍不住问道:“明明探得匈奴骑兵都回到了六十里梁,这支匈奴骑兵是从何而来?莫非是我们探的不准,或是敌人已发现了我们的计谋,因此派出骑兵来对付我们?若是这样,火攻之计已废,黑夫、董翳、鄣邯他们的情况岂不是十分危险?”
“这不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匈奴骑兵,依信之见应该是临时组成的一支匈奴骑兵,若不然我们也不会赢的如此轻松!”韩信道。
“临时招募而来的?”李信一脸的疑惑。
“信见其败走的方向并非六十里梁地而是库布奇沙漠以西,因此有此猜测。信已派出探子,敌人究竟来自何处,是否已知我火攻之计,不久便知。”韩信道。
PS:隆重推荐兄弟好书:《龙渊大唐》【起点第五编辑组荣誉出品】
人若龙渊,舞在大唐!
下边有连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二十七章 火攻 三
狐卢鞮准备先吃掉李信部,再吃掉董翳部,然后集结优势兵力吃掉鄣邯部。为了取得第一场的胜利,赢得一个彩头,对吃掉李信部他下了重注,调动集结起来的全部人马以给予李信的这支前锋营致命的一击。
按照这个想法,狐卢鞮在李信部的前方也就是河南地的北面布了一支一千队,堵截李信部不能向北逃窜。另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拦在李信的后边,一来将李信部与董翳部拦腰截断,使董翳部无法增援李信部。二来也防范李信部向南逃窜。到时,李信部向东逃窜是黄河,向北向南逃窜都有骑兵拦截,而他亲率第三支四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从库布奇沙海对李信部发起攻击,必能将陷入重重包围的李信部一举拿下。
带队急攻李信部,死伤过半仓皇而逃的这支匈奴骑兵,正是随狐卢鞮出梁纠集牧民,组成万余控弦之士的那位千长。此人名叫乌耳屠,原是须仆尤提的护院千长,须仆尤提被杀后,其自缚双手前去须仆呼韩面前请死。须仆呼韩念其是条好汉,令其戴罪立功,跟随车莫牙进入河南地,伺机斩断秦兵的粮道。
乌耳屠被狐卢鞮指派在李信部的北面,主要就是在李信部向北逃窜时将李信部挡下。可是他太心急了,倒不是立功心急而是复仇心急,因为他率领十一骑夜探李营时发现了一匹战马。一匹本是右贤王的,右贤王被刺后,刺客挟持须卜缇曼逃走的战马——白蹄乌。一瞬间,他全身的血液往上涌,两眼赤红,忘了自己的职责是负责防范李信部向北逃窜。也忘了堵截李信部的五千骑士还没赶到位置,自己贸然出击很可能让李信部与董翳部汇合。他不顾一切的急驶而回,带着千人队趁夜向李信部发起了攻击,想一举拿下秦军这支骑兵极少的前锋营。
他搞不明白,自己策马缓行,为什么距敌还有二千步,敌人便已发现他们的踪迹。(乌耳屠不知道,秦军有一种侦察骑兵到来的埋瓮之法。只需在地上挖一大坑埋入一大瓮,派一有经验的士兵伏在地上听音,便可得知敌人来了多少,从什么方向而来。)
他也不明白,那六十四乘兵车上的大弩为何能射八百步,秦兵身上的重甲为啥能挡住他们急如雨蝗的箭矢。
战斗就在他还没驶入自己弓箭有效射程的时候打响了,乌耳屠带着人马好不容易冲过了六十四乘兵车组成的一字长蛇阵,可是秦兵的劲弩却能在三百步开外击中他们。已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往前硬冲了,直盼能冲到敌人阵前,利用战马的优势冲散敌人的阵形,剿灭这支前锋营。
好不容易冲到了距敌只有一百五十步,马上就到了他们骑兵的弓箭射程之内。乌耳屠突然发现,三队弩手向后撤去,三队盾兵之后有七队强弓手已拉开强弓,穿透力极强的的三棱箭头在明月之下闪着寒光,正对准他们这支已不足五百人的骑兵。
只需秦兵一阵急射,整支千人队今天就算全撂在这里了。乌耳屠心中起了一层寒意,他不能死在这里,他要把杀害右贤王的凶手隐藏在此处的这个消息传出去,让须卜呼韩知道苦苦追寻的杀父仇人正在此间。只要让须卜呼韩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算立了大功,擅自带兵与敌对战和不敌逃跑这两项大罪便可以与这个大功抵消。
乌耳屠带着人马逃入了库布奇沙海,赶了二十里路便碰到正向李信军挺进的狐卢鞮。
听罢乌耳屠的奏报,狐卢鞮嘴角微微上翘,心中已起了杀心。问道:“敌人真有一种可射千步之外的大弩?”
乌耳屠点了点头。
狐卢鞮又问道:“敌人的劲弩在三百步内便可射杀我们的骑兵?我们的皮甲对于他们的三棱箭簇没有一点的防护作用?”
为了证明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因为无能而是敌人太过强悍,乌耳屠随身带有一个重伤不治骑兵穿过的皮甲。阳光下一照,皮甲内外已被血染红,皮甲上的两个三棱形洞口就像是正眯着双眼嘲笑他们的无毛怪物。
“哦,确实历害!”狐卢鞮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既然已冲到弓箭射程范围之内,为何不射一箭,却要带军撤走呢?”
“属下一来按照我匈奴人千百年来的规矩,不胜则逃。二来是为了禀告右贤王,他的杀父此人正在此间。”
“也算说的通,我再来问你!”狐卢鞮眯着眼睛,两道目光如同刀光一样在乌耳屠脖间晃了一晃,道:“我记得是让你守在北面,为何你却与秦人前锋营接上了阵。”
“这……”从刚才狐卢鞮的目光中,乌耳屠已知今天大难临头,跪求道:“小的违了将军的令,求大人饶小的一命!让小的随在军中再立新功,要不让小的过黄河亲口对右贤王说了此间事,再行投河自杀也不迟。”
“不用,我自会派人向右贤王禀报此间事情,就不劳烦你了!来人!”狐卢鞮道了一声,过来四个亲兵。他指着两个亲兵道:“将这个不服将令的人拖出去斩了!”接着指着另一个亲兵道:“你到断敌后路的骑兵队下令,他们的目的只是拦截秦两军不能相接,千万不可擅自与敌接阵,违令者乌耳屠便是下场!另外告诉他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