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秦川
“哈哈哈!”司马欣大笑三声道:“王惊?你明知道王惊晕迷不醒,是死是活尚且不知,却要他出来对证,难不成是想拖延时间!我问你,若此证为假,为何王惊一回到高阙,你便带领着人马仓皇逃到匈奴之地?”
“若是此道证供为真,为何我逃到了匈奴地又再返回?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你返回便是得知自己要去晋见始皇帝,因此与匈奴人商定,借此时机刺杀始皇帝。以图谋更大的利益。”
“司马将军,你凭什么一口咬定我要刺杀始皇帝?”
“你敢冒奇险回来就是最好地证明!”
“高。司马将军真高!给末将安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想要了末将地命,如此末将就得罪了!”李信说罢,单膝跪拜蒙恬,道:“大将军,末将刚刚查明司马将军欲刺杀大将军,请大将军速速将司马将军拖出去斩首。”
“你……放肆,简直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想刺杀大将军了!”司马欣怒道。
“刚才司马将军借问我之机,立于大将军身侧靠后,手按剑柄不时的往外拔出一寸,不是想趁大将军把精力专注我身上时,从背后杀了大将军吗?”
“我什么时候把剑往外拔出一寸了?”司马欣问了一句,见蒙恬侧目注视着自己,连忙跪下身,解下腰中宝剑放于蒙恬脚侧,跪着往后退去,道:“大将军莫听奸人胡说,末将绝没把剑拔出去过一寸,刺杀大将军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刚刚司马欣在责问李信之时,蒙恬一直注意着李信的神色,见其神色不曾有变,坦坦然哪像是个背叛大秦欲刺杀始皇帝的人,只要问明白他去匈奴所为何事,便可拨开这重重迷雾,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站起来吧。{ txtsk }李信,你这次去匈奴地实属唐突,司马将军有所怀疑也在情理之中,你说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去了匈奴那边一趟。”
“救人!”
“所救何人?”
“救一个无意中探得匈奴阴谋,被匈奴人抓到单于庭的人。”
救回王莹之后,李信就考虑过如何对蒙恬回报怎样发现匈奴人阴谋的。当然,绝不能说是为了做生意派王惊与王莹去周边各国打探那些国家都缺些什么,这样地话不是明摆着告诉蒙恬自己对九原郡郡守之位早有预谋?他道:“大将军,平日里未将心里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有想法总爱把它变成实物,免不了在家中请些能工巧匠,让他们把末将心里想的东西打造出来。想的多了,请的人也就多了,末将的那点赏赐也就入不敷出了,于是派王惊与末将的一个妾室捎带了一些布匹去乌孙做些买卖……”
“……末将的妾室懂得好几种语言,听到匈奴人在商量用毒计陷害我大秦军民,急着回来报信。谁料一不小心被匈奴人发现了踪迹,五十个仆人战死,妾室被抓,逃回来的王惊又被有些人毒打,走到高阙只说了一句话:‘夫人被匈奴人抓走,匈奴人的牛羊里有阴谋,千万不可接受!’就晕了过去。”
“……要想知道牛羊之中有何阴谋,必须将末将地妾室从匈奴人的地盘里救回,于是末将就率领一千骑兵,千里奔袭破了匈奴地单于庭,救回妾室方知这里边有何阴谋。”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八十一章 千钧一发 十
的阴谋说出,把此阴谋将对大秦造成何种伤害一一讲明,无疑又为大秦立下一项新功。
这样一来,可使蒙恬实打实的相信他,上报朝庭又能让朝中大臣对他这个即将升任的九原郡郡守刮目相看,还会成为始皇帝面前的红人。到时再倒打一耙,反问司马欣为何要为一已私怨刑讯逼问他派出去的人,诬他背叛大秦差点让大秦沦为万劫不复之地。不说可将司马欣扳倒,最少可痛击司马欣一下,让其不敢再向他挑衅。
悬念已经造的够深,李信咂吧咂吧嘴准备把最后的谜底揭开。
司马欣看到蒙恬凝重的脸色越来越缓,心中大急,倒不是怕李信将这一切都解释透后告他个刑讯逼供栽赃陷害之罪。(这件事情完全可以推到那个千长身上,绝不会连累到他。)而是精心谋划的一件事情,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反而引出李信率一千骑兵大破单于庭让秦军面上有光的事情来。这就好像他辛辛苦苦挖了个坑,到头来没把李信陷进去自己却落在坑底爬不上来,如何能让他咽下这口气。
见李信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讲了半刻钟时间只是一会提一下匈奴人有个阴谋,就是不说这个阴谋究竟是何。心急火燎的问道:“李将军,你啰哩啰嗦讲了这么久,到现在也不说匈奴在牛羊之中有什么阴谋。究竟到底有没有你口中所谓的阴谋,是不是在这里现编现卖啊?”
李信斜了司马欣一眼。对蒙恬拱了拱手道:“未将已从妾室口中知道匈奴人地阴谋,匈奴人准备在牛羊之中下‘诅’,用‘诅’来害我大秦居民。”
“‘诅’?”蒙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字,不明的问了一句。
“‘诅’?”司马欣先是诧异地道了一句,紧接着哈哈大笑道:“‘诅’?什么东西,如何害人?”
“大将军!”李信上前一步。问道:“匈奴人是不是想送给我大秦上好战马一万匹,牛羊六畜二十万头?”蒙恬点了点头。
“如今可曾送到?”
匈奴人准备求和,正是司马欣来高阙后才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经他的手办得,这就好比是他的功劳一般。他十分得意的笑了笑,道:“当然送到了!一万匹骏马已送入马场,第二批三万头六畜也将于今日送到高阙,直等匈奴人将剩下的六畜送齐,便可带着这批求和之物浩浩荡荡地前去咸阳为始皇帝祝大寿。”
“祝寿?若是当真拿着这批求和之物去咸阳,只怕不是去给始皇帝祝寿。而是去给始皇帝送……”李信正说的激动,耳听蒙恬‘嗯’了一声。屈指在榻上重击了一下,急忙把那个‘终’字咽入肚内。想趁司马欣还没揪住他的字眼,赶快将‘诅’是什么讲道出来,哪知司马欣还是拽住了他的小辫,狞笑一声,问道:“李将军。刚才你说不是去给始皇帝祝寿而是去给始皇帝送什么?”
始皇帝到了晚年,最是忌讳谈这个‘死’字,刚才李信要是嘴快吐出那个‘终’字,无疑又授给司马欣一个把柄。还好他反应够快,道了句:“送晦气!这简直就是把一个天大的晦气送给始皇帝!”感激的朝蒙恬拱了拱手,接着道:“这个‘诅’,说白了就是一种在匈奴人里流传的瘟疫,传染性极强,凡是与下过‘诅’的牛羊有过接触的人都会中诅而死,并且与中诅之人有过接触的人也会中诅而死。若是不加以防范。二十多万头牲畜由此到咸阳走上一圈,半数地秦人会因诅而死。此事关系着我大秦的安危,不可不”
“哈哈哈!”司马欣道:“始皇帝不日就要大寿,此乃我大秦第一等地大喜事。匈奴人送来牛羊作求和之用,正是天公作美使我大秦喜上加喜。李将军突突的出来,危言悚听说我大秦若接此重礼将会有大难降临,这不是给始皇帝的大喜添堵吗?再说,匈奴求和之事早已快马禀告给始皇帝,如今你上来说个谁都不认识的‘诅’,如何给始皇帝解释?”
虽说匈奴人大败两次,但秦军已无意北上,按说匈奴人不会送来这些求和之物。既然匈奴人有此意,牛羊又不懂得害人,当初蒙恬也没往深处想。听得李信如此一说,又想起那近万头眼露死色的战马他已七成相信李信的话语,可是正如司马欣所说,始皇帝大寿在际,此事又已禀告给始皇帝,这时改了主意如何跟始皇帝解释。
“李信,你刚才说地‘诅’,可是真的?”蒙恬迟疑的问道。
“确是真的,末将愿拿脑袋担保!”
“受诅之人究竟有何症状,历几天而亡,若想医治又该如何?”
王莹嘴中的诅,李信思来想去瞧其症状就如伤寒一般。这种传染病经过什么途径传播的,他不知道。历几天而亡,他也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这种病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属于绝症,正如王莹所说,中者十死其七。
他跟据王莹的诉说,结和自己的想象,道:“中诅之人会感觉自己如掉入冰窖之中寒冷难耐,身上会生出如伤口一样的淤斑痛疼难忍。大约会在十日内亡,此‘诅’只能防而无法医治,凡中者十个人里边会死七个。”
“如何防治?”
“首先将一万匹战马全部深埋,其次让‘高阙’闭城。城内之人不得外出,城外之人不得入内,谁若出现身上高热体内虚寒地症状,一律隔离起来,直到十日内不再有此症状的人出现,方可开门外出。”
“封城?笑话!”司马欣笑道:“远地不说,蒙大将军不日将入咸阳面见始皇上,怎能听你一言在此呆上十天?误了蒙大将军的大事,你李信承担得了吗?”
“不封城?司马将军是想让整个秦国的百姓都因诅而死吗?不知司马将军安的是什么心?”李信针尖对麦芒的讥问道。
两人正吵着,守城将令赶上前来,道:“大将军,司马将军,李……李将军,匈奴人的第二批求合之物已经送来,是否开门放入!”
“不!”李信道了一声,单膝跪在蒙恬面前道:“大将军,万不可将匈奴人的牛羊再放进来,应令守城将士将这批牛羊全部射杀,令黑夫等人挖深坑将牛羊掩埋。”
蒙恬看了看李信,实在是难以做出决断。一边是要将这些牛羊之物送到咸阳,可以彪显自己这些年来的功劳,一边是李信信誓旦旦的警告,万一其所说属实,自己不就成了千古罪人?
“李信……”蒙恬正要开口说话,看到自己的亲兵拦住跌跌撞撞正要往大殿内闯的司马欣亲兵,开口让放那名亲兵进来。那名亲兵见到司马欣后,还未说话已哭了起来,哽咽道:“司马将军,亲兵队的许多兄弟突发一种怪病,身上发着烫,嘴中却喊着冷,都盖了三层棉被还是浑身打颤直喊冷。已有……已有两个兄弟被这种怪病折磨的快死了。”
“啊……”司马欣倒吸一口冷气,抬头看着蒙恬。
“唉!”蒙恬叹了口气,道:“传我令下去,城内一切防务交由李信负责。”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八十二章 晋见
郡,后因种种机缘以得到仙书为由骗过始皇帝,重获留在咸阳为博士的官位。始皇帝见其曾经遇仙,想再派他往海外寻仙以获得不死仙丹,卢生害怕这一去是自寻死路,骗始皇帝道:
“仙人居住的仙岛在大海里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日月星辰不断的移动,上次寻到了仙岛这次再按原路寻找一定找不到。在大海里寻找一座仙岛就好比在大海中打捞一根绣花针一样困难,全靠机缘巧合,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找得到。臣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让陛下亲眼见到仙人,亲自向仙人讨要不死仙丹。”
长久以来,众多的方士把仙人描绘成入水而不湿,入火而不伤,能够乘驾云朵遨游河川,寿命可比天地一样长久。始皇帝极其羡慕仙人,当然想亲自见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仙。于是问卢生如何才能亲眼见到仙人?
卢生道:“凭陛下开创下来的从古至今尚无人能及的功业,应该早就可以见到仙人了,到现在陛下还没见到仙人,肯定是因为仙人害怕围在陛下身周的那些臣子们会妨害到他,所以迟迟不肯现身。只要陛下每天换一个地方居住,让臣子们不知陛下身在何处,让那些恶鬼再也找不到陛下的行踪,仙人自然就会出现。”
始皇听罢,十分信服卢生的话。下令将方圆二百里内地二百七十座宫殿全都用封闭的甬道连接起来,每个宫殿住着多少美女。服侍地嫔蛾、宦官都是谁,一一登记在册。每天都换一个宫殿居住,严令这些人等不许透露他的行踪,违者格杀勿论。
虽有严令,一些宦官为了一己私欲仍是秘密将始皇帝的行踪告诉朝中大臣。有一次,始皇帝幸临梁山宫。在山上看到李斯的亲兵卫队已超过宰相的规格,并且这些卫士们一个个都穿着奢华,行事专横跋扈,心中不喜。还没等他责问李斯,就有宦官暗中相告于李斯。李斯马上收敛,减少卫队的数量,更换他们地盔甲,约束他们的举止,使始皇帝无从责罚。
始皇帝大怒,严查是谁给李斯通的风报得信。那些宦官们均不承认。他便把当日围在身边的宦官全都处死,此后再无人敢透露始皇帝的行踪。大臣们想见始皇帝只能在咸阳宫门外等候宣召。
李信与蒙恬、薰翳来到咸阳时已是始皇帝大寿后的第三个月月中。整个九原郡因诅而死的兵卒为六千多人,幸亏李信处理得当,把此瘟疫控制在源头,不然死的人不会只有这么少,很可能驻扎在黄河北岸的三十万大军会死伤过半,还会波及到上郡、内史郡等郡。
这三个月内。咸阳也并非平静如水,接连发生了二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