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秦川
“小臣知道!”李信谄笑一声。
赵高道:“始皇一个月前便死了,当时留下遗诏立公子胡亥为帝。可是蒙恬与扶苏手握重兵,焉会信陛下会发出这样的一道诏书,肯定会率大军攻打我们。幸好,陛下临死之前还下了诏,令蒙恬与扶苏自杀。扶苏已死,蒙恬也被抓了起来,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不过还有一事不妥。”
“何事不妥?”李信问道。
“蒙恬在军中日久,养起来的亲信无数,就连李将军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吧?”赵高嘿嘿一声冷笑,李信脸色大惊,正欲按想好的托词解释,赵高不让他解释接着道:“我自告奋勇的来劝你投靠我们,一起助胡公子登基。李丞相劝我,说你是蒙恬的人,军中亲信颇多,应该杀了你。若留你一命,恐你带兵攻打咸阳,坏了大事。他说的很有道理,我很想听他的借此时机除掉你。不过我又想,你是个聪明人,聪明人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打了包票前来拉拢你,你应该明白我的这番苦心!”
“小臣明白!”
“蒙恬因扶苏的死而暂时被收押,我虽有圣旨可令他自杀,但他不自杀我也是无法。他家几世为将,在军中威望颇高,拖的越久大秦就越危险。我并不是怕他,而是不忍开战啊,都是秦军的将士,活生生的人死了多可惜。每当我在夜里梦到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被饿死、易子而食的百姓,常常会在痛哭中惊醒,自古以来只要一打仗,受苦的到头来还是百姓。你跟蒙恬日深,他的罪行想必是一清二楚,只需收罗齐他的罪行,逼得他自感罪行深重而自杀,这仗便不用打了,也只有这样才是天下百姓之福。”
李信心头一痛,如针扎一般,歪头奸笑道:“大人有如此仁心真是天下百姓的福份,小臣一定会鞠躬尽粹收罗蒙恬的罪行,逼其自尽!”
“李郡守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赵高点头笑道,指着山脚不远处警惕的看着卫兵,不知该进该退的梅花鹿道:“你看,那是一匹什么马,竟长得如此漂亮。”
“指鹿为马!原来他真的是这样区分敌我的!”李信暗道一声,第一次奉承拍马的道:“赵大人的眼神真好,那是一匹少见的花马!”
“孺子可教也!”赵高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道:“你回九原准备一下,回头跟我到咸阳。等安葬了始皇帝,助胡亥公子登了基,你便升为少府兼任九原郡守。”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九十三章 再入咸阳
算是过了赵高这道最危险的关口,接下来的一切都可慢慢朝事先筹划好的方向走。
赵高答应让李信做少府,这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少府掌管全国的山海地泽收入以及各等手工制造业,有了这个官位不仅可以痛快的捞钱还可以把手艺高超的工匠全部聚于九原郡。听到这样的一个好消息,韩信很高兴,咧着的嘴有些闭不起来,若不是碍于李信坐在旁力早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李信的心情十分的复杂,一边庆幸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着,一边却为蒙恬的命运担心起来。忧心忡忡的问道:“蒙恬怎么办?”
“蒙恬?郡守想救他?”韩信问道。
李信点了点头,接着长吁一口气又摇了摇头。
“蒙恬为官为将一生,深得将士的喜爱与尊敬,并无什么大罪可让郡守罗列。想赵高之所以拉拢郡守,无非怕诛杀了蒙恬后大军因不愤而叛乱,到时不好收场。拉拢住郡守,由郡守去罗列出一些罪行,不管这些罪行是真是假到时都可诏告天下,蒙恬是因罪恶深重而自杀,非他赵高心怀旧恨将其诛杀。天下人就算有所怀疑,事后一想这些罪行都是由蒙恬的亲信——郡守你罗列出来的,郡守在军中与九原的声望比之蒙恬也算不弱,也就会信蒙恬确实有此大罪,不敢有所异动。不然何需如此费尽周折拉拢郡守?难道凭区区一个九原郡竟能对抗整个天下不成!”
韩信顿了顿,道:“郡守若真想救蒙恬也不是不可,他被囚于阳周,守军带狱卒不过三千人,让黑夫率领铁甲于夜杀进阳周,必能把蒙恬从牢中救出。”见李信面不改色只是沉默不语,他接着道:
“可是郡守想过没有,蒙恬被救出后手下有三十万秦军精锐。无论他是杀入咸阳废胡亥改立子婴为帝,还是在北部边疆拥兵自立,都会压着郡守一头,使郡守无用武之地。难不成事到如今,郡守竟甘心为蒙恬手下一员大将不成?”
“一将功成万古枯,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李信不愿为韩信手下一员大将,长叹一声,道:“看来蒙恬能否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努力使我们保存下来。避开这次因朝庭动荡带来的腥风血雨。”
“郡守英明!”韩信起身拱了一礼,还未坐下身,黑夫从外边闯将进来。一边脱下身上的全副重甲,一边骂骂咧咧的道:“还以为今天要厮杀一番,没想到赵高那个没蛋的家伙竟灰溜溜的走了。大哥,你没事吧!”
李信示意黑夫坐下,道:“这一趟可辛苦你了。没在太阳下晒昏了头吧!”
“谢大哥关心,没被太阳晒昏头,倒时差点被车队中传来的恶臭熏死!”黑夫捏着鼻子表情古怪地道。
李信哈哈一笑,道:“没死就好!赵高那个狗贼邀我去咸阳一游,不知你够胆陪我一去吗?”
“老黑怕个啥,这就去准备一下随大哥前去咸阳一游!狗贼对大哥好心好竟倒也罢了。若敢对大哥心怀不诡之意,老黑率领一千骑闹他个天番地覆。”黑夫站起身就要往外走,韩信拦着黑夫道:“郡守,您带甲一千骑前去咸阳,这不是要惹赵高怀疑您吗?”
黑夫如今就是李信的胆,这次前去咸阳没有黑夫相陪,李信始终有点胆气不足。
黑夫是九原郡的郡尉,可是这个黑老粗从来没干过郡尉该干的事情。一天到晚都带着他的一千骑兵满山遍野的对阵演练厮杀。
黑夫的一千骑兵已不是先前的那一千骑兵,先前的一千骑兵早被蒙恬要了去,这一千骑兵是他新组建起来地。每个骑士都由他亲自从修建长城或直道的囚犯里挑选出来的,并依照李信地授意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方收用为骑士。
其一:每个骑士必须无儿无女,无父无母。这样一来,每个骑士都无所牵挂,打起仗来奋不顾身,无后顾之悠。
其二:每个骑士都异常健壮,胆量十足,有娴熟的驾御技巧。对于这些。黑夫是按照他自身的标准来挑选的骑士:他能夹起两个兵卒飞奔,所以每个新选的骑士必须都得能夹起两个兵卒飞奔。他能立于五十步开外。头顶置一物由神射手射物而面不改色,所以每一个骑士都得像他一样在相同地情况下面不改色。他可在马上左右开弓、前突后刺,所能每个骑士都必
他一样在马上左右开弓、前突后刺。
其三:每个骑士都得有一项特殐的技能,尤其身为队长的骑士这项特殐技能更得异常突出。比如有的队长眼睛十分的好使,有的队长耳朵十分地好使,有的快跑起来可与骏马相比,有的射箭技艺连李信也自叹不如。有的身法灵敏,登墙上房如履平地。有的过目不忘,什么事情一眼看过多年以后仍能说得细致无比,就像正在眼前发生的一般。
有这三项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的骑士个个比黑夫有过之而不及。本来想要挑齐这一千骑士是件极难地事情,但幸运的是这些修长城与直道的人都是一些囚犯,里边能人异士极多,黑夫很快便挑齐这一千骑士。
这一千骑士个个凶狠彪悍,赤手空拳也可对付比他们多两三倍的带甲兵卒,但李信并不满足于这些,花费巨资为他们置办齐了所有武器装备,包括战马。(卓飞发明了炒钢技术,不过这种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仍然十分的繁杂,打出一把钢剑的花费可制作上百把青铜剑,更别说那些盔甲用的钢更多,因此李信用可装备出五万精兵的花费只是装备出一千的骑兵。)
这些骑士骑地马都是从乌孙购得的上好乌孙马,比之李信地‘白蹄乌’稍逊一筹,比之其他马却好上数倍。
这些骑士用的腰刀,是用好钢精烁而成,比之黑夫的宝刀虽有不足,却比青铜剑锐利许多。李信曾用此刀与青铜剑互斫,青铜剑损坏百把,此刀却没一个豁口。只要力道够猛,甚至可用此刀斩开秦军普遍装备的青铜嵌甲或铜缕铁甲。它的外形不同于黑夫使用的‘类剑刀’,也不同于后世的大片刀,而是跟后世的马刀十分相似,打造成这样主要是为了便于砍杀和携带。
手持兵器除了刀,骑士还装配有一种长柄兵器。这个兵器是黑夫琢磨出来的,全长一丈二,杆由硬木包钢所制,头为枪尖状,两边是月牙形低于枪尖一尺呈四十五度角的弯刀,张忠给这件兵器起了个漂亮的名字——月牙镗。此兵器可刺、可砍、可翻、可撩、可咬、可勾,一经使出威力巨大。
骑士的铠甲也非同小可,是李信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后世西方重甲骑兵的铠甲样式打造。要害部位如前胸,是用整块铸钢打造而成,其他的部位则由铜缕铁甲的方式连接覆盖了整个身体。就连头部的盔甲也搞出一个护面来,做成狰狞可怖的猛兽状。
跨下的乌孙马也有马铠,也是用清一色的炒钢制成,分为颈甲、身甲、当胸和搭后。
整套装备下来有多重,就得花费同样斤两的黄金方可。不可否认,打造出这样一支骑兵显得有些奢侈,并且韩信等人几经反对,但李信觉得值,也就这样装备起来了。
李信曾秘密拉着这支骑兵出关与一支一万人的匈奴骑兵接阵,一次冲击下去匈奴的骑兵马上士崩瓦解大败而逃,而这支骑兵队无一例死亡,就连一个轻伤的也没有。若不是骑士的铠甲过于沉重,这支万人匈奴骑兵肯定会被歼灭完。
这支骑兵全副武装的出动一共两次,一次是一年前对付匈奴的骑兵万人队,一次是今天埋伏在树林里以防不测,常日里所有的装备都秘存起来并不使用,训练也是拿普通的秦军装备训练,所以知道李信有这样一支秘军的人并不甚多。这一次前去咸阳虽说赵高并无心杀他,但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让这支骑兵跟着去,以壮声色。他道:“韩先生多虑了,我自有办法不让赵高怀疑!”
“郡守,万一赵高心生疑虑,您可就陷入万难的境地!到时郡守虽有这一支劲旅相护,但也难架住咸阳那十多万禁军,为了您的安全着想,臣以为……”韩信不死心的再次道。
“我知道!”李信不让韩信继续说下去,道:“我会让他们藏好自己的兵器铠甲,扮作贩夫走卒一路悄悄随行,赵高焉会有疑心?”
李信独骑一骑出了九原郡,走上没多远就碰到了赵高,上前行了礼请了安,随在车队后边行走。这简直就是忍受一种难挨的酷刑,恶臭使他腹内翻江倒好。大约走了十多里路,慢慢的适应了恶臭,他回头一望:黑夫牵着一匹劣马,马上驮着一些器物,遥遥的随在车队后边不远的地方。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九十四章 胡亥登基
住。看着赵高让人陡起寒意的微笑,李信的心中发毛,怕进了赵府连皮带骨头的都送入虎嘴,婉言谢绝了赵高的盛情好意。
赵高离去没多久,李斯亦上前来含笑请他去府上做客。鉴于李斯好的那一口,为了保住自己‘冰清玉洁’的身体,李信也婉言谢绝了他。
李信在咸阳宫附近的‘官驿’住了下来,黑夫等人亦在‘官驿’周围的酒家、饭馆住了下来。
第二日卯时初刻,李信还在睡梦之中便被赵高派来的人叫醒请到咸阳宫大殿,空旷的大殿里站满了朝中大臣以及接到命令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胡亥登基大奠的各郡臣僚。殿上皇位空空荡荡,殿下大臣们窃窃私语,直等到日出三杆,胡亥才从大殿后边小门转入大殿中,刚才还充斥嗡嗡作响的大殿瞬时之间鸦雀无声。
首先从后边进来的是李斯,他穿着黑色的宽袍大裳走到皇座阶前捋了捋胸前胡子,两只精明的眼睛朝众大臣一扫,寻到李信后意味深长的一笑,双手持着笏板立在皇座前阶下面含微笑垂眼不语。
接着圆胖的赵高手扶肥大的胡亥走了进来,两人上了玉阶,胡亥坐到皇榻上,赵高垂手站在皇榻一侧。
擅于察言观色的大臣们已经看出赵高与以往的不同来。以前,受到宠信的赵高也时常在殿上伺立,不过那时赵高很知趣的站于皇榻后边。今天赵高却并未与以往一样站于皇榻后边,而是立于皇榻左前方,要不是赵高的身材没有胡亥胖大,立于左侧的大臣都将误以为坐于皇榻上的是赵高而非胡亥。
善良正直的大臣因为扶苏的死,蒙恬、蒙毅的被捕,个个敢怒而不敢言,垂手低头不语。与赵高早有瓜葛地大臣,此时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纷纷看向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