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连战大陆行
在回答《中国时报》记者提出的如何促进两岸终止敌对状态问题时,连战说,50多年来,两岸的局势是对峙的、对立的、对抗的,乃至是对撞的,而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契机,让我们能够总结历史的过程,展开新的愿景,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相信这个“门”是打开了,但是如何通过这个“门”走入一个新的愿景、新的未来,执政者要负起很大的责任。
跨越60年的握手
载入史册的时刻
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一个闪亮史册的时刻出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首次握手,是两党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给海峡两岸前途带来春天信息的一个历史时刻。
曾几何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道出了海峡隔绝之恸;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倾诉了两岸离散之苦。更何况,台湾岛内近20年来又麋集起“台独”分裂势力,他们挑动“悲情”、“省籍”纷争,离间台湾人民和大陆的感情,妄图推行全面“去中国化”,在他们的话语霸权下,甚至一句“我是中国人”在岛内都难以出口。“台独”愈演愈烈,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已引起台海地区及国际社会的不安与关注。
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超越历史恩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向认同“九二共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发出邀请,展示了宏大宽广的胸襟与气度。连战主席不惧岛内分裂势力的围攻与诬蔑,率国民党访问团跨出历史性的一步,其勇气也赢得了掌声与尊敬。穿过60年的岁月,跨过台湾海峡,这握手的时刻让人们敏感地体会到恩怨纠葛的历史一页已经翻过,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为两岸人民的福祉,有胸怀求同存异,为中华大家庭的团结带来新的希望与助力。
第四部分:北京之旅国共两党为两岸福祉做出贡献
两位政党领导人握手的时刻,也提升了全世界所有爱国爱乡的中华儿女的自信,国共两党尚能越过政治、历史的障碍走到一起,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的。大陆可以透过台湾政党、团体、有代表性的人物直接了解台湾民众的思想感情,台湾更不必绕道充当任何强权的棋子。透过这次握手,人们欣喜地看到,两党在会谈中表示将建立定期沟通平台,并将共同推动尽速恢复两岸谈判。
细读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在会谈后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促进恢复两岸谈判、促进终止敌立状态、促进交流、平等协商等台湾民众关心的政治问题……每一项都给对两岸关系抱有善良愿望的人们以希望与巨大的期待空间,人们对于这份新的希望满怀信心。
在这个充满春天气息的日子里,自然想到12年前的同一天,两岸隔绝40多年后的首次对话———汪辜会谈在掌声里圆满完成,汪辜二老向世人展示了两岸中国人同样的儒雅从容。可叹,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破坏了海协、海基两会会谈基础,也令1998年汪辜二老的上海见面成为绝响。逝者已矣,来日可追。台湾当局此次能否抓住两岸关系出现的良机,能否正确对待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景”,顺应海峡两岸人民要求互信互助、共创双赢的共同意愿,体察国际社会对一个和平稳定的台海局面的期待,世人都在拭目以待。
国共两党为两岸福祉做出贡献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5月4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就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发表声明。“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国共两党为国家民族前途与两岸同胞福祉做出了积极而有利的贡献,广大台湾同胞给予正面肯定和支持。
王津平说,中国统一联盟的声明指出,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会谈,发表的《会谈新闻公报》明列了国共两党在今后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所达成的3点“共同体认”与5项将“共同促进”的工作,本联盟认为:此为国共两党为国家民族前途与两岸同胞福祉所做出的积极而有利的贡献。两岸及全世界的中国人均应给予正面肯定、支持和拥护。
声明说,国共两党今天的和解合作,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声明还郑重呼吁台湾岛内外的分离主义势力与个别分子,应正视两岸关系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不要继续执迷“台独”、自暴自弃。
第五部分:西安之旅飞抵西安展开寻根之旅
飞抵西安展开寻根之旅
“少小离家老大回”,阔别了半个多世纪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4月30日回到了出生的地方———古城西安。“乡党欢迎您!”“欢迎您回家!”热情的西安人民以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迎接连战一行。
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30日中午11时10分抵达西安咸阳机场。连战在机场发表了感言。连战说,童年是弥足珍贵的岁月,不论它是战争,不论它是另外一个环境,对一个人来讲都是最美丽最值得珍惜的。我今天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找寻小时候的种种。
连战表示,今天海峡两岸关系可以说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势,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这种僵局持续地延续下去。来到西安让我们想到这个地方代表的意义,那种源远流长,那种艰苦卓绝,那种融合包容的精神,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发。
连战说,希望在短暂的访问期间,能了解西安以及陕西在最近以来各方面的发展,另外也希望有这个机会跟各位父老来交换意见,算是缅怀,也是了解、学习。
下午,连战偕夫人回到母校后宰门小学参观访问,受到2700名师生的热烈欢迎。
随后,连战一行参观了秦兵马俑博物馆。晚上,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会见并宴请连战先生一行。
在完成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历史性会晤之后,由连战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4月30日上午9时30分,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离开北京前往古城西安。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在京的部分台商代表前往首都机场送行。临行前,龙新民还代表北京市向连战主席和夫人方瑀赠送了他们在京期间所有行程中拍摄的精美相册。
连战西安机场感言
希望能够找寻小时候的种种
各位好朋友们,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来到阔别将近60年的西安,承蒙各位这样热情地欢迎我们,尤其看到许多台湾来至此地的工商企业代表,我们心里实在是非常的荣幸也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代表内人以及国民党三位副主席和所有的团员来向各位表示最由衷的谢意,同时也要借这个机会向西安市所有的市民、长辈来请安来问好。
各位也许知道,西安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童年成长的一个地方,8岁才离开西安,所以8年抗战那时我在西安住了有3年,童年是在一个战争战乱的环境里成长的,可以说是一个困苦的年代,所历练的一个成长过程,但是西安的景物,西安的人事,在西安启蒙的教育隐隐约约都还常常现在我的脑际,童年是弥足珍贵的岁月,不论它是战争,不论它是另外一个环境,对一个人来讲都是最美丽最值得珍惜的。
我今天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在找寻小时候的种种,西安是我们文化古都,现在已经变成世界人类共同的一个文化遗产,所以它是代表一种渊远流长的一种精神。11个朝代实在是谈何容易,几千年的历史谈何容易。
现在这个地理的环境,各位也都知道是在黄土高原,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先民真可以说是不怕艰难、吃苦耐劳,这又代表西安另一种精神。同时西安我不是在展示我的历史知识,我是在跟各位报道我的内心感触,也是我们所谓“丝绸之路”,向西走到西域到更远的地方去,所代表文化民族各方面的融合的一个信念,坚决的一个信念,渊远流长的一个信念。
我讲这些话,因为今天我们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可以说真是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情势,但是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这种僵局持续地延续下去,来到西安让我们想到这个地方代表的环境,这个地方代表的意义,那种渊远流长,那种艰苦卓绝,那种融合包容那种宏观的精神,我想都是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发。
我们希望在短暂的访问中间,能了解西安以及陕西在最近以来各方面的发展,另外也希望有这个机会跟各位父老来交换意见,算是缅怀也是了解也是学习,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跟相互的信任跟善意等等的基础之上,让我们共同来创造一个亮丽的美好的未来,带给我们大家一个共同的信念。
在这里谢谢各位领导,也谢谢西安市以及陕西省各界的好朋友,特别要谢谢我原来那个叫做北新街小学,我在西安念的两个小学,一个叫做作中秀,一个叫做北新街,好象后宰门就是北新街小学的同学和老师今天也来欢迎我,我要讲:各位小学长,大家好!谢谢你们,祝福你们,大家万事如意,谢谢!
连战故居
西安市雁塔区杜城村
连战童年时在西安住过好几个地方,现今地址确切的就数雁塔区的杜城村了。杜城村是一个大村,有3000余村民,在西安市区南约10公里,连战四五岁时曾在此生活了1年有余。当时,杜城村尚有四五米宽的高高城墙,城墙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达三四百米,给生活在兵荒马乱年代的人们提供着些许的安全保障。
81岁的孙绍信老人比连战年长一轮(12岁),他对连战及其父母生活在自己家里达一年时间的事记忆犹新。孙绍信指着自家院落的南房介绍,南房下原来就是杜城的南城墙,城墙外有很深的水涝(护城河),连战家三口人就住在他家的东厦房(东厢房)里,一门一窗,一个案板连着一垅土炕。这处东厢房2002年刚刚翻盖过,好在此前有照片等资料留下来了,记者发现原是关中传统的“房子半边盖”的东厢房是以土墙为主体的砖木房屋,而今孙老先生的家已是二层混凝土小楼了。
目前仍能骑着自行车到一二十公里外转悠的孙绍信告诉记者,“他(连战)爸当时是‘大官’,但很随和,回来时常常把我的手一拉。他妈的教养好,连战很听她的话。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妈常常喊的‘连仔’、‘连仔’的声音。”
第五部分:西安之旅来自于内心的欢迎比什么都珍贵
“欢迎和平大使回家”
连战回母校侧记
“欢迎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欢迎和平大使回家!”4月30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回到了他阔别60多年的母校———西安市后宰门小学,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后宰门小学始建于1935年,原名为北新街小学,连战1942年和1943年在这里上学。70多年来,后宰门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以其科学的管理、优秀的师资、一流的质量,成为西安市的一所名校。
听说连战先生要回母校,连战的校友们一大早就聚集在学校门前的街道旁边,争相一睹这位老学长的风采。1989年毕业的马若飞抱着女儿举着一个上写“我们为您骄傲”的小牌牌,激动地对记者说:“连战先生为了海峡两岸的和平而努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许多市民、大学生也纷纷赶来。一幅“连战先生,我们为你加油”的大红横幅特别引人注目,这是长安大学法学系的同学们连夜赶制出来的。同学们说:“连战先生是为了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而来,只要是炎黄子孙,都会为他喝彩、加油。”
在欢迎仪式上,后宰门小学校长白彩玲代表全校师生,对连战先生回到母校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她说:“有一个地方,叫家乡;有一种情怀,叫思念。在学子面前,无论你身在何方,母校的惦记和关注永远不会改变。”同学们向客人献上了一台自编自演的以和平为主题的节目。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亲。”连战先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深情地对大家说:“我读书的时候,正是日寇入侵,烽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