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连战大陆行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亲。”连战先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深情地对大家说:“我读书的时候,正是日寇入侵,烽火连天,条件艰苦。今天看到同学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学习,更加感到和平的珍贵。”他勉励大家认真学习,长大后好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大展宏图。    
    同学们给老校友送了一幅自己创作的画作:美丽的西安,美丽的校园。连战先生也带来了丰厚的礼物:手书条幅“陶铸群英,溥益群伦,木铎扬声,功宏化育”、祖父所著《台湾通史》、艺术品“宏图”、10万元捐款以及自己的著作等。    
    连战    
    来自于内心的欢迎比什么都珍贵     
    李副主任、袁书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应该称大家为小学长。    
    今天回到后宰门小学,因为我记忆里一共念过4个小学,人生的际遇非常的奇怪,因为那个时候是个不安定的时代,所以我1941年上小学叫作中秀小学,现在好象已经不在了,1942、43年就在这里,那个时候叫北新街小学,后来我追随我的父母到重庆去念过南山小学,回到台湾又念日新小学,所以我的小学经验非常的丰富。    
    我为什么会在后宰门小学念书呢?我的祖籍连家是福建漳州,跟郑成功到台湾,到我的父亲第八代,到我第九代,但是为什么我没有生在台南,而生在陕西的西安呢?简单的来讲,就是因为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的人民一夜之间都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次等国民,我的祖父连横先生,他是一个民族思想非常强烈的人,昨天在北京,胡总书记把我祖父当年30几岁要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书给找出来送给我,我的家里不但是我的祖父要从日本统治台湾那个时代恢复国籍,我的父亲在陕西也恢复国籍。到了1930年左右,日本控制统治台湾已经30多年,积极为了准备太平洋的战争,加强殖民的统治、高压的统治,所以我们连家在祖父的主导下先把父亲送回大陆,他们连我的家人都搬到上海。果然不久,在1937年就开始打仗了,那个时候我的家父本来在北京做事,追随张普泉(音)先生来到西安,普泉先生那个时候是西京筹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我的父亲追随他,为什么会追随张普泉先生呢?因为张继(张普泉)先生是民国开始的时候参议院的议长,我的祖父那个时候是海外侨胞代表的一员,所以在北京有同事之缘,变成莫逆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就把我的父亲托付给他,我祖父有一封信说得很清楚,意即黄帝的子孙,而为其他民族的很卑贱的奴隶,“泣血锥心”,怎么能够忍受。所以把他唯一的儿子送到北京,送到西京。所以我在1936年生在陕西西安。    
    我的名字听起来很奇怪,火药味道太重,那么这也是我的祖父给我起的,在抗战前一年,1936年6月在上海就故去了,我的父亲把我的祖母接到陕西和我们一起住,我那时还没出生,祖父就告诉我的父亲,知道有一个孙子,不晓得是男是女,他说,假如是男孩,一定要起名叫“战”,连战,为什么呢,因为“中日必将一战”!我们一定要克敌制胜,恢复故土,重整家园,所以一“战”到现在。我母亲认为火药味太重,所以给我取了个名字平衡一下,我的号叫“永平”。    
    各位小学长,我是来自这样的一个家庭:父亲台湾人已经台湾当为日本的殖民地;母亲,东北人,沈阳人,那个时候沈阳已经沦陷的地区,也是被日本人占领,这样子人的家庭所成长的子弟当然毫无疑问地是充满着民族的意识,要改都改不过来。    
    讲到这里也相当的伤感,我的祖母来到陕西之后,没有几年就去世了。她安息在清凉寺的旁边,所以我明天要去祭拜她。60多年来,连家没有一个人来过,所以身为子孙的人,我们有这个责任。    
    


第五部分:西安之旅连战祖母与连横婚恋往事

    我们那个时代,当然和今天不一样,那是一个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时代,生离死别,就是那么一个环境。所以经过战乱的人,看到年轻人成千上万的走到前线去,流血甚至于伤亡,我们就会觉得和平的珍贵、和平的可爱。    
    今天我来自台湾,好多的同仁都来自台湾,两岸这种情势、僵局可以说已经超过56年,各位也都知道,在台湾有了大家的努力在经济上已经创造了台湾的奇迹,现在正迈向创造第二次经济奇迹的一个关键时刻。在大陆,同样所拥有的、具有的、面对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所谓现代化、所谓富强康乐,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景和未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是不是应该携手同进、共创光明的愿景?    
    我今天非常地感谢,不但是各位老师、同学,还有在外面成千上万的乡亲,西安的市民,这种来自于内心的一种欢迎,是比什么都宝贵、珍贵的。我来到这里很坦承地和各位讲,已经完全没有印象,我相信有印象跟现在也不会相符合的,因为改变实在太大了,60年是一个甲子呀,不要说60年,60年的一半30年已经够呛了,所以实在是一个人生特殊的经验,也是人生一个特殊的际遇。    
    我可以说,没有办法避免童年在这样一个校园里,那个时候也是阳光普照,也有严酷的冬天春暖花的春天,都是一样的,我们怎样能够掌握这个美好的机会,在这么一个美丽又安静的校园里,在校长老师呵护教育之下,我希望大家能努力地、好好地上学,用功地读书,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在改变,甚至已经改变,都非常的普遍,现在和未来要走的道路是知识的经济,以知识为基本的一个竞争环境,没有知识的基础,就没有竞争的能力,所以有很多的国家因为教育的不普及,整个社会贫穷没有办法改善,所以叫做世袭的贫穷、永远的贫穷,因为教育门槛始终没有办法超越,而在今天,无论在南京、北京、西安,教育是受到关切的重视,投资很多,因为这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明天。    
      各位小学长,今天虽然还小,但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各位就要负起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责任,看到大家身体都很健康、很活泼,非常的开朗,士气非常的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我也在这里祝福母校,校务蒸蒸日上、校运昌隆,老师们、同学们大家身体健康,同时同学们祝大家学业进步,(有)光明亮丽的未来。谢谢大家。    
    连战祖母与连横婚恋往事      
    连战祖母沈太夫人,字少云,是台湾殷商沈德墨之女,比连战祖父连横大4岁。光绪23年,连横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时,奉母命返回台湾,与沈少云成婚。当时,沈家是台湾望族,世代经商,沈少云是家中长女,明诗习礼,是一个典型的贤淑女子。    
    数十年后,连横外孙女林月文曾撰文讲述过连横与沈少云之间的这段婚恋往事。据林月文回忆说,外祖母沈少云虽是名旧式妇女,但知书达理,对于有着远大抱负的连横,她能深切理解。这也是连横婚后能孤身远游的重要原因。那时家中事务主要依靠沈少云操持,“她兼担起了慈母严父的双重责任,教养子女”。    
    在林月文写就的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沈少云虽生得小巧,看似柔弱,但她始终是连横的精神支柱。在长达3年的分离时间里,她毅然担负起上侍老母、下抚儿女的重任。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贤惠而坚强的女子,连横才能无所顾忌地完成畅游搜史的长期旅行,也才会有于1917年脱稿完成的《台湾通史》。    
    据林月文撰文记载,连横在外期间经常赋诗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之情以及深深的爱意。其中有两首诗最能代表连横心情:“男儿铸史女绣诗,武公之子乃尔奇,赖君为母兼为父,昼课男儿夜女儿”;“说扇评花回出众,柔肠侠气两纷飞。天涯落拓谁知己,第一钟情是少云”。     
    梦非梦、心连心    
    西安行散记    
    古城墙、兵马俑……西安处处散发着厚重的华夏古韵。4月30日,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西安,梦回一遭古老中国。    
    汽车穿行市区,古朴粗犷的古城墙渐渐进入访问团成员的眼帘。童年时的连战就住在城墙附近,他说,那时城墙下挖了很多防空洞,空袭警报来时,可以快速躲进去。不过,多次整修的城墙虽然味道不失,给他幼年留下深刻记忆的防空洞却早已没有踪影,令他“寻洞之旅”稍有遗憾。    
    下午5时20分,连战一行抵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馆长吴永琪的带领下,访问团来到了一号坑,并获准走下只有工作人员才可进入的坑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庞大的地下军阵1974年刚一发现,即震撼世界。连战虽然生在西安,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兵马俑,他兴奋地站在陶俑身边,与这些站立了数千年的卫士合影留念。访问团的其他成员也争相留念,有的人还俏皮地与陶俑试比高。    
    参观完毕,连战在展厅内即席挥毫,写下了“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赠送给博物馆。而博物馆也精心挑选了一块出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席纹印迹土块回赠连战,这块伴着兵马俑度过了数千年的土块,记载了令今人无限遐想的历史信息。    
    当晚,在大唐芙蓉园,连战一行观看了大型诗乐舞剧《梦回大唐》。这部舞剧共分为“梦幻霓裳”、“梦邀秦王”、“梦浴华清”、“梦萦西域”、“梦游曲江”、“梦回大唐”六幕,集中了舞蹈、情景表演、杂技、秦腔、变脸等内容。当幽幽乐曲如天籁之音般响起,挑着宫灯的唐朝仕女从观众席中缓缓走上舞台,访问团成员似乎也随着她们的步履回到了大唐盛世。    
    连战说,回到暌违60年的西安,他有一种梦幻的感觉。看《梦回大唐》,梦非梦;大家心系两岸,心连心。    
    


第五部分:西安之旅李建国会见访问团

    李建国会见访问团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4月30日晚在西安会见并宴请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    
    李建国说,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连战主席率团访问大陆,这是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大事,也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北京会谈,揭开了两党关系史新的一页,对于推动两岸政党交流、对话,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他说,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我们的先人创造过大唐盛世的辉煌,传承今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雄浑厚重,无与伦比。特别是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    
    李建国说,连战主席生于斯,长于斯,从这里开始了学者与政治家的人生之旅。今天,连战主席重返故里,不由得使人想起“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名句,感受到浓浓的故情和乡情。新的起点已经开始,我们期盼连战主席和各位贵宾能常来陕西,我们期盼更多的台胞来陕西创业发展,我们期盼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连战在致辞中说,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访问,非常愉快、非常顺利。西安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不但在这里出生,而且童年也是在这里成长。由于童年是在忧患的环境里成长,所以我们对于和解、对话、和平有不同的感受,我们期许两岸要心连心。    
    他说,我的祖母埋葬在这里,60年来连家没有一个人能够来祭拜,我们当子孙的人感到非常愧疚。这是大时代里的小历史,但对我家族、个人来讲是很辛酸的历史。    
    连战说,他这次访问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但高兴的是有了一个开始。我们会把所见所闻带到台湾去。过去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就是未来。两岸互惠互利双赢是大家的心声,是历史的责任,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很高兴的是,我们迈出了历史的一步,这是正确的。    
    会见后,宾主双方互赠了礼品。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李炳才,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陈德铭、袁纯清、董雷、杨永茂参加了会见和宴请。    
    “西安是故土,大陆是根”    
    连战祭拜祖母墓侧记    
    正是春光明媚时,心香一瓣祭亲人。5月1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携家人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西安市长安区上塔坡村清凉山,祭奠长眠在这里的祖母沈太夫人。    
    当年,沈太夫人和时任国民党西京筹委会秘书的连战父亲曾经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