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连战大陆行
连战表示,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努力,共同图强,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随后,访问团参观了明孝陵。下午,连战一行参观民国时期的总统府及新建成的天妃宫。晚上,访问团一行游览了夫子庙和秦淮河。
万余南京市民
在中山陵欢迎连战一行
“欢迎连战和平之旅!”“我要亲自来看一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昨天一大早,当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中山陵时,博爱坊前已经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南京市民。
“连战主席,欢迎您”———这是南京市民黄宝东一家三口拉出的红色横幅。黄宝东激动地对采访他的媒体说:“中华儿女都期盼和平,连战的和平之旅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我想对连战主席说‘我们欢迎您’!”在谒陵队伍快到祭堂的时候,记者再一次看到满头大汗的黄宝东。“连战看到你的横幅了吗?”记者问,“应该看到了。它是最醒目的。”黄宝东激动地说。
80高龄的葛文庆老人拄着拐杖等候在谒陵队伍经过的路旁。老人告诉记者,听说连战要来谒陵,他凌晨4点钟就起床了,在夫子庙坐公交车到卫桥下,然后一路拄着拐杖走到博爱坊。“今天这是一件大喜事啊。”他激动地说,“56年了,中国13亿人民是一家人,不能隔山隔水呀。”
像葛老这样的群众随处可见。66岁的苏佩敏家住河西奥体中心附近,她动情地对记者说:“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最大的心愿,特别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都想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两岸和平。”许启鸾老人手擎五星红旗,声音颤抖地说:“我是5点钟从光华门步行两个多小时来到这里的。我想告诉连战先生,56年来,中国人日夜梦想两岸骨肉团圆,我们都期盼着祖国早日统一。”
人群中,有人举出印有“骨肉团圆、振兴中华”烫金大字的锦旗,人们对连战报以热情掌声,大家心中的共同话题是———只有和平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部分:南京之旅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连战谒陵感言
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王书记、李副主任、各位亲爱的好朋友,我们南京市所有亲爱的市民同胞,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和内人以及国民党三位副主席率同我们所有大陆“和平之旅”的访问团全体的团员来到中山陵,受到我们市民同胞热烈的欢迎,实在是令我们非常非常地感动。我在向他们打招呼,他们看不见,但是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热烈,非常的热忱,在这里我要首先谢谢书记,以及中山美陵管理单位各位领导和干部,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安排。
各位市民同胞,各位媒体的朋友,今年是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的一个年份,也是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个纪念,在这样子的一个时刻,本人代表中国国民党率同所有的团员来到我们创党总理中山先生陵寝之前,来献上最高的敬意,我们是以庄严、虔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尤其看到这么多民众自发、自动地来到这里,更加激动,心里面真是感到无比的振奋。
各位也都知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那就是中华民国。但是,不止如此,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牺牲奉献,死而后已,这是他整个的生命奋斗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奋斗史。当然,很遗憾的就是他没有办法亲眼看到民国17年,他离开之后所发生的很多的事情。包括南北的一个统一,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出要为这个民族雪耻图强,当然不幸,他没有看到这些。但是今天,我们来到此地,我们尤其回想到中山先生那种壮阔的思想,那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奉献的精神,所谓博爱,所谓天下为公,都在这个碑、牌、门楼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我想,面对今天两岸的局势,尤其这种可以说是称为严峻的一个僵局,我们免不掉会回忆到中山先生弥留的时候,一再的昭示国人不要忘记和平、奋斗救中国。和平、奋斗,中华民族有前途、有出息,对不对?所以在这个时刻,我们回想到这种叮嘱、叮咛,我们非常期盼大家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够本着一个和平的、奋斗的心情,来让我们抓住这个时代,让台湾能够持续不断地经济的发展、均富社会的建立,让大陆快速地成长,完成小康社会,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认知,全力以赴的总的目标。
我非常感谢的就是,中山先生是我们今天两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国族的前辈,在大陆,他也被尊称为革命的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的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时候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所以,此时此刻,我也要特别地感谢相关的各单位以及大陆的政府,长年以来为了维护整理环境,可以说是已经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了,我们非常的谢谢大家。我们是不是也给管理单位鼓一个掌表示感谢的意思。
我们今天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这种心情是让我们永难忘记的,我再一次的感谢成千上万的市民同胞,能够一起到这里来,这样子的一个阳光普照、这样子的一个好天气,让我们大家互相勉励,也互相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国民党访问团成员
拜谒中山陵感想多多
连战率领的70多人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4月27日谒拜南京中山陵,随团人员中有第一次也有多次来到中山陵的,他们对此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驱,逝世80周年,精神永存。此次“和平之旅”在对话中寻求两岸互惠互利的良好互动,达到双赢局面,一定有助于两岸的和平,也会给台湾带来正面的和平的讯息。
国民党副主席林澄枝:这是第一次来到南京,作为中山先生的信徒,一直以来就非常期待能亲临中山陵拜谒。此次跟随连战主席的和平之旅,亲自到大陆走走看看,能够增进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也将起到催化作用,加速两岸发展的步伐。
国民党两岸政策重要智囊、前“陆委会主委”苏起:相隔15年后第二次来到南京,感觉变化很大。大陆和台湾之间要更多一点了解,对于缓和、稳定两岸关系,相互了解是基础,不能着急是关键,切忌越走越远。
国民党文传会主委张荣恭:第一步就踏上中山陵,这是对中山先生的最高敬意,而中山精神也是两岸发展最需要的,两岸之间必须要和谐相处。
国民党行管会主委张哲琛:对南京印象很好,树木葱郁,环境宜人。这次的访问是很大的起步,也是一个关键,两岸之间一定要和平相处才能互相合作互利双赢。
国民党主席办公室主任丁远超:第二次来到南京,人不亲土亲。此行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福祉,最大的意义在于化解误解,打开僵局,表达友善、友谊。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新闻发言人郑丽文:此次和平之旅是重要、关键性、历史性的访问,国民党在尽自己的力量为两岸争取更多的和平机会。对于过去因历史结构而产生的悲剧,需要靠智能来化解,这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再接再厉。
国民党“立委”雷倩:两年前曾来南京拜谒中山陵,参观总统府和大屠杀纪念馆,但此次跟随国民党一行,意义特别。看到民众如此热情的欢迎,这也是共同的心声,和平才是唯一的选项。
国民党组发委主委廖风德: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全力推动,这也是国民党历史上划时代阶段的开始。对台湾民众而言,经过此次历史之旅,一定会产生更多正面的影响,加强两岸之间的交流。
国民党“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召集人、前台“驻美代表”陈锡蕃:在南京出生,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很特殊。此行是希望借访问来推动两岸维护和平的步伐,促成合作互利。不希望出现紧张的局面,这对整个中华民族不利。
国民党考纪会主委阮刚猛:第二次来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十分感动。此次访问影响很大,若在以后看到很好的结果再回想今天,就可以感受到此行意义的深远。
国民党行管会总务室主任郭燕陆:以前每年都在台湾国父纪念馆拜祭中山先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非常兴奋;而此行的意义则更为重大,一定能够顺利圆满成功。
国民党中央常委沈庆京:我在南京出生,半岁大时候离开。希望两岸从此走向和平、稳定的发展。借此机会打破民进党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抹黑,名正言顺地推动符合两岸有利的事情。
国民党“立委”柯俊雄:此行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对促进两岸的和平有很大的意义,老百姓谁愿意打仗呢?
台湾前“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此次跟随连主席前来,立足于两岸的和平互助双赢,多沟通一些彼此关心的问题。
第三部分:南京之旅参观民国时期总统府
罗志军会见访问团
4月27日中午,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会见并宴请了访问团一行。
连战一行27日上午刚刚拜谒过中山陵,上万南京市民自发赶到中山陵热烈欢迎的场面,令连战感动不已。
罗志军在会见时首先代表640万南京市民对连战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昨天在电视上看到连战主席到达南京时在机场发表的讲话,主席先生讲话中对南京人民的热情问候,以及说到“台湾和南京相隔不远,但相见恨晚”的话语,我们听了都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
罗志军说,南京与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昨天听介绍说主席夫人也是南京人,而且在座访问团成员中也有人出生在南京,这说明我们的感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罗志军特别提到,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很早就出台了两部地方法律,一是“中山陵园风景区保护条例”,以更好地保护中山陵;二是有关台商保护条例。他说,南京目前有台商企业2200多家,每年有数十万台胞来南京探亲、观光旅游。
罗志军说,今天看了访问团谒陵的电视直播,我看到现场有市民打出“常回家看看”的欢迎条幅。我想这也是全体南京人民的心声,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连战说,南京与中国国民党确实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今天上午谒陵,成千上万南京民众自发参与的热情场面,是我们来之前根本没法想象到的,我感到非常感动。
连战盛赞并感谢南京市对中山陵尽善尽美地保护。他说,南京是六朝古都,不仅有中山陵,而且有那么多的古迹、遗址,维护和保护好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是不容易、不简单的事情。
会见结束时,罗志军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向连战及访问团赠送了南京的民国建筑画册、南京特产雨花石、南京著名画家俞继高的作品,并向连战夫人赠送了一件过去专为皇家织造的南京云锦服饰。连战主席也回赠了连战祖父的著作《台湾通史》精装本、连战本人著作《改变才有希望》以及一件名为“大道行”的工艺品,寓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参观民国时期总统府
4月27日下午3时半,在数千名南京市民与游客的注目与掌声中,连战的座驾驶入南京“总统府”的大堂。时隔56年之后,国民党的主席再一次重新走进这座曾经是国民党历史上辉煌的标志性建筑,南京长江路292号。
历史上的这里,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国民党建立了国民政府之后,蒋介石、李宗仁都曾在此担任过总统,如今它成了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但南京人都习惯将此地叫做“总统府”。
下车后,连战一行沿着历史的足迹,首先从西花园进入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连战双手交叉于前,静静地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不时盯着孙中山的图像,不时颔首回应。在这里,保持了孙中山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转折点的关键时刻的办公室原貌;在这里,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文告,废除了封建时代的种种制度和陋习,中国从此告别了皇帝,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