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明了这一点。    
    “我问你,正切和余切的函数图像是什么意思?”我问。    
    “张老师也是这么问我的:正切函数的不存在是不是指它无穷大?我当时哪想这么多啊!”女儿不服气地说。    
    “还有那该死的充分必要条件,他骂我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女儿托着下巴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我发现你这个知识点的确很薄弱,几乎所有试卷上的这类题你全都做错了。这样吧,我帮你把这类题全部整理出来,你认真地再做一遍。”我望着女儿说。    
    “好啊。”女儿快乐地应允道。    
    每一个人都有让别人分享快乐与喜悦的心理,女儿也不例外,她的快乐写在了脸上,我当然为她高兴。但我又深深地知道她也会有“得意而忘形”的时候,在分享她快乐的同时,作为母亲必须很清醒地帮她分析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一直很固执地认为,交流的东西更容易浸入脑海。所以,我总是很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和她的谈话。    
    下午,女儿上学去了,我继续帮女儿整理试卷。    
    晚上,女儿回来十分开心地对我说:“妈,我是全班第一,也是第一次总分超过600分。我给爸爸打个电话,让他也高兴高兴。”说着,女儿拿起了手机拨通了她爸爸的电话。    
    听着她给爸爸打电话时那得意洋洋的语气,我知道这次考试又点燃了她的希望,扬起了她的自信心,我终于在心里笑了。    
    吃过晚饭,朱朱打电话给女儿。放下电话女儿问我:“妈,我要帮朱朱带晚饭过去,还有饭吗?”    
    “饭倒是还有,只是没有菜了。”我为难地说。    
    女儿望着我,流露出一种为难的神情,突然她眼睛转了一转,说:“我帮她买饼干好了。”    
    我想,女儿已经告诉同学带晚饭过去,不能让女儿失面子。在孩子的心里,面子可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我都要让朱朱感受到女儿带给她的情谊和温暖。于是,我立即动手做了两样菜,女儿十分开心地拿着饭盒走了。    
    很多家长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埋怨孩子多事,殊不知这样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即使你很不情愿也要很体面地帮孩子树立他在同学中的美好形象,让别人在品尝饭菜的时候能感受到作为同学家长的一份关爱,只有这样你才能缩短与孩子的距离,成为他们的朋友。    
    晚上回来,女儿开心地说:“朱朱说您做的饭菜好好吃哦”。    
    陪读心语:    
    1。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到底如何,尚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家长千万不要舍本逐末,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分数。要学会帮助孩子寻找错误,分清:为什么会丢分?是粗心还是不会?这很重要。如果是粗心,就要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的根源!如果是不会,就要督促孩子把问题搞清楚。    
    2。遇到孩子的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要学会去理解孩子,积极地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努力地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千万不能用不耐烦的心态去数落孩子。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一2005年1月15日 :与孩子一起努力

    和女儿有一个约定,每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必须回家,女儿说她要一个人好好调养一下。我们尊重她的意愿,所以每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就会回到家里,和老公一起度过周末。    
    带着女儿换下来的衣服,拖着疲惫的脚步,慢慢地登上回家的路程,忽然间一种对家的渴望强烈地撞击着我。十多年来我一直过着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家——工厂——家,从没有离开过家。时间久了,家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漠然,似乎家是一潭没有生机的死水,是情绪的火葬场,于是,心灵便开始了厌倦、开始了抗争、开始了漂泊。自从到女儿那里陪读以后,每周回来两天,向老公讲述我和女儿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倾诉埋藏在心中的全部委屈,而每一次老公就像创可贴一样,细心地呵护着我的创口,消除着我心里的怨气,同时也让老公和我一起分享女儿的每一分每一丝快乐。老公就像幻灯片一样,让我把快乐一次一次地回放,并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生命的年轮里。在这样一次次的消炎止痛和快乐回放中,家变成了我心灵的魔盒,让我把一切的不愉快放在里面,老公用宽阔的胸怀摇动着这个魔盒,然后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飘飞在我的生命中。家,成了我这个远航人漂泊归来后的港湾,我可以在这里肆无忌惮地休养生息。家,也成了老公心灵守望的灯塔,那盏灯火永远在黑夜中闪亮……    
    老公回来后我们一起做饭,一边做一边聊,我把那天发生的事详细地说给他听。老公说:“你受委屈了。没有多少日子了,全当你在那里坐牢好了。”     
    我告诉老公我已经想通了,全当我是在一个刁钻的老板那里打工。老公一听,笑了:“能这样想就好了 。忍耐一点吧,等女儿出去读书了,我会补偿给你的。”    
     “其实,委屈也是一种幸福。”我笑着对老公说。    
     “是啊,能和女儿这样朝夕相处的日子不多了。谁叫你是委屈妈妈呢?”老公说;还情不自禁地哼起来:“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其实女儿已经很不错了。”我说。    
     “就是因为她不错,所以,我们要一起努力!”老公很自豪地说。    
    是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走过这段特别的日子。    
    晚上,因为没有电,便早早地上床休息了。躺在老公身边,用鼻子轻轻地吸一口气,细细地品味着老公身上散发的熟悉的气味,就像吸食大麻一样,有一种宁静从鼻子中流过,融化在我的生命中。脑海中不断地放映着病床前的一幕幕,耳边响起老公在我灵魂出窍时的声声呼唤,想着老公那天去小屋看我时,满怀愧疚地说:“等女儿考完后,我会让你做回自己的。”泪水突然涌出眼眶,无声无息地滴落在枕巾上。    
    老公啊,你已经给了我一个世界,我在你的豁达中学会了包容,在你的理解中学会了坚强,在你的关爱中学会了善待,在你一次次的劝慰中我学会了理解。你可知道?你和女儿是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是我幸福的资本啊!    
    一起努力,为了奇迹!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重复着。    
    ……    
    陪读心语:    
    家是心灵一个永远的港湾。对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渴望家的完整、家的温馨。在孩子进入高中以后,每一个做父母的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别生出一些情感枝节。有一位同事,孩子的成绩本来很好,就因为父母闹离婚而导致成绩下滑,结果高考的时候只考了一个三本。孩子本来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辛苦地培养他们不就是为了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归宿吗?而我们在孩子们最需要温馨的时候,玩感情游戏,用我们的残年去换取孩子的未来,值得吗?    
    学会经营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度过一个平稳的高中时代,这是在他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你所能给他的最大支持!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一2005年1月18日:女儿:我很烦!

    高考是一种折磨,折磨着女儿的精神,也折磨着我的精神;同时也磨砺着女儿的意志,磨砺着我的坚强。就如蚌的痛苦折磨,最后磨砺成珍珠一样。    
    下午放学回来,女儿的脚步显得有点彷徨,放下书包,竟然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趴在我的肩上说:“妈,我真的好烦。”我问:“你怎么啦?”女儿无语,双手离开我的肩,转身在房间里踱着,脚步有几许凌乱。我对她说:“你出去站在坪里大声地喊出来也许能好些。”    
    女儿拖着略显沉重的步子出去了。片刻,我听到了她的喊声:“我…很…烦…啊!”“我…很…烦…啊!”一声高过一声,那声音充满了无助、充满了无奈也充满了渴望,带着女儿稀薄的血痕,如带哨的响箭穿过苍穹,又反射回落到一个母亲脆弱的心里,顷刻,便盈满心海,溢出眼眶。    
    女儿啊,你可知道:你的一份无助回落在我的生命中,是怎样的一份心痛?怎样的一份无助吗?我除了眼泪,还能为你做什么呢?可我不能在你的面前流泪,一滴也不行!这样对你是更大的压力。我不能让你崩溃。不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残忍的微笑,给你一份坚强与自信!和你一起历练成珍珠!    
    女儿喊了几声后,平静了下来。我无法知道站在平台上的女儿,面对苍穹那无言的回答是怎样的心情?面对高楼耸立的围城她又是怎样的感悟?我也不知道是她无力呐喊了累了呢?还是面对苍穹的苍茫,忽然感悟到了什么呢?    
    女儿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我最欣赏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除了我自己。没有谁可以改变我,只有我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没有谁能帮助我,只有我自己才能真正地帮助自己。自助才能天助。”虽然过于张狂,但是,毕竟她已经知道:内因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如果自己放弃自己不努力,任何条件都是徒劳。    
    我相信当她走回小屋的时候,她已经成钢了!    
    “吃饭了”我喊道。    
    “哦!知道了。”旋即听到了女儿蹦跳的脚步声。    
    陪读心语:    
    离高考越近,压力也随之越大。很多时候,孩子会陷入一种烦躁中,做父母的要理解他们。不要认为你没有给他压力,他就没有压力了,这种压力来自很多方面,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越是自尊心强、对自己要求高的孩子,这样的压力就会越大,产生烦躁情绪的可能性和频率、强度都会越高。    
    有压力就要有减压的出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帮助孩子找到一种方式去宣泄。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坏情绪尤其如此。就像我们每天吐故纳新一样,血液的输氧能力会因呼吸的加深有所提高,情绪的状态也会由于坏情绪被宣泄掉而有所改善。鼓励孩子适度宣泄吧,喊出心中的不快,一身轻松!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一2005年2月20日:学会倾听

    今年对女儿来说,不知道年是什么?在家过了三十,大年初一就回学校看书去了,初六女儿他们便上课了,第一天就进行模拟考试,其用心是督促孩子们在家要学习。    
    说真的,面临高考的孩子们很可怜,其家长也很可怜。这个年,我和老公关掉了手机,不想让任何人来打搅我们,一门心思就是想为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    
    进入高三的下学期,考试就像吃饭一样平常,其目的就是要让他们适应考试,预防高考恐惧症,训练出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女儿说她已经能平静地对待考试了,希望她真的能有一定的免疫力了。    
    女儿回到小屋,一进门放下东西就在家里兴奋地跳了起来:“我太高兴了,终于可以到第一教室去考试了。”女儿用手做了一个极其兴奋的动作,“妈,你知道吗?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两年,足足两年。”女儿告诉我。    
    我笑了,问:“全年级第几名?”    
    “第35名。”女儿很自豪地说。    
    这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了。且不说别的,一个女孩能在总复习阶段一点点地前进,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    
    女儿兴奋地打电话告诉了她爸爸。然后,对我说:“妈,你知道吗?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差一点叫起来,但马上就克制了自己。我对自己说:这不算什么。再说,我这次高兴等下次没有考好,这帮人会糗死我的。于是,我变得很平静。不过,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    
    “该高兴就要高兴,但是千万不可得意忘形。”我笑着说。    
    说真的,没有哪个做父母的在听了孩子考得好的情况下不兴奋自豪的,但我又知道得意忘形的后果。     
    “知道了。”女儿回答道。    
    “这一次是第一次理科综合考试,很多人不适应。理综合不像原来那样分开考,物理就是物理,化学就是化学,生物就是生物。这次卷子上的题目思维跳跃很大,所以很多人一时无法适应,在理综合上吃了亏。而我事先复习了,做过这种类型的试卷。”女儿说。    
    “既然考试是理综合那就必须主动去适应,你自己去把握。”我告诫女儿。    
    对于孩子的学习,做父母的真的无能为力,但我们有能力去聆听孩子的声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