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找个地方坐一坐。”瑞宣说。
两人走进一家小饭铺。一进门,跑堂的就过来挡驾。“对不起您哪,今儿我们什么也没有,压根儿没升火。没生意。”没有升火,没有杯盘碗盏相碰的叮噹之声,这也算饭馆?桌椅板凳,都收拾得整整齐齐,铺子里还有多年来留下的一股子荤油味儿和饭菜味儿。
“让我们坐一会儿好不好?”瑞宣客客气气地问,“这位先生有点儿不舒服,”他指的是野求。
“没说的,坐吧,凳子都空着呢,”跑堂的笑着说道。“您瞧,先生,我们这生意怎么做?没可卖的东西,还不许关门,真是笑话。”
两人都坐下了。因为瘦,野求的脸显得越发长了,眼珠子跟死鱼的一样。他平静下来,呆呆地坐着,一动也不动。野求叹了口气。“没什么可说的——如今,我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肉纹丝不动。他说的是实话,用不着带表情。
“我把一切都毁了,”野求静静地说,“为了养活我的孩子和病病歪歪的老婆,我给日本人做事,抽大烟麻醉自己。是呀,我出卖灵魂,为的是老婆孩子不挨饿。出卖一个灵魂,拯救全家的性命,倒也划算。”住了口,他冲着桌子发楞。瑞宣不敢催他往下说,只咳了一声。
这一声咳嗽,仿佛惊醒了野求,他接着又说:“说来也怪,老婆有了吃食,身体反倒更弱了,仿佛我给她吃的东西都有毒似的。她死了。”他脸上还是木然没有表情,说起话来,象背诵一个听过许多遍的故事。“死了的,倒还算有福。我满以为儿女长大成|人,就能挣钱养活我。可是,大儿子刚能挣钱,就二话不说离开了北平。他不但不感恩图报,还恨我,恨我出卖了灵魂。另外三个儿子也跟大儿子一模一样。我出卖灵魂把他们抚养大,可他们是怎么报答我的?一场空,没有心肝。”他舐了舐嘴唇。
“可笑的事情多着呢。我刚才说,因为我抽大烟,日本人对我还算不错。可是烟瘾一大,我动都懒得动了,他们就撤了我的差。我没了进项,只剩下几个不能挣钱,靠我养活的孩子。等他们能挣钱了,大概也得打我这儿跑掉。我不能再拉扯他们了,就是能,他们也不感激我。唉,要说是不拉扯吧,他们又得挨饿,真没法子。我现在还抽大烟,大烟能麻醉人——这就是它的好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连我自己的孩子都不认我这个爸爸了。我今天抢了你的东西,可是我用不着道歉,我知道你能原谅一个快死的人。”
“你不能就这么死了,”瑞宣想帮他一把。
“谁也不该落这么个下场,可是我只能这么死。也许就是明天,我会躺在大街上,让人家拿大卡车拉走,扔到城外去。我不指望人家把我埋在祖坟里,没脸见祖宗。”他站起来,跟瑞宣拉了拉手,就往外走了。
走出饭铺,野求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吃起烧饼来。
93
金三爷发了财,置下三处房产。虽说他的相貌,神态,穿戴,都没有变;而心,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如今,他跟那些站在大街上抢东西吃的人大不相同,成了个小财主,有了点儿派头。每天,他还照常上茶馆去坐坐,然而小笔的生意,他已经看不上眼。跟同行在一起,他总是把腰挺得笔直,独自坐在一边,好象在说:“小事儿甭麻烦我。金三爷不能为了仨瓜俩枣的事儿跑腿。”
对于那些打算买卖房产的主顾,他的态度也变了。他逢人便说:“我自个儿也有点产业,”恨不得再添上一句:“您以为我跟平常的中人拉纤的一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吗?哼——我有我的身分。”
他并没有忘记,是日本人害了他亲家钱默吟一家子。不过,他更不能忘记,打从日本人进占北平,他的生意一天天兴隆起来,如今,自个儿也置下了产业。为了钱先生,他应当恨日本人;替自个儿盘算盘算,他又应当感激他们。恨和感激,这两种感情揉不到一块儿,他只好不偏不倚地同时摆在心里。
然而不偏不倚并维持不了多久。不偏不倚就是偏倚的开始。为了长远保住他的产业,他不由得相信了日本人的宣传:他们侵略中国并不是为了打中国人,而是为了帮中国人消灭共产党。金三爷那四方脑袋里想的是:要是日本人真的消灭了共产党,也就等于保护了他那三所宅子。
他老惦着钱默吟。不论在街上遛弯儿,还是在茶馆里坐着,他总留着神寻觅,找他极敬慕的这位亲家。见了和他亲家模样相仿的人,他总要跑上前去看个究竟,希望自己没看错。一旦发现认错了人,他就揉揉眼睛,埋怨自己老眼昏花,看不真切。
()免费电子书下载
他非常疼爱外孙子,几乎把孩子给惯坏了。钱先生在监牢里受罪的当儿,外孙子倒给宠得不行。金三爷宁可自个儿吃共和面,喝茶叶末儿,也要想尽法儿让外孙子吃好喝好。外孙子只要有点头疼脑热,他就赶紧去请北平最好的大夫。他把外孙子当菩萨供养着。
外孙子犯了错儿,钱少奶奶要罚,金三爷就把外孙子搂在怀里,数落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孩子,还要罚!要是没有他,你又不知道该怎么样了。”
孩子刚会迈步,金三爷就想让他见世面。他把孩子扛在肩膀头上,或者干脆让他骑在脖子上,挺起胸脯,迈着大步,带他去逛大街,赶庙会,上市场。不论这东西吃了有没有好处,也不论这东西该不该玩,只要孩子说一声“要”,金三爷就赶紧掏钱买。
孩子会说话了,金三爷又苦恼起来。孩子跟妈学会了说:“打倒日本鬼子!”“给爸报仇”,还会挺起小胸脯说:“我姓钱。”金三爷不能把个常叫“打倒日本鬼子”的小外孙子带着到处跑,也不能跟自个儿的闺女吵;没准儿会让邻居听了去,报告日本人。他不怕给抓起来,他身强力壮,挨几下子也没什么,然而要是日本人没收了他的产业,那可就真要了命了。
金三爷那四方脑袋里琢磨着要跟日本人套套近乎。他并不想跟日本人合作,当他们的走狗。不,他还没有坏到那步田地,他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想要不即不离的跟日本人攀点儿交情。
他加入了三清会。三清会专收那种有点儿小聪明,或者象金三爷这样有点儿本事,而脑子又糊里糊涂的人。日本人不久就把他列入“有用”的人一类,要跟他交朋友。
等金三爷真的以为日本人是安着好心,他们就突然追问起钱默吟,吓得金三爷瞠目结舌。是他造的孽,招惹来的日本人。日本人向他担保,决不会伤害钱先生。他们赌咒发誓地说,金三爷崇拜亲家,他们也佩服钱先生的学问,人品和胆识。他们要是找到他,一定不记前仇,好好跟他交朋友。金三得帮忙找人。他们暗示,要是他不肯帮忙——哼!——小心他那三处房产和他的外孙子!
金三爷精明了一辈子,这下子掉进了人家的圈套。他又气又恼,红里透亮的鼻子尖发了紫。哪怕日本人保证不害钱先生,他也不乐意帮着日本人去逮钱先生。
金三琢磨来琢磨去,终于想出了主意。他决定去向钱先生讨教。
上哪儿找钱先生去呢?
他想起了野求。多日不见那瘦猴儿了,他可是很关心钱先生的。
这条路子没走通。野求的街坊说,他们全家都搬得无影无踪,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金三爷又想到了瑞宣。
祁家的人,全都侧着耳朵仔细听他说话,都想知道钱少奶奶和她的孩子日子过得怎么样。
金三爷没时间谈他的闺女和外孙子,他单刀直入,打听钱先生住在哪儿。
一起头,瑞宣以为金三爷是惦记钱先生,才这么急着打听他的住处。过了一会儿,他觉着事情有点蹊跷,就盘问起金三爷来。
金三爷很不耐烦,一个劲儿敲他那烟袋锅,拿定主意不吐真情。瑞宣也谨慎小心,什么都不说,憋了半天,金三爷泄了气,拔腿走了。
瑞宣心里犯开了嘀咕。他不明白,为什么金三爷要找钱先生,情况有点儿不妙。他想马上去找钱先生,嘱咐他多加小心;可是反复一想,又怕自己过于大惊小怪。不能听见风就是雨,随便惊扰钱先生。不论怎么说,金三爷总算是钱先生的亲家。
他拿定主意,先别忙,等他向明月和尚交稿的时候,先跟明月商量商量。
金三爷见瑞宣的嘴这么严实,起了疑。他觉着瑞宣准知道钱先生的下落,只不过不肯告诉他罢了。他拿定主意,跟着瑞宣看个究竟。
金三发现瑞宣在个小铺子里跟明月见面,便又盯上了明月,发现了那座小庙。
金三不敢贸然进庙,要是钱先生真的在那儿,他冒冒失失地撞进去,劝亲家跟日本人合作,而钱先生不肯听他的,就会马上换个地方躲起来,那——再说,要是钱先生不听他的,他能昧着良心叫日本人来逮吗?
他去看瑞宣的时候,看见了小羊圈一号和三号的宅子。他想起了几年前背着钱先生去找冠晓荷的事。难道如今他自己也跟冠晓荷一样了?冠家的人是一群狗,而我金三爷可是黄帝的子孙。
要是钱亲家真的在小庙里,他又不去报告日本人,岂不是就犯了包庇亲戚的罪,不但人受连累,连产业也得玩儿完!
他的良心跟恶念展开了斗争,谁对谁也不肯让步。是万恶的侵略战争,逼得他为了个人的安危,竟想出卖自己的亲戚。
他常在小庙附近徘徊,不敢进去。他想见见他最敬佩的亲家兼朋友,可是,他也怕见了钱先生会挨骂。他在小庙门外踟蹰不前的时候,有几个人在后面跟着他。他虽然不敢往小庙里进,可是那些人却悄悄地摸了进去。钱先生被捕了。
94
意大利投降了,日本皇家海军打太平洋一点一点往后撤。北平的日本人奉命每人结交十个中国朋友。
小羊圈三号的日本人也出门“交朋友”来了。他们向来不跟左邻右舍的中国人来往,可是现在,就连他们脸上的表情,也得按照上面的命令来一个变化。
四大妈头一个拒绝和他们交朋友。她谁都能爱,就是不能爱那打死她老伴的日本人。虽说打死她老伴的并不是三号的日本人,然而,日本人总归是日本人——她闹不清他们谁是谁,也犯不着去闹清楚。
这位居孀老太太的嘴,可不象个寡妇嘴,什么脏字儿都敢出口。日本人听不懂她用的那些字眼儿,光知道冲她傻笑。程长顺几乎要跟他外婆吵起来。马寡妇向来不肯得罪人,更不敢得罪日本人。她对他们既恨又怕,人家上门来了,还能不给杯茶喝?总不能把人家撵出去吧。然而,长顺决定把门插上,不招待这种“朋友”。
小羊圈的人觉着,一边儿杀人,一边儿交朋友,简直是莫名其妙,叫人恶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不理那些日本人。只有丁约翰例外。
其实,他在英国府当差那会儿,最瞧不起的就是日本人。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他已经当惯了洋奴。
一当上里长,他就施展手段,弄了点煤来。有了煤,他每天就能多少有点进项。他在院子里点了个小煤炉卖火。没钱自家起火的街坊,可以到他这儿来烧点儿茶水,做点吃的。他盯着他那只大钟,按钟点收钱。
三号的日本人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不通人情,不讲道理,不友好。他们走了一遭,只有丁约翰一个人来回拜,还把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他们怕要是连一个朋友也交不上,就该挨罚了。他们原打算去访问一号那位老婆婆,问问她跟街坊和睦相处有什么诀窍。老婆婆要是不肯说实话,就吓唬她一气,要不然编个罪名暗害她。幸而里长丁约翰知趣,肯跟他们交朋友。那就得牢牢地抓住他,施展侵略者惯用的伎俩,象蚕吃桑叶一样,把一家一家人通通攥到手里。
丁约翰跟所有的洋奴一样,恨不得人人是洋奴,而由他当奴才总管。他在三号跟日本人吹牛说:“我是里长,能下命令叫他们跟你们交朋友。”走出三号大门,丁约翰就挺胸凸肚,那副神气劲儿,几乎跟他在英国府当差的时候差不多。
他去找白巡长,干脆给白巡长下了命令,叫他帮着通知街坊们,好好跟日本人交朋友。
白巡长是个讲究实际的人,通情达理。他一向精明能干,也会见风使舵。然而他不能因此就不爱国,不爱自己的同胞。他不同意丁约翰那一套。
“哼,”他对丁约翰说,“日本人跟咱们交朋友?岂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丁约翰恼了。他是几百年来民族自卑的产儿,是靠呼吸带着国耻味儿的空气长大的。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求外国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