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官场
走在陡峭的斜坡上,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沟,稍不当心就会滑下去。险情随时都在发生,指挥连侦察班长一不小心,被乱石绊倒,差一点坠落到沟底去,幸亏抓住一丛灌木棵子,才捡了一条命。最让人担心的是不断掉落的飞石,夜间无法观察,只能靠耳朵听动静防范。于是,庾虎就往后传话,命令大家,拉大距离,尽量不出声,仔细听着山上的声响,在判断有没有石块滚落的情况下才能前进。战士们你拉着我,我拽着你,经过大半夜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古木沟口。
天亮不久,我们来到高家庄路段。这是一个更险恶的路段,右侧的山崖上悬着很多巨石,摇摇欲坠,松土夹杂着石块,时不时像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我们决定分批冲刺,强行通过。大家相互鼓励着:“一定要活着过去”。我冲在最前面,突然听到身后的通信科长大喊了一声:“参谋长!快跑!”就在我向前猛跨一步的瞬间,一块脸盆大的石头砸了下来,又一次死里逃生。
冲过这个险段后,我让部队慢下来喘口气。这时,我想应该给老婆孩子留句话,就在手机里给女儿写了一条短信:“女儿,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如果爸爸回不来了,你一定要坚强,要替爸爸照顾好妈妈。”
临近傍晚,走到一个羌寨,部队短暂休息。大家又累又饿,很多同志刚坐下就睡着了。得知我们要到汶川去救灾,村民们把刚煮好的一锅粥端给我们,我们不喝,就拦着不让走,他们说:来了天灾,都在往外逃,你们当兵的却不要命地往里走,就以粥代酒,给你们壮行吧!这碗粥,我们是含着泪喝下去的。
一位羌族老大妈,说什么也要看着女战士把两个粽子吃下去,自己却转过身去,偷偷地舔粘在手上的米粒。一名胳膊上缠着黑纱的中年妇女,非要给我们带路,她说:“我的丈夫和孩子都没了,我给你们带路,你们就能走快一些,多救出几个人,多保住几个家。” 望着善良淳朴的群众,沉甸甸的责任涌上心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有难,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晚上9点左右,我们行进到距汶川不足5公里的桑坪电站,天又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被泥石流和塌方彻底阻断,已经再没有路可走了。我们急忙找群众打听,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到汶川县城,有一条古栈道,但多年没人走了,弄不好要丢命的。我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是路,我们就敢走!”
㊣第207章 … ~夜过古木沟~㊣
古木沟原名叫古龙沟,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一条狭窄小山沟,因为这儿植被比较好,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不少都是古老的树种,为此才被改名为古木沟。
从古木沟到达汶川县城,还有92公里的道路。比起几天的长途跋涉,按说是离目的地路程不算多了。但是,由于地震后严重的山体滑坡,这条道路基本上被矿石堵住,已经没有了前进的道路。地震时,正在这儿行驶的汽车、拖拉机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得稀巴烂,它们一辆一辆横七竖八地翻在路边,就像是被调皮的孩子捏瘪了的易拉罐,遇难者有长途车上的乘客,有驾车的司机,还有随车而行的装卸工人,一具具遗体横尸荒野,令人惨不忍睹。庾虎带领突击队赶到沟口,已是夜间11点了。由于看不清道路,八连指导员提出天亮再走。但是,指挥连长坚持要连夜前进,两个人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论出是非,艰难的抉择就摆在了庾虎面前。他意识到,横在他们前面的将是一条险象环生的生死之路,由于滑坡,山上的石头将会继续滑落,也许还会有塌方、断桥和泥石流在等待着他们。这样硬闯下去难免会有伤亡。但是,他想到纹川县城传来的急需无法救援的消息,感觉到摆在眼前的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路,而是一条十万火急的救命之路,这条路连着无数废墟下的焦急、渴望和呼唤,连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揪着的心,我们军队是人民养活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还算什么人民子弟兵?下一步如何走?部下们可以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作为一个指挥员,他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像出发时宣誓的那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赶往汶川!想到这儿,他发出了“徒步强行军”的命令,动员大家克服困难,连夜向汶川进发。正当指导员嘟囔说天像墨一样黑,根本看不见道路时,指挥连长的手往兜里一掏,拿出一根微型手电筒来。手电筒是用五号电池发光的,虽然光的强度不是太大,但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足以起到引路的作用了。这位指挥连长,不亏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兵,在庾虎下达了准备出发的指示后,他考虑到夜间行动不便,便让连队上士集中买了50根这样的微型手电筒,每两个战士配备一个。这一下可解决了大问题。听八连指导员说天黑无法行走,他就把自己连队的手电筒从战士手中收上来,送给了八连20根,又送给庾虎和甄珠儿各一根,这样,解决了照明问题,行军速度就快多了。绊脚摔跟头的事儿也少了。甄珠儿接过手电筒,高兴地直夸指挥连长伟大、正确、有远见。
虽然有了手电筒,行军速度快了些。但是,夜越来越黑,不一会儿,天上一声闷雷炸开,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人踩在碎石上的脚一呲一滑,稍有不慎就摔个跟头,行军速度又慢了下来。为了安全起见,我命令减缓行军速度,两三个人一个小组,相互照顾,稳扎稳打,离开公路,到路旁的山坡上摸索着探路前进,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陡峭的斜坡上,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沟,稍不当心就会滑下去。险情随时都在发生,指挥连侦察班长一不小心,被乱石绊倒,差一点坠落到沟底去,幸亏抓住一丛灌木棵子,才捡了一条命。最让人担心的是不断掉落的飞石,夜间无法观察,只能靠耳朵听动静防范。于是,庾虎就往后传话,命令大家,拉大距离,尽量不出声,仔细听着山上的声响,在判断有没有石块滚落的情况下才能前进。战士们你拉着我,我拽着你,经过大半夜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古木沟口。
天亮不久,我们来到高家庄路段。这是一个更险恶的路段,右侧的山崖上悬着很多巨石,摇摇欲坠,松土夹杂着石块,时不时像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我们决定分批冲刺,强行通过。大家相互鼓励着:“一定要活着过去”。我冲在最前面,突然听到身后的通信科长大喊了一声:“参谋长!快跑!”就在我向前猛跨一步的瞬间,一块脸盆大的石头砸了下来,又一次死里逃生。
冲过这个险段后,我让部队慢下来喘口气。这时,我想应该给老婆孩子留句话,就在手机里给女儿写了一条短信:“女儿,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告诉你们,如果爸爸回不来了,你一定要坚强,要替爸爸照顾好妈妈。”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临近傍晚,走到一个羌寨,部队短暂休息。大家又累又饿,很多同志刚坐下就睡着了。得知我们要到汶川去救灾,村民们把刚煮好的一锅粥端给我们,我们不喝,就拦着不让走,他们说:来了天灾,都在往外逃,你们当兵的却不要命地往里走,就以粥代酒,给你们壮行吧!这碗粥,我们是含着泪喝下去的。
一位羌族老大妈,说什么也要看着女战士把两个粽子吃下去,自己却转过身去,偷偷地舔粘在手上的米粒。一名胳膊上缠着黑纱的中年妇女,非要给我们带路,她说:“我的丈夫和孩子都没了,我给你们带路,你们就能走快一些,多救出几个人,多保住几个家。” 望着善良淳朴的群众,沉甸甸的责任涌上心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民养育了我们,人民有难,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晚上9点左右,我们行进到距汶川不足5公里的桑坪电站,天又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被泥石流和塌方彻底阻断,已经再没有路可走了。我们急忙找群众打听,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到汶川县城,有一条古栈道,但多年没人走了,弄不好要丢命的。我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是路,我们就敢走!”
㊣第208章 … ~羌寨古木庄~㊣
就要走出古木沟了,一段险途就要结束了,战士显得松了一口气,气氛不再像刚才那么沉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搭讪起话来:
“哦,终于走出来了,这鬼地方!”
“这哪是路,偏僻荒凉,像坟圈子差不多……”
“好了,这一下,前面该有人家了!”
“有人家又怎么样,还不房倒屋坍,和废墟差不多……”
“喂,请大家不要说话。保留一点儿体力嘛!”这时,甄珠儿行使起了自己的职责,发出了命令。
甄珠儿这一制止,大家又沉默不语了,并肩一齐朝前走。到了沟口,山虽不是那么陡峭,但毕竟不是好路,战士们脚下依然是磕磕绊绊,不过,天色有了些微微的光亮,凭着晨曦的反射,大家可以辩出路径,躲避石头了。
沟外的路,四下静悄悄的,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以至于可以听到黑暗中营营的飞蚊声。往远处看, 是一片深遂的峡谷。峡谷里黑黝黝的,千沟万壑纵横交错,长年生长的古树林覆盖着山头,呈现在苍白的穹窿上,上面有点儿亮,像是过早地闪出了朝霞的晖光。晚逝的那些个星星,依然隐隐约约挂在昏暗的天空上,庾虎朝上面看了看,觉得这儿的星星要比北方高的多。大道的两边,矗立着光秃秃、黑魆魆石块;在一堆山上滚落到路边的乱石头中,露出几棵小灌木,上面刚刚冒出几片嫩嫩的叶芽儿,看来,大自然无常,尽管有毁灭的发生,却也依然有生命力的勃发。在这大自然沉静的梦境中,听着战士们夜奔之后依然有力的脚步声,庾虎感到了一阵愉悦。
“明天,应该是个大晴天!”他朝身旁的指挥连长说。
指挥连长只字未答,却回转头去,指了指后面耸立的两座大山。
“瞧哇,这两座山,像冒烟一样。”他说。
下了一夜的雨,古木沟两侧的大山果真像在冒烟。山沟里,飘浮着一缕缕轻柔的白云,山顶却横着一团浓黑的乌云,那团云彩那么黑,即使天渐渐亮起来,它在山顶俨然还是个化不开的浓浓的黑团。
拐过一个小山角,大家已经看见前面的村寨和羌民住房的房顶了,尤其是让人激动的是,大家看见了让人感到亲近的点点火光。
然而,就快要到达村寨的时候,老天爷似乎故意与他们为难,一个更险恶的路段呈现在队伍面前,这个路段几乎就在临近村口的地方,路面处在山崖和深沟之间,右侧的山崖上,悬了很多巨石,看上去摇摇欲坠的,十分吓人。松土夹杂着的小石块,时不时像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滚到路面上,又滚到河水里,发出咕咚咚的声响。为了防止被砸伤,指挥连长建议突击队分成几小股,分批冲刺,强行通过。八连指导员趁机大喊了一声:“弟兄们,机灵点儿,我们一定要活着过去!”庾虎来不及多说,第一个冲出去,跑在了队伍最前面,就在刚刚要拐弯的时刻,他突然听到身后指导员大喊了一声:“庾虎,快跑!”他听到这儿,向前猛跨一步,就在这瞬间,人们看到一块脸盆大的石头砸了下来,团长啊,你这是死里逃生啊!人们的嘴里喃喃的说着,一个个惊讶地张大了嘴。指导员却来了一句:“你这是命大、福大、造化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啊!”
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指挥连长却讽刺了他一句,说:“你这个当指导员的,不讲政治讲迷信。听你胡皱些什么呀?”
二百人的突击队,毕竟比一千人的团队好带多了。经过几次冲刺,突击队员们就迅速地跑过了这个险段。看看就要进村了,甄珠儿要求让大家休息一下,喘口气。庾虎就下达了休息半小时的命令。这时,甄珠儿的身上突然响起了一声悦耳的铃声……啊,手机有信号了!太好了!她这一嚷不要紧,战士纷纷挤上来,要借她的手机给家里发短信、报平安。甄珠儿怕人多手杂,把她的宝贝手机弄坏了,也怕手机的电池早早就用光了,所以,她就规定,每人只能给最亲近的人发一句话。等轮到庾虎时,他想了想,把这条短信机会发给了妈妈:“妈妈,我正率领突击队在去汶川的路上,请你告诉爸爸,不要担心我,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你们一定要坚强,再替我向阿姨、姨父问好!”
休息时间到了,庾虎考虑到大家奔袭了一夜,需要恢复一下体力,就想让战士们到村子进屋歇一会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