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官场
绾涡氖轮刂氐刈叩搅禾抑校禾ń枳啪谱肀ё×怂5牵ψ×恕K蛄怂桓鱿炝恋亩狻 〗幼牛阝资〕そ蹙鹊纳袂橹校纸擦说蹦曜约河牍У那啊⒑笕喂叵怠=擦怂背趺白磐黄普叩奈O崭雠┟裆矸值南绯ぐ炖砹寺几墒中г谑送旧系姆苫铺诖锲唐搅说缆贰K踔两驳搅俗约涸怨У陌胶秃酶小W詈螅挪土俗约禾富暗闹魈猓核梨凳乔灏椎摹K肓禾ǎ谌馓迳鲜乔灏椎模凰牍В谇楦猩弦彩乔灏椎摹D切┓璐囊パ匀俏拗猩校俏藁浮K筲酌髟谑实钡某『舷虬嘧映稍贝镎庖恍畔ⅲ苊庹庵昼澄庞锌赡芨凸Т锤好嬗跋臁?br /> 庾明听了,差不多是大吃一惊:“这个女人,啊,不寻常!”她不但自私、有心计,还这么不要脸!以往,他真是小瞧了这个女人!
就在吕娴说话的工夫,电话铃响了。省委书记告诉他,中央考核组来了,主要是对省党政班子进行年度考核。明天,省直机关要召开部委厅局级干部大会,做考核动员。
庾明接到通知,立刻找来秘书长,让他通知到政府班子每一个成员。
年度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上面的说法,考核的目的是优胜劣汰,奖勤罚懒,激励人们奋进向上的精神。这种考核制度刚刚实施时,还真挺吓人的。后来,年复一年地考核下去,人们也没发现哪个优秀的人得到什么提拔奖励;更没见哪个素质差的人被淘汰下来。大家对此也就麻木了。但是,由于这毕竟是一种考核,所以,尽管大多数人对此不以为然,仍然有两种人对这种考核顾虑颇多,这两种人,一种是特别优秀的人,他们希望通过考核,能让领导和群众肯定、张扬自己的成绩,最好能提个一官半职或者是得上一笔奖励,对自己的一年的辛苦有个交待。另一种就是特别差的人,他们平时工作不卖力,领导不中意;再加上人缘处得不好,在某件事儿上惹了众怒,弄不好就会在群众测评中丢票又丢人,最后连官职也丢掉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吕娴这个曾经担任过北辽市人事局长,并在任期内亲自推行了公务员制度的人,面对这次公务员考核,不知怎么也紧张起来。
她之所以紧张,原因并不在于自己的工作差,因为她是初来乍到,谈不上政绩斐然,也没有多大的毛病。谁也不会在考核中拿她的工作说事。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群众关系太紧张了。尤其是这一阵子,为了与庾明叫劲,自己一点儿笑容都没舍得露出来,群众已经议论纷纷了。如果搞无记名投票测评,弄不好她就会大量丢票,甚至可能会过不了关。
女人心眼儿小,有点儿心事就睡不着觉,晚上,她想来想去觉得危险,就拨通了北京杜大哥的电话。
电话里,她哭诉了自己目前的境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最后,又禁不住骂了一通庾明。
然而,听了她的电话,杜大哥却不以为然,轻松地告诉她:没事儿,这次去北省考核的头头,是我的一个心腹!
年度考核的动员大会比较别致。平常开会,台上总是坐满了省里的领导,省委书记呀,省长呀,副书记、副省长呀,总是要满满地坐上一长排。而且,会议的程序也特别麻烦:先是主持人的主持词,开宗明义;接着是分管领导做报告;最后是最高领导做“重要”讲话。最高领导讲完了,主持会议的领导还要强调一下今天会议的重要性,最高领导讲话的重要性,然后指示大家回去认真传达,好好领会,抓紧落实。不管大小会议,都是这么个路子。
然而,年度考核会议就不同了。由于上面来了人。省里的会议模式就得改变了。
今天的年度考核动员会上,主席台上没有那么多领导。一大长排座位上,只坐了两个人,一个人是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另一位是中央考核组的头头,也就是考核组长。省里那些副书记呀、常委呀,省长副省长呀,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还有那些离退休的老干部,通通都坐到了台下听会。所以,在这种会议上,台上坐的是大领导,台下坐的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凡是被通知前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参与考核省级干部的人。他们是:省直机关部委办厅局的主要领导,省属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够级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的领导者,优秀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总之,他们都是在评价省级干部时能够有资格说三道四、能够对中央考核施加影响的人。可谓是出入皆贵客,往来无白丁。
按照会议日程,省委书记首先介绍了中央考核组的组长——中央某部机关的贾处长,接着又逐个介绍考核组成员。不外是中央某机关的副处长、副处调等等,除了考核组长坐主席 台上,其他成员都坐在了台下,介绍到某个人,他便站立起来,朝着热烈的掌声摆摆手。
省委书记介绍完毕,还没有资格讲话,他得让大家欢迎组长做考核动员。考核组长在热烈的欢迎掌声中拿出了一张纸,上面是用微机打印好的讲话稿。讲话的大致意思是: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好省领导班子,对搞好全省工作至关重要。这次年度考核, 是中央的一次重要工作部署,希望各位同志配合我们的工作,积极反映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协助我们做好这次考核工作。我们住的是北省宾馆818房间,联系电话是49049046,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坐在台下的人,本来是想聆听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的,没想到对方拿着稿子念了一气。于是下面就开始有了议论:
这么大的领导,怎么还念稿子呢?
是啊,他应该甩掉稿子,来个即兴讲话。
这么严肃的场合,不拿稿子发生口误怎么办?人家这叫庄重、慎重。
算了吧,故作深沉。没劲!
他这张稿子,是个万能稿子,到了哪个省都是这么一念。只要把省的名字换了就可以了。
有个副省长甚至开玩笑直接开到了庾明身上:庾省长,过去,你关部里下去考核干部,是不是也拿着这套稿子到处念?
庾明听到这声问,回过头来,朝那个副省长做了个弹脑壳的手势,然后笑了笑。
呵呵,就是这个样子嘛!看来,这位考核组长念的还是当年庾省长用过的稿子哪!
接下来,周围是一阵吃吃的偷笑。
不过,考核组的工作安排可不像人们议论的那么简单。考核组长讲完了话,接着就真刀真枪地动真格的了。省委组织部的人一个人拿了一迭《考核问卷》,逐个发到与会者手里,要他们当场填写。
《考核问卷》一共有四张,其中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每套班子各占一张。每张的问卷上都印了各班子人员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分列了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出勤情况、工作业绩四项内容,第项内容下面划分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拿到问卷的人都要在相应的人员、等次对应的空格里打上勾,按照问卷设计的初衷,似乎只要这么一问,一答,一个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然而,虽然接到问卷的人都是些高级人物,但是他们对回答这个问卷的问题似乎显得很不耐烦。有些人拿过问卷草草一看,就忙不迭地在优秀等次的空格里打上了勾。“人家肯定都优秀,不优秀以当领导吗?”他们一边飞快地打着勾,嘴里还不停地为自己的做法解释着,这样,有的人刚刚接到问卷,几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划完了,然后急不可待地要往会场外面走。考核组长大概也看出了这部分人的浮燥,立刻在台上提醒说:五分钟之内不得退场!
于是,这些已经站起来的人不得不重新坐下,在划好的问卷上描了描,看看手表的指针到了规定时间,便腾地站起来,一个个赛跑似地将问卷投进了预先设置好的考核箱里。
人们投卷完毕,考核组委托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将问卷收起来,放到信息中心的计算机上进行扫描汇总。不一会儿,汇兑结果出来了。考核组长拿过来结果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
㊣第263章 … ~录音电话~㊣
考核组长之所以吃惊,是因为这次问卷结果出现了意外。
通过多年的考核实践,他认为这种问卷考核不过是在正式考核之前搞一次民意测验,了解一下领导班子在民众中的基本评价。一般情况下,问卷的结果都是得优秀等次的人多,得称职等次的人少,而不称职那一档,基本就没人填写。即使个别有填写的,也是个别人为了泄一下私愤。通常,这种问卷不会影响考核大局。
但是,今天的考核问卷一汇总,却出现了两个十分意外的情况:一是在副省长吕娴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人填写了不称职;二是在副省长龚歆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人留下了空白,采取了弃权的态度。
一半,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今天,参加会议的人总共500人,一半人就是250人。如果一个副省长得不到半数的赞成票,今后的工作可怎么做下去呀!
()
不过是一次火力侦察似的预测,结果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今后开展正式考核,说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意外哪!
面对这个不应该出现的结果,在场的人员不仅是感到惊讶、意外,吃惊,甚至都有点儿害怕了。因为,这种情况,是他们不想看到的,也是上级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事情却毫不留情地出现了……
“处长,怎么办?”考核组的副组长看看组长,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着急。”贾组长沉下脸,眼睛眨了眨,“请示一下老板再说吧!”
老板,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主管考核的杜局长。这种意外的情况,他是处理不了的。况且,这事儿还不能拖延下去,因为,按照通常的情况,考核组应该向省委领导通报一下测评结果。如果汇总结束了迟迟不通报,势必让人家多疑。
他在那儿守着计算机出现的汇总结果怔怔地看了半天,没有说话,想了想,还是回到了自己住的屋子里。
为了谈话方便,省委给考核组的人租用了宾馆整个八层楼的房间。考核组的人加上省委组织部的接待人员,每人住一间,组长则住了一个套房。组长回到自己的套房,拿起了电话,给北京的老板打了过去。
对方的电话响了,却久久没人接电话。
难道……组长看看手表,离吃饭时间还早呢,这位局长,干什么去了?
就在这间歇的工夫,他突然感到,自己拨这个电话,有些盲目。这个情况非同一般情况,说说就拉倒。这情况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政治前途。自己向老板汇报,必须得先掂量掂量,想想怎么说才好。龚歆和吕娴都是杜局长看好的干部,现在考核遇到了意外,他肯定不会承认这个事实,他一定会设法补救。如果补救,就得想方设法掩盖事实,回避真相,让他们两位“过关”。这其中,必有“厚黑”成份、“厚黑”手段,而这种厚黑成份或者厚黑手段的执行人,非他这个当组长的人莫属。这种事,做好了行,做不好,就容易自己搭进去。如何既取悦于领导又保护自己的安全呢?这时,他突然发现这是一台录音电话,他想,如果把杜局长的指示录下音来,以后出了问题,自己就可以逃脱责任了。
想到这儿,他禁不住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于是,在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之前,他先是看看屋里屋外是否有人偷听;然后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录音键,这才壮起胆子来汇报情况。
“喂?”这一次,电话铃一响,对方就拿起了听筒。
“杜局,我是老贾。”
“哦,测评怎么样?”
“不太理想。”
“怎么,不太理想?哪儿出了岔子?”
“吕娴和龚歆。”
“他们俩?怎么回事?”
“龚歆的测评问卷上弃权的很多;而那个吕娴,竟有50(百分号)的人填写了不称职。”
“不称职?怎么搞的?是不是省委书记在会议上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导向?”
“没,没有。省委书记在会上什么也没说。”
“那……就是庾明捣了鬼,在台下做了手脚。”
“不会吧?”组长使劲儿晃起脑袋,“这次考核,事先他根本就不知道消息。省委书记通知他之后,他才知道的;这……他会做什么手脚?”
“老贾呀,那个北省,复杂着呢!嗯,当初提拔吕娴,他庾明就反对;他坚持要提拔那个鞠彩秀。后来,既成事实了。他又暗中排斥吕娴。这样的话,那个吕娴的得票能多吗?”
“可是,我观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