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汉
不出有任何过人之处。这就是秦汉之际唯一可与项羽抗衡的韩信?也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是,正是此人,小人曾观察过他两天,记得清楚。” “嗯。”我缓缓点点头。若不是事先知道韩信的故事,只怕我也会看走眼。识人果然不能以貌取之,可只要他是韩信,不管长的是什么样子,应该都有翻天覆地的本事。 -------------------------------- 礼成之后,项羽宴请各家诸侯,他显然心情极好,凡有人敬酒,皆一饮而尽,座中各人又哪会放过这个奉承的机会,纷纷上前,不多时便熏然微有醉意。范增微咳一声,走到了项羽身边,难得微笑着道:“大伙儿还是放过项将军吧,春宵苦短,咱们早些将项将军送入洞房才是。”众人都知范增的身份,哪敢不听,纷纷出言附和,簇拥着将项羽送进了洞房,这才哄笑着散开自去喝酒。 我独宿在几重院外的一处偏殿里,虽是夜深了,那些将卒们闹酒之声还是听得清清楚楚,知道这一夜定是不得清静了,便披衣起身,拨亮油灯,随意找了卷书简来看。 “嗒嗒嗒。”有人在门外轻敲了几下,我向赵姬看了一眼,见她伏在外屋的榻上早已睡得熟了,便起身自去开门。一眼看去,不禁呆了一下,竟然是刘邦。 “夫人。”刘邦迈步进屋,看着我重又掩住屋门,方道:“我放心不下,乘着来赴宴的机会看看你。”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与刘邦走进内屋,又替他倒上茶水,低声道:“妾身在此一切安好,夫君倒该去看看张先生才是。” “我也想啊,”刘邦皱着眉喝了口茶道:“韩王没来,韩国就他一个说得了话的在场,一直应酬个不停,有话也不好说。本想宴后去找他,一打听,原来他竟是和项羽手下的几个谋士住在一起,我若此时见他,就算是只问个好,也是无私显见私了。”说罢,回头看了我一眼,道:“你这儿好,清净,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我就上你这儿来了。” 这次项羽大婚,大批楚军并未进咸阳,只有一些主要将领和各家诸侯带着随身短兵进城与会,因人数不多便都安排在了秦王宫的各个偏殿内,唯有我和赵姬是女子,倒独占了一处较小的偏殿。所以刘邦才会说我这里清净。 “这几天他们没难为你吧?”刘邦注视着我,问道。 “没有。”我笑了一下,道:“我和虞姑娘是好姐妹,就算有人要找我什么不是,也暂时看在虞姑娘的面子上放了我一马。” “那我就放心了。”刘邦又皱眉道:“本想着把你接回去,又不知项羽到底是什么意思,夫人,只怕还要委屈你在这里多呆几天啊。” “不碍事,”我柔声道:“夫君大事要紧。虞姑娘新婚,也许还要我陪她几天呢。”顿了顿,又道:“对了,秀儿和如意怎么样了?听说她们已经随妹妹到了灞上。” “嗯,几日前就到了,”刘邦唇角流露出一丝微笑,“秀儿快有一个小姑娘的样儿了,如意皮得很,我都要拿这小子没法子了,打嘛,下不了手,不打嘛,这小子成天惹祸生事。不过还好,他听二妹的话,若二妹凶一下,他能老实半天。” 我心中一暖,想象着如意的调皮样子,不禁也微笑起来,道:“想必夫君小时候也是这样呢。” “是啊,难怪我爹一直不喜欢我,”刘邦呵呵笑了笑,伸了个懒腰,道:“刚才被他们灌了一肚子酒,这会儿还有些晕乎乎的犯困,就在你这儿睡吧。” “这……”我微有些迟疑,轻声道:“若是被别的将军看见,也太不好意思了。” “嗨,管他,咱们老夫老妻的,哪还有谁背后说闲话,”刘邦“噗”的一声吹灭了油灯,道:“项将军那里洞房花烛呢,难道我刘季在老婆这里睡一晚都不行?” ----------------------- 回来了。 这两天在外面学习吃得太好,唉,长肉是肯定的了。:)
一二四章 霸王
次日清晨,刘邦一早就起身梳洗,他在项羽旁边又哪里能睡得实沉,寻思着项羽新婚,这会儿肯定高卧未起,趁此时悄悄去会会张良也好。我与赵姬伺侯着他束冠更衣完毕,心里忽然想起一事,便找个由头将赵姬打发了出去准备早饭,低声问道:“夫君,这次楚王亲自派人送妹妹和虞姑娘来咸阳,那带军之人可曾说了什么?” “嗯。”刘邦的手顿了顿,道:“倒也没说什么,那位将军只含糊地说了句彭城之约,大王仍记在心里,请沛公放心。”他微叹了一声,道:“其实我也知道楚王的意思,彭城之约就是当初所定的先入关中为王之约,只是如今……” “如今项羽势大,夫君一切还要顺着他才是。”我垂眉替他整了整衣角,淡淡地道。 刘邦皱眉道:“是啊,只是项将军不比以前了,他的心思我有点摸不透,所以想着去看看张先生,问问他的意思。” 我知道自己已经不宜再多问下去,便道:“张先生如今与项将军手下的谋士住在一处,夫君这么贸然去,只怕有所不便,不若让萧尚悄悄去知会一声,与张先生约个僻静的地方相见。萧尚功夫了得,来去如风,大约不致于惊动其他人。” “也好,你让萧尚去办吧。”刘邦点头道,“刚好我趁这会儿吃点东西。” 正说着,赵姬已经端着早餐进来,刘邦自去用餐,我则出二门之外找到了审食其和萧尚,让萧尚悄悄去寻张良。不多时,萧尚便转了回来,禀道已和张先生约好了僻静之处,刘邦大喜,丢下碗箸,匆匆便向外走去。我忙对萧尚道:“你也跟着一起去,沛公与张先生说话,你留意周围的动静,千万别让人撞见他们。”萧尚喏了一声,跟在刘邦身后也走了出去。 男人们走后,我和赵姬才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吃早饭。我有些食不知味,想着楚王那话的意思,熊心是说他还记着先入关中为王之约,就算项羽恃强不认,他也会力挺刘邦。这句话大约是熊心私下里让那将士带给刘邦的,听起来还有几分孩子气,若是陈平,必然不会说这些,而只会明面上虚与委蛇,暗地里加紧准备。 只是如今项羽的强大是远在彭城的陈平一时还不能完全感受到的。他所见过的项羽还只是那个高傲的贵族青年,并不是现在这个冷酷霸气强势的诸侯上将军,即使有陈平相助,熊心所拥有的力量也不足以改变这历史的必然,最多,也只是能保得熊心的一条小命罢了。 当年我将陈平引荐至熊心身边,便曾明言希望他能帮熊心逃脱那一场杀身之祸,到咸阳后又数次送密信至陈平处,暗示他如今的情势,并提点他当日我所说的话,以陈平的智慧,想必应早做准备了,我虽不知道他除了召募五万卫卒之外还有何行动,却希望他至少能让熊心免于一死。即使不再做大王,隐名埋姓做一个平头百姓也好。 我始终还记得熊心在赶赴盱台那一路上的沉默,这孩子,原本就没有太多的野心,回归乡野才是他心之所愿。像一株自由的小草在山野中摇曳,虽不醒目,却有着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 萧尚没过多久便转了回来,我有些诧异,却听得他回禀道:“回夫人,沛公和张先生没说得几句话,听得升帐鼓响,便匆匆往主殿去了,小人不便跟随。” 升帐鼓响?我怔了一下,回想到适才似乎是听到了鼓声,只是当时一径在想着关于熊心的事,竟没注意。升帐鼓响,该是项羽聚将了,他昨夜方才新婚今天这么早就起身聚将议事?我摇摇头,觉得这个项羽与我心目中那个多情的战神相距太远,想当年刘邦与我成亲之时还赖着房里几乎三天都没出房门呢,而这个项羽居然一大早就丢下了温香软帐起身议起国家大事了。 心里暗算盘算着历史上鸿门宴后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关于项羽成亲之事,正史未载,可能是我横插一手促成的,再然后,便该是大封诸侯了吧。 以前我一直非常奇怪项羽为何不自立为帝而是大封诸侯,直到身在这个时代,也渐渐有些体悟。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其实与他幼年所承受的教育关系很大,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为“臣”之道。对于项家人来说,战国之时七分天下是天经地义的,始皇帝强以武力加以统一则是逆天而为,既然秦始皇是错的,那么到了项羽掌权的时候,自然要将它纠正过来。 只不过当项梁死后,没有人再以“臣”道来要求提点项羽,随着他手中的权力越大,他“不臣”的野心也开始渐渐生长。对于建立了灭秦大功的项羽来说,仅仅为一个臣已经不能让他满足了,他不仅称王一方,而且是诸侯王上王。 再有就是,虽然项羽如今是诸侯上将军,占据了秦都咸阳,但关外相当多的土地还是被掌握在不同的诸侯手里,这些诸侯同样是入关的功臣,并且急欲在胜利的大蛋糕上分割一块,即使割得不多,至少那些六国后人也要得回原本的六国土地。如果项羽此时称帝,那么他必然会与诸侯们的利益起强烈的冲突。虽然他手握精兵,但若诸侯联合起来反他,却也是够头痛了,若因义军内乱而被关中残余秦国势力趁乱反扑,那么,这灭秦之业难免功亏一匮,反让秦人占了便宜。 所以,项羽最终选择了分封诸侯这条道路。 ------------------------------------ 我急切地想知道项羽此次击鼓升帐究竟说了些什么,但这里毕竟不是刘邦的军营,周围全是项羽的人,想探听一点消息实在是难得很。等了很久,才见刘邦自外面进来,一路微垂着头,似乎若有所思。 “夫君,”我忙迎上去,道:“项将军击鼓升帐,不会是……要为难你吧。” 刘邦看了我一眼,在案几前默然坐下,过了片刻,方道:“今日升帐先是议项将军尊号一事。”他唇角微动,似是淡笑细看却又不似:“如今项将军覆灭大秦,军镇关中,立了这般大功,王侯之位已不在话下,自然是要上一个尊号才是。” “西楚霸王”,我脑海中闪过这四个字,却闭着唇没有说出来,静静坐到刘邦身侧,听他继续往下说,“众人之议皆不被项将军所喜,范增便请张良先生为项将军上尊号。张先生推托不过,只得道,自古有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三王是夏、商、周,五霸是秦桓、宋襄、秦穆、晋文、楚庄,厚德好生,威武强大,项将军可自择皇、帝、王、霸之号。” “项羽笑道,赢政妄称皇帝,其嗣二世而斩,看来这皇帝二字很是晦气,我不喜欢。张先生说到三王五霸,倒是甚合我的心意,以我今日之功自当得一方王侯,以我今日之势虽不欲称霸天下,却也当得这个霸字了。吾意已决,便为霸王二字。项氏久居楚西,可呼为西楚霸王,不错,不错,好得很。”刘邦模仿着项羽的口气说出这段话,却半点笑意也没有。 他停了停,才又缓缓道:“范增便劝项羽莫以此为封号,自古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王字可称,霸字不吉。项羽却道,史既有之,有何不吉,便令布告天下,自号为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嘿嘿,”刘邦冷笑两声,“他倒是将楚王置于何地?” 我默然无语,知道刘邦虽是在替楚王熊心不愤,其实自己心中更恨,项羽入关中上尊号,便是将他首入关中的功绩给一笔抹煞了。刘邦可能自己也不曾敢相信能入关中为王,但隐约中未尝便没有过这样的期望,可项羽今日所为终于使他彻底明白,关中,不可能属于他了。 “后来呢?”我轻声问道。 “后来?后来就是大伙儿商议分封各王,划分地盘的事。去之前,张先生曾嘱我多听少言,所以我就站在那儿一直没吭声,倒是要看看项羽打算把我分到哪里去。”
一二五章 分封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
分封诸侯,是大秦灭后各路义军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一个新的划分,人人都知事关重大,所以于中军商议之时都态度强硬,半步也不肯后退,以致空议了十数日都未得结果。原本以项羽和范增的身份,是轮不到他们来决定这件事的,好歹上面还顶着一个楚王,该是楚王熊心与各路义军一起商量着把这个天下重新划分。但自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后,各家义军都知道这分封诸侯之事如今是项羽才能说得算的,纵然名份不够,但细思一下项羽手里的兵力,便也无人敢对此稍作微词。 于是,为了在战后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地盘,为了在天下这块大蛋糕上能比别人多咬上一口,各路义军各出手段,频频派人出入于楚营实权人物的门下,整日价都见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