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摇钡恼蕉罚獯味┩搴U剑ㄊ烦啤暗谝淮味┩搴U健保┑氖だ梢运凳恰把锩纪缕保耙谎┣俺堋保涎蠼⒍庸俦氖科纱舜笳牵币补奈枇硕涎睾>竦目拐绞だ男判摹?br /> 继南洋舰队大胜之后,作为前任代理北洋水师提督、不沉的“定远”的舰长、在大东沟海战中表现出色的刘步蟾当然不肯落后,邓世昌在大东沟海战中为掩护他的旗舰而壮烈牺牲的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复仇的渴望,这一次日本人又打上门来了,等于给了他一次绝佳的报仇雪恨的机会。
(二百二十四)重振军威的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自1884年马江一战全军覆没后,再也没有能够恢复,甲午战争时仅有小型炮舰,运输舰和通报舰共十艘,最大的不过1000余吨,小的仅有百余吨,几乎不能再算作一支舰队了。
但福建水师的官兵们却有着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优秀传统,马江之战中为国捐躯的陈英,许寿山,吕翰,高腾云等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他们,让他们牢牢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甲午战争中,当日本海军的袭击舰给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时,福建水师的官兵们面对着百姓们遭受敌人荼毒的惨象,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驾驶着这仅有的几条小舰旧船拼死出击,与日舰展开了血战,虽然没有给日舰造成太多的伤害,但最终让日舰不敢在福建多作停留而被迫撤走。
而这些英勇出战的海军官兵面对敌舰优势的炮火,几乎全部牺牲在了海上,他们英勇悲壮的举动让观战的外国海军官兵都钦佩不已!
当在场的一艘法国军舰上的官兵目睹中国小炮舰在完全沉没的前一刻还在向日舰射出最后一炮时,法国舰长命令军舰降半旗,并集合全体官兵在甲板上向英勇的中国军人行军礼致敬。
刘步蟾带着来自北洋的军舰到达福建任上后,了解到了这一切,“咬齿嚼唇。目眦流血”,从那一天起,他就在心底发下了誓言,“不灭倭寇于东海,誓不南归”,他在任期间,全力整顿舰船。教练官兵,由于北洋带来的众多舰艇地加入。使得福建水师的实力大增,官兵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操练勤奋,以期异日与敌一战,以雪旧恨”。
在有了一定经费的前提下,福建水师将“经远”、“来远”两舰重新做了整修。舰首的两门旧式210毫米克虏伯重炮被双联装的203毫米大口径速射炮替换,两舷耳台上的150毫米旧炮也换成了120毫米的速射炮,舰尾也加装了一门120毫米地速射炮,换掉了那里的多门小口径机关炮,同时还更换了新式轮机,使她们地航速提高到了20节,并加厚了装甲,两舰的战斗力因而大大提高。
在刘步蟾的主持下。福建水师后来又装备了由北洋船政局提供技术资料、由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新式的装甲巡洋舰“武威”号和新式潜艇,福建水师的军威由此重振,成了一支不容小视的海上武装力量。
在“壹岐海战”和“第一次东京湾海战”后,刘步蟾和福建水师官兵报仇雪恨地机会终于来了。
为了出战,刘步蟾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吸取了马江之战的教训。先安排“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炮舰配合海岸炮台防御闽江口,“镇中”、“镇边”、“琛航”、“福靖”四艘炮舰在沿海巡视,并发动沿海居民帮助海军和海岸炮兵观测敌情,在巩固了后方之后,他率领“武威”、“经远”、“来远”三艘主力巡洋舰悄悄出发,直扑日本沿海。
出发前,福建水师官兵将舰上所有的救生艇和小船全都去掉了,表示“与战舰同命运,绝无侥幸苟且偷生之念,舰存与存。舰亡与亡”。刘步蟾更是连遗书都写好了,这帮牛人可以说是抱了绝死之心出战的。
那天早上。天蒙蒙亮,当纪伊水道的海面上出现了三艘中国军舰时,周围的日本平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刘步蟾发现这里连一艘日本军舰都没有时,没有去攻击周围地日本商船和渔船,浪费时间和弹药,而是下令直扑大阪城,向这座以木构建筑为主的日本古城直接开火,苦味酸炮弹很快在城内引起了熊熊大火,面对着一片火海,刘步蟾还不解恨,下令驶向神户,把这里也点着后,望着如同晚霞般绚烂的火光,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刘步蟾当时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孙纲估计他可能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替福建沿海的乡亲父老们出了上回的气,替那次牺牲地福建水师官兵们报了仇。
一般的“纵火犯”惹了这么大的乱子,第一个反应就应该是趁“苦主”和“警察”还没来的时候赶紧跑,可刘步蟾没有。
他象是估计到了日本人能从哪条道来抓他,率领福建三舰在纪伊水道从容不迫地摆起了阵势,镇定自若,就等着日本人来找他,那架势可以说颇有一番大将的风度。
果然,天一大亮,日本警备舰队就气势汹汹地出现了,一共是六艘军舰(孙纲后来从外国报纸上知道分别是“长野”、“雾岛”、“鸟取”、“千岁”、“筑紫”、“海门”),以单纵队向福建三舰扑来,趁着日本舰队的阵势还没有摆好,刘步蟾以“武威”在前,“经远”、“来远”两舰在后,成“品”型向日本舰队直插过去了,借着阳光的掩护,从“千岁”和“筑紫”两舰中间切入,瞬间将日本舰队一分为二,随即变阵为单纵队,三舰同时以一舷齐射的火力猛轰落在后面的“筑紫”和“海门”,在福建三舰第一轮的齐射中,数发203毫米和120毫米地榴弹就击中了“海门”,这艘木壳地日本军舰连一炮都没有来得及发出就被打得全舰大火,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很快沉没,“筑紫”也被这头一轮齐射瞬间打成残废,只放了两炮就退出了战列冲上海岸搁浅,避免了倾覆地命运,而这时候前面的四艘日本军舰居然还没有来得及掉头!
刘步蟾指挥福建三舰放弃了对“筑紫”的攻击,瞬间又变回成了“武威”居中的“品”字形,向日本舰队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日本舰队对中国舰队表现出来的变阵之熟练和配合的默契吃惊不小,拼命想拉开和中国舰队的距离,避免被中国舰队再次“分割”,刘步蟾则指挥福建三舰紧紧咬住日本舰队不放,双方的距离时而拉开成数千米,时而缩短为数百米,炮弹如同雨点般纷飞落下,海面为之沸腾,在激烈的炮战中,“长野”、“雾岛”、“鸟取”、“千岁”先后被击中要害,“长野”被“武威”击中了弹药库,发生了大爆炸,险些沉没,首先逃离了战场,“雾岛”被来远打掉了所有了烟囱,轮机室也被击中,“鸟取”试图上前援救,居然冲到了距“经远”只有500米的近距离内,“经远”在此时向“鸟取”瞬间发射了两枚鱼雷,差一点就击中了“鸟取”,“鸟取”可能是让这次鱼雷攻击吓破了胆,立刻丢下同伴就蹿了出去,结果被“经远”的炮弹在舰尾左边的水线下撕开了一个大洞,差点没翻了船。
“千岁”和“来远”对射,被“来远”一炮“正中督桥,官弁皆死”,随后又被“武威”的一发120毫米的穿甲弹击穿了左舷,开始进水倾斜,这剩下的几艘日本军舰可能觉得再打下去吃的亏会更大,一个个全都逃离了战场,刘步蟾也没有追击,而是从容下令返航了。
福建水师官兵们压抑了这么多年的怒火,一旦爆发出来,加上熟练的战技,所迸发出的战斗力是极为惊人的。
“十余年之国耻家仇,一朝得雪!”
胜利回到祖国后,海战胜利的消息这时已经通过外国媒体报导传回了家乡,“朝廷明令嘉奖,谓远离本土,后援不继,以少击众,得成大功,诚难得也”,福建沿海百姓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庆祝自己的子弟兵取得了光荣的胜利,“小民皆向海哭祭,以慰前番海上蹈死之士”。
回来后,刘步蟾率领福建水师将士也去了为纪念马尾海战牺牲将士而建的“昭忠祠”祭拜,告慰先烈英灵。
“不如此,对不住老邓那一撞。”刘步蟾喝了一口酒,应该是想起了壮烈牺牲的邓世昌,可能是喝得有些多了,他这时候不由得失声痛哭了起来。
孙纲知道,原来他们都在北洋水师的时候,作为“闽党”领袖的刘步蟾和出身广东的邓世昌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可在大东沟海战中,是邓世昌的拼死一撞,挽救了他乃至整个北洋舰队的生命。
邓世昌现在已经不在了,刘步蟾现在就是想和他说些道歉的话,他也没法子知道了。
(二百二十五)缅怀先烈
“扫了大伙的兴,对不住对不住,”刘步蟾好容易止住了自己的哭声,使劲挤出了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对大家说道,“来,大伙儿继续喝酒。”
孙纲紧紧盯着刘步蟾,好象明白了什么。
刚才刘步蟾的那一番话让孙纲的心里也十分难受。
孙纲在北洋舰队的这些日子里,亲眼目睹了邓世昌和林泰曾以及那么多的战友在自己面前牺牲,这些对重感情而且本来就不是军人的他来说,残酷得简直无法承受,可他还是一点点的挺过来了。
历经了真正的战火洗礼,他现在已经变得无比坚强,刚刚,他从刘步蟾的话里,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
邓世昌的牺牲,一直是刘步蟾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邓世昌在北洋舰队以严于律己著称,平时“不饮博,不观剧,非时未尝登岸”,他治军严谨,一心为公,不带家属,不在岸上购建寓所,终日在舰上居住(四处购房纳妾、把个人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的方伯谦在这点上就没法比了),从军二十七年只回过三次家,最长一次不过七天,“众以其立异,益嫉视之”,是以很受刘步蟾的“闽党”排挤。
但是,在大东沟海战中,旗舰处境危急的关键时刻,是他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毅然选择了与日本的主力舰“吉野”同归于尽,不但使旗舰转危为安。而且最终使北洋舰队赢得了这场关乎国运的海战地胜利,刘步蟾每每想到自己当年对待邓世昌的态度,悔恨就在噬咬着他的心,他在“点着了”大阪和神户后,坐等日本舰队来攻,其实未尝没有“求死”的成分在里面。
“步蟾兄此番攻袭日本本土,战法巧妙。以少胜多,可称海战之经典。当留诸史册,光耀后世,”孙纲看着刘步蟾,一字字地说道,“唯愿步蟾兄以此大好有用之身,为国家再立功勋,扫平海疆。则世昌兄之英灵,见步蟾兄之所为,也定当含笑九泉。”
听了孙纲的话,刘步蟾全身剧震,看着孙纲,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他知道,孙纲已经看穿了他的心事。刚才这番话是在劝自己要以国事为重,千万不要轻身赴死,只有那样,才算对得起邓世昌那拼死的一撞,还有那么多好兄弟地牺牲。
“我敬步蟾兄一杯,盼‘定远’重回步蟾兄麾下后。从此龙腾八闽,再立殊勋!”孙纲举杯对刘步蟾说道,
刘步蟾感激地看着他,使劲忍住眼中的泪花,举杯和孙纲一对,一饮而尽。
当他放下酒杯时,孙纲能够看出来,他地心里应该好受了不少。
只有这样,兴许才能解开他的心结。
叶祖圭和林国祥看了看孙纲,对望了一眼。不由得暗暗点头。
大家的话题又转回到了海战方面。刘步蟾在“纪伊海战”中采用的迅速变换阵形的战术对大家都是一个启发,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结起经验教训来。
林国祥在海战中采取的是和日本舰队一样地鱼贯单纵阵,这其实也是根据南洋三舰的舰型和火力分布决定的,“南平”、“南凯”和“海陵”是同型舰,火力便于一舷齐射,改装后的“靖远”也容易和两舰配合,所以林国祥才取了这种阵形;而刘步蟾在海战中一开始仍沿用北洋水师惯用的冲角“乱战”战术,因为“经远”、“来远”是舰首对敌思想的产物,经过改装后火力变得均衡了,也易于发挥一舷齐射的火力,所以刘步蟾根据己方舰形的特点,大胆地进行了战术创新,先将敌舰队阵列冲乱后,瞬间变成便于一舷齐射火力地单纵阵,围攻敌方弱舰,将敌舰逐个击破,手法可谓高明。
至于方伯谦在琉球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仍然是“乱战”战术的延续,只是因为广东各舰舰型差别太大,无法有效配合,所以各舰在战场上的自由度要相对更大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战果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这些被外国人视为“经典”地战例都表明,中国海军的将士们,已经很善于从海战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总结教训,脱离了“襁褓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