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的撤退,对他们来说,正好是报仇雪恨的好机会。
  孙纲判断,俄军是不会把全部兵力都派出来追击他的,只要能将这部分俄军全歼,也就算达到了目的,而且可以削弱海参崴俄军的兵力,让他们即使在停战后,也不能对中国造成足够的威胁。
  何况,北洋舰队除了雷击舰分队和潜艇分队以外,主力舰队确实在叶祖圭的率领下回国了,朝鲜海军也撤回了国内防守。
  原因也确实是因为那支正千里迢迢奔赴东方参战的俄国波罗地海分舰队。
  当孙纲听到是马卡洛夫带队前来的时候,的确有些抓狂的感觉。
  北洋军情处探听到了消息之后。在第一时间用无线电把情报通知到了海参崴前线,孙纲原先还希望自己“福星高照”,沙皇这次再派个类似那位西伯利亚总督阿历克谢耶夫一类的货色来,可没想到沙皇这次没有再派自己的那些“宠臣”,而是派了个海军专家过来!
  对于马卡洛夫,熟知海战史的孙纲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位马卡洛夫“大爷”是俄国海军地一位名将(现在是海军中将),是一位优秀的海战理论家和革新者。也是著名地科学家。他1848年出生在一个俄国海军军官家庭。1865年以优异成绩从尼古拉耶夫斯克海军学校毕业,从此步入俄国海军队伍。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
  马卡洛夫曾先后在太平洋分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中任职,是他在俄国最先开始研究舰船不沉性问题,并建议将舰艇隔成若干个水密舱,在舰上安装带有大功率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同时配备特种堵漏垫以堵塞破损。这在当时是绝对天才的设计,因此,马卡洛夫被后世的苏联海军界誉为“船舶不沉性理论的奠基人”。1876年。马卡洛夫调任到黑海舰队后,建议将“康士坦丁大公”号汽船改装成水雷艇母舰(真是绝妙无比地想法),用以向敌舰泊地运送攻击敌舰的水雷艇,为建造水雷艇和鱼雷艇及相关的战术理论奠定了基础。
  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29岁的海军中尉马卡洛夫以水雷艇母舰舰长的身份,多次指挥水雷艇母舰,用撑杆水雷对土耳其舰队和商船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击沉、击伤多艘土耳其舰艇(知道了马卡洛夫的辉煌战绩。孙纲真想替蒋超英哭两声)。1881年,马卡洛夫首次在俄国海军中使用“瓦伊特赫德”式自动水鱼雷,击沉了土耳其蒸汽护航舰“因奇巴赫”号,创造了历史上鱼雷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在这以后,马卡洛夫率领战舰继续战斗,屡屡重创土耳其舰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俄土战争结束时连升两级,一跃而为海军中校。
  1881年,马卡洛夫指挥“塔曼”号警卫舰,主动考察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一次在该海峡发现了深水海流,并撰写了一部《关于黑海和地中海地水量交换》的著作,因此获得俄国科学院奖金。1886年,马卡洛夫指挥“勇士”号轻巡航舰进行了长达 3年的环球航行。他在航行中系统地考察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撰写了《“勇士”号和太平洋》一书。因此,马卡洛夫再次获得了奖金和金质奖章。并赢得了“世界海洋学家”的称号。1897年。年过半百的马卡洛夫提出了“向北极进军”地口号,并于 1899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极地考察。因此他又成了一名极地考察家。
  1890年,多才多艺的马卡洛夫出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次年担任俄国海军炮兵总监察长。在任职期间,已被晋升为海军少将的马卡洛夫发明了一种炮弹弹帽,大大增强了炮弹的穿透力,被称之为“马卡洛夫弹帽”。1894年底,他担任了俄国地中海分舰队的司令,1894至1896年,他又完成了第 2次环球航行。1897年,他发表了煌煌巨著《论海军战术问题》,全面论述了装甲舰队舰艇作战的基本原理,在世界海军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么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海军名将成为了自己地对手,孙纲地心里第一次有了发虚的感觉。
  何况根据英国人提供地情报,马卡洛夫带来的这支俄国海军分舰队也是实力强横,他的座舰也是舰队的旗舰“波尔塔瓦”号战列舰是“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的同级舰,船大炮多,他的舰队里听说还有一艘战列舰“纳瓦林”号(排水量10370吨,主炮口径305毫米),仅这两艘战列舰就对中国海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更别说其它那些大型巡洋舰了。
  何况,马卡洛夫本人又是个“专业人士”,想象对付日本人那样钻他的空子,可是很困难的。
  因此孙纲赶紧把北洋舰队主力派回了国内,并给刘步蟾和林国祥分别发了电报,让他们小心在意,同时让在旅顺的广东水师提督程璧光立刻率广东军舰返回驻地,准备一起“迎接”远道而来的马卡洛夫“大爷”。
  陆路方面,孙纲已经下令解除了对海参崴的包围,各军按照计划向后退却,进入了另外的位置。
  现在,就看海参崴的“蛇”,想不想“出洞”来报仇了。
  他已经布下了口袋,就等“蛇”来钻了。
  但是,以后战场形势的发展,是他这个半吊子的“军迷”自己也没想到的。
  装甲列车驶入双城子(俄国人起的名字叫“乌苏里斯克”)后,孙纲见到了从纳霍德卡撤回的中国军队,这支军队是以北洋特攻队第二分队为主力的一支混合部队。孙纲在攻击海参崴的时候,担心在纳霍德卡的俄军会造成威胁,因此派了这支精锐的部队去进攻这座城市,并让海上的北洋舰队派舰进行了支援,结果只用了一天就拿下了这座城市,彻底断绝了海参崴的外援。现在要解除对海参崴的包围,这支部队奉他的命令撤了回来。
  据他们说,纳霍德卡的俄国人全部逃光了,俄国人走的时候放火把城给烧了,而且破坏了一切能够使用的东西,他们到的时候,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听了他们的报告,孙纲没有在意,命令这支军队和他的直属部队北洋特攻队第一分队合兵一处,和双城子守军一起布防,等待俄军前来。
  部队刚刚布防完毕,孙纲就听到了远处隐隐传来隆隆的炮声。
  “来了!”孙文有些兴奋地叫了起来。
  孙纲大概从炮声传来的方位判断了一下方向,然后对照了一下桌子上的地图,似乎有些感觉到哪里不对头。
  因为,炮声不是从海参崴方向传来的。
  难道俄军已经绕到了自己的侧翼?
  不,不可能!俄国通到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大部都在自己手里,自己坐着火车也就刚刚到达双城子,没有了铁路的俄国人怎么会移动得如此之快?
  在那个方向,是张作霖的骑兵部队。
  他的脑子一时间转得飞快,突然,他好象想明白了什么。
  俄国人能移动得如此之快的部队,只有哥萨克骑兵了。
  在攻击海参崴的过程中,孙纲没有发现守军中有俄国人的哥萨克骑兵出现,从现在来看,应该是俄国人一直偷偷地把哥萨克骑兵藏在了暗处,现在,想用这些骑兵来进行追击了!
  想到张作霖弄的那些牧民马帮出身的骑兵,他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三百五十)俄国人“可能”的**
  张作霖部虽然以骑兵为主,但是部队里装备了迫击炮、行营炮、加特林机枪和马克沁机枪,还有一支装备了掷弹筒的马上掷弹兵,在战前经过了反复演练,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要和张作霖对阵,若想要讨到便宜,恐怕是很困难的。
  作为沙俄重要武力的哥萨克骑兵,到目前为止,孙纲手下的中国军队还没有和他们正式交过手,但在“大炮至上主义”的中国新式陆军面前,孙纲不认为他们会起多大的作用。
  说到底,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而威震欧洲,有人甚至说哥萨克骑兵是欧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哥萨克骑兵的马蹄其实是与沙皇俄国向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哥萨克骑兵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关枪、速射火炮(以及后来的坦克)等的投入使用,哥萨克骑兵注定将成为被历史淘汰的兵种。实际上,当一名弓箭手弯弓射落了五十步以外的骑士时,就意味着骑兵整个兵种的丧钟已经开始敲响了一样。
  布置在海参崴方向的“自强军”吴禄贞部,弄不好这回要无事可干了。
  但是不久,孙纲发现,事情又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在双城子东面、东北和南面相继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而且,炮声有越来越近地感觉。
  如果是海参崴的俄军绕道追击的话。怎么可能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动攻击的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海参崴的俄国守军的实力,绝对可以用“深不可测”来形容啊。
  孙纲在努力地思考着着,心里突然有一个声音在喊:不,不对!
  以这些天海参崴俄军地表现,他们在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轰击之下,表现得疲惫而懦弱。如果不是那些坚固地炮堡工事帮他们撑着,他们早就完了!
  侦察飞机和气球队的观察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可要不是这样的话。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孙纲又看了看地图,立刻下令侦察飞机起飞,气球队也立即升空,前往战场查看情况。
  “你在担心什么?”金舜姬看着自己的丈夫脸上现出不安的神色,不由得追问道,
  也许是两人分离的时间太长了,美女秘书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了部将指挥。自己有意无意地留了下来,那意思孙纲明白,她是想多和自己呆一会儿。
  “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的俄军?而且好向还是冲着我们这里来的。”孙纲看着地图,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她仔细地倾听着炮声,脸上也现出了一丝紧张的神色。
  那是中国的大炮。
  如果不是面对大规模的进攻,是不会有这么多的大炮同时响起来的。
  “如果我猜地不错,是黑龙江那边的俄军开过来向我们进攻了。”孙纲对她说道,
  “他们不都已经被咱们打败了吗?”孙文不解地问道。
  “俄军总兵力约有十余万人,虽然被咱们击溃并消灭了不少,但剩下的应该还会有五六万人,从人数上讲并不比咱们现有的兵力少,他们把溃散的部队重新集合起来发动一次反攻,是很有可能的。”孙纲说道,“只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火炮可用了,用什么来打咱们?不会真地是用哥萨克骑兵吧?”
  “有可能。”金舜姬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她点点头说道,“那些哥萨克不是人,是吃人的野兽。”她一边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枪。
  孙纲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太明白她怎么会来了这么一句。
  “詹大人所部正好在不远处,要不要通知他们向我们靠拢?”一位军官问道,
  远处的枪炮声变得绵密起来。孙纲仔细地倾听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等侦察飞机回来后再说。”孙纲答道,
  即使俄军能攻到这里。在双城子的中国军队有近4000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将士,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自卫用火炮和大量的掷弹筒,加上马克沁重机枪和加特林机枪,现在已经布防完毕,没有理由怕什么哥萨克骑兵。
  “传令下去,让各军小心在意。”孙纲命令道,“让所有的火炮都处于待击状态,再派气球队在城周围查探,发现俄军立刻报告。”
  军官们领命而去,孙纲看着地图,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是这剩下地五六万俄军,全都到他这里来“开会”来了吧?
  他努力地回想着这些天地战斗历程,很“遗憾”地认为,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因为,从哈尔滨保卫战结束后,遭受沉重打击地俄军大部退回国内,甚至放弃了中俄边境他们已经夺取的好多城市和据点,只有少数俄军同追击当中的中国军队发生了战斗,都被中国军队轻而易举的一一歼灭。而俄军的剩余部队的主力却没有出现,追击的中国军队因为兵力单薄而且有些分散,在收复海兰泡等故土之后就停止了前进,在重要城市持重防守,所以根本没有能够接触到剩余俄军的主力。
  而自己在这个时候,则发动了对海参崴的海陆夹攻。
  在进攻的同时,他也密切注意着这些俄军的动向,但这些俄军就象消失了一样,既没有出现在黑龙江方向的战场上,也没有出现在援助海参崴的战场上。
  现在看来,俄国人是依靠广阔的战略纵深,积蓄力量,想在必要的时候向自己发动狠狠的一击!
  他们宁肯不去援助海参崴,等的可能就是这一天!
  等到自己在海参崴的坚城之下耗光了力气,他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