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待我天朝雄兵踏上日本本土之时,皇上亦可告慰牺牲将士在天之灵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孙纲这才发现屋子里还有一个精神矍烁的老人在这里,嗯,听这话,应该是著名的翁师傅了。
对于历史教科书中记载的这位维新变法的“第一导师”,孙纲对他的生平不算太了解,光知道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的诗,“合肥”指的是李鸿章,而“常熟”指的就是这位翁师傅,两人明争暗斗了一辈子,为什么死后还一起被骂,孙纲常常百思不得其解,李鸿章被骂是因为“马关条约”倒也罢了(瞧现在的状况应该是不大可能签了),可这位教导光绪皇帝变法的翁师傅跟着被骂是为什么呢?
“是啊,以海军护送陆军十万,直捣倭邦本土,逼其撤兵回救,此计卿以为如何?”光绪皇帝问道,
“臣以为,倭人目前军需匮乏,无有接济,正嗷嗷待哺之时,我方不宜登门送乳,以甘其意。”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措了一道的词儿,到头来崩出这么个喂奶的比喻,他现在瞧不见孙毓汶的脸色是什么样,估计已经可以媲美绿巨人了。
一句话污了圣听,想找死也不用这么快吧?
当年,他的朋友屈大鹏向自己的母亲解释自己的房间里为什么多了一个岳阳来的姑娘时,也是一句话就把整个事情全弄砸了。
他老人家当时说的是,“我这又不是头一个了。”
此事在朋友们中间传为笑谈,今天,在紫禁城的皇宫里,他把这个笑话又给重演了一遍。
没有等到意想之中的“推出午门斩首”,可能是这个极富创意的比喻光绪皇帝从来没听见过,打仗和喂奶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让皇上的思维一时间陷入了堵塞,倒是旁边的翁师傅忍不住了,大声问道,“此话怎讲?”
“倭军炮械不足,本难久战,但我军遇敌辄溃,枪炮弹药,粮草辎重,悉数资敌,海城之战,倭人列我军遗弃之大小各炮不下百尊,火力数倍于我军,并力施放,以致我军大溃,海城遂失。”孙纲赶紧答道,“炮资敌,我打我,陆军之战力实可堪忧,纵炮械粮饷俱足,举十万弱军跨海东征,实有驱群羊入虎口之嫌,此事绝不可为,是以臣有方才之喻。”
这一番话把翁师傅一下子呛在了那里,半晌作声不得,光绪皇帝叹息了一声,回到了座位上,说道,“卿说的甚是,陆军若能及海军一半,这仗也不会打成这样了。”
孙纲这才发觉自己里头已经让冷汗湿透了。年轻的皇帝好象没有怪罪的意思,还好,这鬼门关算是闯过来一半了。
他微微抬头看了看,光绪皇帝可能想起了他那个比喻,脸上带有一丝微微的笑意,边上的慈禧太后也在微笑,好象还点了点头,是呀,皇帝都大婚亲政了,能听不明白么?
“以目前之局势,当如何用兵?”光绪皇帝又问道。
“回皇上,倭人海军大败,海权现在我手,但我海上之优势恐难扭转陆路战局,可使我水师诸舰择倭本土一二名城炮轰之,寒其民心,逼其不敢再战,求我和议,则战事可息,此为以战促和之计,”孙纲说道,“况列强环饲,均有借此战图利之意,英倭已有暗中勾结之迹象,前日突袭我海口之倭主力快船‘高砂’,本为倭向英订购,开战之时尚未闻该船归国,而彼突然出现于大东沟倭军之列,即英人暗中助倭之明证,臣乘潜艇潜入长崎,击沉之倭舰亦为英式新船,臣以为英倭一旦结盟,后果堪忧,不如早日息兵,我大清从容整军经武,以徐图将来为上。”他看了看光绪皇帝的脸色,小心地说道,“若拖延日久,倭人野蛮凶暴,惊扰大清列祖陵寝,十分可虑。”
“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居然如此老成持重,”一直没有说话的慈禧太后突然说道,吓了孙纲一跳,“皇上只知你驾潜艇摧敌,为我大清少有之勇健男儿,不想你还能有如此见识,”她转头对光绪皇帝柔声说道,“皇上,刚才你也听到了,倭人犯我疆土,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总须慢慢自强起来,不是杀几个人烧几间屋子就算报得了仇的,倘假以时日,我大清能楼船于海外,歼倭寇于海中,皇上,到了那一天,才能算真正的报了仇。”
孙纲没想到慈禧太后居然说出这一番话来,这和教科书中给他的印象可差了十万八千里,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皇太后所言极是,”孙纲又说道,“我大清此战暴露出之问题实多,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不如趁此机会,早日息战,然后裁汰旧军,以西洋之法编练新军,赶添海军,争取他日再与倭人一较短长,雪今日之恨。”
光绪皇帝在屋子里踱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依卿所言,谈和能让倭人撤出辽东么?”怪不得孙毓汶让他别忘了说怕日本人扒祖坟的事,光绪皇帝对这件事还是很看重的。
“回皇上,要和谈必先停火,我方可告知倭人如敢妄动,我水师将炮轰其沿海所有城市以为报复,想倭人不敢不从。”孙纲答道,
“如此甚好,”慈禧太后看着他说道,“关于和谈,你还有什么见解,不妨说于皇上听听。”
“臣以为,是和是战,都是施政之方略,皆服从于国家利益,”孙纲看见光绪皇帝并不是很高兴,小心地开导他道,“于互有胜负之时在谈判桌上想法压服对手,取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也是一种手段。我方可在谈判中向倭人提出撤军,赔款,割地等项条件,为我大清争取最大利益,亦不失为上策。”
这个光绪皇帝还是年轻气盛,如果遇事能冷静一些,就好了。
遇事冷静,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光绪皇帝听了他的话,不由得一愣,“割地?割哪里?倭人能答应么?”
**************
继续求票!
(四十八)太后赏奶
“你不妨说的详细一些,”慈禧太后看了看光绪皇帝,又对孙纲说道,“皇上先别着急,听听他怎么说。”
“回皇上,我方可向倭人提出,第一,倭兵从我国土及朝鲜撤退,承认朝鲜为我属国。第二,退出琉球,允琉球复国。第三,赔偿我大清兵费白银五千万两,朝鲜一千万两。第四,割让对马诸岛与朝鲜,废除战前与朝鲜所订之各项条约。第五,倭人将排水量超过3000吨以上之兵船交与我大清,如要购建此等兵船,当与我大清商议。并向倭人言明,此番是为我皇太后六旬万寿将近,皇上才勉强允准议和,倘倭人一意孤行,我皇上誓将举全国之兵征伐到底,再无转圜余地。”孙纲说道,
“条件如此苛刻,你以为倭人会答应么?简直是笑话!”翁同龢没好气地插了一句,这半天把他憋得够呛。
“谈判,就是要谈条件的,咱们可以漫天要价,他们才好坐地还钱么,”孙纲说道,“别的不好说,撤兵赔款二项,想来倭人可能部分接受。如赔款到手,足够皇上再建一支北洋水师及编练新式陆军了。”
他一不小心又把新名词捅了出来,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显然都在消化他刚才的话。
“孙大人以为如何?”慈禧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孙毓汶问道,
“臣以为,孙纲所言甚是,臣无别议。”孙毓汶答道,偷偷向孙纲使了个眼色,孙纲才想起来,外面还有人帮他拎东西呢。
“臣有一物想献与皇上。”孙纲说着,外面的人已经把箱子捧了过来。
“臣以为,将来此船当纵横海上,为全球海洋之主宰,皇上将来若要战倭人与大洋,非此船不可。”孙纲将箱子打开,把里面装着的潜艇模型递给了光绪皇帝,“此即为臣乘坐摧毁倭舰之潜艇模型。”
光绪皇帝有些吃惊地把潜艇模型接了过来。
“这就是你那条能在水底潜行的船?”慈禧也很吃惊,
“回皇太后,正是此船,虽说目前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只要假以时日,多方改进,日后必能远涉大洋,为我大清水师摧敌之利器。”孙纲答道,
“为了日后能有这潜艇,为了海军将士不白白牺牲,倭人打上门来这口气,朕先咽了!”光绪皇帝好象下了决心,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就这样,明日廷议,定下个章程,让李鸿章马上去谈。”
孙纲也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老狐狸交待的这个任务,总算TMD完成了!
“你坐下吧,关于海军的事,朕有好多话,还想和你谈谈。”年轻的皇帝拉着他的手说道。
好容易出了紫禁城,已经很晚了。
“你呀你!到底是年轻人,什么话都能和皇上说么?”刚出来的时候,孙毓汶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埋怨道,“不过,对那个愚顽不化的道学先生,也就得这么对付他,他现在一定恨死你了,以后你可得小心。”他很解气地大笑,“不过太后对你印象甚好,皇上也很欣赏你,往后你的前程,就此定了,嘿嘿。”
送走了军机大人,孙纲回到驿馆,才发现慈禧居然赏他东西了。
“来人说是皇太后赏的,”马玥对他说道,“给我一副金丝珠花,你一副皮袄,还有金锭一对,加上这一小坛子,不知道装的是什么,看样子象是喝的。”
什么意思?孙纲小心地打开了这个精美青花小罐的盖子,里面的东西好象还在冒着气,孙纲和马玥闻了闻,一股子奶香漂了出来。
是奶?孙纲拿过个勺子舀了一勺尝了一口,“哎呀,好奶,太香了。”他忍不住又来了一勺。
“我尝尝。”马玥也来了一勺,“是挺香的,还温着呢,不过,怎么不象是牛奶呢?”
“太后喝的,应该和一般的奶不同。”这些浓郁香美的奶勾起了他的食欲,和皇帝说了那么久的话,他正好有些饿了,取过两个大碗,两人一人一碗,将奶喝了个干净。
“真香,我敢保证,这里头肯定没有三聚那个什么胺,”孙纲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说道,“再多点就好了。”
“对了,我还是不明白,皇太后为什么要赏你奶喝?”马玥奇怪地看着他,说道,“电视里演的不都是赏酒的吗?”
“那是想药死你,逼你自杀才给你酒喝,”孙纲不由得冲她翻了个白眼,“就打我说错话了,她也不至于想用奶灌死我吧?”
“你都瞎说什么了你?”马玥有些担心地问道,
孙纲把今天皇帝召对的详细经过给她有生有色的讲了一遍,包括那个喂奶的典故,“皇帝对新式军舰和潜艇十分感兴趣,让我给他讲海战有关的事,还有咱们来时李兄怎么设计干掉‘高砂’的,简直跟个小孩子一样,他还说打完了仗让我管造船,等造出了远洋潜艇他一定要去看看。”孙纲有些好笑地说道,“讲得我嗓子差点没冒烟。”
“皇太后当时在不在?”马玥的神色有些古怪地问道,
“在啊,”孙纲答道,“我看他们母子俩关系不象一些书中说的那样紧张,应该是很好的。”他记得当时慈禧一直陪在那里,而且让翁同龢孙毓汶出去了,在他们君臣谈话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插言打扰他们,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孙纲还记得她看光绪皇帝的时候,年轻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怀里说傻话时常常就是这种表情,要说装是装不出来的。
“我说呢,你给皇帝弄了个喂奶的比喻,当妈的不能让自己孩子吃亏,所以皇太后就赏你一罐子奶幽你一默。”马玥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神情忸怩地说道,“这奶该不会是……”
孙纲一下子好象想起了什么,脸不由得红到了脖子根,史书上好象说慈禧太后每天都喝新鲜的人奶的,怪不得这奶都是温的,感情是……
背上无数骂名的慈禧太后,还挺会搞笑的,真是意想不到啊。
孙纲有些好笑地看着她,不由得坏坏地笑道,“怪不得,保温效果这么好,容器也应该很美观吧……”
“你还说!”马玥羞红了脸,扭过了身子,
孙纲笑着抱住了她,在她耳边轻声逗她说道,“等你生了宝宝的时候,我早晨光准备油条就行了,喝的可就全靠你了。”
“少来,还没喝够吗?还想让皇太后赏你个奶妈不成?连婴儿喝的东西你都抢,要不要脸?”她笑着踩了他一脚,“坏蛋!色狼!”
*******************
求票!
(四十九)火烧马关
又去孙毓汶府上拜谢了一番,朝廷的旨意随后就下来了,以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同日本人谈判,并让孙纲也作为谈判副使之一,协助李鸿章。孙纲辞别了孙毓汶,又带着爱妻急急忙忙地赶回了天津。
见了中堂大人,李鸿章已经接到了朝廷的电报,对他这次的差使十分满意,“陆路总算传来了点好消息。”他把一封电报递给了孙纲。
孙纲看了一下,还是吃了一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