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眼看着古老的中国正在发生令人振奋的变化。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发生战争,将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打断。
  那样的话,中国想要再站起来,又不知得花费多少时间,付出怎样的代价。
  可是。他没想到,他很快就会没有时间了。
  一年地时间又是飞快的过去,仅仅在建成不久的“海陵”号装甲巡洋舰入役不到十天,他正忙得晕头转向之际,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897年11月7日,北洋军情处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山东曹州巨野县发生了一起命案。
  按说一桩谋杀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全世界每年死于谋杀的人加起来和打一场局部战争差不多,可这回,因为死地人身份特殊,带来的后果也就格外严重。
  这一次。死的是两个德国传教士。
  本来自从朝廷成立“西教司”。孙纲以为中西双方加深了文化方面的沟通,民教矛盾应该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巨野教案”应该不会发生了,现在看来,他想的有些过于简单了。
  他立刻让军情处弄来了详情,才知道10月31日,两个德国传教士韩理和能方济去另一个在巨野的传教士薛田资的教堂过“万圣节”(中国人的理解就是“鬼节”),结果“西方鬼节”的当晚就出事了,一帮人又是刀又是枪地冲进了薛田资地教堂杀他,没找到正主儿(这伙计命比较大,他把自己的卧室让给了客人,自己去睡门房,逃过一劫)就把那两位不幸地“教友”给干掉了,估计行凶的是当地“大刀会”(名字可够“酷”的)成员,可能是因为薛田资在当地积怨太多,所以引来了杀身之祸,只不过死的是“道友”不是“贫道”。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很“简单”的“恶性案件”,当地官府迅速上报“西教司”并及时作出了处置,已经逮捕了一大批人(在孙纲看来应该是官府为了尽快结案保住乌纱帽而抓了一帮替死鬼),经讯问以“起意行窃,强盗杀人”定罪并上报刑部,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可以说是极高的。
  孙纲了解完这个事件后又找来地图看了一下巨野县在山东省哪个地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巨野县距离济宁约五十里,处于曹州与济宁的中间,郓城,阳谷和梁山县在其北边,别的不说,郓城,阳谷和梁山,熟读过《水浒传》的都应该知道,这个地方便是当年梁山泊好汉活动的“势力范围”(发生过“武松斗杀西门庆”等著名“恶性事件”)。
  怪不得“大刀会”在这里生根,当年“水泊梁山”的“发祥地”,西方传教士在这里扎刺,能讨得了便宜才怪。
  他看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通知刘铭传,让他下令辽东各地驻军作好准备,然后又给林泰曾去了电话,让北洋舰队也作好战斗准备。
  刘铭传接到电话(他在孙纲的建议下建立了军用电话网络,以便及时和各方面联系及协调指挥)后一开始还以为北洋船政大臣是不是没睡醒在那说胡话,在山东的传教士被杀关他们这边什么事?还用得着这么慌张,事有专责,让负责的山东巡抚李秉衡自己去处理不就完了?林泰曾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两个德国传教士让海军备战?玩什么呢这是?孙纲费尽了唇舌好容易才让他相信了局势的严重,他说,第一,这两个传教士是圣言会的(圣言会在中国的名声是很不好的),圣言会本来受法国保护(法国是天主教的“护教国”),中法战争后圣言会失去了法国的保护,转而投靠德国。第二,中德两国虽然邦交甚笃,但自从“铁血宰相”俾斯麦去职后,德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要同“日不落帝国”争夺“阳光下的土地”,正唯恐天下不乱。第三,前些日子北洋军情处在俄国的情报网传来消息,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8月份亲自访问俄国,同沙皇尼古拉二世会见,好象就什么问题达成了一致,估计和中国这边有关,德国一直对胶洲湾“情有独钟”,很可能借此机会发难。
  让他这么一说,刘铭传和林泰曾将信将疑,出于对孙纲的尊重,刘铭传给部分部队下达了备战命令,并通报了盛京将军增祺,增祺根本就不相信德国人会因此和中国开战,只是出于谨慎,他仅让驻守盛京的奉军左宝贵部加强警备,林泰曾那边给荣禄去了电报请示机宜,孙纲也给荣禄和李鸿章分别发了加急电报,很快就得到了回电,荣禄那边是这么说的,“事已毕,稍安勿躁”,李鸿章那边的则是“总署已约见德使(海靖),德使言以两国交好为重,似无他意”。
  似无他意?!孙纲一时无语,他们要都这个态度,备战恐怕是不成了。
  林泰曾不明白孙纲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看重,出于对他那个“推理”的敬服,林泰曾现跑来见他,当面和他探讨这件事,让孙纲很是感动,他仔细地向林泰曾强调了备战的重要性,如果德国借机发难,中国没有做好准备,到时候想反应也来不及,林泰曾看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得失笑,为了安慰他,也是因为经过了上次俄国强租旅顺口事件给他的印象深刻,林泰曾以“实弹操演”准备“海军会操”(清廷规定,四支舰队每三年会操一次)为名,命令北洋舰队各舰作好战斗准备,带足弹药,随时准备出发,并发电报通知了其它三支舰队,加强巡视海面,尤其要注意德国远东舰队的动向(德国远东舰队前些日子在上海补给,现在不知上哪去了)。
  很快,林国祥,刘步蟾和方伯谦都发来了回电,说已经派舰出海,一有消息就通知北洋。
  孙纲听了后还是感觉很欣慰,到底还得是自家兄弟,而且这回四支舰队通过电报网络能够协调行动了,对中国海军来说,应该是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一百三十二)青岛丢了怎么办?
  “不就是两个传教士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凶手脑袋都砍下来了,朝廷不是说赔钱吗?二十万两银子还不够啊?”马玥知道后奇怪地问道,
  “二十万两银子对于青岛来说,那是九牛一毛。”孙纲答道,自从“巨野教案”发生后,他就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之中。
  据他在后世从史书中的了解,德国一直对胶洲湾垂涎三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早在1869年就派著名地质专家里希霍芬来山东秘密调查,在对山东一带的地理位置,矿藏分布作了详细的考察后,他给德国政府的报告中认为胶洲湾最适合德国。同年8月,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来青岛调查,认同了里希霍芬的说法,后来冯。施佩于1896年5月就任德国海军副司令时,便向德皇威廉二世提出占领胶洲湾,从上次德国人跟着俄国人抢旅顺口凑热闹来看,占领胶洲湾,是德国人很早的既定方针之一,所差的,只是一个合理的借口了。
  可这次,中国自己给了他们一个很好很好的借口。
  果然不出孙纲所料,随后事态的发展完全令清廷措手不及。
  本来以为赔点钱就没事了,可这天方伯谦给北洋来了一封加急电报让所有的人全都大吃一惊,“法国远东舰队派员告知,德国舰队大举东来。目前位置不明,恐于我不利,谦已报两广制台李大人(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请示机宜,并分电致南洋,福建,贵处宜早作防备。”
  字里行间就能想见方伯谦那慌了手脚地样子,孙纲也能感觉到他心里的紧张。
  和史书上说的不一样。德国人这次不是远东舰队那几艘船唱主角,这回是把主力派来了。
  很可能是德国人知道了“龙扬”号战列舰入役北洋海军的消息。怕远东那几条船不是对手,才把家底亮出来了。
  林泰曾当机立断,一面发电报请荣禄示下,一面下令北洋舰队全面备战,准备迎敌,顿时,刺耳的警报声响彻云霄。显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孙纲家中的窗口向外望去,远处,正在大连湾做维护的“龙扬”号战列舰缓缓驶出港湾,他心中不由得一阵热血激荡。
  警报声吓了在爱妻怀中熟睡地孩子一跳,他开始哇哇大哭起来,爱妻轻轻地哄着他,半天才让他安静下来,她看了看远处渐渐变小的“龙扬”号地身影。将孩子交给了身边的保姆。
  “又要打起来了?”她轻声问道,又象是在问自己。
  “我不知道。”孙纲叹息了一声,说道,
  “你快去基地吧,我去军情处,有事电话联系。”她想了想。平静地说道,
  水师衙门的院子里,孙纲的北洋特攻队已经全副武装作好了准备,杀气腾腾的等候在那里,孙纲笑了笑,有些抱歉地看了看这支小部队的教官麦肯森,在北洋帮助训练的德国军官们已经知道了部分消息,在中国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军队中地一部分,但是眼下得知中国有可能和自己的祖国开战。自己一手训练的军队将和他们的同胞兵戎相见。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位身材高大的德国陆军军官向孙纲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郑重地说道。“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我只能感到痛心,大人。”
  “这不是你们地错,”孙纲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永远是朋友。”
  孙纲看到,他的眼中有泪光闪动。
  对这些来帮助中国训练军队的德国军官来说,他们眼下的处境很尴尬,孙纲表示他们事前不大可能知道德国国内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眼下的事和他们无关,让他们放宽心,给他们做了妥善安置后,孙纲能做地,只是等消息了。
  很快,北洋军情处“驻京办”那边传来了消息,就在今天(1897年11月20日),德国公使海靖向总理衙门提出了照会,要求赔偿损失,保护教堂,罢免山东巡抚李秉衡,并声称为了保证中国履行上述条件,德国海陆军队得暂时占据胶洲湾,附近清军不得采取军事行动,否则以敌军对待。
  李鸿章接到照会,目瞪口呆,当得知德军已经占领青岛后,当场吐血昏厥,不省人事,总理衙门现在一片混乱,已经没法作出反应了。
  孙纲得知后也是大吃一惊,德国人已经将胶洲湾占领了?!怎么可能?这些天中国沿海各支舰队已经在外海巡弋,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德国舰队的消息?
  很快,北洋军情处又转来了最新的情报,原来在“巨野教案”发生后的不久,德国舰艇就开始陆续出现在亚洲,据法国人的消息,德国舰队是在吕宋完成了集结,然后直驶青岛的。听说途经琉球附近时琉球人曾经通知过驻琉球的南洋舰只有大批外国军舰经过,南洋诸舰航速迟缓,追踪不及,又没有电报,正赶上北洋舰队全都在港内集结,护航舰艇也全都召回,所以没有及时发现德舰的动向。
  知道了居然是这么一种情况,孙纲还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这个没有卫星,雷达和GPS的时代,缺乏有效的海上侦察手段,发生这样地事,也不能说是海军官兵们地错。
  可单纯从军事角度上讲,这么短的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青岛,德国海陆军地联合行动确实有让人称道的地方。
  据北洋军情处陆续发回的情报来看,德国舰队居然是由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率领的,具体指挥官是远东舰队司令海军少将奥托。冯。迪特里希,整个舰队拥有大小舰艇26艘,已经查清的数据显示,这支舰队的旗舰是战列舰“德意志”号(排水量8939吨,主炮口径254毫米),主力舰有战列舰“威廉”号(排水量10210吨,主炮口径280毫米),“恺撒”号(排水量11787吨,主炮口径238毫米),巡洋舰“凯瑟琳”号(排水量6317吨,主炮口径152毫米),“格菲因”号(排水量4275吨,主炮口径104毫米),“奥古斯塔”号(排水量7783吨,主炮口径152毫米),等等。这支庞大的舰队带着海军陆战队于11月14日到达青岛,青岛守将章高元发现德国舰队后,派人前去询问来意,迪特里希回答“借地操演”,结果章高元未作防备(由于德国人帮助中国训练陆军,两国一向交好,章高元因此大意了),德国海军陆战队迅速上岸,分兵扑向清军驻地,切断各军的电讯联系,抢占了清军的弹药库和炮台,仅用了几个小时,青岛各处要塞隘口全部落入德军手中,章高元得知后大惊失色,前去交涉反而被德军扣留在军舰上,清军失去了指挥,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结果全部被德军解除了武装,德军已经在附近张贴了告示,宣布“占领胶洲湾及附近一切海岛及属地”。
  山东巡抚李秉衡得知后大怒,准备率兵前往攻击德军,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认为先机已失,又根本没有准备,打未必能赢,只能白白贻人口实,电令李秉衡不许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