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预言






  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很明显是成功的,但不少人却因此而对他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好在更多的人只是表示了震惊,而没有做出其他意料之外的行动。
  另一个震惊世人的预言,是诺查丹玛斯针对法国大革命做出的一个精准推测。他在这则预言中明确点出了路易十六的命运,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却因过分的宽容和怠慢,
  在瞬间被夸大轻信那看起来忠实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绝路。
  从诗文的表面意思来看,这只是在描写一个软弱无能只懂得听从妻子枕边风的丈夫形象,纵然他身上有着慈悲和善良等人性的光辉,最终也只会变成最大的笑点。这一角色,非路易十六莫属。路易十六登基之后,所有的朝政决定都被来自于奥地利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所左右。但其实,皇后根本就不懂得朝政,她只会在奢华的宫廷里面化妆、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在她的如此挥霍下,法国政府早就陷入了财政危机。之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都没有起到好的成效。
  法国大革命之后,两个人被纷纷送上了断头台。诺查丹玛斯写的这首预言诗,纤毫毕现地把两个人的性格描写了出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预言能力。
  此外,诺查丹玛斯还成功预言了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失败。当拿破仑成功当政后,他带领着攻无不克的法国军队南征北战,一时间几乎整个欧洲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趁着西班牙内乱,拿破仑率军对此地展开了最强的攻势。然而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却并不看好这一次的进攻,他写道:
  军旗摇撼在西班牙的内地,
  呐喊的队伍一角的边境传来,
  纷争通过了勒尼桥的附近,
  军团被群众击退。
  19世纪初,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浪潮逐渐波及开来的时节。西班牙内部也发生了暴乱,人们开始唾弃并反对当时的国王,以求能够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形势。拿破仑看准了时机,率兵开始进军这个邻国。本着美好愿想的拿破仑最终却遭到了西班牙人的集体反对,在民族情结的带动下,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外人假借帮助的名号而驻军西班牙的国土。之后,英国也介入了西班牙的争端中。当时,英军已经成功占领了葡萄牙,他们在一边煽风点火,极力鼓吹西班牙的民族复仇风,西班牙人终于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将拿破仑赶回了老家。
  这一次的失败,是拿破仑政治生涯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时也是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标志。在《诸世纪》中的诗句里,“勒尼桥”正是西班牙的一个地名,并且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诺查丹玛斯在书中也没有放过他们的老对手——英国。英国和法国一直在角逐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甚至在海外也在暗地里开展着殖民地竞赛。诺查丹玛斯甚至在诗中还对法国的夙敌做出了一番诅咒:
  王族的领导者不得已也俯身低头,
  口中喷出鲜血,血流如注。
  英国国教的支配者让王国喘息,
  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在“二战”中,英国唯一比法国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被德军占领,但却没有避免因此而受到德国军队的轰炸,整个英国的工业设施都受到了重创,国民经济的基础已经摇摇欲坠。虽然最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打败了侵略者,日不落帝国的名号却再也回不来了。
  “二战”后,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相继宣布独立,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帝国难以摆脱衰落的命运。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正是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的衰亡。诗中竭尽全力描写了失去了往日风采的英国在领导者的苦力维系下,也终究难以逃脱走下坡路的命运。正如预言书中所说的“如被砍断的树枝失去生命力在突尼斯苟延残喘”。
  这些都是已经被验证了的诺查丹玛斯预言,在令人感到惊讶的同时,更有许多尚未验证且无人知道何时会发生的预言存在于《诸世纪》一书中。它们一直在沉睡着,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苏醒过来。
  著名的10个世纪预言
  诺查丹玛斯和《诸世纪》中提到的预言有很多,甚至关系到人类历史的时间也不胜枚举。
  1。法国大革命
  诺查丹玛斯最为著名的预言便是在1555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在大革命时期,迷信的士兵们将他的墓掘开,把遗骨埋到萨朗的另外一个教会里,这就是圣·罗兰教会。如今人们若是去那里的话,仍可以看到诺查丹玛斯的墓及其肖像。在诺查丹玛斯写就的预言诗集中,提到法国大革命的句段中写道:
  受奴役者放声歌唱吧
  怒吼出苦难的心声
  王侯贵族被投入牢狱
  无头的狂徒
  祈祷吧末日即将到来
  法国大革命的结果是平民最终夺取了政权,封建的王权被推翻,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被奴役的人民”终于推翻“无头的狂徒”的统治。而路易十六是被斩掉脑袋的,因而也完全契合“无头”的描述。
  2。伦敦大火案
  《诸世纪》中写道:
  正义的之靴在伦敦铸下大错
  大火点亮了夜晚
  古老的城市一下子便从高台落下
  几个同派人被杀
  据传,这次大火是由一家面包房引起的,燃烧了整整三天。当时的记载中,只有6人死亡,这场大火从而被认定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有人能够提前阅读过诺查丹玛斯和他的预言诗集,这样的灾难或许本可以避免的。
  3。戴安娜王妃之死
  和其他的预言不同,在这一次的预言中,诺查丹玛斯直接提到了被预言人的名字和事情发生的时间。诗中写道:
  跟先知名字同一的人其幼子将会
  给戴安娜【星期四】的安息日
  因为头脑不清他随处游荡
  戴安娜王妃的男友的父亲的名字叫穆罕默德,这和“先知”的名字正好相同。而书中确切地出现了“戴安娜”的名字,着实罕见,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这件事情在预言史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只是在时间上,戴安娜王妃过世的日子是个周末,而下葬的日期是星期六。除此之外,诺查丹玛斯这则预言相当准确。
  4。卡特里娜飓风
  《诸世纪》中这样写道:
  图尔市、奥尔良、布罗瓦、昂热、兰斯还有南特这些城市
  都被突如其来的剧变所困扰
  来自国外的帐篷会铺天盖地
  河流冲向雷恩,大陆与海都在颤抖
  “大陆与海都在颤抖”被认定是对飓风造成的影响的最具有直观性的描写。“来自国外的帐篷会铺天盖地”则是指全世界各地的救援人员都来到了这里聚集。唯一尚不明确的一点是在第一句中提到的诸多城市的名称,起初人们认定这场灾难的发生地应该是在法国。如果这则预言预测的不是卡特里娜飓风的话,那么这则恐怖的预言就还在继续着自己的使命。
  5。肯尼迪遇刺事件
  诺查丹玛斯这样写道:
  在白昼伟人被雷击中倒下
  一封请愿书预示着恶行
  根据预言,还有伟人在深夜倒下
  兰斯、伦敦的冲突还有托斯卡纳的瘟疫
  “被雷击中”和“枪杀”在概念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在白昼伟人被雷击中倒下”,意指的便是圣·约翰肯·F·尼迪;后一句的 “还有伟人在深夜倒下”便是鲍勃·肯尼迪,只是这已经是发生在5年之后的事情了。而困扰人们的事情是,“兰斯”、“伦敦”还有“托斯卡纳”又指的是什么呢?
  6。巴斯德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
  这则预言提到的事情或许并没有其他预言具有更大的分量,但能够把预言的内容触及到如此专业的领域,这在历史上也绝对是少见的。诺查丹玛斯写道:
  藏匿几个世纪终于发现失去的东西,
  巴斯德被世人如上帝般的人物所敬重
  就在月亮月圆之时
  但是谣言又会使他蒙羞
  像是许多国外的姓氏一样,巴斯德在过去暗指的是某种专业,在法国其代表着“牧师”的可能性非常大。因而,许多人认为诺查丹玛斯的这首预言诗和某一位古老的牧师有关,也有人则认为巴斯德则是一种留言或者警示。而巴斯德本人则研究出微生物的衰变,并且还制造了抗腐败牛奶以及发现了狂犬疫苗。他理应受到世人的敬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1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
  7。 原子弹大爆炸
  诺查丹玛斯是这样描述这一历史性事件的:
  门前,在两座城市间
  这会有前所未有的苦难降临
  饥荒伴随着瘟疫,人们用钢铁灭火
  向伟大的上帝哭诉期望得到救济
  几乎毫无争议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描写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引爆了两颗原子弹的事情。“前所未有的苦难降临”,人们“向伟大的上帝哭诉期望得到救济”,这是对当时原子弹爆炸之后最精确的描写。但是一些批评家们却说在这首预言诗中,缺少足够的细节描写,因为它可以被用来当成任何一场战争的代名词。这些战争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毕竟,只要战火燃烧起来,受苦难的永远都是祈求上帝怜悯的百姓。
  8。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
  《诸世纪》不但提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重要的一次战争,更提到了这次战争的始作俑者。原文写道:
  伟人在亚非两洲
  据说他们来自莱茵河和多瑙河下游
  哭泣,撕碎了马其他和利古里亚
  还有来自西欧深处的
  一位小男孩出生在穷苦人家
  他将会利用他的演说指导一支伟大的军队
  他也会在东方王国名声大噪
  单单从描述中,就可以感受到希特勒的出现已经给“二战”所带来的恐惧感。而原文中还出现了“Hister”,通常意义上后世研究诺查丹玛斯及其预言的人都会把这个词看成是“希特勒”的变种拼写。在整个20世纪,不论是对于东方还是西方来说,希特勒都是不容抹去的一个名字,因而才会出现“他也会在东方王国名声大噪”的诗句。这恰恰是对希特勒的一种暗讽。
  9。“9·11”事件
  进入了21世纪后,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情非“9·11”莫属了。诗中写道:
  源于地之心的惊天动地之火
  使新城颤抖不止
  战争带来的两个灾难会持续很长时间
  到时阿瑞梭莎在新河也会脸红
  阿瑞梭莎是古希腊神话里一位住在山林里的仙女,因为不愿意接受河神的追求逃跑。后来月神因怜悯其处境,又感于情况的急迫,遂助她化为泉水,以摆脱河神的纠缠。“两个灾难”应该就是双子塔,而西方国家一向被美国视之为“新城”。而阿瑞梭莎的脸红,可象征着矗立在纽约城不远处的自由女神像的蒙羞。虽然在中世纪,诺查丹玛斯完全想象不到现代化的纽约城会是何种模样,但在这则预言的描述中,这种世纪劫难所带来的影响绝非是一朝一夕之间便可以消除的。
  10。世界末日
  其实,诺查丹玛斯并没有明确地写过有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但他却鲜明地指出,自己的预言只能写到3797年之前,这是否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份,就会走到人类社会的终结?究竟未来是否是世界末日,恐怕只有时间能够告诉人们真相了。
  9·11和世界末日的预言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存在着一个类似的预言模式:一般先是要从各种莫名其妙的灾难和厄运开始,之后只有那些在这场灾难中存活下来的人们,才能够有机会见证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在西方的预言中,还存在着不少末日论,他们预言的灾难在降临之后,即便人类极力忍受着无休止的痛楚,很可能也见证不到希望的曙光。一个灾难结束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更大的灾难紧接着降临,一直持续到世界的尽头,无休无止。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末日大审判。
  诺查丹玛斯也没有逃出这一悲观预言的圈套。《诸世纪》同样对世界末日做出了猜想,就像玛雅预言一样,诺查丹玛斯也有自己独特的对于世界末日的看法。在《诸世纪》中有一首诗写道:
  1999年,7月,
  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
  致使安哥鲁靡阿大王为之复活,
  前后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这是诺查丹玛斯做出的世纪末的末日大预言,以预示着人们根本就不可能平安地走过千禧年。然而,现如今看来,2000年早已经是个十分遥远的年份了,这一预言也就不攻自破。
  但在之后的新世纪,人类过得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