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骗子
由于刘遁的到场,让刘正的八卦之火汹汹燃起。对这所谓的文会也起了那么一点的兴趣。
“额……,侯兄居然不知?”董允瞠目结舌的问道。
“说起来好笑,其实我是个武夫,并不太懂这文事儿。”刘正笑了笑,意味深长的答道。
董允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武夫?董允也不知道他今晚是第几次搞错了。先是认为刘正不是权贵就是文豪,后来排除了权贵,认定了刘正是文坛大豪。接着又被刘遁一打岔,刘正的身份再次拐了个弯儿,变成了权贵中的权贵。现在好了,感情人家根本不是什么文豪,而是武夫?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放声大笑
“那是诗词歌赋那是一句不懂,肚中墨水半点也无。”见一代名臣张着嘴做状,刘正觉得有趣,戏谑一笑,调侃道。
“那,那吴将军怎么请了侯兄来了?而且,而且还是亲自送进来的?”董允一见刘正如此,心中就已经信了七八分。
但还是忍不住疑惑。
“他请我,我自然来了。”刘正忍住心中笑意,一本正经的答道。
好歹董允也号称聪慧机警。却被刘正的这句话给憋的差点窒息而死。“哈哈哈哈哈哈…。”刘正算是忍不住了,仰天狂笑道。
笑声绵延不绝。震耳欲聋。
毫无顾忌的大笑声自然引得人人侧目。但是刚才刘遁的暧昧态度却让这群青年才俊不敢轻动。但是白眼是少不了的。
“此人腻狂妄。”说话的是黄昭,乃是黄权之侄儿,年不过十八,已经添为刘璋帐下文案,前途不可限量。
“正是,正是。”他四周的诸如马季,郑姚等人不是文官之后,就是武将子侄。纷纷附和道。
在场的拿个不幻想着能抱得美人归。刘正长得自然不差,人模狗样的。又是吴懿亲自领进来。后又有刘遁的态度作梗。
自然让他们引为今晚的劲敌。
“等一下,就有劳京兆兄多多替兄弟们好好的打打他的狂气。”见众人附和,黄昭心下得意,斜了眼刘正后,眼珠子一转,若有深意的对着许钦道。
“然也,且先看大公子出题,等一下京兆兄定要教训此人一番。”马季闻言脸色了然,看了眼默然不动的许钦道。
“京兆兄一出马,此人哪敢与兄争锋,必抱得美人归。吴家乃州中豪族。想那吴家小姐貌若天仙,背后更是靠着吴家。如此不仅是美人,这仕途也是平坦无比啊。”郑姚要更加的赤裸裸些,笑着道。
“呵呵。”又是京兆兄,又是许钦的人,不过也是二十许,满脸的雍容,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淡笑,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许钦其人的才能先不说,主要是他靠着个名震海内的父亲,许靖。这许靖可不是益州小地方的名士,而是名震海内的天下名士。其人的文坛地位在益州乃是最。
再加上许钦也算是小有才名,这名声就不胫而走。乃是这成都内的第一才子。
听着四周激昂的话语,许钦虽然笑着,但眼角却闪过几分傲然,眼神如观兔一般的观向放声狂笑的刘正。
“不过是我手中剑而已。”黄昭见此心下冷笑,他与许钦乃是多年的“好友”哪里不知道其人的性格,看似温文尔雅,其实最是傲气不过。加上心胸狭隘。实打实的伪君子。
在他的小圈子中,往往都是由捧,又是当枪使的主。
顺手还好用。
“一亲芳泽的只有我。”黄昭望了眼搁着轻纱的吴苋一眼,黄昭心下发狠道。
“咦,文伟兄怎么一言不发?”发狠的同时,忽然看见了费祎嘴角带笑,眼神散漫的样子。黄昭奇怪道。
说起来这费祎不是权贵之后,只是个普通的寒门士子而已。算不得他这个小圈子内的人物。但费祎小有才名,费祎的伯父与他叔父黄权又有些交情,两人这才认识。
因此结伴而来。
“此人不好惹。”费祎似答,似提醒道。
“呵呵。”几双目光相对,皆是轻笑一声。黄昭也是不以为意道:“要说当场顶撞,我们自然不会惹了刘遁都要拜见的人物。但这轮文嘛。又有何不可?”
“凤凰岂能与山鸡同坐?”费祎心下冷笑一声,悄然的远离了几人。
四周窃窃私语,听着都是鄙视刘正的。让刘遁的一张脸黑得吓人。恨不得把这些人给碎尸万段了才好。
同时也在心中认定了这些人配不上吴苋。这乃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真乃狂生。”到是吴苋身边的一群贵女中,有人赞赏的看了眼刘正,美目中放射出无比的炙热,喃喃道。
“哼,如此放声大笑,想来只是为了引人注目罢了。”也有人投了反对票,眼露鄙夷道。
“对了,吴姐姐此人好生面生啊”有人这才意识到并不认识刘正,不禁出声问道。
在坐的女子们都是吴苋的闺房密友,都是州中一等一人家的女孩儿。交游也都广阔。但经过刚才那人一问,都是骇然发现自己居然不认识此人。
一时间,无数双美目都放在了吴苋身上。
“不算狂生,只能算是形骸吧。还有,此人不需要引人注目。”吴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一一反驳道。
同时心中暗道,此人就算是想要引人注目,那也是引天下诸侯注目。在场众人谁有资格让他刻意做作?
吴苋的话语让场面一时间冷了下来,一个个贵女们用瞠目结舌的目光看向吴苋。不清楚姐姐为何如此偏袒此人。
莫不是?对眼了?想起了今晚的文会的由来。贵女们的瞠目结舌的目光慢慢的专为了暧昧。
其中一人更是吃吃的笑着,吴姐姐春心动了?一时间引得群声娇声附和。
让附和声戈然而止的却又是吴苋。她喃喃道:“我却是没这个福气的。”随即,在贵女们惊愕的目光中,喃喃解释道:“此人写的一手好字。”
贵女们这才恍然,这位姐姐,可是爱字成痴啊。只是为何没福气?这场文会的才俊们可都是未婚男子。是吴夫人千挑万选出来的。贵女们也想不到会出了刘正这么个怪胎。只因为吴懿有心巴结,吴苋作梗。而被请来的家伙。
“好了,好了。侯兄,噤声,噤声。算是为弟错了。错了。”见刘正放声狂笑,董允的一张俊脸火热,拉着刘正的袖子,欲哭无泪道。
一看四周射向这里的眼神,董允就知道这面子丢大发了。
“大丈夫想笑就笑,有什么好顾虑的。”这一笑,刘正的心情却是痛快无比,反声道。
这次来的实在是太对了,就算是没认识董允,只这么一声畅快淋漓的笑声也值回票价了。
董允摇了摇头,有些不理解。
“算了,我还是与侯兄解释下这文会吧。”
“文会一般都是士子交流之会,先由主人出题,士子们发挥。这是开始,写下文章之后。先给主人品评。接着就是三三两两,相聚。不管是放歌还是吟诗皆可。等主人品评完文章之后,选出魁首。自然也就结束了。”董允特地的加重了魁首这两字。其意不言而喻。魁首不就等于美人青睐吗?
“挺麻烦的。”刘正听完之后,耸肩道。
第二百五十二章 招揽
“是啊,确实麻烦,不过在他们的眼中,这可是一场盛会啊。抛开美人不说,在文会上大放异彩而扬名立万,就够他们你抢我夺的了。”董允非常赞同刘正的观点。
两人在下边说话。刘遁那边也已经进入了尾声。他抬眼环视了四下,张口道:“今夜就以秋气为题,各位觉得如何?”
“正值深秋,以秋气为题是再恰当不过了。”立刻有人大声附和道。
“好,各位当一展所长。”刘遁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手一挥,数排侍女各自捧着文房四宝鱼贯而入。
就连刘正都得了一份。笑了笑,刘正手撑着下颚,这是出神。动动笔的欲望都无。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他动笔,也未必能写的出什么诗词歌赋。秋气?那是什么玩意儿?
到是董允奋笔疾书,他虽然对美人没什么兴趣,但也不好太过藏拙。打定主意是小小的发挥一下,不垫底,也不出头。
想法简单,也没压力。这一写就停不下来了。十数行的字,几乎是一挥而就。完后,满意的看了眼上边笔走龙蛇般的字体。
听说吴家女爱字成痴。这字会不会太显了一些?董允心下有些自恋的想着。
“咦,侯兄为何不动笔?”转过头一看,却见刘正只是惬意的坐着,案上的笔墨根本没动过。
董允奇怪的问道。
“想不出来啊。”刘正理所当然的答道。
董允的眼睛再一次的凸了出来,不会是想交白卷吧?虽然淡泊名利虽然好,但是交白卷这样的笑话实在是太不好笑了。
但一想想刘正自称是武夫,董允就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苦笑一声,董允道:“没关系,交给为弟的了。”当下自告奋勇的从刘正的案上抽出了一张蔡侯纸,咬着嘴,又想出了一篇文章来。
“真是明目张胆的作弊啊。”刘正诧异的看了眼董允,又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有一种回到了当初中考时小心翼翼作弊的那种感觉当中。
不过,还真讲义气。萍水相逢不过半日,就能主动担当。替人分忧。优点可真多啊。
“有没有想过要出仕?”刘正突然问道。
“嗯?”董允这埋头苦写,闻言猛然一愣,抬头疑惑的看着刘正。
“出仕为官啊。男儿三十而立,你的年纪也不小了。难道就不想为将为相?迢迢乱世吗?”刘正非常正经的回望着董允,问道。
董允身为官宦子弟,有条件,本身也更有才能。十五六岁出仕也是理所当然,但现下却已经二十了。却还是白身。这中间,恐怕是董允自己的问题吧。
他如此讲义气。刘正就动了心思,想要拉扯一把。不过,刘正自己也清楚,最主要的还是董允这个名字,乃是蜀中四杰之一。如果他将来真有一天行权势凌驾在阿斗之上,那此人也将是一大助力。
不过,如果我能够帮衬一把,董允的仕途将会提前很多,也平坦很多。自己就算是动机不纯,对他也是无愧的。
“不想卖命与凡人。”董允闻言顿了顿,低下了头,继续埋头苦干。口中却传出了一句飘渺的声音。两人相识不过半日。但不知为何,董允对刘正几乎没任何戒心,没半点犹豫的道出了心中所想。
满含着深意,或许还藏着睿智。但刘正听到的却是更高的一种精神,忠诚。良臣择木而栖。不遇到明主,绝不卖命。
“那休昭觉得镇南将军如何?”刘正心下赞赏一笑,目光不经意的划过董允,深意道。
图穷匕见。打着是招揽的手段。
“镇南将军?”手中的毛笔勾出了最后一笔后,董允才抬起了头,疑惑的看着刘正。刘正其人名震天下,却不是人雄啊。卖命给他,还不若卖命给刘备来的直接。
刘备?或许我将来会出走楚国,去碰碰运气呢。董允心中暗叹一声。益州刘璋实在不是个好选择啊。
“然也。镇南将军开府已经两年,走的是曹操的路子,唯才是举。帐下汇聚了好些人才,此次更是奉命来抵御张鲁,正是锐气极盛时,休昭如果前去投奔,必定能得到重用。”刘正收敛起了面上的其他表情,只剩下了郑重。
“挺诱人,也未尝不是条好路。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见到这所谓的镇南将军,小弟却不会赌上这身肉的。”董允笑了笑道。
“不过。侯兄为何如此替那镇南将军说话?哦,是了。侯兄来自楚国。”董允先问后又自言自语般的恍然大悟道。
“等等,刘遁称侯兄为叔父?又名正?侯?昌邑侯?”董允的眼睛第三次凸了出来,震惊的看着刘正道。
“侯可不是昌邑侯。是休昭你自己先入为主,认为我姓侯的。”刘正调侃道。
“真是昌邑侯爷啊。”刘正的话算是坐实了他的猜测。董允苦笑一声,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昌邑侯这等人物居然会出席这样的文会?真是咄咄怪事。
“怎么样,觉得为兄的提议如何?这可是为兄第一次出手招揽人呢。”刘正继续调侃道。
“做做幕僚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侯爷,您为何如此想要招揽我?”两人其实也只是相谈甚欢而已,没有深入的探讨过什么国家大事什么的。因此董允有些疑惑。
先前也只是认为刘正是在开玩笑,替镇南将军招揽他。转眼间,却变成了刘正这位镇南将军,昌邑侯亲自在他面前招揽。
这其中的份量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你比较讲义气啊。而且也比较合为兄的胃口。”刘正笑着打趣道。说着,还大量了一下董允案上的两张纸。眼中尽是戏谑。随即,又笑道:“还是叫兄长吧,见你一口一个侯爷的,怪不习惯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