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唐僧又想了想,最后决定给悟空加一个攻击加成糊的辅助,按理说自己的技能只能加给自己的徒弟才对,如果到时候真的给双方都加上的话。那他也没有办法了。
果然。唐僧的辅助技能同时给两个人加上了,唐僧一阵郁闷,摇了摇头,心想莫非真的只有去找如来佛祖了么?
不!能自己办到的事情,一定得自己去办!唐僧微微眯着眼睛看着对面的两个猴王,长得跟双胞胎似的,心中不由得暗道:不如,打打心理战吧!
于是,唐僧便原地坐下。也不说话,闭着眼睛默默地想了一会儿,才幽幽睁开眼,笑道:“刚才,我已经暗通无上神佛,得知了假悟空的身份,呵呵,现在我的心里总算是有数了!”
两个,猴子皆都道:“那就请师父赶紧把那假的揪出来!师父快说,快说!”
唐僧淡淡道:“既然我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那还急个什么?呵呵。我告诉你,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赢、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赢非鳞非毛非羽非昆。而三界之中,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沙僧连忙问道:“敢问是哪四猴?”
唐僧淡淡笑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屁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攒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攒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攒猴也。”
那捞猴闻得唐僧说出他的本相,本就有些胆战心惊,却又不甘心这么逃走,兀自在那里硬撑着,却听唐僧一声怒喝:“六耳猕猴,你还不伏法?”说着唐僧便拿出了金网琢。一副作势欲扔的架势。
其实唐僧虽然知道这一关的妖精乃是六耳猕猴,也知道六耳猕猴的一些底细,但是在他眼里,他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只能打心理战了。他此时虽然拿出了金网镯,但仍旧分不清哪个是真悟空、哪个是六耳楼猴,但两猴之间站的位置都十分靠近,所以唐僧拿出金网琢作势欲抛的方向,恰好将两个猴王都覆盖了。若是真猴王,他自然会凌然不惧,而那六耳猕猴刚才便听见唐僧道出了他的底细,此时又毫不迟疑地拿出金刚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六耳攒猴哪里还敢硬撑?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唐僧嘿嘿一笑,手中金刚琢正好甩出去。向那六耳猕猴打去,只听唐僧叫了一声:“中!”那六耳猕猴的随心铁杆便已经被收走了,悟空见此。拿还会放过机会?举起金箍棒就砸了过去,八戒和沙僧也都纷纷扑了上去。这下子总算可以分辨清楚了,那没棒的猴王,就是六耳楼猴!
三兄弟一起上阵,将那六耳猕猴围在中间一阵狂扁,那六耳攒猴果然不愧是读”即便是没有武器,也支撑了好会儿,最崭型赞佩悟空一棒给打死了!可怜,一个与悟空齐名的神猴,不在三界之中,不在五行之内的混世神猴,竟然就这样殒命了!
本来,唐僧还想将六耳攒猴收为己用的。但一想到悟空的存在,恐怕容不得六耳猕猴,到时候变成了一山不容二猴王,经常打架争王,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唐僧还是给悟空面子。不收那六耳攒猴了。何况有了悟空,这六耳猕猴的用处也不太明显。而收下之后,反而还是个闯祸精呢!
想想,这六耳猕猴和悟空的本事不相上下,又都很调皮,当初悟空调皮到大闹天宫去了,但是毕竟被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改造的还不错,所以如今比较老实。可是这六耳捞猴就不一样了,他的性子就如同五百年前的悟空一样野,所以唐僧若收了他,也是很难管束的。所以六耳猕猴之死,唐僧并未有多大的心疼。
当然,六耳猕猴的殒命。也只不过是他的身体,他不在三界管束之内,也不在五行之中,没有谁敢去抓他的魂魄,那岂不是自找麻烦么?当初悟空元神但闹地府,可是给地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由此看来。这六耳攒猴的神识还会继续存在,然后继续修炼的,只不过,又得好多年才能修炼成如今的实力了。
于是唐僧摇了摇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六耳猕猴胆大妄为,想要冒充我等去西天取经。殊不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哎。这也是他自找的啊!”
看着六耳猕猴的尸体,唐僧忽然心中一动,这六耳猕猴的耳朵可以听见天地间所有的声音,与谛听兽的实力相差无几,若是能够取得他的耳朵,该多好啊。想到这里,唐僧连忙来到那六耳攒猴的身边,一阵摸索起来,当他在六耳猕猴的耳朵上、身体上摸索了一遍之后,脑海里忽然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六耳攒猴:可采集”。靠,不是吧?我没听错?六耳攒猴可采集?那岂不是说,整个六耳攒猴都算是一个可以采集的材料咯?
唐僧想到这里,便试着将这六耳猕猴小小的身体捧了起来。便又听见这样的提示:“六耳攒猴材料:炼丹主材料,可炼制六神丹。”随之。唐僧手中原本那只毛耸耸的大猴子。此时却变成了一只晶莹剔透如同美玉打造的猴子一般,而且只有唐僧两只手掌大小 呈蜷缩状,如同正在腹中的胎儿一般。
“六神丹?”手中捧着这晶莹剔透的六耳猕猴材料,唐僧心中重复了一遍,暗道:“这是个。什么丹药,怎么没听说过呢?跟花露水有什么关系?哦不,肯定没有关系的
唐僧心中一阵郁闷,现在只知道这六耳猕猴可以炼制六神丹,但却不知道六神丹的炼制秘方和配方。这让唐僧如何下手操作?于是,唐僧只能试着将六耳猕猴扔进紫霞丹炉内炼制一下试试。
可是,当唐僧将六耳猕猴材料用意念包裹着,往紫霞丹炉内放的时候。却得到了这样的提示:“对不起,紫霞丹炉的品质太低,无法承载六耳攒猴的能量,无法炼制六神丹,请您换取品质更高的炼丹炉,以承载六耳攒猴的能量,以及保持六神丹的品质。炼丹炉的品级越高、炼丹家的炼丹术水平越高、辅助材料的品质越高,所获得六神丹品质就越佳”。
靠,紫霞丹炉的品质太低?这可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起家时所用的丹炉啊。就像镇元大仙说的那样。这紫霞丹炉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怎么会连承载六神丹的能力都没有呢?而系统还提示,最好是用高级别的炼丹炉和高水平的炼丹术,否则的话,就对不起这六耳猕猴这么难得的材料了!
看来,这六耳猕猴还真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材料,就如同当年太上老君想要将悟空炼成金丹一样。只不过那会儿的悟空乃是活蹦乱跳的,能够准确地找到八卦炉中可以辟火的卦位,成功地避开了炉火的烧灼,从而使得太上老君的计发 落空。反而还搭上了一个八卦炉。
想到八卦炉,唐僧心中一动,貌似再往西走数同时间的路程,便就到达了火焰山,传说那八卦炉可就在火焰山底呢!那八卦炉可是太上老君炼丹的鼎炉,比镇元大仙的那什么天地无极混沌炉的品质貌似还高上半分。如果能想办法将八卦炉从火焰山底挖出来的话,那唐僧就就发财了!到时候炼制六神丹的必备条件可就完成了一项了,嘿嘿”,
想到这里,唐僧的心中微微有些激动,当下便将这六耳猕猴材料收了起来。这六耳猕猴被采集成材料之后,便不担心它会腐烂变质了。可以长久保存的。做好这一切之后,唐僧一挥手。率领众徒弟们向下一站一火焰山进发!
【卷二】:梦话西游 第164章、火焰山再战红孩儿
二阴似箭。日月如棱,唐僧师徒又走了数月,历讨了夏悚火出,却又值三秋霜景,但见那:薄云断绝西风紧,鹤鸣远岫霜林锦。光景正苍凉,山长水更长。征鸿来北塞,玄鸟归南陌。客路怯孤单,衲衣容易寒。野外秋风凉,师徒四众,除了悟空之外,此时都多少添了些衣裳在身上,只是走着走着,却渐觉热气蒸人。
唐僧勒马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么如此之热?莫非已经快到火焰山了?。
八戒笑道:“师父,那火焰让 俺老猪不怎么清楚,但俺却知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人们常常称之为天的尽头。说是那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冒出大量热气。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
大圣听说,忍不住笑道:“呆子莫乱谈!若说是斯哈哩国,还早着呢!似师父这么朝:暮二地步行。就算是从小走到老,老了又走到老老小小三辈子,也恐怕还走不到呢”。
八戒道:“大师兄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
沙僧道:“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
悟空嘿嘿笑道:“俺老孙记得。曾经来这里找牛魔王时,好像来过这附近,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师父所说的火焰山!”
他三兄弟正说着,只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
唐僧下马道:“你们别争了,悟空。你去那人家问问不就行了?”
悟空闻言点头,便收了金箍棒,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之相,走下大路,径至门前观看。那门里忽然走出一个老者,穿着一件葛布深衣。戴一顶蔑丝凉帽,手中挂一根暴节竹技,足下踏一双翼颠靴鞋。面似红铜,须发皆白。此时那老者也看见了悟空,吃了一惊,拉着竹技。喝道:“你是哪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前干什么?”
行者装作一副斯文相,答礼道:“老施主,别怕,我不是什么怪人,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方求经者。师徒四人。刚才到宝地,见天气蒸热,一则不解其故,二来不的知名。特拜问指教一二。”
那老者这才放心,笑道:“长老勿罪,我老汉一时眼花,不识尊颜。”
悟空道:“不敢不敢。”
老者又问:“令师在哪条路上?”
悟安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就是么?”
老者笑道:“站在路上作甚?快请你师父过来吧。”
悟空一阵欢喜,对唐僧等人招了招手,唐僧便与八戒、沙僧,牵着白马,挑着行李来到那庄院门前。都对老者作礼。
老看见唐僧丰姿标致,八戒沙僧相貌奇稀,又惊又喜,只得请入里坐,叫小的们看茶,又叫人准备斋饭。
唐僧闻言,起身称谢道:“多谢公公。敢问公公,贵处遇秋却如此炎热,莫非这里就是火焰山?”
老者微微一愣,道:“长老怎么知道此处唤做火焰山?”
唐僧笑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贫僧这都是从书上知道的。”唐僧这话可是大实话,的确是从《西游记》里知道的。
那老者点头道:“长老果然知识渊博!这里的确唤作火焰山,只是此地无春无秋,四季皆热
唐僧点点头道:“火焰山离这里不远吧?它在哪个方向?”老者道:“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在此处的正西方,乃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我听你徒弟说你们要去西天取经?那可千万去不得啊,此山八百里火焰,就是铜头铁骨,也要化成汁呢!”
唐僧点点头,笑着道:“公公说得不错,那火焰山的火可不是一般的火焰,就算是同头铁骨,怕也要烧化呢!贫僧却是肉身凡胎,自然不会去那里烤火的,不过,却可以将那火熄灭之后再过去。”
那老者哈哈大笑道:“将火焰山熄灭?哈哈哈哈,,长老,我见你丰姿标致,怎么却是个说大话的人呢?那八百里火焰山,你岂能将之熄灭?。
唐僧淡淡笑道:“不是说有铁扇仙的芭蕉扇么?传说那芭蕉扇,扇一扇,那火便熄灭,第二扇,便吹起风来,第三扇,就会下雨了。只要能借到那芭蕉扇,这火焰山的火。不就可以灭了么?”
那老者听唐僧说那芭蕉扇,不由得又是一惊,道:“长老不仅知道这火焰山,还知道那芭蕉扇?见识之广博。当真是让老汉我佩服啊!”
停了一下,那老者便点头又道:“长老说得没错,的确有这么一把芭蕉扇,就在那铁扇仙手中。那铁扇仙住在芭蕉洞,芭蕉洞又在那翠云山,翠云山在距离此处一千四百五六十里的西南方向。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想要请动那铁扇仙出山帮忙,还得送上礼物呢,我们这里的人,十年拜求一次。每次准备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若长老要请她出山。还需准备这些献礼才行。”
悟空闻言早已经不耐烦了,笑道:“嘿嘿,哪需要那么麻烦?那翠云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