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保护西梁女国的话,那说不定女神一高兴,还是暗中赐福于你呢!”
“赐福?都赐寡人什么福呢?”
唐僧想了想,呵呵笑道:“当然是让国王陛下国泰民安,国王江让 永固,延长国王的寿命之类的福缘咯!”
国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唐僧却是道:“啊,糟糕,贫僧一不小心泄露了如此多的天机,不能再说了!总之,凡事还请国王三思而后行啊!为了那惩罚不影响到国王陛下,贫僧先告辞了!”说着,唐僧快步上马,就要离开,那样子貌似真的有天罚似的。
国王连忙道:“多谢圣僧相告之恩,寡人一定会三思的!祝圣僧师徒一路平安!”
唐僧朝身后挥了挥手,然后猛地一甩马鞭,喝声:“驾!”白龙马便风驰电掣而去,悟空、八戒和沙僧皆都驾风跟上,师徒四人,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国王的视线之中。
那国王不住地点头道:“果然是圣僧,果然是神通广大的活菩萨,寡人一定遵照圣僧的告诫”。说完,这才摆驾回宫,心中打定主意,以后千万不能再要西梁女国的供品了,还得在暗中好好保护她们!
【卷二】:梦话西游 卷二:梦话西游 第179章、西游最纯洁的妖精
后说唐僧忽悠了祭赛国国至也丫午便跑了。在唐愕才不,以后西梁女国会更加的安全了,如此。他也便放心了!若是西梁女国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那成佛之后的唐僧归来,再慢慢算账吧!
唐僧卑徒在路上奔驰着,又过了数月,经历了冬天,终于来到了春天。气温不暖不寒,还有清凉的小风吹着,很是逍遥自在!
正走着,唐僧忽然看见前方是一条长岭。要想过岭,必须从山顶的路过去。只是那岭上荆棘丫叉,葳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想是年久未曾有人走过。所从路上都长了杂七杂八的植物了吧。
唐僧叫:“徒弟们,这前面的路不太好走啊!”
悟空却是嘿嘿笑道:“有什么不好走的?”
唐僧笑着道:“悟空,你看那山岭之上虽然有路,却也有大量的荆棘拦在路上,只有那些蛇虫能够伏的而游走。我们走过去,还不被扎成刺猬了么?白龙马也会被扎成斑点马了!”
八戒嘿嘿笑道:“师父,不用担心,看俺老猪使出耙柴手来,拿钉耙分开荆棘,别说白龙马会没事儿,就算师父您坐在八抬大轿上,也能安然渡过。”
悟空道:“呆子,你虽有力气。但这路途肯定遥远,你能熬得住?”
八戒道:“有多远?”
悟空道:“等我去看看。”
悟空纵身一跃,跳在半空往前面看去。只见前方的山岭真叫一个一望无际。漫山遍野的都是荆棘藤蔓。东拉西扯,南缠北绕,整个千里之长的山岭上,全都被藤蔓荆棘给连成了一张大网,实在是有些难过。
悟空看了好一会儿,才将云头按下道:“师父,兄弟,这山岭看上去无边无际,好像有千里之长呢!”
唐僧闻言点点头。问众人道:“要想从此脚踏实地地过去,如何才能做到?”
沙僧笑道:“师父,不如我们也学烧荒的,放上一把火,烧绝了荆棘过去。”
八戒笑道:“沙师弟。莫乱谈!烧荒的须在十来月,草衰木枯,方好引火。如今正是春天万物青翠之时,怎么烧得起来!”
唐僧呵呵笑道:“八戒,为师看你似有成井在胸,你说该怎么办?”
八戒笑道:“师父。看俺老猪的!”好八戒,捻个诀,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的身躯,把钉耙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耙柄,拽开步,双手使耙,将荆棘左右搂开:“请师父跟我来也!”说着。八戒便用他那超大号的钉把,开始对拦路的荆棘藤蔓进行清理。那高大的藤蔓和杂乱的荆棘,在巨大的八戒和超大号的钉耙之平,也如同的上的小草一般娇嫩,一耙就能耙开一条宽数丈的大路来,别说是唐僧骑马了,就算是坐上八抬大轿,也能宽宽松松地从此路通行了。
唐僧见了甚是欢喜,这八戒虽然有时候很懒很好色,但有时候还是能作用的,于是立刻策马紧随。后面沙僧挑着行李,悟空也使铁棒拨着荆棘藤蔓,只是他的铁棒虽然厉害。但是做这样耙草的事情,还是不及八戒的钉耙的。
这一日,唐僧师徒四人整整一天未曾停歇,就这样边耙荆棘藤蔓边走路,都走了有百十里路。看着日落西山。天色将晚,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块空阔之处,有一块石码竖立在前方,唐僧师徒四人上前一看。乃是三个大字“荆棘岭”;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两行十四个字。乃“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八戒见了笑道:“等我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 直透西方路尽平!”
唐僧看着这荆棘岭,心中一动。这名字好像不太出名,但自己貌似又有些印象,想了想,却也没有想出个头绪来,哎,都怪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地看西游记,导致现在都不熟悉。不过唐僧艺高人胆大,也不怕什么妖魔鬼怪了,当下问道:“八戒。累到你了。要不我们就在此住上一晚,待明日天亮再走?”
八戒呵呵道:“师父,老猪我不累,咱们就不要在这里住了,趁此夜色晴明,皓月当空,我等有兴,连夜开路走他娘的!”
唐僧呵呵一笑,这八戒难得这么豪情一回,便点点头道:“那好吧。咱们继续走。”
八戒上前继续开路,师徒们又人不住手、马不停蹄地赶起了路。又走了一日一夜,第二天晚上,唐僧师徒来到了一处空地,说是空地,也只不过比刚才走过的路好一些罢了。空地中间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涛竹韵、松拍凝青,桃梅斗丽。
见有一处古庙,唐僧便下马来,与三个徒弟上前同看,只见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奴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六竹摇青佩疑闻愣,叨介余音似诉愁。鸡大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看这情形,这古庙已经荒废多时了。
悟字看了看,道:“师父师弟。此地少吉多凶,不宜久坐,咱们还是走吧!”
沙僧道:“师兄多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什么?”网说完,忽见一阵阴风,从庙门后转出一个老看来,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技,足踏芒鞋。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
那老者走到唐僧师徒面前。跪下道:“大圣,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老师父,各请一餐。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聊吃些儿充饥。”
破庙后面忽然间出现个人来,唐僧下意识地往那老者看去,这一看还真看出个底细来:“荆棘岭十八公:千年松树精,战力指数田。没什么危害。”靠,原来是个松树修炼成的妖精。
唐僧正看着,八戒却已经欢喜的上前伸手,就想去取那饼子。却被悟空喝了一声:“且慢!这厮不是好人”。又对那假土地道:“休得无礼!你是甚么土地。来诳老孙!看棍!”
那老看见悟空打他,将身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呼的一声,把旁边的唐僧摄将起去,飘飘荡荡,一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慌得悟空连忙找寻,却没处可寻,而八戒和沙僧却都是相顾失色。白马也吓得嘶鸣不已。三兄弟连马四口。恍恍忽忽,飞向半空往远处眺望,哪里找得到一点蛛丝马迹?当下只能在这荆棘岭中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寻找起来。
却说那老者同鬼使,把长老抬到一座烟霞石屋之前,轻轻放下,与唐僧携手相搀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需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故耳。”
唐僧抖了抖身上的僧袍,冷冷笑道:“请我来会友谈诗?有这种请法么?何况,贫僧初来乍到,这里哪有我什么友人?”
那老者微微一愣,笑着道:“圣僧休怒,老朽知道这种方法不对,但能够与圣僧相谈一次,那也是我等的福分。不过圣僧身边的几个徒弟。却是凶悍异常,老朽怕他们与我等水火不容,所以才出此下策!还请圣僧勿要怪罪!”
唐僧闻言,淡淡一笑,道:“十八公。你怎么知道贫僧就一定会谈诗作赋呢?。
十八公笑道:“圣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能被佛祖和菩萨选中。自然非是普通之人,即便圣僧不会谈诗作赋,但佛法修为肯定是很高的。若能赐教一二,老朽等感激不尽
唐僧道:“老朽等?这么说,还有别人咯?”
唐僧网说完,便见三个老者走了过来。笑着道:“丰八公请得圣僧来也!”
唐僧抬头一看,却见那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头上顶着个“千年拍树精”的名头,第二个绿鬓婆娑。头上顶着个,“千年擒树精”的名号,第三个虚心黛色。头上顶着个“千年绿竹精”的名号。这三个老头的战力值皆在田点左右。对唐僧来说。一点威胁都没有。
唐僧本来还不记得这处的磨难是什么情况,但现在,唐僧就明白了。似乎是有那么几个修为低下的妖怪。曾经抓了唐僧去谈诗作赋。传授佛学,却并不吃他!这么看来,这荆棘岭的这几个妖怪,可谓是西游中最纯洁的妖怪了!
但他们请人的方式还是有些不合适。而且后来的杏树精还想与唐僧“耍耍。呢!结果被唐僧誓死不从。大声呼喊了,所以后来还是被悟空、八戒等人给全部铲除掉了!不过如今的唐僧,却非当日那个唐僧,对待这松拍栓竹杏梅等诸多树精。唐僧准备采取宽容的态度,能将他们统统收服,并且移植到自己的秘境中去装扮装扮。顺便让他们修炼,那也是不错的。
那三个老者上前来向唐僧行礼,唐僧碍于礼数,还是还了一个礼,却不说话,心说一群法力低微的妖精,将我无礼地捉来,我能还礼就不
!
十八公见唐僧一副不悦的神情。却还是笑着将另外三老介绍给唐僧。然后对唐僧道:“圣僧佛法高深。我等也对佛门正宗向往不已,不知能否向我等宣讲一番佛法?。
唐僧心中一动,若是能将这几个心地善良的妖怪吸纳为佛教的会员的话,那也是会增加自己的佛缘的吧?于是唐僧点点头道:“既然诸位一心向佛,那贫僧就向诸位略讲一二吧”。
【卷二】:梦话西游 卷二:梦话西游 第180章、以诗服妖
二落正在给四个老者富讲佛法,却毋石屋!外忽然来 一个,衣女童,挑着一对修纱灯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玄指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来与唐僧相见。
那仙女长得真叫一个美丽性感,下身穿着一条五色梅浅红裙,上身穿着一件轻纱衣,那纱衣的料子明显好过头了,穿了那么多层,竟然还能一眼看清楚纱衣里面的风光,当然,那仙女的里面还穿着一件杏黄色的肚兜,在二十一世纪,就算只穿一件肚兜,那又怎样呢?所以唐僧并没有如何惊讶,也没有如何的躲闪自己的目光。
那仙女走了过来,一双杏眼闪烁着星星般的光彩,盯着唐僧深深地看了一眼,却听四老起身问道:“杏仙怎么来了?”
那女子对众人道了万福,笑着道:“知有佳客在此,特来相访,敢求一见
十八公指着唐僧道:“佳客在此,何劳求见!”
那女子便连忙叫道:“快献茶来。”于是那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给唐僧,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
唐僧喝了一口那茶,觉得这茶还微酸微甜,有一股杏子的味道,喝起来还真有点开胃,看向杏仙时的目光就要好一些了。见杏仙有些忐忑地站在旁边,便笑着道:“杏仙为何不坐?。
那杏仙闻言大喜,便坐了下来,一起喝茶。喝完茶之后,那杏仙道:“仙翁与圣在此聚会,谈诗作赋,请不吝赐教一些佳句如何?。
那擒树精笑着道:“我等皆鄙俚之言。惟圣僧才是真正的盛唐之作。让我等很是仰慕啊。你要请赐教,还得请唐圣僧呢!呵呵”
那女子便看向唐僧,笑着道:“唐圣僧,如不吝教,还请赐小女子一观
唐僧笑着道:“那些东西都是书上所写,贫僧照本宣科而已,谈何赐教啊!”
“哦?”杏仙皱了皱眉,却听四老笑道:“唐长老谦虚了,那怎么可能是照本宣科呢?”于是,四老便将刚才唐僧所宣讲的禅法宣讲了一遍。惹得那女子一脸惊喜,然后满面春风地道:“长老大才,如此高深的禅法,竟然被你讲得如此清新脱俗,真让小女子钦佩不已。长老禅法高深,想必胸中也有锦绣文章、诗词歌赋吧?如不吝珠玉,赐教我等一阏如何?”
唐僧摆摆手道:“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