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悟空笑道:“果是贤才能干的好贤侯也!”于是唐僧师徒便都到了新寺院,见那殿阁巍峨,山门壮丽,俱称赞不已。
郡侯道:“这寺院网修建成,未曾命名,请老爷留一寺名吧!”唐僧闻言,便道:“有了,留名当唤做甘霜普济寺。”
郡侯称道:“甚好!甚好!”用金贴广招僧众,侍奉香火。殿左边立起四众生祠,每年四时祭祀;又起盖雷神、龙神等庙,以答神功。
看完这新寺庙之后,唐僧师徒又继续上路。那一郡人民,知道久留不住唐朝高僧,于是各备贩仪,不过唐僧师徒分文不受。于是,那凤仙郡内,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官方的炫。书。ωǎng。、民众自发的,皆都前来送行,一时间大展旌幢,送有三十里远近,犹不忍别,遂掩冉目送,直至望不见唐僧师徒等人方才回去。
走在路上,唐僧还在不住地感慨:“悟空啊,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哦不,在那比丘国只救得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怎似这场大雨,滂沱浸润,救活了万万年千性命!总之,都是你的功劳。”说着,唐僧还忍不住砸嘴,“啧啧,这凤仙郡的百姓还真是热情啊,好啊,好啊!”
悟空却是笑道:“师父,俺们在凤仙郡又停留了大半个月,这去往灵山大雷音寺的路那是越来越近了,可是以这样的速度,俺们还需要很久很久呐。”
唐僧却是一摆手,道:“此言差矣,如今我们已经出国十数年了,既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了,那么我们也就走了十余年的路途了,再怎么着,咱也走了绝大部分的路途,我相信,灵山就在前方,大雷音寺就在不远处。
悟空点点头道:“没错,的确就在前方不远处,可是以咱们这走几天,停几个月的速度,待到达灵山之时,师父您将垂垂老矣咯。”
“咳咳,这个嘛”唐僧立玄坐端,道:“那还在等什么,还不赶紧赶路?咱们一路凯歌,唱到灵山!驾!”
【卷二】:梦话西游 第234章、唐僧的徒孙们
二景如梭,又值深秋!候,但毋!水痕收,山骨,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自穿窗透。家家烟火夕阳多,处处湖光寒水溜。白葫香,红蔡茂。枯绿橙黄。柳衰谷秀。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获豆。
唐僧师徒四众行了多时,又见城垣影影,经过长途跋涉的八戒兴奋地叫道:“师父,大师兄,你看那里又有一座城池,却不知是甚去处。”
悟空道:“俺们俱未曾到达,何以知之?且行至边前问人。”
网说完,忽见树丛里走出一个老者,手持竹杖,身着轻衣,足踏一对榨鞋,腰束一条扁带,唐僧滚鞍下马,上前道个问讯。
那老者扶杖还礼道:“长老那方来的?”
唐僧合掌道:“贫僧东土唐朝差往雷音拜佛求经者,今至宝方,遥望城垣,不知是甚去处,特问老施主指教。”
那老者闻言,口称:“有道禅师,我这敝处,乃天堑国下郡,地名玉华县。县中城主。就是天堑皇帝之宗室,封为玉华王。此王甚贤 专敬僧道,重爱黎民。老禅师若去相见,必有重敬。”说完,那老者径穿树林而去。
唐僧谢了他,呵呵笑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终于到达天些国境内了。走,咱们快去城里看看去。”来到这玉华县城,见那大街上酒楼歌馆,热闹繁华,果然是神州都邑。有诗为证,诗曰: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不亚长安风景好,鸡鸣大吠亦般般。
唐僧心中暗道:“人言西域诸番。更不曾到此。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为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又听得人说,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之处。
行了多时,方到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
唐僧道:“徒弟们,这里便是王府了,等我进去,朝王验完关蝶咱们再赶路,你们就去旁边的待客馆休息一下。”说着,便往王府而去。
跟那引礼官说明来意,引礼官即为传奏,那王爷果然贤达,即传旨召僧至殿下施礼,王爷即请上殿赐坐。唐僧将关文献上。王爷看了,又见有各国印信手押!也就欣然将宝印了,押了花字,收折在案。
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大唐的使者,这王爷便有了点八卦,问道:“国师长老,自你那大唐至此,历遍诸邦,共有几多路程?”
唐僧呵呵笑道:“贫僧也未记程途。但先年蒙观音菩萨在我王御前显身,曾留了颂子,言西方十万八千里。贫僧在路,已经过一十四遍寒暑矣。”
王爷笑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
想是途中有甚耽搁。”
唐僧道:“一言难尽!万蛰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宝方!”
那王爷十分欢喜。即着典膳官备素斋管待。
唐僧又道:“启上殿下,贫僧有三个小徒,在外等候,不敢领斋,但恐迟误行程。”
王爷道:“当殿官,快去请长老三位徒弟,进府同斋。”
当殿官随出外相请,都道:“未曾见,未曾见。”
有跟随的人道:“待客馆中坐着三个丑貌和尚,想必是也。”
唐僧点点头道:“正是他们,长的有些骨骼精奇,王爷您可得做好心理准备。”
那王爷呵呵一笑,道:“还需要做什么心理准备啊。”
话虽如此说,但那王爷心中便有了准备,不就是丑一点的和尚么?有啥好准备的?可是,当八戒三兄弟进来之后,那王爷还是被惊到了。
“啊,哈,果然是骨骼精奇之辈。”那王爷面色都有些土灰了 心中奈着恐惧,但脸上却是抑制不住。随即,那王爷便叫典膳官请众僧官去暴纱亭吃斋。
唐僧微笑着谢了恩,辞王下殿。与徒弟们一同前往暴纱亭,大吃一顿。却说唐僧师徒大快朵颐之时。那王爷却是又遇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他的三个儿子皆都会武艺,此时见父亲面色土灰,便连忙问他道:“父王今日为何有此惊恐?”
那王爷道:“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我留他吃斋,他说有徒弟在府前,我即命请。少时进来,见我不行大礼,打个问讯小我已不快。及抬头看时,一个个丑似妖魔,心中不觉惊骇,故此面容改色。”
那三个小王子比众不同,一个个好武好强,便就伸拳掳袖道:“莫敢是那山里走来的妖精,假装人象。待我们拿兵器出去看来!”好王子。大的个拿一条齐眉棍,第二个轮一把九齿把,第三个使一根乌油黑棒子,雄纠纠、气昂昂的走出王府。直奔暴纱亭而去。
小王子们不分好歹,直接闯进暴纱亭去大,喝道:“汝等是人是怪。快早说来,饶你性命!”
唐僧面不改色,依旧享用着面并的食物,只对悟空摆摆手道:“悟空啊,这些都
八戒只管吃饭不睬。沙僧与悟空欠身道:“我等俱是人,面虽丑而心良,身虽务而性善。汝三个却是何来,却这样海口轻狂?”
旁有典膳等官道:“三位是我王之子小殿下。”
八戒闻言,丢了碗道:“小殿下。各自都拿着兵器怎么?莫非是要与我们打架吗?”
二王子掣开步,双手舞纪,便耍打八戒。八戒嘻嘻笑道:“你那把只好与我这把做孙子罢了!”随即揭衣,腰间取出把来,幌一幌,金光万道,丢了解数,有瑞气千条,把个王子唬碍手软筋麻,不敢舞弄。
悟空见大个的小王子使一条齐眉棍。跳啊跳的,即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来,幌一幌,碗来粗细,有丈二三长短,着地下一捣,捣了有三尺深浅,竖在那里,笑道:“哎,那个谁,使棍的,我把这棍子送你吧!”
那王子听言,即丢了自己棍,去取那棒,双手尽气力一拔,莫想的动分毫,再又端一端,摇一摇,就如生根一般。第三个撒起莽性,使乌油杆棒来打,被沙僧一手劈开。取出降妖宝杖,拈一拈,艳艳光生,纷纷霞亮,唬得那典膳等官,一个个呆呆挣挣,口不能言。
三个小王子一齐下拜道:“神师!神师!我等凡人不识,万望施展一番,我等好拜投也。”
悟空走近前,轻轻的把棒拿将起来道:“这里窄狭,不好展手,等我跳在空中,耍一路儿你们看看。”说完嗯哨一声,将筋斗一纵,两只脚踏着五色祥云,起在半空,离地约有三百步高下,把金箍棒丢开介。撒花盖顶,黄龙转身,一上一下,左旋右转。起初时人与棒似锦上添花。次后来不见人,只见一天棒滚。
八戒在底下喝声采,也忍不住手脚痒痒,厉声喊道:“等老猪也去要耍来!”随即驾起风头,也到半空。丢开把,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后八,满身解数,只听得呼呼风响。正使到热闹处,沙僧对长老道:“师父,也等老沙去操演操演。”说完双着脚一跳,轮着技,也起在空中。只见那锐气氤氲,金光缥缈,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捷转忙撺。弟兄三个即展神通,都在那半空中一齐扬威耀武。
“停停停!停!”唐僧实在看不下去这几个家伙了,竟然这么轻浮而没有深度,在凡人面前显什么啊显?别以为有几招法术就天下无敌了。啊,就算是天下无敌,也不能这样子耀武扬威吧?这种行为简直太轻浮了,一点都没有成熟男人的味道。这几个家伙,可都是活了很久很久的了,可是,怎么就没有一点深度和内涵呢?看看咱自己,一直坐在那里吃饭,多么的安静啊,显得深度多了。
在唐僧的叫停之下,悟空等三兄弟老老实实地回到地面,但即便是如此,他们刚才的行为,已经唬得那三个小王子一愣一愣的了,当即便跪在尘埃,朝唐僧师徒膜纱亭大小人员,并王府里老王子,满城中军民男女,僧尼道俗,一应人等,家家念佛磕头,户户拈香礼拜。果然是:见象归真度众僧,人间作福享清平。从今果正菩提路,尽是参禅拜佛人。
他三个各逞雄才,使了一路。按下祥云,把兵器收了,到唐僧面前问讯,谢了师恩,各各坐下,继续吃饭,而那三个小王子,却是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朝王府内奔去,带着兴奋的色彩,想也是去报告喜讯去了。
不多时,那王爷父子四人,不摆驾,不张盖,步行到暴纱亭。唐僧师徒四人正好收拾行李,欲进府谢斋。辞王起行,却见玉小华王父子上亭来倒身下拜,唐僧惊了一下,连忙将其扶起:“王爷,王子们。这大礼,贫僧可受之有愧啊。”悟空等闪过旁边,微微冷笑。
那王爷起身道:“唐老师父,孤有一事奉求,不知三位高徒,可能容否?”
唐僧道:“但凭千岁吩咐,贫僧不敢不从。”
王爷道:“孤先见列位时,只以为唐朝远来行脚僧,其实肉眼凡胎。多致轻亵。适见孙师、猪师、沙耸起舞在空,方知是仙是佛。孤三个犬子,一生好弄武艺,今谨发虔心,欲拜为门徒,学些武艺。万望老师开天地之心,普运慈舟,传度小儿,必以倾城之资奉谢。”
悟空闻言忍不住呵呵笑道:“你这殿下,好不会事!我等出家人,巴不得要传几个徒弟。你令郎既有从善之心,切不可说起分毫之利。但只以情相处,足为爱也。”王子听言,十分欢喜,随命大排筵宴。就于本府正堂摆列。
吃喝玩乐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那老王父子,又来相见唐僧。昨日相见,还是王礼,今日就行师礼。那三个卜王子对悟空、八戒、沙僧当面叩头,拜问道:“尊师之兵器。还借出与弟子们看看。”八戒闻言,欣然取出钉把抛在的下。沙僧将宝杖抛出。绮在墙边。二王子与三王子跳起去便拿。就如蜻蜓撼石柱,一个个挣得红头赤脸,莫想拿动半分毫。
大王子见了,叫曰:“黑弟,莫费力父的兵器,俱是神兵,不知有嘲儿!”
八戒笑道:“我的把也没多重。只有一藏之数,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
三王子问沙僧道:“师父宝杖多重?”
沙僧笑道:“也是五千零四十八斤。”大王子求悟空的金箍棒看。悟空从耳朵里取出一咋。针儿来,迎风幌一幌,就有碗来粗细,直直的竖立面前。那王父子都皆悚惧,众官员个个心惊。三个王子礼拜道:“猪师、沙师之兵,俱随身带在衣下。即可取之。孙师为何自耳中取出?见风即长,何也?”
悟空笑道:“你不知我这棒不是凡间等闲可有者。这棒乃是传说中的东海定海神针,又叫做如意金箍棒。能随心所欲的变化,所以我便变成一根绣花针,放入耳朵里便可。”
那王子听言,个个顶礼不尽。三个向前重重拜礼,虔心求授,悟空道:“你三人不知想学哪般武艺。”
王子道:“愿使棍的就学棍,惯衡巴的就学把,爱用杖的就学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