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志
木肝,仁龙,性魂,甲乙,太始;
火心,姹女,汞智,丙丁。太初;
土脾,黄婆,意信,戊己,太极;
金肺,仪虎,情魄,庚辛。太素;
水肾,婴儿,铅礼,壬癸,太易。
丹道修炼二在三家相见之前。是五行攒簇。这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关的脏是肝心脾肺肾,相配的物是龙女婆虎儿,五情是性汞意情钦,五常是魂智信魄礼。这样一来,《西游记》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小白龙,五个人物都是依此定位角色的。
只是,这是丹道修炼之秘法。那《西游记》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如此写呢?冉写道家又是为何目的?
这个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唐僧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方面来下功夫。来探寻佛与道之间的关系,来发现作者写《西游记》的宗旨,以及西游里的奥秘。
也许,只有自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未来过来的人,才能够结合古今。来看待这个问题,只有结合古今,也才能逐步理解透彻这个问题吧!
不过,此时的唐僧,还是比较赞同西游最终的目的,乃是修身养性游到终点,也就是修身养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了。说来也挺合理的,自从西游到终点,成了佛之后,唐僧的身心都感觉很是畅
比:这章结尾处,唐僧师徒五人,对应了身体的心肝脾肺肾妾脏。并且对应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尾处可能比较晦涩难懂,下章将继续讲解一番!
【卷二】:梦话西游 第255章、西游奥秘+第256章、天外密谋
上回说到,唐玄英、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师徒五人。乃是关乎五行之术,关于人的身体的结构。而从《西游记》一书中看来,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推测。
当然,这种推测并非是现在的唐僧所亲身经历的这次西游的推测。而是现在的唐僧根据《西游记》原著,来推测以前的唐僧师徒五人的情况。从而揭开西游真正的奥秘。因为。毕竟自己所经历的西游。已经改变了许多细节。从“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的五行与身体的对照看来,这悟空乃是心猿,心脏对应五行中的火。但同时,悟空也被《西游记》作者称之为“金公”这也说明悟空不仅主心,而且还主肺,是关乎于两介,脏器的。
从《西游记》第入十九回的题目“黄狮精虚设钉耙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来看,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被作者称之为“金木土”悟空乃是金公,八戒即被称之为木,但又被称之为木母,而木为肝,木母即为水,因为五行之中水生木,而从“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对照看来,水属性所对照的即为肾脏。即八戒又为肝脏,也为肾脏。同样是关乎两个脏器的。
既然金木土三人,悟空为金耸,八戒为木,那么沙僧自然就为土。土所对应的脏器乃是脾脏。
而白龙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西方为金,西海也是金,过去白色为金,所以白龙马是肺。肺的功能是主管呼吸,所以白龙马一直是主着呼吸,唐僧一步不敢离开白龙马。骑着白龙马的目的就是调整呼吸。
所以悟空金箍棒一挥,白龙马就吓得往前猛跑,这也应验了火克金的妾行相生相克之原理。
最后,再来考虑唐僧所对应的脏器。唐僧所对应的脏器,乃是肾脏。为何?第一是“江流儿”江中流的是什么?是水啊。所以江流儿就是水,水脏就是肾脏。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描写混世魔王所住的肾脏:
“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左右两边龙虎相当,正好是肾脏的一边一个;铁牛耕地种金钱,既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又可炼精化气修炼成仙。“坎源”是水 “水脏”即是肾脏,肾欺主水,这也是《黄帝内经》上的说法。
再加上唐僧的法号,名为玄奖。玄极为青黑之色,而肾脏也为青黑之色,所以玄类便等于玄脏,极为青黑色的脏器,极为肾脏。由此数条推理可知,唐僧所对应的脏器。便就是肾脏。
综上所考虑,唐僧师徒五人,所对应的脏器便是:
唐僧五行属水,对应肾脏;
悟空五行属火,对应心脏;
八戒五行属木,对应肝脏;
沙僧五行属土,对应脾脏;
白龙无行属金,对应肺脏。
这样的五行属性以及脏器对应。乃是十分合理的,水克火,所以唐僧克制悟空,一念紧箍咒,悟空便害怕得不得了;而火克金,白龙马也是十分害怕悟空的;木克土,当年流沙河之战,靠的就是八戒下河去,与沙僧大战,沙僧看见八戒,也很是头痛的。
而唐僧与悟空水火不容,这便是为何唐僧总是不相信悟空,一遇到妖怪,总相信妖怪的话而不相信悟空的话,而且还经常念紧箍咒折磨悟空”啊,说到这里,唐僧还真是个可恨的领导啊!不过不管如何。悟空这个“心脏”是不能离开唐僧的。而唐僧为何始终对八戒那么疼爱呢?原因便是此时的八戒所担任的角色乃是木系肝脏,而唐僧作为水系肾脏,是生木的,对肝脏有利的,水生木,肾生肝,所以即使八戒很是懒惰,唐僧也总会疼爱八戒!便是这个道理!
这是西游关乎人体的奥秘,便是在这里,而唐僧的号乃三藏,其实对应的也是三脏,便是他的三个徒弟:悟空、八戒和沙僧。但是这“三脏”与“五脏”不相符合,还缺少两脏呢!所以,此时的悟空和八戒的兼职,便发挥了效果一悟空又是金公,又是心猿,便占据了五行中的金火属性,对应心脏和肺的功能;而八戒此时也有木系肝脏的角色。兼职为木母也就是水系肾脏的角色了。当然,沙僧仍然是土系脾脏的角色。这样一来,只需要三个徒弟。便能说通唐僧为何叫唐三藏。至于小白龙,唐僧在西游途中。向别人介绍时,都没有提到过白龙呢。
所以,根据《西游记》原著里的题目研究,得出的“三脏”和“五脏”理论,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都能够说明一个问题,西游的最终目的。是游到了他们自己的身体里了。
唐僧忽然想到,为何五脏能够减少为三脏,照样能够说得通呢?而三脏便又是三藏,也就是唐三藏。三脏归于一家,便是归于唐僧自己了。
想当初自己从长安出发之时。也是孑然一人,然后收了徒弟悟空,终于有一个作伴的人了,然后收了八戒,变为两个作伴的人,又收了沙僧。变成了三个徒弟。现在三脏归自己一家。
原来,一个唐三藏,原来藏的肺肝脾、心肾脾三脏。这三脏展开来是五脏,五脏展开来是万物,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完成了道家的生命和造化体系!靠,原来这一切。竟然是,
慎言,慎言,此时不可胡乱猜测。且走一步着一步吧!
想到这里,唐僧忽然间发现小自己这一番思考研究之后,再修炼造化会元功,是那么的容易和顺畅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道?“道”就是“无”!万物是什么?万物就是生,就是有!
造化会元功,什么是造化?造化就是生,是有!什么是会元?会元就是灭,就是无!唐僧从出生到一路心弟的讨程,再到西天取经成功成佛的过程。就是从引般砌的过程。
没错,就是这样的!造化会元功,想不到时便如无极般混沌不明,一旦想通之后,便如同生生地造化出了万物一般明朗了。
原来,西游的整个过程,竟然就是为“道”而生的过程!这,便是道家的阴谋么?还是道家与佛家之间达成的共识?抑或是,佛本是道?
这是一个更加艰深的问题。唐僧觉得在研究好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把自己目前掌握的最强功法一造化会元功修炼至大成再说吧。否则的话,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研究什么佛与道的关系和渊源了。
比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懂这章。汗”这个学说乃是《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李安纲教投的著作观点,个人表示有点意思!第历章、三丰三天外的密谋
造化会元功,便是一个“道”衍生为万物的过程,也是一个将万物灭到“主”。的过程,所以这造化会元功。乃是一项十分强大的功法。
按照自己刚才所想的那些方法。自己身体的五脏,便能够形成道家生命和造化体系。但自己名为三藏,那么仅仅控制三个徒弟的时候,也就是三咋。徒弟充当妾脏的时候,那么自己就是一个大脑的角色存在。
自己是一咋。大脑,来指挥三脏五脏的运行,从而支撑整个生命体的正常运转。在这里,脑就是一个什么行动能力都没有,但却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就如同“道大脑控制心脏、肝脏、脾脏等五脏进行运转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无向万物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的身体是十分强大的,能够衍生“万物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人体的这种衍生能力发挥出来!
此时,唐僧就在练习这种衍生的功能。大脑控制着一切,所以唐僧开始打坐,冥想,不停地冥想,大脑的冥想通过身体神经传达到心脏、肝脏、脾脏、骨脏和肺脏,将整个身体练习得十分的紧密,十分的和谐。
大脑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跟着干什么,只要它们能够做到。
于是,冥想中的唐僧,慢慢让肺脏的呼吸慢了下来,让心脏的跳动慢了下来,让肾脏的运行慢了下来,让肝脏脾脏的动作都慢了下来,然后。唐僧的整个人,都变得十分的安静了,仿佛,连血液都妾得慢了下来。
整个人,像圆寂了一般安静祥和!但是。他却正在进行着最为激烈的功法修炼!
就在唐僧进行修炼之时,在那三十三天外兜率宫内,太上老君正与另外两个看样子就是得道高人的神仙站在一块儿,正看着眼前悬空的太极图。
这另外两个人,乃是三十四天之外,住在三十五天之中的灵宝天尊。也是创立截教的教主,通天教主。而另一个道家最大的大神,便是三十五天之外,住在三十六天玉清元始天尊,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盘古!他创立的教派,乃是阐教。
盘古开天劈地,将混沌一分为二。形成了天和地,天地始于盘古,所以称之为元始天尊!
按理说,这三个老家伙,一个创立道教,一个创立阐教,一个创立截教,三教应该互相不往来才对。但是阐教与截教,皆都是从道教之中衍生出来的。这也如同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
但即使这是三个教派,但是殊途同归,皆是道教。所以这三个老家伙聚在一起,也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场面。
不过,这三个老家伙,现在都分别是一教之主,平时的往来也是很少的,记得上一次的聚会,已经是人间五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平时的时候,这三个家伙,在;十三天外各自占据一层天,很少在聚在一起开会。而这次,却是因为唐僧取经完毕,所以聚集在了一起。
此时这三个老家伙正看着太上老君的太极图,太极图上的图像正在不停地变化着,仿佛在演示着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三个老家伙很是严肃的模样,把身边的道童都给遣退了下去,仅仅只有他们三个人在观看着,研究着,并且时不时地小声讨论着。
不过,虽然这三大天尊十分的严肃。但是就算是唐僧此时站到这太极图边上观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太极图演示的这个过程,只有这三个老家伙看得懂,只有他们才知道。此时的太极图,正在推算演示着未来的情况。
五百多年前,三大天尊就曾经聚集在一起,推演太极图,当时天下仅有道家学说,或者是道家当时在天下相当的兴盛,道观、道士、修行之士,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到处可以看见。这本是好事才对,但是依照太极图推演的情况来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极必反,重归寂灭,也就是说,如果道家越兴旺发达,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死得就越惨。
物极必反,这是一个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就连三大天尊也无法违背,这就是自然法则,一个字:道!
自然法则如此,:大天尊无法阻止道家由兴盛转为衰败这样的结局。但是却可以让道家衰败得比较小一点,慢一点。
而衰败得一点,就必须让道家兴盛得小一点,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的遇制道教的风头。
而怎样才能遏制道教的风头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在道家的旁边,安排一个新的教派出现,于是,太上老君便选中了远在西天的佛教。
此时的佛教,才由如来佛祖刚刚整合完成不就,在佛教之前,只有西方教而已,而在佛祖整合之后。便虽待发展,于是,当太上老君与如来佛祖一商量,这事就算通过了。这其中的奥秘,只有当事人才会明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